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僅是技術問題 激勵機制與開放社羣更重要

買賣虛擬貨幣

2015年,國內的金融機構就在驗證區塊鏈技術,到了2018年還在驗證技術與應用。金融機構已經做了大量的區塊鏈試點,已經積累了技術和人才。但就區塊鏈技術而談技術,用新技術解決老技術問題,意義不大。 現在區塊鏈技術確實不成熟,但區塊鏈根本上就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倘若不能結合開放社羣(例如開源軟體),和激勵機制設計,區塊鏈永遠無法發揮自身真正的力量。技術問題可以交給摩爾定律和年輕人去解決,而實現區塊鏈技術、開放社羣、激勵機制這三個核心的結合,卻需要金融機構有戰略佈局的思維。 新產業出現泡沫是正常的,如果一個技術連投機的價值都沒有,還談什麼顛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本身就是一場冒著生命危險的投機活動。任何好的顛覆性技術,都必須要有泡沫,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關鍵是你的態度是什麼。

驗證區塊鏈技術沒意義 金融機構應該戰略佈局數字資產

記者:您如何理解區塊鏈的起源?

黎江:區塊鏈的誕生絕不能僅僅追溯技術原因,它還有另外兩個更重要的起源。 第一個是人類社會由物理空間轉向數字空間和生物空間(全息影像、基因測序等)的大背景,開源社羣、開放技術,開放資料等等一系列開放運動構成了區塊鏈發展的重要推手。 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們要把程式碼貢獻給開源社羣?因為開源社羣中有更多人幫你稽覈程式碼,有更多人使用你的程式碼,有更好的平臺釋出你的程式碼,這本身就蘊含巨大的價值。很多時候,社會價值超越經濟利益、追求自我實現的力量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另外一個是區塊鏈通證背後的博弈論設計理念。不同於傳統的中心化的公司化組織,如何更好地經營社羣,是分散式商業模式的核心,這裡還涉及很多新經濟學內容。

記者:當前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狀態如何?

黎江:2015年,區塊鏈還沒有公鏈概念,很多技術名詞都尚未出現。現在已經發幣的底層公鏈數量就接近60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可能是國內大規模應用公鏈上線的時間。 2015年,既對區塊鏈有深刻理解,又有很強技術背景的人員,我印象裡只有三十個左右。現在隨著國內區塊鏈專案不斷落地,積累的人才估計都不止3000個。 這是產業層面的積極變化,但還有很多不太樂觀的地方。 2015年,我參加區塊鏈會議的時候,金融機構就在驗證區塊鏈技術,到了2018年還在驗證區塊鏈技術與應用。金融機構已經做了大量應用試點,已經積累了不少技術和人才。但就技術而談技術,用新技術解決老技術問題,意義不大。 現在區塊鏈技術確實不成熟,但區塊鏈根本就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倘若不能結合開放社羣和激勵機制,區塊鏈永遠無法發揮自身真正的力量。技術問題可以交給摩爾定律和年輕人去解決,而實現區塊鏈技術、激勵機制、開放社羣這三個核心的結合,卻需要中國金融機構有戰略佈局的思維。

記者:國外金融機構是什麼情況呢?

黎江:國際上已經有很多Fintech公司在跟蹤投入這個領域。再過幾年,一批新的區塊鏈數字金融機構、基金、投行、銀行、託管行、資產管理公司就會出現。金融機構不要再說自己做了什麼內部跨境支付系統、區塊鏈保險生態,而是應該認真地思考,如何在全球佈局數字資產領域的未來。 美國已經推出比特幣期貨,還打算進一步推出比特幣ETF。一旦他們建設好ETF的交易和清算規則,就能搶佔先機。這就跟當年中國錯失佈雷頓森林體系、跨境支付轉賬體系的規則制定一樣,傳統金融體系的所有東西中國都沒參與,中國只是傳統金融規則的使用者。 歐盟推出了很多開放支付標準,澳大利亞銀行今年開始要求所有的銀行資料必須要對外開放。這都是支援Fintech產業的政策。

不依託公網的區塊鏈沒有價值 無幣區塊鏈缺少很多可能性

記者:您如何看待聯盟鏈?

黎江:微軟支援以太坊這類公有鏈。 聯盟鏈不基於網際網路,而是基於幾個銀行內部的資料中心開展合作。任何不依託公網的區塊鏈都沒有太大的價值。我不是不看好聯盟鏈,我是不看好不基於網際網路的東西。 事實上,聯盟鏈的發展也確實非常慢,我們專門比較過以太坊社羣跟Hyperledger社羣的開發人員活躍度數,Hyperledger活躍人數是以太坊的零頭。為什麼技術人員不參與呢?因為這些封閉的東西沒有太多的價值。 我一直在強調,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問題,但集中化系統在技術上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從技術上來看沒有意義,因為集中化系統不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如果想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必須是技術加開源社羣加激勵機制。區塊鏈絕對不是靠技術解決問題,技術如果不能跟後面兩者結合起來,不能突破現有的商業模式就沒有價值。

記者:您如何看待“幣鏈不可分”?微軟windows x上面的商品都支援比特幣支付,是真的嗎?

