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顛覆式創新技術——區塊鏈!_

買賣虛擬貨幣

(原標題:一文讀懂顛覆式創新技術——區塊鏈!)

本文作者為申萬巨集源策略研究部王洋陽。

區塊鏈近期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小川行長公開表示央行要研究區塊鏈技術;2015年區塊鏈成為了美國創投中獲得融資最高的板塊;26 歲少年vitalik建立的開源區塊鏈平臺以太坊,2015 年 7 月上線後市值飆升至 10億美元,成為新晉獨角獸。

區塊鏈在金融、共享經濟、物聯網等方面存在很高的應用價值,吸引了高盛、花旗、納斯 達克、德勤、airbnb 等巨頭的積極佈局。那麼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技術有哪些特點?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和潛力有多大?

1、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資料庫,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比特幣是相伴相生的關係。區塊鏈本身其實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資料塊,每一個資料塊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幣網路交易有效確認的資訊。

每當有加密交易產生時,網路中有強大運算能力的礦工(miner)就開始利用演算法解密驗證交易,創造出新的區塊來記錄最新的交易。新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線性地被補充 到原有的區塊鏈末端,這個帳本就會不停的增長和延長。

透過複雜的公共鑰匙和私人鑰匙的設定,區塊鏈網路將整個金融網路的所有交易的賬本實時廣播,實時將交易記錄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中,同時還能保證每個人只能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修改。當然,賬本里也有別人的交易記錄,雖然你可以看到數值和對應的交易地址(基本上這是由一段冗長的亂序字母和數字組成),但是如果不借用其他技術手段你也根本無法知道交易者的真實身份。(可以透過訪問blockchain.info 來體驗一下全球比特幣交易平臺的運作,對區塊鏈技術獲得一個更直觀的瞭解。)

2、區塊鏈技術具有哪些優點?

(1)分散式去中心化:區塊鏈中每個節點和礦工都必須遵循同一記賬交易規則,而這個規則是基於密碼演算法而不是信用,同時每筆交易需要網路內其他使用者的批准,所以不需要一套第三方中介結構或信任機構背書。

在傳統的中心化網路中,對一箇中心節點(比如說,支付中介第三方)實行有效攻擊即可 破壞整個系統,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比如說區塊鏈網路中,攻擊單獨一個節點是無法控制或破壞整個網路的,掌握網內50%的節點只是獲得控制權的開始而已。

(2) 無須信任系統:區塊鏈網路中,透過演算法的自我約束,任何惡意欺騙系統的行為都會 遭到其他節點的排斥和抑制,因此,區塊鏈系統不依賴中央權威機構支撐和信用背書。

傳統的信用背書網路系統中,參與人需要對於中央機構足夠信任,隨著參與網路人數增加,系統的安全性下降。和傳統情況相反,區塊鏈網路中,參與人不需要對任何人 信任,但隨著參與節點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反而增加,同時資料內容可以做到完全公 開。

(3)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區塊鏈採取單向雜湊演算法,同時每個新產生的區塊嚴格按照時間線形順序推進,時間的不可逆性導致任何試圖入侵篡改區塊鏈內資料 資訊的行為都很容易被追溯,導致被其他節點的排斥,從而可以限制相關不法行為。

3、比特幣區塊鏈目前存在哪些缺陷?

比特幣在經歷了5年的發展後,目前市值達到70億美元,接近一箇中小型國家的gdp,比較大的市值提供了較好的流動性保證。 但是也暴露了很多問題,例如:

(1)價格呈現高波動性,比特幣炒作性強,但同時 又受制於監管限制,所以風險較大;

(2)交易費用升高,雖然比特幣交易費用很低, 但隨著交易變頻繁,幣值上漲,交易成本也大幅提高;

