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爆賺?G胖表示:要不要試試炒Steam卡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流行一句話:「80 後炒房,90 後炒幣,00 後炒鞋。」

鞋圈的火爆已經燃燒到了幣圈。大盤寡淡,「價值幣」普跌,不少微信群已經耗盡了炒幣的熱情,開始議論起鞋市的火熱,流傳起鞋圈「猛衝」的江湖傳言,羨慕那真真假假的財富效應。

關於炒鞋,你可以檢視這篇文章拓展閱讀【你知道麼,幣圈這套玩法已經打入球鞋圈了

機會,總在爆發後才顯得彌足珍貴。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發現,除了炒鞋外,Steam 遊戲平臺中的投機套利市場也令人驚奇,並且和比特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Steam 卡+比特幣,每單穩定套利 2%?

你可能沒有想到,比特幣的跨境支付功能在國內 Steam 遊戲圈子突飛猛進。這並不是指玩家直接拿比特幣購買 Steam 遊戲,而是購買一種叫 Steam 美金卡的東西。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 Steam。Steam 是全球最大、最流行的整合遊戲平臺,由 V 社聘請的 BitTorrent、Chia 創始人 Bram Cohen 開發設計。遊戲廠商可以在 Steam 上發行、更新遊戲,玩家可以透過平臺付費購買,所以 Steam 本質是一個抽取手續費的分銷商。

而 Steam 美金卡則是 Steam 遊戲平臺的充值卡,你可以類比京東購物卡、手機充值卡。玩家成功充值後,能夠使用 Steam 餘額購買遊戲或道具。

那麼,Steam 餘額是否和現金 1:1 等價呢?事實並非如此。雖然 Steam 官方售出的美金卡價格是面值等額的,但大部分玩家為了便宜並不會在官網購買充值卡。

玩家更傾向於透過有口皆碑的靠譜第三方購買 Steam 美金卡。根據獲卡渠道、啟用方式的不同,玩家能夠在一些正規的代購或交易平臺買到 85 折-93 折的美金卡。也就是說,一個在中國想玩 Steam 遊戲的人,只需要充值 85-93 元就能獲得遊戲內 100 元的餘額。

這和比特幣有半點關係嗎?有。

別急,在另一些淘寶商家和卡商大戶手裡,你甚至能看到 68 折左右的美金卡。他們的奧秘就在於 Paxful 平臺套利。

再介紹一下 Paxful,這是一家全球性的比特幣場外交易平臺,和其他 OTC 不太一樣的是,它除了支援常規的線上支付、電匯等付款方式外,還支援各類禮品卡、購物卡兌換比特幣,這其中就包括 Steam 美金卡。

在 Paxful 上,選擇「支付方式為 Steam Wallet Gift Card」的 OTC 交易,我們發現有大量的商家狀態顯示為「剛剛線上或 10 分鐘前線上」,而商戶支援的 Steam 美金卡售價大多在 0.6-0.66(美金/面值)之間。

有多少商戶在 Paxful 上面賣 Steam 美金卡,換取比特幣呢?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採訪了某 Steam 資深商戶鵬宇,對方表示:「具體的數量不方便透漏,我一週就能做幾萬單,Paxful 的出貨量在今年有非常明顯的攀升,中國玩家在 Paxful 上玩的越來越多,我周圍好幾個朋友都在上面買卡。」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本以為這歸結於 Steam 進駐中國的成功,不料對方表示,「主要和比特幣認知程度的提高、價格的上漲密切相關。每個在 Paxful 出價的商戶不僅需要 0.1 個比特幣的抵押保證金,還需要接貨 Steam 卡的幣量儲備。」

所以,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能夠大概描繪出 Steam 美金卡這條產業鏈的每個環節:

一手卡商透過各種「內部渠道」拿到廉價 Steam 美金卡,並在 Paxful 將灰色收入快速套現成比特幣轉移。

二手卡商在 Paxful 抵押、儲備比特幣,接貨 62 折-66 折的低價貨源,然後在第三方平臺以 68 折掛單出售,如此操作,理論上每張 Steam 充值卡能夠無風險套利約 2%,更有甚者將 Paxful 拿到的 Steam 卡,偽裝成其他正規代購渠道的卡 85-93 折賣給小白。

神奇的是,無論是一手卡商、二手卡商,還是玩家,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佔了便宜」,相較於原價,沒有人在吃虧。

那普通人能否透過 Paxful 使用比特幣進行套利呢?答案是肯定的,並且該市場仍處於早期,套利空間尚未抹平。理論上每單至少 2% 的穩定盈利。

只不過,二手卡商需要警惕一手卡商將已經刮開的 Steam 卡,再次黑心轉賣的風險。所以,二手卡商不能囤貨,要麼拿一批貨就立即賣給一批顧客,要麼寫一個能動態連線上下游的程式,去處理這件事情。此外,二手卡商還需要購買一些比特幣做儲備,如果商戶幣量較多,擔心幣價下跌,還可以透過合約套期保值。

所有人都盈利的現狀,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健康的市場,難道這是正和博弈,還是說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把 G 胖割了?

