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決這3點,永遠別指望區塊鏈能賺錢

買賣虛擬貨幣

從前幾天的割韭菜錄音,到現在的撕逼互懟,這個圈子目前似乎已經成了一個不能回頭的撕逼遊戲。

對此,老幣民們早已習以為常,從一個崇尚價值投資、包容開放的區塊鏈世界,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娛樂圈。媒體不再發表乾貨,而是透過追熱點,侃八卦來博眼球,謾罵、人身攻擊、謊言和誹謗瀰漫在這個充滿血腥味的韭菜地裡,這並不是早期信仰者們想看到的樣子。

從而且漲了就跌,跌了就橫盤,從未出現過大牛,卻感覺天天瀑布,好像牛市就在眼前,又感覺天黑到無際,在區塊鏈真正走向黎明之前,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前幾天看到陳菜根的總結,可謂十分精準,用來解釋現階段的情況再適合不過了。

韭菜也成為了鐮刀

最可怕的不是韭菜割不動,而是韭菜也成為了鐮刀,甚至想去收割新的韭菜。

幾百萬韭菜透過交學費的方式,長成為一把把鋒利的小鐮刀,如果專案方還想再次收割,不好意思,弄錯了戰爭局面。

換而言之,韭菜不好割了,如果說在熊市每次都能收割一筆,那還不如直接去玩資金盤(雖然很多專案確實是這麼玩的)。

除了這些, 目前還有幾個原因:

  1. 都虧成狗了,已經沒錢再加倉了,如果有專案能保證上線翻倍的,打死都不會信。
  2. 知識付費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學習,韭菜大腦更新了,割韭菜的方法也得持續升級才行。
  3. 自媒體、路演、直播…每個人都在教你套路,你是不是也蠢蠢欲動?

李笑來把散戶們稱為傻逼,但同時也告訴我們投資的剛需是避險,雖然很多人交了學費,但單純從認知和學習上來講,這一點是沒有太大共識差異的,確實是李笑來讓很多早期入局者賺夠了錢。

因此這個市場會變的越來越難收割,越來越透明化,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加速推進區塊鏈的正規化演進。

空氣幣已經賺不了錢了

再大的IP要想募資,也得踏踏實實做產品、解決具體需求、做出基本面,否則大咖的負面光環會反噬自己,太可怕。

想當初寶二爺站臺一個幣,都不看白皮書的,這是大咖的名人效應,自帶ip光環的都具備公信力,因為韭菜們沒時間去看白皮書,跟著相信的人投資才靠譜。

和融資階段的專案一樣,大多數token都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空氣幣如果不做資金盤,真的活不下去;換而言之,就算做了資金盤,雖然能活下去,但也遲早面臨跑路的風險。

考察一個專案是否靠譜真的需要考慮太多維度,包括是否解決需求,是否偽需求、團隊是否靠譜、激勵機制是否ok等等。

再牛逼的加密貨幣能吹上天,但本質上都脫離不了第一代區塊鏈應用——比特幣的制約,況且比特幣已經存在了接近10年,雖然無數次被宣告死亡但最終也沒有死亡。

有報告稱目前有54家大公司接受加密貨幣,包括微軟、Expedia、Mozilla和Shopify等等;而有25家接受萊特幣;13家接受以太坊;14家接受比特幣現金;12家接受R/" target="_blank"">門羅幣;15家接受狗狗幣。

換句話說,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目前還是公認的最有用的數字貨幣。原因很簡單,任何接受數字貨幣的商戶幾乎都接受比特幣,而其它幣種就不好說了。

倘若有一天,其他數字貨幣能像比特幣一樣,產生龐大的使用者基數,經歷長時間的驗證,解決了真實需求,而且被大部分普通人所熟知,那麼它就屬於一種有價值的投資。

技術玩不過資金盤

玩技術的也別瞧不起玩資金盤的,你搞技術落不了地、產生不了流通,一樣是空氣,甚至還不如後者坦蕩。

李笑來為什麼如此鄙視價值投資呢?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待久了,你會發現大多數專案都沒有價值,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割韭菜。

如果非要說價值投資,那還不如老老實實屯比特幣和以太坊,空有技術,運營和使用者基數做不上去,那就沒有流量,沒有流量就沒有共識,資本不是慈善機構,虧錢的專案沒人會做。

