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是貨幣,而非股權

買賣虛擬貨幣

Naval最近引發了一場辯論,主題圍繞開發人員激勵制度與持幣者價值,它激發了許多回應且討論成果豐碩。這個話題早已不再新鮮,下面我會針對加密貨幣領域出現的問題直抒己見。

兩個問題擺在眼前: (1)持有者的價值是什麼? (2)如何激勵開發者?

Naval的論點源於更深層次的問題:科技投資精神與貨幣資產截然相反,如同以太坊和多重簽名技術。調和兩者關係需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這篇文章的目標是刪除大眾的原有認知。我不能保證文章奏效,但希望你能不再將代幣與傳統創業投資相比較,並開始瞭解投資者扮演的關鍵角色。如果你願意的話,代幣便有望復興。

目錄:

  1. 加密貨幣是貨幣

  2. 加密貨幣如何獲取價值

  3. 投資者在價值獲取中的關鍵作用

  4. 投資者參與其中

加密貨幣是貨幣,而非股權

根本的謬論是將加密貨幣視為股權,而實際上它們是貨幣。當然,大多數“技術白皮書”未提及貨幣,但鑑於我們都在談論激勵措施,他們何苦如此?

假裝代幣是股權,將其與比特幣進行區分。白皮書提出的非貨幣的觀點可以吸引傳統股權投資者。但實際上,所有未提及的加密貨幣都是貨幣,也應該這樣理解。

大多數經濟學的存在都有一個規定的用例作為半去中心化經濟體內的交易媒介。令許多“技術專家”感到沮喪的是,交易媒介和貨幣與股權非常不同。

我並非鑽牛角尖。對有些人而言,其差別甚微。但忽略區別將導致許多問題。

價值創造不等於價值獲取

任何業務的價值,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都凝聚在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的服務上。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企業獲取了這一價值,最好的股權投資既可創造也可獲取價值。

投資的價值取決於市場規模和投資者獲取的市場份額,二者往往獨立。開源技術都會存在以上問題,像Linux這樣的開源技術為世界增添了巨大的價值,但Linux本身未能獲取其相應的價值。

開源的自由、安全、靈活和責任通常比專有的替代方案要好得多,但是獲取這些價值往往是無用功。代幣被認為是世界開源開發者的救星。最終,開發人員既可開原始碼又可賺錢。

如何獲取價值?

記得股權嗎?在千禧一代接管之前,一家初創公司曾用於籌集資金。股權是一種合約,賦予持有人訴諸公司資產負債表和清算價值的權利。簡而言之,股權投資者通常投資的是現金流。但如果代幣不是股權,買家真正投資的是什麼?

根據Fred Wilson的說法,答案是“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

我認為Fred和其他人在方向上是正確的,但我認為一些投資者將類似股權的基礎設施投資與代幣和貨幣投資等同起來是不對的,這裡的關鍵字是代幣。

這是我的看法:

第1步:說服投資者,代幣類似於股權

第2步:說服投資者,協議將奏效

第3步:建立“基礎架構”協議

第4步:向投資者出售

第5步:獲利

代幣確實激勵了(準)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必然會獲取任何價值,就像之前提及的Linux一樣。

貨幣的價值獲取歸結為供求關係。MV = PQ(對外行而言,這就是“交易方程式”),它獲取這種動態平衡的過程十分有趣。這是一個有用的思維結構,但是不能用錯地方。

下一個主張可能會引發不悅,因其與您原有的認知相悖,但請允許我娓娓道來。

任何東西的市值都代表其持有的財富量,是單位數量與資產的價格的乘積。蘋果公司價值7000億美元意味著該股票對應著7000億美元的財富;黃金價值7萬億美元,也意味著7萬億美元的價值蘊藏其中;BTC價值1500億美元意味著代幣中有1500億美元的財富。對於股票和代幣來說,持有的財富越多,價格就越高。

直觀地說,上述觀點不無道理。如果你購買東西並立即出售,則抵消了你購買它所帶來的好處。

股票市場的投資者使用KPI和倍數表示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的比例:LTV / CAC(客戶終身價值/使用者獲取成本),DAU(日活躍使用者數)和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倍數。框架隨著“使用”的增加,估值也會增加。KPI有助於將其抽象為可理解的指標。 但是這些相同的思維模型不適用加密貨幣領域。

KPI(關鍵績效指標)往往適用於股權,因為通常會對映到現金流。關注開發人員的活動往往適用於中心化的平臺,因為它們往往吸引更多的人,產生更多的現金流。如同谷歌、Facebook、Netflix,都需要被大量使用,才能使價值創造到價值獲取的積極反饋迴圈生效。

