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支付服務面臨來自Ripple、Libra等的挑戰

買賣虛擬貨幣

SWIFT近期對外表示,目前正在應對當前提供即時支付服務的挑戰,將透過採用新技術,計劃利用其品牌觸及到SwifT網路之外的社羣,以保持其在全球支付領域的領先地位。

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國際銀行同業間的國際合作組織,成立於1973年,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超過11000家銀行和機構已使用SWIFT系統。SWIFT成立的目的,就是提升國際間銀行的結算速度。

SWIFT銀行業務負責人Harry Newman此次表示,SWIFT和其他傳統平臺面臨著許多挑戰,特別是來自Ripple、Stellar、IBM和Facebook備受爭議的尚未發行的Libra穩定幣的挑戰。這些新的解決方案透過縮短結算時間,並增加了基於區塊鏈防止丟失和可追蹤的交易系統透明化,意在重塑全球貨幣的流通方式。

實際上,SWIFT gip跨境即時支付服務在幾年前已然開始佈局,但是隨著新的、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即時支付解決方案的市場佈局擴大以及在監管層面也多有探索,受到主流金融領域密切關注,因此SWIFT當下想要進一步搶先佔據市場、保持其在支付領域地位的意願顯得更為迫切。

SWIFT此前在去年10月和今年7月分別完成了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兩次跨境即時支付測試,目前其gpi已經能夠在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歐洲實現即時支付。並且從Swift 提供的9月份gpi綜述檔案來看,其中能在5分鐘內能完成的支付服務的佔比達到36%,近50%的支付能夠在半個小時內完成,6—24小時內完成的佔比為21%,基本上來說,96%的支付服務能夠在24小時內完成。

據中國金融網此前報道,在完成對新加坡進行的測試之後,接下來, SWIFT gpi和歐洲各銀行將參與到對TARGET瞬時支付結算系統 (TIPS)的測試。同時,其他已實現國內瞬時支付的市場也將陸續進行測試,並在年內正式推出基於SWIFT gpi的跨境瞬時支付服務。

Harry Newman也在9月份接受電視臺訪談時表示,近期主要致力於啟動SWIFT跨境即時支付服務(SWIFT gpi instant)。

SWIFT的跨境支付系統並不是基於區塊鏈,而是利用一個應用程式設計介面( API ),允許金融機構訪問彼此的資料,以便在支付前核實銀行賬號,即銀行等機構在交易點透過API呼叫即可啟動SWIFT跨境付款,這種方式主要是透過允許金融機構在雙方共享資料,來實現減少網路上的錯誤和延遲。SWIFT亞太區董事總經理何愛德曾表示:“我們採取的方法使得銀行無須投資於新的跨境基礎設施,而只須最佳化 SWIFT gpi 及其與境內實時支付系統的連線。”

由此可見,Swift所做的工作是與更多的機構進行合作,成為他們的即時支付服務提供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雖然要真正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跨境即時支付需要更多參與者的合作,但是對於即時支付服務提供商而言,卻在各自跑馬圈地。對於Swift 來說,在區域性地區實現即時支付的概念驗證和測試之後,要想真正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有賴於自身是否能夠與全球範圍內足夠多的機構建立起合作伙伴關係。

Harry Newman對此表示:“我們在Swift上擁有多個社羣,但在全球範圍內,不僅是Swift,現在有大約60個社羣採用了即時支付服務。”

傳統金融領域的跨境支付流程低效且繁瑣,近年來受到了包括瑞波公司Ripple在內其他新興的跨國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衝擊,即時支付的強烈需求在推動支付領域的變革。SWIFT在其官網中指出,跨境支付世界正在發生大規模變革,客戶期望和可用技術的根本變化,再加上新的支付提供商和基礎設施的激增,推動了這種轉變。

SWIFT作為最早的跨境支付組織,雖然此次對外表示將採用新技術進一步鞏固其在支付領域的領先地位,但並未有更多關於新技術的細節透露。與此同時,來自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跨境支付服務的競爭也正在加速。

據Ripple官網顯示,RippleNet提供跨境流程的客戶數量已經超過200家,並且Ripple此前已與全球第二大匯款服務公司速匯金(MoneyGram)達成合作,有意強化XRP在跨境支付和外匯結算業務中的流通。

此前摩根大通推出的摩根幣(JPM Coin)此前已明確表示,主要是針對部分機構客戶使用者的跨境交易,沒有打算面向公眾釋出。而就在上月包括德意志銀行、華僑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宣佈加入摩根大通的區塊鏈網路IIN。據此前報道,IIN於2017年作為試點推出,它執行在由摩根大通開發的區塊鏈上,旨在減少全球支付流程中的摩擦。 摩根大通全球清算負責人John Hunter曾表示:“IIN的目的始終是建立一個有意義的銀行使用者生態系統,所有這些都旨在利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來更好地解決複雜的跨境支付”。

Stellar作為基於區塊鏈的跨境支付平臺,由Ripple的聯合創始人 Jed McCaleb創辦,同時也是Ripple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據巴位元9月17日報道,在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日本央行支付和結算系統局參事役岸道信在演講中介紹稱,Stellar已經在今年6月已經完成了第三階段的發展,即同步跨境支付,第三階段主要關注跨境支付的安全問題。另外,IBM此前也已聯合Stellar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World Wire支付系統,旨在利用加密貨幣實現銀行間實時國際結算。

據9月11日報道,萬事達卡和R3將合作開發和試驗一個新的區塊鏈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最初將專注於連結由萬事達卡清算與結算網路支援的全球支付基礎設施、計劃和的銀行。

此外,Facebook的Libra專案目前正在面臨著巨大的監管阻力,美國當地時間10月4日線上支付巨頭PayPal宣佈退出Facebook的數字貨幣Libra專案,而Paypal曾是Libra委員會的首批28家創始成員之一。此後有傳聞稱,Visa、萬事達卡等Libra主要的金融合作夥伴正在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參與該專案。

隨即Libra官方推特連發數條推文迴應稱,建立一個現代化、低摩擦、高度安全的支付網路,賦能數十億缺乏金融服務的人,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終點,像Libra專案這樣建立代際支付網路的旅程並不容易。

除了面臨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即時支付方案的挑戰之外,SWIFT自身也在探索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SWIFT在今年1月宣佈與Ripple的競爭對手R3旗下區塊鏈平臺Corda合作,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概念證明(POC)gpi連結試驗,在基於分散式賬本技術的交易平臺上實現GPI支付,一方面為了能夠確保gpi支付的速度和透明性。另一方面gpi也能夠與數字分類賬本技術(DLT)社羣建立合作,未來實現向其他基於DLT和區塊鏈的平臺開放其gpi服務,將其整合到原有系統中。雖然合作前景可觀,但是目前仍需經歷進一步的概念驗證過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