原來,更大的隱患和風險在於卡源的安全問題。一位 Steam 資深使用者對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表示,「這種卡的來路有的來路很不正經,如果是『內部渠道』是還好,如果不幸收到的是信用卡欺詐騙來的『黑卡』,敢用它來充值買遊戲,有可能過幾天就會接到紅信。」「紅信」是 Steam 平臺的警告信,收到紅信一般意味著觸犯了相關條款,可能遊戲會被收回,或者賬號被封。

我們沒有百倍幣,只有百倍貼紙

利用 Paxful 和比特幣進行 Steam 卡幾個點的套利,還是太「溫柔」了,Steam 平臺的遊戲裡各種飾品的炒作才真正稱得上是暴利。所謂飾品,就是遊戲中的道具、武器、貼紙等輔助物品,Steam 上的飾品投機炒作以 CSGO、DOTA2、PUBG 最為典型。

下圖是 CSGO 中一款名叫「2014 年卡托維茲錦標賽」的專屬紀念印花,它的實際作用僅僅是能貼上在遊戲的虛擬武器中,而它的成交單價已經高達 1350 美金一個,摺合人民幣近 1 萬元,兩年時間暴漲逾 170 倍。

這裡沒有「百倍幣」,卻有「百倍貼紙」,並且這絕不是個例。CSGO 的專屬紀念印花暴漲百倍、單價近萬的比比皆是。

如果你認為貼紙太小眾,不能說明問題,那再來看 CSGO 中明星武器「蝴蝶刀」的價格走勢。「蝴蝶刀」的種類繁多,我們只擷取了市場成交量最大的一種,發現在經歷上市一年的洗盤後,「蝴蝶刀」的價格在今年上漲近 3 倍,總計有 3371 人掛買單,這個交易深度恐怕比流動性凋零的山寨幣還要好。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在研究過程中,採訪了 DOTA2 玩家賈方圓,對方表示:「Steam 中 DOTA2 的飾品交易和炒作也一直存在。『龍勾』被玩家稱作 DOTA2 的硬通貨,就像幣圈的 BTC、鞋圈的椰子一樣。」

Steam 平臺中游戲飾品的炒作,原因是多方面的。絕大部分暴漲的飾品首先供給量稀少,且有的包含紀念意義或遊戲情懷,能吸引到有長尾需求的付費玩家;還有的遊戲屬性較強,或道具容易搭配,也就是兼具實用價值,因此能形成中長期的穩定升值。第二,大商斥資囤貨、聯絡遊戲主播帶節奏也會助推飾品的炒作。

這和幣圈投機客們的玩法並無二致。炒家低價吸籌,主升浪中花錢宣傳,吸引散戶跟風介入,高位震盪出貨。只不過,遊戲道具跌了還能玩,還能搭配,幣歸零了就只是一串數字;參與的人群也不盡相同,Steam 平臺上有一批職業穩定的中青年玩家,他們願意為喜愛的遊戲買單,也不會盲目 FOMO(害怕錯過的縮寫)。

相對來說,Steam 平臺中的遊戲飾品交易還比較純淨,資本雖有所介入,近幾個月也有抬頭趨勢,但總體上炒家遠少於玩家,不像現在的鞋圈來得這般瘋狂,大家買鞋不為「穿鞋」只為「漲價」。

對幣圈的啟示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認為,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孤立的,那麼鞋圈熱、Steam 卡套利、飾品炒作給幣圈,或者說區塊鏈從業者什麼啟示?

第一點,在傳統大類資產價格普遍較高的背景下,資金從蓄水池外溢,哪怕有一小部分流入新興市場,配合一定的文化 meme,都會造成巨大的波瀾。比特幣、潮鞋、遊戲飾品分別講著金融自由、潮流文化、御宅文化不同的的故事,但都算是新興市場,是小眾資產。如果時機合適,逐利的熱錢就有可能介入。對於不瞭解市場的散戶來說,不懂不碰、太熱不碰永遠是不會虧錢的。

第二點,比特幣的認知、認可程度正在不斷提高,輻射人群不斷變廣,包涵極客、金融人士、遊戲商戶等多個群體。線上上遊戲充值卡、道具領域,比特幣的跨境支付功能顯得非常方便。

第三點,我們需要更重視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NFT 讓使用者真正擁有自己的虛擬資產,鏈上過程不再能被隨意被遊戲廠商篡改,使用者和玩家還能夠將自己的虛擬「潮鞋」、飾品道具等轉讓給其他人,這個過程自然也會催生投機需求。所以說,集「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稀缺性」於一身的 NFT 代幣和潮鞋、飾品火爆的邏輯有契合之處。既然它們能火,NFT 代幣憑什麼不能火?

以太貓(Cryptokitties)曾點燃了 NFT 的第一波熱潮,玩家可以自由交易、繁殖虛擬貓,每一個虛擬貓都是一枚獨一無二的 NFT。以太坊在當時被擁堵到不追加大量手續費難以轉賬的地步,以太貓也成為迄今為止 ERC721 協議最成功的的應用案例。時至今日,以太貓雖熱度逐漸消散,卻仍在 NFT 中穩居 7 天鏈上轉賬榜榜首。

但以太貓之後,NFT 並沒有出現成熟的用例,大多 Dapp 抄襲以太貓的玩法,失去了創新遊戲可玩性的根本。對於市場中依舊在 NFT 類 Dapp 方向努力且嘗試變革的遊戲,例如 GodsUnchained、NBA Top Shot 等等,我們拭目以待。

也許有一天,NFT 被大規模採用。我們對 Steam 遊戲飾品的炒作習以為常,因為早已將其通證化。我們也不再討論炒潮鞋,而是討論鏈上的「虛擬潮鞋」。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提示各位投資者防範追高風險。

----更多區塊鏈行業資訊,歡迎掃碼訪問官網----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