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三大思維:分散式思維、程式碼化思維、共識性思維

買賣虛擬貨幣

幾年前,網際網路思維大行其道,各家眾說紛紜,這裡主要引用趙大偉的觀點,網際網路思維的四個核心觀點:使用者至上、體驗為王、免費的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九大思維:使用者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資料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

網際網路思維可以理解為優秀的商業思維。今天講區塊鏈思維,也不想把它說得高高在上。區塊鏈思維與網際網路思維一樣,也是從傳統商業社會中延伸出來。區塊鏈依託於分散式賬本、加密技術等,實現了原有網際網路和商業不夠重視或無法落地的需求,進而形成了一套商業邏輯,稱之為區塊鏈思維。


區塊鏈利用分散式資料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技術,具備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利用這些技術構建起來的商業模式,具備以下思維邏輯:

區塊鏈維之一:分散式思維

分散式意味著去中心化,也可以說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投資人恐懼於投資風險,到處打聽並跟隨大佬專案、知名投資機構背書專案。

分散式思維本質上是權責利的去中心化,在傳統經濟中表現為權責利分散式再造。集權中心往往是分散式改造的重點。如央行,以美聯儲為例,美聯儲7名委員決定了美元貨幣政策,決策一旦出現大失誤,或導致全球經濟混亂。大型上市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決策關係到廣大中小投資、股民的實際利益。在西方國家,上市公司治理機構也不斷地去中心化,大量引進外部董事增加決策的科學性、公開性。

區塊鏈思維之二:程式碼化思維

BTC/" target="_blank"">比特幣網路中,轉賬作為交易按分散式記賬來處理。按分散式思維,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可以參照轉賬作為交易來分散式驗證、記賬。以太坊認為,人類的行為極其複雜,不能完全按照交易和記賬的方式處理,而應採用協議來完成,在區塊鏈上透過程式碼來執行協議,智慧合約由此誕生。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程式碼即法律,可以理解為協議程式碼化,透過程式碼了約束協議執行。實際上,在人工智慧領域,也正在從數字化、資料化上升到程式碼化。人工智慧正在進入大資料技術的深水區,即透過程式碼開發來實現大資料模型構建與計算。所以,在數字經濟中,區塊鏈將協議上升到程式碼化,人工智慧將計算上升到程式碼化,一個改善信任生產關係,一個提供運算生產力。

現實經濟中,協議程式碼化非常實用。供應鏈金融、國際貿易融資、銀行信貸、私募基金、商品期貨期權合約、能源合同管理、零售供應鏈管理、眾包眾籌協議等都可以透過協議程式碼化,增加合作的透明度,提高履約率,降低信用風險。


區塊鏈思維之三:共識性思維

區塊鏈網路是以共識為基石來構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共識。區塊鏈思維從共識出發,只有共識才能開啟交易、合作與社羣,如果共識破裂,鏈也就可能分叉。比特幣網路採用POW共識機制,主流的還有PoS、DPoS、PBFT等。共識並非只有區塊鏈才有,人類最大的智慧在於尋找共識合作,以抵禦自然威脅。但是,人類達成共識的機制有很多,如中心化權威、等價交易、意識形態等等。而區塊鏈共識達成更多地透過平等、自願、公平的方式達成,這種共識性思維實際上包含了去中心化的自由信仰。

共識性,是最基礎的共識,也是市場交易的前提。區塊鏈經濟共識性思維給予現實經濟更多的指向性。網際網路思維裡的使用者至上、使用者思維,實際上是從使用者的角度設計產品及服務滿足使用者需求,本質上是與使用者需求達成共識。在區塊鏈世界中,先與使用者達成共識,而後採用產品與服務。有點像按需生產,使用者達成協議先下單然後再生產。區塊鏈的經濟共識性思維,在營銷中,這是一種提前鎖定使用者的策略;在商業模式中,這是將使用者納入產業鏈之中;在管理中,讓使用者參與了監管環節之中。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