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經濟體的未來:基於數字經濟學視角的區塊鏈商業邏輯 | 思想者四十人論壇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作者為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的代表作之一。

劉志毅亦是榮格財經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專家成員。

近期,以穩定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創新引發了市場的關注,2018年9約10日,美國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批准了數字資產交易所Gemini Trust和區塊鏈公司Paxos Trust各發行了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GUSD和PSD)。這一事實引發了數字經濟領域尤其是區塊鏈金融創新相關的學者和行業人士的關注,由於穩定幣和其它加密貨幣之間的兌換非常便利,也形成了對傳統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的挑戰,因此行業對其關注度較大,也衍生出來了對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金融和商業變革的展望。在本文中,會基於數字經濟學的視角深入探討關於數字貨幣的內在邏輯和相關背景,也會提出一種基於“小眾經濟體”概念的新的經濟秩序的形成,為大家提供一種理解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新視角。


我們先給出結論: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沒有任何純粹的技術革命可以在超越國家這一層面提供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解決方案,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去挑戰現有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秩序。要改變巨集觀經濟意義上的貨幣秩序和金融秩序,需要建立一種基於社會共識的超國家主義的政治和經濟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不能由創新者自下而上的推動。在商業市場上真正的能夠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商業路徑,是基於企業組織從“合約組織”轉型為“小眾經濟體”,在現有的經濟秩序框架內提供一個新的價值增量網路,也就是自下而上的透過企業組織的商業變革帶動整體經濟價值和秩序的變革,從而推動經濟體的數字化轉型與區塊鏈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這是我理解的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數字經濟秩序革命的內在含義。

      穩定貨幣的內在悖論

當我們探討區塊鏈技術時,我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共識機制,也就是透過分散式計算機共享相同任務和資源來解決網路之間的通訊與計算問題。所謂共識機制就是區塊鏈或分散式賬本技術應用的一種無需依賴中央機構來鑑定和驗證交易的技術機制,這是所有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應用的基礎。共識機制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由兩位偉大的圖靈獎獲得者電腦科學家Leslie Lamport和Barbara Liskov在1982年開發的經典共識協議BFT,其特點是採用“許可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達成共識。其優點是快速結算和快速擔保交易,缺點是擴充套件性較差,只能在有限的網路節點中使用。


  • 第二個階段的代表是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的POW協議,其優點是在不需要知道所有節點的前提下形成了擴充套件性極強的網路,而付出的代價就是極低的計算效率和非常有限的吞吐量。


  • 第三個階段是以太坊提供的POS、Hyperledger提供的PBFT等機制為代表的POS及其衍生機制的提出,其核心是透過更加靈活和複雜的技術機制實現高速交易和其他擴充套件性需求(比如投票機制等等)。


經歷了這三個階段以後,區塊鏈商業的應用技術基礎逐漸成型,在金融市場和非金融市場逐步落地。


接下來我們討論共識協議與數字貨幣的內在邏輯悖論,事實上我們看到穩定幣產生的初衷就是透過“抵押信用”的方式見解解決加密貨幣價格波動過大的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主要是以下三種模式:


  • 第一種,以USDT為代表的模式,透過在官方賬戶上存入相同數量的美元實現法幣和USDT的相互兌換;


  • 第二種,透過數字資產代替美元作為抵押物來發行穩定貨幣,其代表是MakerDao。


  • 第三種,透過演算法調節市場上代幣工序關係,進而將代幣價格穩定在和法幣的固定比例上。


事實上無論是哪個模式都是透過間接信用的建立來實現所謂“穩定幣值”的實現,基於數字經濟學的貨幣理論的分析,我們看到所有貨幣的基礎並不是“演算法信用”,而是“基於使用權的商品信用”,因此穩定幣的出現恰好論證了現有數字貨幣生態的一個內在悖論:為了解決現有巨集觀貨幣體系存在的信用擴張問題建立的去中心化的貨幣機制,試圖透過建立與現有法幣體系的信用連結來實現其信用連結。一方面人們希望透過共識演算法等技術來實現貨幣的去中心化與發行數理的總體限制,從而解決數字經濟中的貨幣穩定問題,避免出現實體經濟中的過度信用擴張帶來的後果。另外一方面,在這樣的生態中又設計了一種人為干預的貨幣政策,以及透過間接信用的建立來解決數字貨幣的“商品信用”問題。毫無疑問,這樣的方式並不能帶來有益的效果,既無法解決數字貨幣的信用問題,也無法解決幣值穩定問題。