在投資者看來,資金盤至少能讓少數人賺一筆,而部分著名的token連一些主流交易所都上不了,鼓吹程式碼有什麼意思呢。

話雖如此,但當我看到身邊的微商都開始轉發區塊鏈投資的時候,我就明白,區塊鏈被玩壞的時刻一定會到來,而且是透過這種傳銷2.0的方式。

狂人說的很好,現在所有交易所都在開發自己的平臺幣,並透過各種機制利誘存量使用者,讓這些流動性東竄西竄,形成持續的抽血效應,導致真正有價值有技術的幣被短時間內拋棄。

一邊是瘋狂新開的交易所,一邊是瘋狂發行的專案方,當所有人都被各種方式套牢的時候,市場的流動性將會進一步枯竭,最終會導致下跌幅度遠遠大於市場本身應該下跌的幅度,然後造成更加恐懼的恐慌盤。

這樣看來,可能牛市遙遙無期了。

low逼多於傻逼

這個圈子最多的不是傻x,而是low x,面對技術、經濟學、金融常識、商業模式、品牌體系,簡直像白痴。

換而言之,投資數字貨幣考慮的因素不僅僅只是股市基本面那一套,而是新增了包括技術、token機制等新型的知識體系,在一個行業沒有完全發展成熟之前,需要每天保持大量輸入,才能不至於盲目投資。

雖說考慮因素有這麼多,但本質上大多數只會關心幣價、訊息面和八卦。但幣價的上漲和下跌,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而很多所謂的分析師畫一張圖就可以跳大神,賺韭菜的錢並不傻,只是在構建投資知識體系這條路上,他們的做法很low。

只見撕逼,不見人才

伴隨著任何一個偉大的時代是英雄頻現,區塊鏈圈最令人遺憾的是,大家撕逼互懟,卻不見人才搶奪大戰,緣何?

今年年初,區塊鏈浪潮來臨,“三點鐘社群”火爆全國,各路媒體相繼融資,區塊鏈的崗位需求一度達到井噴的態勢。

如今區塊鏈行業的人才需求依然很旺盛,國外的大型企業,例如IBM、微軟、四大(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三星、埃森哲等,已紛紛開始提供區塊鏈相關業務,或著手研發自己的區塊鏈平臺。

在美國,已有8所高校開設了區塊鏈相關課程,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頓等一流大學。

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行業巨大的人才缺口,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和挑戰。但人才的稀缺性並沒有被媒體重視,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當所有人都在追逐幣價、關注互懟八卦的時候,只能說明這個行業的未來並沒有被重視,這是任何一個專案方,包括機構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行業壁壘制約了區塊鏈發展

區塊鏈專案的真正壁壘有三個:對產業鏈的理解深度,對行業資源的整合強度和對人才的吸納力度。

關於人才,前文我們講過,關於產業鏈,對於一個普通專案而言,要想深入理解它並不容易,甚至要透過不斷學習、試錯來提高成本和代價。

第一很多專案一開始就割韭菜,太多機構也想賺快錢,這些和幣價沒有太直接的聯絡;第二很多專案的玩法都是copy金融模式的,這樣很容易被玩壞。

引用菜根之前說的一句話,中國的公鏈遠遠落後,應用遙遙領先,炒幣碾壓全球,現階段區塊鏈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遠遠脫離了區塊鏈本身。

說到應用,目前基本上區塊鏈應用都還在POC階段。在金融領域,各家都是將小規模的資產和業務放在區塊鏈上執行,測試一下效果與存在的問題,再對技術與產品進行迭代探索。

也就是說,區塊鏈離大規模商用還很遠,它的穩定性、可開發性、可承載的交易能力、資料加密與隱私保護技術、智慧合約等都需要更成熟,才能談下一步的應用領域擴充套件。

都說區塊鏈將變革生產關係,然而舊有的生產關係已經根深蒂固,區塊鏈在革新生產關係的時候,難免受到阻力。

一個行業存在那麼久,利益格局顯現,背後會有潛在規則、利益分配等既有的模式,比如說將業務上鍊實現透明化,那麼一定會觸及部分人的利益,甚至會動了國家的乳酪。

因此,如果沒有充足的行業資源整合強度,任何專案都會很快死去,除了專案,包括機構和散戶,都會被割的體無完膚,行業的發展岌岌可危。

產業鏈深度、人才吸納,再包括行業資源的整合最佳化,如果做不好這三點,永遠不要指望區塊鏈能賺錢,至少短期不會。但在下一個bat出現之前,我們依然相信曙光遲早到來。

更多幣圈獨家解讀關注“談經論幣”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