(3)容量限制。比特幣區塊 鏈設計之初人為地將一個區塊容量設定為 1mb,隨著交易量加大,容量開始面臨限 制,處理速度受到影響。

(4)確認時間變長,由於容量限制和工作量證明時常挑戰 運算極限,目前比特幣無法處理超過每秒 7 次的交易,無法和類似 visa 等支付方式 在速度這個緯度上進行抗衡。

(5)比特幣由於隱蔽性強,所以在販毒、軍火交易、 支付綁架贖金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同時前段時間人民幣貶值期間,比特幣也被用作進 行外匯轉移。所以大部分國家的監管層比較難接受比特幣的廣泛應用。

4、各種形式的區塊鏈創新

創新式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成熟,讓產業內開始將焦點放至區塊鏈技術其本身。首先,部署方式區塊鏈出現創新,在比特幣這種公共鏈(所有人都 可參與)形式的基礎上,目前延伸出了聯盟鏈和私鏈。這些鏈在資訊公開程度和中心控制力度方面有所限制。

(1)聯盟鏈採取多中心式,參與成員是預先根據一定特徵 所設定的(比如說,各券商的策略分析師)。聯盟鏈容易進行控制許可權設定,擁有更 高的應用可擴充套件性,對於產業內(例如各券商)或跨國家同聯盟機構的交易、清算、 結算、審計等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2)私有鏈沒有去中心,但具有分散式特點。 中心控制者指定可以參與和進行交易驗證成員的範圍。私有鏈對於公司政府內部的審 計和測試有很大的價值。

(3)比特幣的缺點開始暴露後,大量的競爭幣也開始出現, 拓展區塊鏈技術應用範圍。例如 ripple,全球第一個開放的全球銀行匯款和支付系統,核心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去中心化思想基礎之上的 ripple支付協議,從而挑戰傳統的銀行間 swift 系統。

在 ripple系統中,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以及美元、歐元、 人民幣等實體貨幣皆可流通並受到系統支援。ripple 幣為系統提供流動性和安全性。

而作為另類區塊鏈中的優秀改進,以太坊近日快速崛起,關鍵在於它將區塊鏈和智慧 合約技術實現了良好的結合。智慧合約就是在資產內植入一些程式碼,這些程式碼可以自動智慧決定網路中相關資產運作的地點和方式。以太坊致力於打造一個提供超強圖靈完備指令碼語言的優秀底層協議。

在該協議的基礎上,區塊鏈結合智慧合約可以開啟大面積商用應用空間,使用者可以建立任意的高階智慧合約、例如:眾籌協議、貨幣、投票、金融衍生品、公司管理應用等。

5、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和潛力有多大?

以目前的發展來看,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金融交易、物聯網等多領域存在廣大應用潛力,其中智慧合約是關鍵。支付方面,傳統支付採用“拉式”模式(傳統拉式是使用者將個人資訊提供給 第三方,第三方利用這些資訊進行支付處理),而區塊鏈技術採用“推式”模式,直接繞開第三方,大幅改善安全性。

同時區塊鏈自動化強降低支付成本並縮短處理時間, 去中心化開放特點則有助於平臺內創新。智慧合約作為區塊鏈延伸核心技術開啟區塊 鏈各種領域互聯智慧的應用空間。

在金融交易領域,區塊鏈技術可將結算稽覈時間從小時級降低至秒級,自動化強大幅降低中間成本,結合智慧合約將數字證券自動發行和金融衍生品交易變為可能。

在審計方面,公司不需要招聘專門審計人員來公司內部稽覈賬本,所有交易可以集中記錄儲存在內部區塊鏈,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逆性和時 間郵戳功能,會計事務所等外部審計人員和監管機構透過跟蹤這些區塊鏈可以實時監控公司賬本,同時機構可以藉此大幅減少對於審計員稽覈金融交易的依賴,將審計業 務變得更有效率。

