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翻紅背後:交易所“穩坐釣魚臺”,專案幣價幾何?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行業的快速更新迭代不僅體現在技術發展上,還體現在融資方式上。ICO才涼涼,STO就出現了,而現在,STO的風頭還沒完全散盡,IEO的熱浪就已襲來。

19日晚10點,在幣安Launchpad進行CELR的IEO結束,使用者搶份額的狀態和概率不亞於搶春運火車票。這一火爆現象要回到今年年初,幣安重啟資產發行平臺Launchpad,重啟後首個專案BTT的火爆不僅激起了投資者們的熱情和信心,更讓同行們按捺不住。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放言,“IEO模式的核心在於找好專案,歡迎其他交易所來抄。”

交易所們“蠢蠢欲動”,趕赴這場新的“筵席”。火幣已經宣佈將在三月下旬上線Huobi Prime,官宣稱這是一個圍繞HT的綜合上幣服務平臺。OKEx 的CEO JayHao也釋出訊息稱,OKEX utility token銷售平臺“OK Jumpstart”從技術到產品都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上線。Kucoin、Bittrex、ZBG也有訊息即將上線類似平臺。但Bittrex卻在啟動前幾個小時內緊急取消了首個IEO活動。

IEO全稱InitialExchange Offering(首次交易所上架發行),指發行團隊跳過需要向大眾募股集資的ICO環節,直接將代幣放到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募資行為。有觀點認為,IEO能幫專案方融資,幫交易所盈利和揚名,還能保護投資者免於欺詐。趙長鵬也向媒體坦言,現在融資模式不僅僅是融錢,也得去“融使用者”、“融知名度”、“融信譽”。現狀是名利雙收嗎?透過以上平臺發行的專案代幣表現又如何呢?

交易所背書照樣破發 上幣不代表有流通性

目前只有幣安的Launchpad平臺已經上線了4個專案,(其在19日晚10點上線的CELR暫未納入統計)其餘平臺的專案均未上線開放申購。已知的4個IEO專案中,2017年12月底上線的GTOBRD並不需要使用BNB申購,而今年新上線的BTT和FET則需要。

從統計結果來看,有意思的是,上線首日收跌的BTT是4個專案中唯一一個至今沒有破發的專案,表現最為穩健,目前市值已經超過1億3000萬美元,市值排名第46位。而同樣使用BNB申購的FET首日只微漲0.8%,但上線兩週卻已破發,目前市值尚未被CoinMarketCap收錄,僅顯示排名1789位。而更早上線的GTO和BRD首日都迎來大漲,漲幅接近20%,但至今已經破發。目前GTO市值排名171位,BRD市值排名154位。

說到底,決定代幣價值的還是專案本身,與其上了什麼交易所,以什麼方式獲得融資的關係並不大。好的專案自然能獲得市場認可,登陸其它交易所,開通更多交易對。根據PAData統計,目前,僅上線一個半月的BTT是4個專案中流通性最好的一個代幣,已經登陸29個交易所,共14個交易對。其次是早已上線一年多的GTO,已經登陸了16個交易所,建立了9個交易對。FET目前只登陸5個交易所,建立4個交易對。BRD是4個專案中流動性最差的,只登陸一個交易所,共3個交易對。

4個專案代幣的流動性好壞從對幣安交易所的依賴程度也可以看出,流動性最差的BRD,唯一登陸的交易所就是幣安,其次的FET雖然已經登陸5個交易所,但其93%的交易量都發生在幣安,其他4個交易所一共也只貢獻7%。而BTT和GTO對幣安的依賴性要小很多,尤其是才上線1個月的BTT,雖然透過幣安的Launchpad平臺上幣成功,但其在幣安的交易量只佔全部交易量的32%,也即意味著BTT在其它交易所也很活躍,是被市場認可的。

可見,是否使用BNB申購專案代幣對專案代幣的流通性並沒有影響,或者說,雖然幣安是頭部交易所,但幣安的背書效力也並非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要被市場認可,還是要靠專案本身的實力說話。