我們在理解數字經濟生態中的技術時,往往過度高估了技術帶來的變革,而忽視了技術背後的制度性要素。而事實上,數字經濟中的貨幣政策的制度研究目前來說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任何一種貨幣的信用也是依賴其經濟生態中各個要素的平衡而不是單一要素的變化,因此現有的穩定幣機制並不是理想的數字經濟的貨幣解決方案。自從貨幣產生以來,人們追求幣值相對穩定的嘗試也從未中斷過,迄今為止的收穫也是相對有限的,沒有制度性要素的重構就沒有所謂“穩定幣”的市場。




全球金融資本主義與經濟失衡

 為了理解數字經濟中的貨幣的作用,我們來分析下全球金融危機的內在邏輯以及相關的貨幣政策,200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事實上是全球金融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迄今為止全球巨集觀經濟還受到那場危機的影響:一方面是全球經濟持續存在的金融失衡,即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的擴大以及貨幣政策的失靈,另外一方面是全球化的衰退以及保守主義的興起。我們看到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金融危機的種子就被種下了:美元成為了正式的全球記賬單位,成為了國際支付和儲備的基本單位,這是後來美元后來獲得全球性擴張的貨幣優勢以及推動資本不節制擴張的開始。


我們看到全球金融資本主義主要有三個基本體現:


  • 第一個特點是金融市場成為了巨集觀經濟最重要的市場,從商業資本主義到全球金融資本主義,金融市場逐漸演化成為了一個複雜到連專業人士也無法預測和分析的生態,而全球金融市場透過金融的工具影響了全球產業分工和各國的貨幣財政政策,從而使得金融危機的影響被擴大而解決的難度在不斷提升。

  • 第二,基礎生產要素的異化,所有生產要素都逐漸演化成了某種金融投資要素,導致的結果是生產要素的價格執行和一般商品價格發生了背離。其中的代表就是期貨市場的出現,相比全球石油的實際產量和消費規模來說,石油期貨市場的交易合約的數量超過其10倍以上。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實體資產的價格訊號被扭曲了,從而使得傳統觀點價格理論和市場理論失靈。

  • 第三,利率和匯率等關鍵價格訊號決定了每個國家的資源配置,基於數字經濟學“市場主觀主義”的理解,由於這兩個變數都是對未來預期的變數,即取決於市場主體的“動物精神”和對未來的“不確定預期”,因此任何推動均衡利率和匯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因此任何對利率和匯率價格的預測也是不靠譜的。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全球金融資本主義市場成為了一個無法預期的經濟體系,也就解釋了金融危機是無法預料且後果嚴重的。


在理解了全球金融資本主義之後,我們來看經濟危機發生的本質是什麼。基於數字經濟學的理論,經濟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系統,而企業家則根據價格訊號推動這個複雜系統執行,價格訊號則決定了經濟生態中的三大基本結構:需求機構、資本品結構和勞動力結構。我們看到經濟系統中固有的不確定性正在被金融資本放大,而市場機制的自發清算累積資本配置則在這個放大過程中由於價格訊號的扭曲和貨幣信用擴張的普遍存在而逐漸失效,從而導致了經濟危機的出現。凱恩斯曾經提出一整套基於國際清算同盟的解決方案,試圖透過不同於所有國家貨幣的國際記賬單位Bancor來創造一套基於透支工具和多邊補償運作的貨幣生態系統。然而,由於大英帝國在當時的影響力日益下降,在美國提出的“懷特計劃”後被放棄了,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美國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就掌握了貨幣和權力,以及建立了基於美元的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凱恩斯已經意識到了國與國之間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從來沒有得到解決,也是整個國際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將其解決方案的內在邏輯進行分析。我們看到正是由於貨幣具備國家和國際的雙重身份,因此其穩定機制很難建立。另外一方面,由於國際資本之間的流動是由盈餘國家以有成本的信貸方式提高融資給赤字國家,因此造成了債務國的負擔不斷增大導致了其不得不實施限制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換言之,在數字經濟生態中,尋求穩定的貨幣機制也同樣面臨這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數字貨幣生態受到內在生態的交易邏輯和外在強勢貨幣的衝擊,從而導致了其購買力的變化以及整個經濟內在生態失衡。另外一方面,由於生態之間的過度競爭導致了借貸關係的存在,導致了穩定幣可以理解為一種間接信用借貸關係的基礎,這種借貸關係是信用不對稱帶來的,因此現有數字貨幣方案是無法真正解決全球金融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失衡的,更不可能獨立於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形成一種邏輯自洽的市場生態。