隨著企業現金流的增加,由於現金流的合法使用以及隨之而來的股息收益率/清算價值的增加,持有其股票的動機更大。如果市值為1000億美元,現金流量從100億美元增加到200億美元,產量和價格均應翻倍,以使收益率與市場一致。投資者要需要持有更多才可以獲取受益。但即使價格沒有上漲,如果股息增加,投資者情況也一樣樂觀。

在加密貨幣中存在一種預設的假設,與上述聯絡相同:從使用到價值創造,KPI的改進比如說使用Filecoin的網路,將增加加密貨幣的價值,但股權和貨幣之間的最大區別歸結為持有的激勵機制。

貨幣的行為本質

與股權不同,加密貨幣和貨幣絕對不會訴諸現金流,沒有優惠權利,沒有股息流,也沒有按比例分配清算價值。貨幣不是生產性資產。

如果您持有貨幣,您將押注市場保持不變或未來增長(以此儲存您的價值)。鑑於上述框架,它是對以後在資產中持有的相同數量或更多財富的賭注。但與股權不同,因為貨幣不是生產性資產,持有貨幣會讓你完全依賴於他人的行為。

據我所知,你不能消耗代幣。至少,我希望你不要那樣做。他們獲得回報的唯一途徑是,希望有其他人接受它以換取消費品和服務。

貨幣有價值,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它有價值。沒有共同的信念,持有貨幣則沒有內在價值。

你使用貨幣,就代表有人要求你提供貨幣資產。鑑於貨幣資產不是消費品,別人要求它的唯一方法是透過索要其他商品和服務。金錢具有價值,因為它賦予持有人選擇權,這是其他人對金錢需求的副產品。

投資者引導新貨幣:加密貨幣“迴歸定理”

希望目前你能明白貨幣與股權的迥然不同。使用相同的思維模型來投資兩者將會失望而歸。但是你可能仍想知道,如果貨幣資產不僅僅基於“使用”,那麼它們如何能一開始就產生價值。

下面,我提出了加密貨幣“迴歸定理”,加密資產貨幣化的三步過程(Mises為他的貨幣起源理論創造了迴歸定理)。這並不是要描述貨幣的起源,而是根據我們今天的立場來確定加密資產如何產生價值和贏利。

唯一能夠產生價值的加密貨幣需遍歷下述三個步驟,下面讓我開始介紹。

首先,加密貨幣開始是為了投機目的而被持有的資產,採用新貨幣的早期投資者將獲得豐厚的回報。初始持有人沒有太多機會將資產換成商品和服務,重大的風險也就帶來了相應的回報。

其次是引入一種狹義的效用,以太坊的ICO和比特幣的發展歷程是示例。我今天也將比特幣的使用當做具有過度膨脹貨幣的國家公民的SoV(價值儲備)。在此概念中加入讓人感覺不太純粹,鑑於DApp平臺啟動程式已經從我們這裡竊取了SoV。但在這方面的效用並不一定意味著“DApp實用程式”。它僅僅反映了從純粹的投機資產到投機性需求和狹隘用途資產的過程。

最後,談到貨幣作為一種你需要、使用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投資的資產。

真正的金錢不僅僅是一種具有狹隘效用的資產,而是一種你離開它就無法生存的資產。這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投資,也是跨越時空轉移財富的工具。

重要但不被重視的是,SoV(價值儲備)和MoE(交易媒介)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SoV是未來的MoE。為了投資未來的期權,今天的投資者必須確信未來的投資者將需要相同的貨幣工具來進行價值儲備,未來的投資者也需要同樣的保證,該過程最終變為非線性的遞迴過程。

步驟1中的投資基於第2步的資產進展,步驟2中的潛在投資者只有在認為資產可以轉移到第3步時才會購買。因此,步驟1中的投資者只有在相信完整迴圈時才會參與。如果此過程有任何的紕漏,則無法啟動。如果步驟1中的投資者認為它最終沒有能力成為普遍的貨幣,那麼它就無法開始實施。

這就是為什麼貨幣政策必須具有長期公信力。不確定性使這一過程受到抑制,因為貨幣的價值取決於持有人對貨幣資產未來的信心。如果持有人不知道未來持有人將受到哪些貨幣因素影響,今天的持有人便不會對未來持有人進行下注。

但是,我對許多加密貨幣都違背了“加密貨幣迴歸定理”這個說法表示贊同,這個過程的確漏洞百出。但這是因為投資者的行為本質導致的。大多數投資者的行為是盲目的,無論價格和實用性如何,他們都會購買。

