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分散式儲存的記賬技術,可透過信任機制的重構拓寬協作關係的縱深度,在推動產業變革、建立數字經濟等方面有著關鍵作用。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有多個國家政府表明將積極發力區塊鏈領域,而美國甚至已將其列為20項國家安全技術之一。在此背景下,為搶佔產業創新發展制高點,在以科技為主導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更多的話語權,在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產業和監管全面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明確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為全社會釋放出重大的政治訊號,表明了國家正式將區塊鏈技術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線上新聞釋出會,正式明確“新基建”範圍,並提出區塊鏈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被納入“新基建”範圍內。在近日的十四五規劃與2035遠景規劃中,區塊鏈赫然在列,明確要求推動智慧合約、共識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分散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
產業方面,在已過去的2020年,我國產業蓬勃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應用落地多點開花,涵蓋了包括貿易物流、文娛、社會公共服務、金融、政務、智慧財產權、社交、日常消費、工業、農業、能源等多個垂直行業,根據公開資料統計,2020年,我國總共落地區塊鏈專案數達194個,同比增加102.8%。此外,我國區塊鏈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專利量迅速增長。截止11月12日,今年我國區塊鏈相關專利累計申請量達7446件,遠超日本與美國的56及36件,佔世界總申請量的93%,位列世界第一。
可以看出,區塊鏈,正作為數字經濟革命中的重要支撐,以新一代基礎設施的姿態快速發展並滲透到我國經濟的各個領域,正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但目前,相較於新基建中的其他產業,區塊鏈發展還稍顯稚嫩,其技術成熟度有待提升,監管機制仍未完善,商業應用模式也在逐步演化。
對此,在政策與市場的的雙重刺激下,產業界也在加速開展相關探索和實踐。在我國,產業聯盟、行業組織、各大企業積極發揮合力作用,在區塊鏈成果普及與應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陀螺研究院,來源:陀螺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