比特幣,自成一派

買賣虛擬貨幣

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誕生以來,比特幣出現了飛速的(以及波動性的) 增長。

然而,多年來,在擁有現有投資組合的長期投資者中,關於十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應該給誰的爭論很大。比特幣是商品、貨幣、一種科技股,還是三者的綜合體,還是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資產類別?

資產類別是什麼?

關於資產類別,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2005年,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指出:"由於投資管理既涉及藝術,也涉及科學,所以定性考慮在投資組合決策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資產類別的定義是相當主觀的,這需要在根本不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精確的區分"。因此,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回測來幫助定義數字資產,但也要注重定性考慮。

然而,一個廣為接受的資產類別的定義是,它有望表現出不同的風險和回報的投資特徵,並在某些市場環境下有不同的表現。然後,它們通常被拆分為實物資產(如房產)和金融資產(如債券),我們認為加密貨幣資產不屬於這些類別,它自成一體,成為一種超類。

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屬於哪一類在不同國家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美國,IRS(國內稅務局)將比特幣視為財產進行徵稅,SEC(證券交易委員會)將不同型別的數字資產(如ETH、XRP和萊特)逐一分類,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比特幣作為商品進行監管。讓這種情況變得更混亂的是,許多數字資產都有一個 "貨幣 "的專有名詞,但我們認為這是無益的,因為它不屬於通用的定義。

為了更好地理解比特幣的定位,我們需要了解它作為一種潛在的可投資資產的特點。"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的作者中本聰強調,比特幣網路的目標是透過密碼學證明而不是信任建立一個電子支付系統。實際上就是建立一個建立在全球性的開源軟體和網路上的平行貨幣系統,而不是依賴人或信譽。

許多人試圖將比特幣框入當前資產類別的既有框架中,但由於其獨特的類似性但往往不共有的各種屬性,它根本不能劃歸到任何既定的模式中。

此外,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認知極大地影響了其過去的表現,而這又影響了其在不同巨集觀經濟環境下的表現,這又導致了其定位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的認知正在發生變化,它作為洗錢工具的形象已經消退,投資者現在對它的興趣更加濃厚。這一點在下圖中凸顯出來,在2013-2014年,關於可能用於洗錢的新聞報道更為普遍,但此後已經較少耳聞,而將比特幣作為投資的報道則變得更加集中。

只要投機性需求仍然是價格走勢的主要驅動力,那麼理解哪些基本面是比特幣表現的 "真正 "驅動力可能是不可能的。這就導致了這樣的情況:比特幣在過去可能是一樣東西,現在是另一樣東西,未來又將是另一樣東西。

儘管如此,如果我們要從比特幣的可投資性來研究它,我們認為有必要根據它在成熟狀態下可能的表現來對其分類,因為在成熟狀態下,投資者對它在經濟週期中的身份表現比較確定。為此,我們必須根據比特幣在經濟層面上的基本特徵進行分析,不再強調過去和當前的價格表現。

在其成長階段,比特幣的表現很像一隻科技股

比特幣最初的價格是0美元,所以,比特幣的投資表現就像成功的創業公司一樣,星光燦爛也就不足為奇了。作為一種潛在的顛覆性技術,比特幣的風險特徵與科技股頗為相似:如果它的潛力得以發揮,那麼無論是系統還是其原生資產的價值都可能是巨大的,但同時,它完全失敗(可能會讓比特幣的價值接近於零)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的。

這些特點影響了哪類投資者願意炒作比特幣。這反過來又會影響總的投資者群體如何對待它。如果比特幣被認為是一種流動性更強的科技創業股,這很可能導致其投資者將其視為一種潛在的高回報,但又具有流動性的風險型資產 - 以機會主義的態度買進賣出。在過去的兩年裡,市場似乎越來越將其視為這樣的股票,這從其與社交媒體股票指數0.52的相關係數就可以看出,該指數包括 "活躍在社交媒體行業的公司,包括提供社交網路、檔案共享和其他網路媒體應用的公司"。

在其成熟階段,我們認為比特幣的表現將更像一種價值儲存

隨著比特幣這個貨幣體系的成熟,它的穩健性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其失敗的風險也越來越遠離零。我們相信,這將導致投資者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對待比特幣這一資產,從而導致其巨集觀經濟行為也隨之而來。