今天大多數投資者仍然錯誤地認為加密貨幣會像股票一樣產生價值,他們的投資是否成功取決於從第1步到第2步的過渡。然而,隨著加密貨幣試圖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進展,單靠使用不足以支援加密貨幣估值,因此必須過渡到第3步。那些在加密貨幣貨幣化過程中引導他人的人是長期投資者和持有者。

為什麼第2步不夠?人們普遍認為,貨幣是有價值的,因為它作為交易媒介是有用的,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如果將貨幣簡單地用作貨幣媒介,而非儲蓄,那麼當使用者賣出資產時,其價值的任何增加都不會被認可。如果希望貨幣市值增加,那人們應在資產中持有更多財富。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元的使用量急劇增加。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石油貿易的機制、大規模股票IPO的首選貨幣,採用不斷增多。但自1970年以來,黃金價格仍然比美元上漲了6倍。顯然,單靠“使用”並不能穩定貨幣的長期價值。

因此,隨著投資者的廣泛採用,向第三步的過渡是必要的。

過渡到第3步:聰明的投資者

鑑於股權價值與市場信念無關,因為其可轉換為資產和按比例分紅,因此貨幣價值完全取決於其他投資者。

Ben Graham在其關於估值的重要文章《聰明的投資者》中,讚揚了將資產價格與市場劃分開來的好處。因為股權持有人擁有現金流的追索權,想要在市場中去的成功,你必須是一個逆向投資者。低於價值的價格代表了良好的買入機會。在股票市場中,如果你投資於其他人都認為是真實的東西,那麼有效的市場假設將佔上風。如果您相信市場相信的東西,您的回報將等於市場的回報,您的LP資本將最終成為先鋒。

在股票市場上,你要將市場披露給你的資訊區別開來,不把貨幣投資到市場想要你投資的地方。

您和市場配合得越好,您的貨幣就越具流動性和可銷售性。也就是說,其他人對您的貨幣的需求就越多。

開發人員活動、dapp的啟動和ICO不是領先的指標。不要跟隨開發人員,只要跟著貨幣,開發人員自會加入。

當你用時間換貨幣的時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認為相較於時間和努力,貨幣會給你更多的選擇性,因為其他人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對你的貨幣產生需求。在這方面,貨幣就是動態的時間,為錢努力是長期的選擇。拿著這筆錢而不是立即捨棄它,是因為你認為將來會有更多人需要你的貨幣。

不同於股票,而聰明的貨幣投資者則會扼殺掉這種選擇性。在談到加密貨幣時,你很少從逆向投資中獲益。這也是比特幣的崛起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股票價格翻倍,由於股息收益率下降,它通常會貶值。但一旦有了錢,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目前比特幣價格比其價格僅1美元時更有用,因為它更加暢銷。

如今市值更高,表明更多的人接受它,且其需求量也有所增加。

如果是貨幣,那麼你並不想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貨幣最好的狀態是大多數人都接受它,而最糟糕的狀態是沒有人願意持有它。市值是這種動態的最佳代表。

一種貨幣覆蓋的網路越大越好,這會促使更多人購買,從而使其增值。隨著兩種不同資金之間的流動性差異的增長,持有任何資產流動性較低的資產都是不利的。持有流動性較低的資產會帶來機會成本,資產持有人將無縫轉換為具有最高可選性的資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轉變為更強大的資產,兩者之間的差異被誇大了。一旦其他人認識到這一點,它就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更糟糕的貨幣最終會過度膨脹,而另一種貨幣則會過度收縮。投資者將被迫集中於其他市場,這一情況表明,需要不斷重新計算並對最有可能的資產進行內部預測。

在自由市場上,由於這些積極的價值迴圈,往往只有一種儲備貨幣。第三步最終是所有財富融入單一貨幣資產的過程。而獲勝者則由長期持有人決定。

如果沒有長期持有人,就沒有辦法引導新貨幣並在上述週期中取得進展。沒有它們,加密貨幣市場也將不復存在。如果沒有投資者堅定的不妥協態度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加密貨幣將沒有機會取代任何主流貨幣。

投資者的遺忘問題是迴歸定理的一個棘手問題。但是那些從舊貨幣資產中退出的人最終會像辛巴威一樣把他們的私鑰掛在牆上,對落單的恐懼轉變成了逃離的恐懼。

投資者控制和“激勵”加密貨幣發展

正如我們剛才所看到的,任何資金的市值和估值都取決於其持有的財富。根據加密貨幣迴歸定理,投資加密貨幣最終會成為其他要求在未來持有資產的人的賭注。 我們需要安撫長期投資者,加密貨幣才能在市場取得一席之地,投資者才有錢可賺,而最終,擁有最堅定和最大資金持有人將突出重圍獲勝。