小眾經濟體與數字經濟新秩序

基於以上的分析和判斷,那麼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區塊鏈帶來數字經濟的生產關係變革,其真正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簡而言之,是透過企業組織內部數字通證的發行實現企業從簡單的生產和市場單位,擴張為小眾經濟體的生態,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的規模化以及整個市場交易成本的下降。


所謂小眾經濟體有三層內涵:


  • 第一,企業組織從簡單的生產交易的市場主體轉變為能夠具備內生生長邏輯的經濟生態,也就是成為數字經濟市場中既具備企業屬性,也具備市場屬性的雙重結構的組織。


  • 第二,企業組織的核心不僅僅是生產,而是建立一種針對整個生態社群的經濟生態,一方面要透過生產商品和交易來滿足每個個體的差異化需求,建立一種廣義上的“社羣”經濟。另外一方面要透過提升整個生態的體驗,來滿足使用者在“定製化的差異需求”上的價值主張。


  • 第三,小眾不僅僅指的是使用者規模,更準確的是基於不同價值追求的使用者,企業組織要試圖構建一種“想象的共同體”,使得產品和服務能夠為特定人群創造更高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數字經濟生態中“小眾經濟體”才是有意義的,因為數字經濟生態提供的就是“體驗經濟”和“服務經濟”,因此我們可以推匯出三個不同的結論來理解區塊鏈帶來的商業邏輯的變化:


  • 基於數字經濟學的觀點,數字經濟是以使用權而非所有權為核心的市場機制,因此產權交易的本質就成為了使用權交易。而小眾經濟體就是要創造差異化的體驗和服務來滿足每個個體的體驗,區塊鏈提供了一個高效的交易網路機制來保障整個使用權交易的信用生態。


  • 基於數字經濟學的觀點,由於小眾經濟生態兼具企業和市場的雙重屬性,因此小眾經濟體所發行的通證,其本質是在內部價值交換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計量單位。因此如何透過通證使得內部市場能夠更加高效和穩定的執行,這是其最重要的作用。


  • 基於數字經濟學的觀點,由於小眾經濟體的存在,產業分析和企業分析需要得到統一,企業不僅僅需要提供特定產品服務,還要考慮如何建立細分產業領域的生態能力。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啟示是專業分工越充分,這個產業擴張的潛力就越大。因此,如何創造一些新的產業來為自己的生態中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是小眾經濟體應該解決的根本問題。


理解了以上三個基本邏輯之後,我們就可以將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場景放在了實體經濟的“增量”範疇去討論了,而不是侷限於如何去掠奪實體經濟在存量上的優勢,或者是去改變以金融為代表的“虛擬經濟”的基本邏輯。一方面,數字經濟是完全不同於實體經濟的生態,其目標是創造一種“再部落化”的小眾經濟體。另外一方面,由於大多數數字經濟生態尚未具備足夠的商品信用,因此如何累積價值和建立小眾經濟體內部的共識是這個階段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盲目的挑戰現有的金融秩序。


總結下,我們分析了穩定貨幣的內在悖論,理解了目前的穩定貨幣並不具備足夠的商品意義上的信用價值,而只是具備演算法意義上的信用價值。然後我們討論了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影響和背景,理解了金融格局的演變不僅僅是技術和經濟問題,而且也是特定時代下的政治格局和社會共識所構建成的。最後我們討論了現階段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變革主要集中在“小眾經濟體”為代表的商業邏輯的演化上,只有在與“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金融)的相互融合與競爭的基礎上,建立一整套相對完整和獨立的經濟生態,創造現有生態中不具備的增量,才有可能為整體經濟生態提供更高的價值,也才能建立一種更加有現實意義的“共識”。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