對於物聯網,智慧裝置呈現呈數量指數級增長,區塊鏈技術在這些裝置之間建立了低成本的互相直接溝通橋樑,同時又透過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提高系統的安全私密性。區塊鏈疊加智慧合約技術可將智慧裝置變成可以自我維護調節的獨立個體,這些個體可在事先規定或植入的規則合約基礎上執行類似和其他個體交換信 息或核實身份等功能。

6、區塊鏈產業目前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

發達國家積極佈局區塊鏈,各領域多點開花。隨著比特幣的侷限性開始顯露,區塊鏈技術結合智慧合約的應用空間開啟、優點開始展現,產業內投資重點已從比特幣挖掘硬體轉向區塊鏈技術相關應用。目前最高融資區塊鏈公司已超過1億美元,而且很多初創公司目前正在雄心勃勃進行支付、交易、風控等多領域佈局。

金融機構例如高盛、花旗、納斯達克 等積極探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同時大力佈局金融交易清算相關區塊鏈技術公司,先行者納斯達克已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私有股權發行交易;物聯網和網路安全相關公司比較容易得到政府和大型機構投資者青睞;支付領域則得到銀行和電商的垂青。需要注意的是,四大(德勤和普華永道)在區塊鏈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探索是非常積極的。

中國相關機構產業內投資力度較小,後期有望突破。我國過往的產業內相關投資較重視挖礦,以及報價、資訊提供業務和諮詢,商業模式比較簡單。有深入商業模式研究、有一定規模的應用專案是比較匱乏的。

目前,行業內開始呈現出向區塊鏈商業應用和深度探索的發展和投資趨勢,但體量較小並且缺乏大型金融機構政府支援。萬 向集團下的區塊鏈實驗室是比較少有的有大型機構支撐的研發專案,萬向集團旗下還有區塊鏈基金。其中萬向集團相關負責人是肖風先生,也就是博時基金的前總經理。

隨著央行對區塊鏈重視加深、來自國外最新科技進展的溢位效應、海外以太坊作為區塊鏈技術標準的逐漸確認、伴以區塊鏈應用的更加成熟和可投資投標的增加,區塊鏈有望成為“網際網路+”後的下一個熱捧物件。這將激發創業者和應用者的熱情,從而形成我國區塊鏈發展的良性迴圈。產業內動態值得跟蹤關注。

8、看好區塊鏈的哪些創業方向?區塊鏈處於哪個階段?

如果某些領域的信用成本很高或者缺乏信任,那就是有機會的,如跨國貿易金融領域,兩個國家之間的融資、抵押等等;又如小蟻區塊鏈,非常看好,它的口號是做證券市場的 uber。

現在的證券市場有個很大的問題,很多資金集中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門檻特別高,始終有個政府租值存在,而小蟻提供一個解決方案,把門檻降得很低,即利用這一套產品就可以發行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都是可以被交易的,只要有交易所願意流通它,就可以執行起來。

其他的,如醫療的病例分享、審計領域、公證領域、物聯網領域(物品的追溯、回溯)、供應鏈金融、保險(銷售成 本過高)等等,都有創業的案例出來。

目前區塊鏈處於第一個泡沫階段,它太熱了,但可能還沒有處於頂端;國外的資金都是幾十億地往這個領域投,但國內的資金都沒有動,因此還沒有達到頂端,應該 是上升階段。

區塊鏈—基於底層去中心化的新信用機制

區塊鏈專家陶榮祺表示,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發展帶給我們“真實”感。我在區塊鏈領域從業大概兩三年, 目睹了類似地球生態中生物進化的過程,從無到有逐步進化。

比特幣從 2009年創始到現在也就是7年的時間,在這 7 年時間,它一點點地成長了起來。我們把它看作 一個從無到有的貨幣也好、現象也好、狀態也好,去觀察它都是非常榮幸的。能夠觀察到一個系統、一個生命體,說得寬泛一點,一種狀態是如何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 這帶給我的衝擊是從無到有、完完全全、自下而上的。

