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安全成為制約加密貨幣發展的重要因素

買賣虛擬貨幣

資產安全問題愈加嚴重

        最近,一項關於2020年加密貨幣犯罪被盜總市值接近45億美元的報道,震驚了整個幣圈!

        據Cointelegraph訊息,根據數字資產情報公司CipherTrace釋出的新報告,在今年的前五個月中,透過加密貨幣犯罪吸納的不良資金高達14億美元。報告繼續指出,如果以同樣速度繼續下去,2020年被盜加密貨幣的總量有可能接近2019年設定的45億美元大關。犯罪分子利用正在蔓延的COVID-19病毒,透過各種與加密相關的網路釣魚活動、勒索軟體和黑暗市場欺詐誘使毫無戒心的個人進入。

        這一資料再次將加密市場資產安全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加密市場作為“法外”之地,本身在安全上就存在許多隱患,再加上加密貨幣作為一個全新的產物,在技術、認知等方面都存在許多空白,因此,圍繞加密貨幣所產生的騙局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疫情推動下,區塊鏈技術價值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在各國及各行各業的共同推動下,發展得如火如荼,比特幣也成為最熱門投資標的。

        最近出現的相關騙局也越來越多。

        除了了騙局之外,加密貨幣行業本身也存在高風險,這個風險很大程度上是由監管缺失帶來了,同時也有技術原因造成的,這些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從監管角度帶來的個人資產儲存安全問題。

        加密貨幣的儲存目前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是個人錢包,包括冷錢包,相對而言,錢包是比較安全的儲存場所,只要管理好個人私鑰,大概率下,資產是能夠保證安全穩定的儲存的,如果是透過硬體的冷錢包就更加安全,它可以與現有網路實現物理隔離,從而保證安全性。

        不過,錢包儲存雖然相對比較安全,但是也會降低資產流動性,因此,錢包儲存一般適用於大資金和不頻繁操作的資產。

        二是交易平臺,對於大部分散戶來說,交易平臺也是資產儲存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散戶資金量小,在錢包和交易所之間來回轉賬需要一定手續費,會增加儲存成本,不利於散戶的投資管理;另一方面,目前的各種理財需要鎖倉質押,這個業務大部分都選擇透過交易所來實現,因此閒置資產會大量囤積在交易所平臺;第三,目前非常流行的槓桿合約交易,需要資產具備高流動性來保證頻繁交易,放在交易所能夠保證資金實現最大流動,以此更好地進行合約操作。

        這樣就給資產安全帶來了隱患。

        目前大部分交易所都是中心化模式,使用者資產轉到交易所,就等於將資產轉到交易所制定的賬戶,將資產交給了交易所,這就為交易所挪用使用者資產、跑路等提供了機會。

        由於幣圈監管空白,交易所出現問題所接受的成本相應降低,這就為交易所作惡提供更多可能。

        這也是最近出現的交易所頻頻跑路,以及前不久頭部交易所挪用使用者資產問題的主要因素。

        缺乏犯罪成本,僅靠個人道德和行業良心是無法與戰勝慾望與邪惡。

         二、從技術角度造成的資產被盜等問題。

         當使用者將資產集中存放在交易所,以及目前以Defi為基礎的“鏈上”資產,都屬於資產的集中存放,這樣就為駭客的攻擊提供了足夠的機會。

        當資產大量集中的時候,駭客攻擊的成本相應就會降低,資產儲值越來,攻擊成本越低,因為能夠獲取的利益更大。

        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經常都會出現被駭客攻擊的事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門頭溝事件”和幣安7000枚比特幣被盜事件。

        除此以外,前段時間在以太坊上Defi平臺Lendf.Me出現資產被盜,累計的損失約 24,696,616 美元的事件,也成為幣圈一大熱點。

        在文章開頭出現的資料統計中,也主要是針對“技術型”安全事故。

無處安放的資產安全

        幣圈這些安全事故頻繁出現,給使用者帶來了嚴重的安全擔憂,資產安全如何安放,已經成為幣圈人人思考的重要課題!

        最近,一再出現交易所資產餘額重新整理低的報道:

        據鏈上市場分析公司Glassnode的資料顯示,比特幣在交易所的餘額重新整理一年低點,為2,310,466.6枚BTC。上一次觀測到的新低是在2020年6月3日,為2,313,098.855枚BTC。

       雖然,交易所囤幣餘額減少與行情發展有密切關係,但是實際上也從側面反應出使用者對資產安全問題的擔憂。

        交易所出現嚴重信任危機,成為使用者資產安全最擔憂的隱患。

        這也是使用者急迫地呼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月初去中心化交易所鯨交所出現的兩次緊急維護,便被放大了效果,使用者更多地從資金安全形度質疑鯨交所出現的緊急情況,放大了這一事件的負面影響。

        此後鯨交所就這次事件進行了說明,並且向使用者道歉。

        從公告中,其實我們可以讀出一個明顯資訊:  鯨交所去中心化的事實。

        這次鯨交所出現緊急維護的主要原因是,鯨交所新版本引入新的效能,導致了寫入速度與資料上鍊速度產生差異,上鍊系統無法及時取到資料,導致上鍊嚴重擁堵,從而引發了維護事件。

        也就是說,鯨交所的資料是實現了“上鍊”的,這樣就保證了鯨交所的各種“真實”資料及資訊。

        那麼,在鯨交所平臺,個人資產的儲存也是透過“鏈上”實現。在鯨交所,資產主要是透過錢包的方式儲存,可以透過私鑰(溫馨提示:記得到處錢包私鑰並且妥善保管,保障個人資產安全)來對個人資產進行管理,而這是是否去中心化的重要衡量。

        透過私鑰進行錢包管理,那麼資產就是存放在個人錢包當中,平臺是無法觸及個人資產的。

        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實現資產的安全儲存,降低資產丟失風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去中心化交易所已經成為交易所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各大中心化交易所中,也開始佈局去中心化交易所。

        不過,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並不能廣泛推進,囿於技術限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鏈上資料處理效能有限,在速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無法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需求。

         但是從安全形度來講,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確是更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