開發者可以嘗試推出更好的貨幣,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會超越那些劣勢貨幣。要做到這一點,投資者需要緊隨其後。開發人員從加密貨幣中獲得報酬的唯一方法就是他們創造了投資者希望持有的東西。

優秀的開發人員非常寶貴。但在這方面,他們就像飛行魚,跟蹤鯊魚周圍的食物。開發者(以及礦工)也被迫投入任何投資者所希望的訊號(segwit2x也表明了這一點)。他們作為補償而獲得的代幣的價值取決於投資者對其的需求。開發人員最終依賴於投資者(這裡有一些細微差別,如比特幣需要閃電網路)。

不要誤以為這是否定開發人員的重要性。我更贊成的觀點是,存在一個由投資者興趣催生的反饋迴圈。投資者表示,比特幣最有可能透過持有最多財富獲勝。頂級開發者致力於此併購買比特幣並靠其增值獲利。由於強大的技術路線圖,更多投資者加入,勝利指日可待。

但如果投資者高度重視,那麼開發者只能透過加密貨幣進行激勵 - 補償。開發人員無法透過加密資產在真空中創造價值。他們需要創造投資者要求持有的東西。最終,由於加密迴歸定理,高初始估值 - 通常決定開發工資的很大一部分,將取決於高長期估值。

開發者的激勵政策

回到Navel最初的斷言,因為我在上面提到過,目前通證“激勵”開發者的唯一原因是:盲目投機者和投資者錯誤地持有token。開發者正在利用投資者的不確定性和隨之而來的高估值獲利。

比特幣開發者的報酬並不像ICO那樣明確,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不幸的是,對於許多傳統主義者而言,許多事情往往在實踐中比理論上更好。比特幣核心是迄今為止最活躍的開源儲存庫之一。如果這是因為忽略了激勵措施,那麼我們需要從所有開源專案中取消所謂的激勵措施。

比特幣的相對獨特之處在於,由於未向開發者提供薪資或預售分配,如果他們想要利用他們的開發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被迫持有者。鑑於長期持有人對加密貨幣的成功至關重要,因此沒有比擁有者基礎和開發者基礎重疊更好的協同作用。這是比特幣中最常見的開發者激勵形式。比特幣並非忽視開發者的激勵,而是合理而強制地促使雙方達成一致。開發者只有透過代幣升值來安撫投資者才能獲得報酬,而且它們往往是最大的投資者,這就是遊戲規則。

下一點可能會對上述受“技術專家”精神影響的投資者造成不小的傷害。但坦率地說,如果沒有風險投資者破壞加密現有企業的幫助,這場“技術革命”就能成功。儘管擊倒行業巨頭是令人興奮的,但有時讓他站在你這一邊對你更有利。你可以透過對開發者進行大量預先分配來操控比特幣,就像試圖用壟斷資金挖掘其工程師來對抗蘋果的做法。

但不幸的是,大多數開發人員不能也不該在協議級別為加密貨幣做出貢獻,因為他們沒有必要的知識。但這也沒關係,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問題需要開發人員和VC出一己之力。ICO資金超過傳統的非加密股權融資並不一定是好事。大部分資金也可以進行重新分配,以支援現有的最佳加密資金。

開發者跟隨投資者。只要投資者繼續重視ICO,開發者就會陸續推出。但當發生不可逆變化時,“開發者的激勵政策”也隨之變化。投資者越早促成代幣復興,我們就能越好地正確激勵開發者。

結論

投資者是這個難題中最重要的部分。投資者不是搭便車,他們是(1)向市場發出他們想要的貨幣訊號,以及(2)補償開發者和其他持有者的工作。

開發者和早期的風險投資公司應該感謝投資者,正是因為投資者,他們才取得了利益。

估值取決於投資者的行為,開發人員的薪酬也是如此。開發者最終會在估值方面參考持有者的想法。簡言之,投資者的作用至關重要。

免責宣告:對未來事件的評論,觀點,意見和任何預測反映了引用作者或發言人的意見,不一定反映Tetras Capital Partners,LLC(“Tetras”)或Tetras的其他專業人士的觀點,不是保證未來事件,並非旨在提供財務規劃或投資建議。

感謝 Nic Carter,Arjun Balaji,Gabe Bassin,Pierre Rochard,Marcus Dent和Christian Langalis。

英文原文地址:https://tokeneconomy.co/cryptocurrencies-are-money-not-equity-30ff8d0491bb 英文原文作者:Brendan Bernstein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