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子分析:區塊鏈能否實現資產數字化?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能否實現資產數字化?數字貨幣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但是截止上週,數字貨幣的鼻祖比特幣,已從去年12月份的近2萬美金跌至6千多美金。據某行情網站資料分析,2018年,比特幣新買家數量急劇下滑,今年以來比特幣市值已經縮水近50%.

其他類似以太坊的ETH、萊特幣等數字貨幣也均出現大幅下挫。 經歷多輪過山車之後,幣圈人的"造富神話",在區塊鏈這場生死時速的發展中似乎逐漸淡出。而當人們對所謂"幣圈大佬"的"傳銷套路"已經免疫的時候,唯一能喚醒區塊鏈"信仰者"的便是讓他們清晰地看到區塊鏈的後半場。

區塊鏈技術的未來會和網際網路一樣,成為各個社會成員體系的標配,比如政府、企業甚至是家庭。

一、一切資產都可以數字化

簡單來說,數字化資產能理解為資產的數字化。

何謂資產的數字化?從定義而言,應當是以密碼學為基礎,透過分散式的共識系統來實現實物資產的電子化,並促成電子資產的安全、快捷、方便的流通。從數學語言的角度,實際上就是透過一種高強度的私鑰及公鑰來表徵資產的電子符號,從而實現數字資產的唯一性、交易的唯一性,以及使用過程中的授權和交易過程的驗證,這是一個資產上鍊的過程。

相比於數字貨幣,數字化資產是一個外延更大,包容性更強的概念。它包括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交易所、區塊鏈公鏈、Dapp甚至是某個使用者在區塊鏈世界留下的隻言片語。

未來,一切資產都可以數字化、Token化,隨著計算機算力的提升、公鏈的完善和資料的逐步打通開放,每個人都將成為區塊鏈生態體系的參與者、貢獻者、獲利者。數字貨幣將成為承載這一切進行價值轉移的直接體現。

二、數字化之路,正在佈局中

數字化資產(Digital Asset)的出現是過去十年網際網路大資料積累的必然結果,但是總體來說現在還處在一個摸索、走向成熟的階段。

底層技術即主鏈,類似古典網際網路中的Andorid或者IOS,為後續整個Token生態提供技術上的支援。其中以比特幣、以太坊、EOS等為代表。但底層技術目前正面臨著交易響應速度跟不上的困境。 為了解決底層技術上的缺陷,EOS要做以太坊的升級版,從響應速度上提升體驗。

應用即區塊鏈的落地場景,類似古典網際網路中基於Andorid或者IOS系統上的APP,一個能夠服務到終端人群的應用。

Social Lending 專案的生態體系

在這個生態周圍,需要產生連線關係的包括數字資產交易所、穩定幣、使用者、貸後管理服務商、風控管理服務商、信用評級服務商、信用資料服務商、區塊鏈流量平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等等。而顯然,數字化資產生態體系裡的眾多參與者,其區塊鏈化程度也是參差不齊,全面數字化資產之路,任重而道遠。

三、資產的數字化,十年不算晚

數字化資產時代的最終實現,將仰仗於全球服務提供平臺的區塊鏈化。

實現數字化資產時代,離不開下面幾個條件:

1、計算機晶片技術的升級和超級伺服器

區塊鏈的本質是加密然後分散式儲存,其瓶頸也正是響應速度問題,如果計算機算力得以提升,將直接提升大眾對於區塊鏈的體驗。

2、資料共享

目前各個平臺各自為陣,都是基本不產生聯絡的資料孤島。在佈局區塊鏈,實現對資料所有權的確權後,按照資料的貢獻係數換取Token將成為未

來趨勢。

3、公眾認知

當下區塊鏈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一個相對小眾、陌生的領域。真正的數字化資產時代,一定是公眾將其作為日常生活方式的時代。

但就目前來看,行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以上三個條件,反而是安全問題。

今年3月份,以太坊生態缺陷,導致的億級數字資產盜竊事件;在主流的共識機制(POW、POS、DPOS)當中,出現被攻擊的現象;數字資產錢包的設計缺陷和惡意程式碼,甚至因手機丟失而跟著損失數字資產……

安全問題是一個行業發展起來必須經歷的階段,目前區塊鏈的使用者不到1%,如果參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滲透率,1%大約對應網際網路94-95年的水平,僅就當前使用者數和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來看,區塊鏈依舊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按照網際網路發展的定律,若能在十年之後實現全面的資產數字化,或許並不算晚。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