黎江:區塊鏈比網際網路的維度多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維度就是增加了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就體現在幣上,所以如果幣鏈分開就沒有意義。無幣區塊鏈缺少很多維度和可能性。 世界上已經有上萬家零售商接納比特幣作為付款方式了。國外買杯咖啡都可以用比特幣付款。比特幣具備真實性和可驗證性,只要有客戶需要,公司就可以接受比特幣。對於公司而言,這一切都是為了市場,為了客戶。

記者:在區塊鏈領域,跨國際的組織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這會威脅主權國家的發展嗎?

黎江:跨國區塊鏈的發展不會意味著國家消失。電視機出來的時候收音機也沒有消失,網際網路出來的時候電視機也並沒有消失。新事物的發展從來都不會讓舊事物立馬消失,因為代表舊事物的那一代人還存在,雖然它的客戶群在逐漸縮小。我的父母現在還不會用網際網路,他們也不會用網約車,天天還要看電視。但是對不起,年輕人並不會像父母輩那樣生活。 現在絕大部分的經濟生產活動都由公司來組織,但工業化時代的公司只能代表過去,終將成為小眾,面向未來的區塊鏈社羣才能代表大眾。未來跨國的的國際社羣才是主流。至於這個理論猜想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完全無法預測,只取決於投資界、創業圈中什麼時候會誕生像馬雲、馬化騰這樣的人物。

如果連投機價值都沒有 算什麼顛覆技術?

記者: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的區塊鏈監管?

黎江:新產業出現泡沫是正常的,如果一個技術連投機的價值都沒有,還談什麼顛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本身就是一場冒著生命危險的投機活動。任何技術,都必須要有泡沫,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 關鍵是你的態度是什麼。現在大家都在研發無人駕駛,谷歌在試,我們也在試。谷歌撞死過人,但美國依然沒有把它關掉。 我們正在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和生物世界遷移,中國可以把很多東西關掉,等別人成了再去學。但是對不起,人家一旦成功,世界格局就已然形成,中國便不會再有騰挪空間。

記者:究竟什麼是數字資產?

黎江: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大規模的、各行各業被數字化的過程。數字化是為了交易,是為了流通,讓這些東西形成新的資產。這些資產都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我們現在的負債表上都是產品、倉儲、倉單。為什麼人們認為鋼筋水泥值錢,人的知識和創造性就不值錢呢? 這裡講的不是智慧財產權的概念,智慧財產權是個傳統的概念,我在說一個新型的數字資產的概念。數字資產是新型數字化以後,能形成一個可以交換的價值。 這種交換價值只能透過幣來體現,只有上到鏈上才能確權。如果你想與全世界進行交換,除非自己再創造一個以太坊,再發明一個比特幣,否則就只能用別人的東西。 中國的公鏈還沒有跑出來,以太坊在全球有2萬個節點,比特幣有8千個節點。中國的底層公鏈用的人不多,很多專案都是在國外提供的鏈上發展,不過是個使用者。跟國際社會相比,中國差距巨大。

數字空間最大的消耗是電力 比特幣的環保負擔沒有那麼大

記者:英國一家電力資訊網POWER-COMPARE提供的預測資料顯示,按照目前比特幣挖礦、交易耗電量的增長速度,至2020年比特幣耗電量將會與目前全球用電量持平。是真的嗎?

黎江:首先,全球有很多棄電,包括中國西南很多地方,生產的電用不完,人們就直接把電懟到地裡去,讓它廢掉。這主要是因為電的需求具有波動性,但電的生產卻必須保持持續,電廠一旦停止發電,重啟會變得非常困難,而且停運還會磨損機器。全球電力供大於求,所以這種資料沒有意義。比特幣帶來的環保負擔沒有這條新聞想象的那麼大。 比特幣的共識機制——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就是透過消耗電力證明價值,以後數字空間最大的消耗就是電力。

記者:有觀點認為,EOS的超級節點機制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您怎麼看?

黎江:EOS走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有的時候需要利用強中心來推廣弱中心,最後走到去中心。 EOS採用的超級節點模式,實際上也得到了全世界很多人的共識,為什麼那麼多聰明的人要參與呢?不同於以太坊,EOS的准入條件非常靈活,可以快速建立社羣。舉例來講,中心化的網際網路也存在賬目安全問題,但大家依然使用它們。一是因為沒得選,二是因為它給你帶來很多方便。所以說EOS不好很容易,但也不能否認其獲得廣泛共識的事實。它有存在的價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