在比特幣的受眾和規模增長的同時,它的演變也使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它不僅具有作為價值儲存的潛在效用,而且作為一種資產正在日益金融化。我們認為這種金融化是自我強化的。隨著它的金融化程度越來越高,它就越可能開始充當價值儲存。這一證據表現在目前比特幣ETP、基金和信託中的49億美元資產,以及它越來越多地被接受為法幣債務融資的抵押品。

來自比特幣區塊鏈的資料分析支援了其不斷作為價值儲存的論點。對於比特幣的轉賬,它們必須從一個地址轉移到另一個地址。對地址的研究表明,持有比特幣一年或更長時間的投資者比例從2012年的30%上升到今天的60%。

比特幣代表了一種新的資產類別

我們還認識到,比特幣能夠實現其他功能,如在所有權方面是安全有保障的,提供不可改變和可追蹤的記錄,以及作為可減少行政工作的可程式設計貨幣。這些功能對支援我們的信念非常重要,即比特幣應被定義為一個獨特的資產類別。

我們在下表中總結了我們認為比特幣的關鍵特徵,這些特徵讓其成為一個獨特的資產類別。

隨著越來越多的價值被轉移到比特幣生態系統系統中,其波動性將可能降低。反過來,這可能會導致比特幣越來越像一個穩定的避險資產和價值儲存。

數字黃金

比特幣經常被稱為 "數字黃金"。雖然我們認為這個理論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但可以和黃金的波動性進行比較。

購買黃金作為一種投資,真正起飛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1934年的《黃金儲備法》規定持有黃金是非法的,直到1975年,美國才再次將擁有和交易實物黃金合法化,貨幣才被允許脫離佈雷頓森林體系自由浮動。

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黃金逐漸金融化。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年化波動率從高峰期的50%下降。由於70年代末的高通脹,這並不是直線下降,不過,它的下降趨勢依然保持著。這也是低市值公司向高市值公司發展的共同趨勢。最近,比特幣對主要發達市場股票指數已經經歷了幾次長達數月的波動。

比特幣在經濟週期中應該處於什麼位置?

比特幣結合了技術的增長機會和類似價值儲存的潛在功能。比特幣的供給被設計成與黃金的供給增長率有些相似,其發行計劃被寫入到協議中。因此,比特幣的供應是真正有上限的,而美元等其他資產的供給則可能是無限的。在經濟不確定時期,如果美元疲軟,比特幣很可能與黃金一樣受益。

在這種方式下,比特幣與銀行類似,因為它們往往位於經濟週期的中間,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容易受到經濟增長的衝擊。不過,更進一步來說,它至少目前可能與技術增長而非更廣泛的經濟增長有關。仍然具有挑戰性的是,在經濟疲軟時期,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組織利用,以節省成本。這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的論點,即比特幣在其初始階段可能對更廣泛的經濟週期有相對的免疫力。然而,只有當比特幣經歷了一個或多個完整的經濟週期後,我們才能對此有所篤定。最近關於通貨膨脹的資料表明,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比特幣和通貨膨脹之間存在著微小但不斷增長的聯絡,我們認為這些觀察結果值得進一步研究。

如果比特幣的金融化繼續下去,它不可能完全不受社會和金融體系的影響。因此,在危機時期預期與其他資產類別的相關性增加似乎是謹慎的,我們確實在2020年3月的新冠恐慌中觀察到了這一確切的結果。

自成一派

我們認為比特幣不能歸為任何一種目前既定的資產類別。在過去,它的特性使它很像一隻科技成長股,但我們相信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由於其特點(稀缺性、流動性、高穩定性),有證據表明,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其作為價值儲存。這已經開始了金融化的自我強化過程,我們相信這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將其作為價值儲存。需要強調的是,這不太可能影響比特幣其他引人注目的功能,如數字所有權、安全性、提供不可更改和可追蹤的記錄以及可程式設計貨幣。

僅僅是其向價值儲存過渡的可能性,就使其未來的潛在市值上限更接近黃金或美國國債等傳統的避險資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