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有兩個CBDC正式引入並得到國際監管機構的認可,然而更多的機構正在逐步開展相關研究,或者在非官方的基礎上運作。他們必須解決的下一個問題是互操作性,為此世界經濟論壇WEF釋出了其調查結果,作為數字貨幣治理聯盟白皮書系列的一部分。
WEF的報告將中國的CBDC與瑞典央行的e-krona和泰國銀行的 CBDC 進行了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瑞典的CBDC用於零售用途,而泰國的CBDC則針對B2B支付,但這三種數字貨幣共享一些其他功能和設計原則。
然而互操作性是事情發生轉折的地方。WEF的報告得出結論,中國的CBDC需要一個可以連結到其他支付系統的專用錢包。在國際範圍內,WEF確認中國正在開展跨境匯款和B2B 用例的mCBDC橋樑專案。
雖然瑞典CBDC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但WEF表示e-krona可以連線到實時總結算 (RTGS) 系統,這將使其滿足其他支付系統。
與此同時WEF報告稱,泰國銀行的CBDC已與基於以太坊的網路合作。
世界經濟論壇在報告中表示:
“如果中央銀行決定授予CBDC的跨境訪問權,並希望支援與外國CBDC的互操作性,那麼它需要建立通訊協議和標準,以使國內外CBDC能夠無縫交換資訊。”
受互操作性影響的其他領域包括KYC/AML程式、中介機構的角色和使用者隱私。
WEF還列出了普遍性、技術標準和支付結算等主要要求,報告中談到:
“在實施技術方面,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利用傳統中心化資料庫和系統、共享資料庫或分散式賬本技術等不同技術的組合。在這種情況下,鑑於所使用的技術選項不同,實現互操作性是很複雜的。”
除了CBDC之外,密切關注與中央銀行合作以幫助他們開發自己的CBDC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Ripple與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 (RMA)的合作。
在某檔播客節目中,RippleX總經理Monica Long談到了在全球範圍內開發CBDC的問題,並強調了系統之間互操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