另外,透過BNB申購的專案代幣能在幣安擁有更多的交易量,BTT的交易量已經佔到幣安的6.48%,FET的交易量佔到1.24%,而沒有使用BNB申購的早期專案BRD和GTO的交易量佔幣安交易量的1%都不到。從交易對來看,BTT/BNB已經佔到幣安總交易量的0.42%,是僅次於USDTBTC的交易量第三大的BNB交易對,FET/BNB雖然只佔0.07%,但也已是第八大BNB交易對。

從這點意義上來說,Launchpad對啟用BNB的交易有引導作用。流動性不足、破發或許會讓專案方盈利減少,讓投資者承擔損失,但對交易所而言,不僅承擔最小的風險,還能抽佣金,啟用平臺幣,恰是一筆好買賣。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3月17日發微博稱,“最近流行一個詞兒叫IEO,講真我都不知道E是什麼?這是哪個單詞的簡寫?給大家隨手畫個重點:專案搶手是因為專案質量和價格低於私募價格,一旦上線後,所有專案價格都是市場決定,市場是全球的市場,專案的好壞交給時間。

雙贏局面尚未出現 長期利好平臺幣

透過IEO,專案方能募集資金,交易所能啟用平臺幣,這似乎已經雙贏了。但交易是一個動態過程,上幣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那麼在這個動態過程中,雙方是否還能攜手雙贏呢?

PAData爬取了CoinMarketCap上的交易資料,分析後發現,在振幅上,只有GTO和BRD這兩個較早在Launchpad上發行的專案幣與主流幣BTC有明顯同向共振,而且GTO和BRD與BTC的幣價相關性非常顯著,這意味著,兩者的行情走勢與BTC較為一致。

而透過使用BNB在Launchpad上新發行的專案幣BTT和FET在振動方向上與主流幣BTC與平臺幣BNB均無關,甚至BTT在幣價漲跌趨勢上與BTC和BNB也都無關,這意味著BTT將來走出獨立行情的可能性比其他三個Launchpad專案幣更大,而FET在幣價上與BTC和BNB呈現負相關,這意味著其幣價漲跌趨勢在很多情況下與BTC和BNB相反,而且漲跌幅度無關。

從幣價和單日振幅的相關性來看,是否使用BNB來上幣並不會捆綁BNB和專案幣,也即兩者尚未形成交易過程中的動態雙贏局面。反正是發行較早的BRD和GTO與BNB之間存在微弱的同向共振運動形態,但這並不能認為與BNB有直接關聯,因為BRD和GTO與BTC之間的同向共振運動形態更明顯。

另外,與BNB幣價相關性最高的反而是同為平臺幣的HT,並且兩者之間的振幅也呈現微弱相關性,這意味著,如果BNB漲,那麼HT漲的可能要遠遠大於透過Launchpad發行的專案幣,但是BNB暴漲,HT不一定會暴漲。這說明,在BNB與Launchpad專案幣的捆綁尚未形成雙贏之前,平臺幣之間的影響是更顯著的。

雖然BNB與Launchpad發行的專案幣目前並沒有形成雙贏局面,甚至從短期來看,每當專案發行結束後,BNB還會面臨一輪較大的拋壓。根據幣安的公告,搶到這兩個專案眾籌份額的投資者不到10%。那些沒申購上的投資者在申購期結束後就可能會出售手中的BNB,造成BNB幣價波動較往常更大。比如在2月3日結束BTT的申購後,2月5日BNB單日振幅達到13.65%,2月6日單日振幅達到14.30%。在3月2日結束FET的申購後,3月5日BNB單日振幅達到20.14%,3月6日,BNB單日振幅達到11.06%。目前,自BNB發行以來的單日振幅方差達到0.02,高於BTC,也高於Launchpad專案幣。作為申購中介,BNB並不穩定,這對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多了一層風險。

從長期來看,Launchpad專案啟動後,BNB劇烈波動的頻率降低了。自2月執行Launchpad以來,BNB單日振幅超過10%的概率約是20%,也即10天裡只有2天可能發生劇烈波動。要知道在此前,這一概率大約是40%,也即過去,BNB在10天裡就有4天可能發生劇烈波動。

應該來說,Launchpad專案為BNB增添了新的功能,即作為交易媒介。而新的功能意味著BNB有了新的價值,這對BNB價格穩定甚至上升都有積極意義,IEO對交易所有利已經顯而易見。

來源:PA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