這樣的成長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第一個含義就是往低成本的方向去走;我理解經濟學的第二個含義,就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比特幣和區塊鏈這幾年來的成長就是如此

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經濟社會 狀態,比如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共享經濟,本質上就是因為滿足人們需要的成 本太高。區塊鏈也能看到這樣的趨勢,因為它是能夠搭建人與人之間信任的一座橋樑。

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活動更多地基於國家政府、文化習俗的現行體系。文化習俗的積澱是很深的,沒有問題,但國家機器是有缺陷的,這個問題在於經過考驗的時間不足,畢竟國家機器僅成立了幾十年的時間,可能還不夠完善。

可以看出,文化習俗、 國家機器為我們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的成本目前偏高,尤其是國家機器,因為它強制需要很多制度、很多人(可能超過總人口10%)來維持這個體系。同時,不管是哪一代人,勞務成本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管是哪個時代,10%的人來維持體系,其成本必然過高,更何況目前的信用體系還是不夠好,比如春節聯歡晚會要提出建立誠信社 會,本質原因還是社會不夠誠信。一種低成本的信用機制誕生,並慢慢地茁壯成長, 即區塊鏈,必然會得到關注和推廣。

區塊鏈的信任來自於底層技術,即用歷史資訊換得現行的信任。現在我們去看 財務報表時會想財務報表是否提前被修改過,同時,現在的財務報表是橫截面的。而 比特幣區塊鏈是 10 分鐘建立一個區塊,並蓋好時間戳。

從密碼學來說,一旦蓋好時間戳,這個區塊就沒有辦法破解。從創始到現在,每 10分鐘的時間戳包含這 10 分 鍾全世界所有的交易資訊,這意味著歷史交易資訊都在你的手裡,並且無法篡改。

區塊鏈帶來的衝擊就在於用時間換取人們的信任。類似地,如果政府執行時間越長,並且每次說的都能做到,民眾的信任度也會增加。比特幣的特點是,執行時間越久,篡改的難度越高,這是由它的設計機制保證的。

另外一個維度是區塊鏈的互動。本質上說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的公開賬簿,再往深層次理解,它實際是一個乙太網的智慧合約。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就是用智慧合約的概念設計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的第二章。

合約的甲乙雙方設計一個合約,合約內容描述某個條件或狀態,這個條件一旦觸發就執行; 傳統合約的甲方乙方在條件觸發時出現問題需要找國家機器、政府機關進行仲裁,這個在智慧合約上是可以由區塊鏈來做的。有人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化脫媒,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脫掉,只是從國家機器、政府機關等轉移到區塊鏈本身來做。

當然,普通程式也可以設計很多合約出來,但問題在於程式碼是可以篡改的,因此內容無法得到完全的保證。區塊鏈則把所有內容都公開化,並且運用時間戳的概念使得所有內容不能被 篡改,因此智慧合約是被強制執行的,從而可以把第三方仲裁、信任機構去掉,由區塊鏈來執行

這實際上是從人的機構變成機器的機構,而機器的成本低於人類,所以 符合經濟學原理。但是,我們剛才所講的仍然是信任,並沒有做到去信任。本來信 國家機構、政府機關、文化習俗的強制執行,現在轉變成區塊鏈、機器,就真的可以 相信嗎?這裡有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機器會取代人類嗎;第二,機器會故障嗎?這些問題還有待討論。

現在區塊鏈有個概念叫做公開鏈、聯盟鏈、私有鏈。公開鏈指,區塊鏈的參與者 是全世界所有的礦工,如比特幣的公開鏈中,每個幣址中有多少比特幣完全公開,但幣址指向於誰完全不知道,因此比特幣是半匿名。

銀行希望使用區塊鏈但並不想將資訊公開的話,就可以使用私有鏈。這種是受到控制的區塊鏈,可以讓區塊鏈中有些資訊公開,但有些資訊不公開,這個開關可以自己設定。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