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減半”即將到來,ASIC 礦機挖礦能力增長空間有限

買賣虛擬貨幣
過去十年來,比特幣挖礦技術經歷了快速發展與迭代。礦機是比特幣網路成功的基礎,礦工會根據出塊獎勵來決定是否繼續參與網路。而礦工參與的方式就是透過“挖礦”,即執行出塊所必要的計算。雖然,比特幣礦機的發展史常被人們所忽視,但是它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礦業能在這些年裡發展成一個數十億美元規模的產業。礦業仍在持續發展,不過有一些跡象表明,它的發展有所放緩。我們將在下文完整回顧比特幣挖礦的發展史,以及未來的創新方向。CPU 挖礦在 2009 年 1 月 3 日,網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之父挖出了第一個比特幣區塊。作為當時比特幣網路上唯一一位礦工,中本聰可以透過普通的個人計算機,而無需透過專用裝置來進行比特幣挖礦。
所有用來瀏覽網際網路、啟動 Word 文件和大量應用程式的計算機都包含一個叫作中央處理器(CPU)的裝置。這個裝置能夠處理並執行計算機上的指令。由於早期的比特幣礦工少且缺乏競爭,CPU 裝置滿足礦工挖出新區塊並賺取挖礦獎勵的算力需求。

隨著新的礦工加入比特幣網路,並開始競爭區塊獎勵,比特幣挖礦所需的硬體標準在不斷提高。

GPU 與 FPGA 挖礦

在比特幣市值到達一定規模後不久,比特幣挖礦硬體迎來了第一次重大升級。

在 2010 年 5 月 22 日,一個名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的程式設計師支付了 1 萬個比特幣購買了兩個“棒!約翰(Papa John’s)”披薩。這兩個披薩的價格大約是 25 美元。據加密貨幣資料提供商 Coin Metrics 顯示,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在 7 月漲到了 8 美分左右。到 2010 年 10 月,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達到了 10 美分。這時,首個利用圖形處理器(GPU)的礦機被開發了出來。

不同於 CPU ,GPU 裝置經過了最佳化,用來執行有限的計算任務。GPU 最初是為遊戲應用建立的,擅長平行計算簡單的數學運算,而非一次只計算一個,從而生成上千個具有時間相關性的畫素點。經過重新程式設計之後,GPU 可以用來完成數學運算,例如,挖礦所需完成的運算。

根據挖礦諮詢公司 Navier CEO 喬什·米特尼克(Josh Metnick)的分析,GPU 挖礦——使用 GPU 裝置來挖比特幣——這一創新將建立比特幣區塊並賺取區塊獎勵的效率平均提升了 6 倍左右。為了實現效率提升,普通 GPU 裝置的成本大約是普通 CPU 裝置的兩倍。

2011 年,這時,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FPGA)也被重新改造,用來挖比特幣。GPU 挖礦裝置與之相比,黯然失色。

據米特尼克計算,FPGA 計算比特幣挖礦難題的速度是最高階 GPU 的兩倍。但是,製造 FPGA 裝置的人力成本更高。FPGA 裝置需要從硬體和軟體層面進行配置。也就是說,這類裝置需要經過程式設計來執行自定義程式碼,並透過架構設計來有效地執行程式碼。正是 FPGA 所具備的調整硬體元件的能力,使得這類裝置相比 GPU 能夠更好地最佳化來進行比特幣挖礦。

ASIC 挖礦

比特幣礦機的第三次創新需要耗費最多的專用資源、時間和發展來實現。第三次創新不再是重新調整現有裝置的軟體和硬體引數,而是建立了一個只用於挖比特幣的礦機。在 2013 年,位於中國的計算機硬體製造商嘉楠科技(Canaan Creative)釋出了第一套用於比特幣挖礦的專用積體電路(ASIC)。

與 CPU、GPU 和 FPGA 不同,ASIC 從最初就是為挖比特幣而設計的。也就是說,ASIC 裝置的所有硬體和軟體元件都是預先設計好且經過最佳化的,專門用來完成建立比特幣區塊所必需的計算。ASIC 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之前所有通用類裝置都無法媲美的。

雖然嘉楠科技是第一家比特幣 ASIC 生產商,但是位元大陸(Bitmain)和位元微(MicroBT)等其他生產商也開發了硬體更加先進的 ASIC 比特幣礦機。自 2013 年以來,ASIC 挖礦技術最顯著的進步就是晶片尺寸在不斷縮小。自 2013 年以來,ASIC 晶片的尺寸大幅縮小,從 130 奈米降至現在的 7 奈米。

晶片尺寸與挖礦效率息息相關。ASIC 晶片的表面越寬,其通訊通道越大,傳輸其表面資料所需的電力也越多。據米特尼克計算,ASIC 比特幣礦機的速度是 2009 年普通 CPU 速度的 1000 億倍。

伊利諾伊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拉克什·庫瑪(Rakesh Kumar)認為,自比特幣誕生以來,不斷攀升的幣價是推動比特幣礦機發展的強大動力,因為比特幣挖礦的利潤越來越高。隨著區塊獎勵的提高,挖礦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回報也越高,因為這樣可以同時到達降本增效的目的。

比特幣挖礦的未來

自 2015 年來,比特幣 ASIC 礦機晶片尺寸不再像 2013 和 2014 年那樣急劇縮小。更重要的是,自首個比特幣 ASIC 礦機出現以來,還沒有哪種新技術能像 GPU 取代 CPU 或 FPGA 取代 GPU 那樣大幅提升挖礦效率。

“我們正在接近極限。”庫瑪說,“這是全行業面臨的問題,不只是比特幣挖礦,而是整個半導體行業……我們需要一種新型裝置。”

如果沒有一種具有突破性的新型技術,比特幣礦工很快就會像過去十年那樣,停留在硬體和裝置的競爭上。如果比特幣礦機實現商品化,且新舊迭代對於效率的提升微乎其微的話,礦工就會被迫考慮轉移到其他可以獲得競爭優勢的領域。

歷來,比特幣礦機硬體的發展都是為了大幅提升挖礦效率,但是未來留給硬體創新的空間越來越有限了。礦工之間競爭出塊也將推動技術的發展。挖礦技術的下一個重大突破仍是未知數。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