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ootprint分析師Sabrina
日期:2021年11月
資料來源:Footprint Analytics
備受期待的比特幣(BTC)升級 Taproot於2021年11月14日在第 709,632 個區塊生效。
此次升級能否對比特幣生態帶來大變化,提升比特幣作為公鏈的競爭力,筆者認為短期還很難起到作用。
與比特幣2017年的升級不同--被稱為 "最後的內戰",因為有意識形態的爭議讓比特幣信徒間產生了強烈分歧--Taproot幾乎得到了普遍(90%以上算力)的支援。對加密貨幣世界來說,這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罕見的共識時刻。
然而,雖然比特幣的這次升級已經啟動了3天。但是相比於以太坊(ETH)在2021年8月6日的倫敦升級,似乎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在市場上引起太大的關注。至少在BTC的價格和交易量未見明顯變化。
Footprint Analytics:Taproot於2021年11月14完成升級後,BTC的價格和交易量未見明顯變化
Footprint Analytics: 2021年8月6日倫敦升級後,ETH幣價從2.8K突破30K
01
什麼是Taproot升級
比特幣每隔段時間就會更新一次(網路軟分叉),主要透過比特幣改進提案(BIPs)的形式為比特幣引入新功能。
與以往不同,本次的Taproot升級,並非是比特幣網路某種單一功能的提升,而是用三個在技術上的結合為網路升級,它包含了三個改進提案(BIP340、BIP341和BIP342)。
Greg Maxwell在 2018 年首次提出升級改進。此後,Pieter Wuille、Tim Ruffing、AJ Townes 和 Jonas Nick 對編入 Taproot 的三個比特幣改進提案 (BIP) 進行了編寫,並於 2020 年 10 月合併到 Bitcoin Core。
Taproot升級,旨在提高比特幣網路的交易隱私以及效率。
02
提案的內容
BIP340 增加了Schnorr 多重簽名的方式,也相容以往的橢圓曲線數字簽名。
BIP341 結合了聚合簽名的特點,提出了名為「Pay-to-Taproot」(P2TR)這樣一個新的網路支付方式,採用了MAST(默克爾樹)的資料結構。
BIP342 則是對比特幣網路的指令碼語言進行了改進,它增加了Tapscript 新指令碼語言,來協助驗證Schnorr聚合簽名和Pay-to-Taproot的支付路徑,提升P2TR包容性和靈活性的同時,給未來比特幣網路在智慧合約方面的升級提供空間。
03
對生態帶來的影響
更低的費用
Schnorr 簽名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它們能夠在複雜的比特幣交易中獲取多個金鑰併產生唯一簽名。
這意味著涉及多方的簽名可以被“彙總”成單一的Schnorr聚合簽名。它被譽為比特幣Segwit後的最大技術更新。Schnorr 簽名將減少多重簽名交易所需的資料量。因此,交易的處理成本將降低,從而降低交易費用的成本。
更好的隱私
基於Schnorr多籤方式的MAST資料結構,能夠包含複雜的交易資訊。它將允許多重簽名交易或涉及多個地址的交易作為標準的單一交易出現。
由於無法對多重簽名交易與簡單交易進行區分,多重簽名交易中涉及的地址將得到更好的匿名以及隱私保護。
支援智慧合約
由於Taproot升級會減少網路上的交易輸出,因此它為部署複雜的智慧合約提供了可能性。同時,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可擴充套件的工具集,可以在比特幣上進行開發。
總結:Taproot升級的核心在於Schnorr簽名。它基於簽名演算法,為比特幣帶來效能、隱私乃至智慧合約方面的全新組合和可能性。
04
Taproot能否提升BTC的競爭優勢?
雖然比特幣和以太坊網路都基於分散式賬本和加密的概念,但它們在技術規範方面卻大不相同。
例如,比特幣充當用於儲存價值的黃金的數字等價物,但以太幣用於為以太坊網路及其應用程式提供動力。
比特幣與以太坊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以太坊支援並適用於智慧合約,併為開發者提供建立新應用的方式。今天,以太坊作為這些應用程式的首選區塊鏈占主導地位,也被稱為 "dApps"。
Footprint Analytics: 以太坊上的DeFi協議數量每月遞增
目前大多數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及大多數NFT的應用(如交易市場、GameFi、元宇宙等等)都建立在以太坊網路上。
隨著DeFi以及NFT的交易量日益增長,以太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以太坊將在加密技術應用以及生態建立上,積累自己的先發優勢。
Footprint Analytics: 以太坊上銷燬ETH前10專案,包含DeFi & NFT
雖然以太坊在交易量以及生態上已佔有一定優勢,但比特幣的貨幣功能和穩定安全的網路也吸引長期留在網路中的流動性。
與黃金類似,比特幣穩定且限定了2100萬枚的發行量,其作為數字黃金儲蓄價值正被越來越多人認可。
此次比特幣Taproot升級,使得比特幣網路在構建DeFi 協議方面變得更具吸引力,而這些協議可能會吸引使用者對比特幣的增量需求。很多比特幣追隨者,都認為這次升級是比特幣網路的一場及時雨。
但同時,也有很多觀察者提出,不相信Taproot在技術上符合“比特幣上的 DeFi”或 “比特幣上的智慧合約”的想法。
比特幣的初始定位是支付。而作為一個可程式設計平臺,吸引更多的dApp或者DeFi專案在其鏈上進行程式設計,構建專案,比特幣目前還缺乏一個成熟的執行智慧合約的執行環境——EVM,來支援智慧合約儲存、執行和驗證。要在比特幣上發展起DeFi的生態,道路依舊非常漫長。
回顧比特幣10幾年的發展歷程,進度非常緩慢。意識門派太多,很難形成共識。加上其PoW的共識機制,更是讓功能迭代進度異常緩慢。目前還無法適配鏈上DeFi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
升級願景很美好,但到目前為止,只有略多於一半的已知比特幣節點表示支援升級,其餘的節點正在執行舊軟體,這意味著他們還不能執行 Taproot 的新規則。而包括Schorr真正的啟用也要等明年才開始,Taproot給比特幣網路帶來的效能,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如存在明顯的理解或資料錯誤,歡迎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