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鋏:比特幣避險共識年末將達高峰,凜冬過後又是春暖花開

買賣虛擬貨幣

受新冠疫情與石油價格戰影響,金融市場風聲鶴唳,經濟危機一觸即發。3月12-13日,加密貨幣市場也巨幅縮水,兩天之內比特幣價格腰斬,從最高7980美元跌至最低3800美元,跌幅超50%。合約市場同樣哀鴻遍野,8萬餘人成了爆倉受害者,24小時全網總計爆倉20億美元。

極端環境下,我們該怎樣面對和決策?成為當下的首要命題。3月17日,巴位元創始人,比原鏈創始人長鋏做客ChainNode AMA。歷經加密貨幣數次牛熊轉換,面對殘酷現實,他始終懷揣理想,為社羣注入強心劑。

談心態:生命進化的最大收穫,是提升反脆弱性

人們總是試圖從歷史中找尋答案,殊不知作出正確歷史選擇的人,也曾和我們一樣,面對未知的恐慌與掙扎。比特幣歷經數輪暴漲暴跌,首次發生在2011年。當時比特幣價格在4個月內,從最高31美元下跌至2美元,跌幅超90%。與之相比,近日的跌幅仍是小巫見大巫。“那是初生幼崽經歷的第一個冬天,你不知道冬天後還會有什麼,饑荒還是春天,還是時間的盡頭。”長鋏這樣形容,也花了很長時間整理心情。但隨後的寒暑變遷,讓他越來越坦然,如今更是心如止水,因為冬天過後還會有暖陽。

長鋏給出第1個建議是提升自己的反脆弱性:

“生命在漫長的進化中,學會的最大本事就是提升自己的反脆弱性,即在春天到來之前還活著,不僅活著,反而會因為饑荒的磨礪而變得更強。因為脆弱的反義詞並不是堅韌,而是反脆弱,即在變化(波動)中變得更強,創業如此(針對市場變化隨機應變,保持現金流健康),投資是如此(遵循凱利公式,控制倉位),做人也是如此(君子不居於危牆之下,因勢利導)。

談決策:讓別人眼中的黑天鵝,變成你心裡的灰犀牛

金融市場動盪之際,避險資產黃金、比特幣卻遭遇雙殺,在長鋏看來並不意外。歷史是相似的,上一次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黃金也跌了30%多。黑天鵝出現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現金為王。避險資產的風險對沖也需要時間緩衝,股市暴跌時,很多機構爆倉了,流動性沒了,只能賣掉比特幣、黃金來填補股票或其它資產的損失。

長鋏依然認為,比特幣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優質避險資產,將超過黃金。原因是大家熟悉的:沒有凍結、沒收、查封風險,沒有造假、濫發風險,沒有中心化信用風險,具有全球市場,高流動性等。在疫情愈演愈烈,全球央行放水、通脹預期高漲的背景下,比特幣的避險預期會越來越形成共識。預計在下半年6月到10月達到高峰。

長鋏給出第2個建議是順應歷史演變的程序:

最好的決策是那種別人看起來像黑天鵝事件,而你看來卻是灰犀牛。即別人覺得是風險很大、後果很嚴重的事件,對你來說卻是風險很小、影響很大的事情。人有一種幻覺,覺得自己能改變世界,其實世界有其自有演變程序,歷史有其自有韻律,你只需要加入這程序,去推動,去加速。人生最美妙的事莫過於與一群人去推動未來加速到來,至於收益,是未來對你的額外回報而已。”

談估值: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需求,而不是成本

巴菲特曾表示,BTC只有交易價值,沒有實際價值,買賣BTC是一個交易的遊戲。但長鋏認為,使用價值不能從以交易筆數來看,而應以交易規模來看,因為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是按位元組付費,而不是按金額付費。

長鋏表示:去中心化的真正含義是競爭的自由度,這是一個競爭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從這層意義上,比特幣目前是最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這也是它的價值來源之一。事實上也是如此,它從未被51%攻擊成功,它被硬分叉過,但也未成功,原鏈依舊是原鏈。而有些鏈硬分叉後,新鏈取代了原鏈。比特幣就像是元素週期表中的氫,是第一個元素,也很穩定。其它創新是為了填補元素週期表中的其它空格,而不是取代它。Bytom想做的是氧。

但如何衡量比特幣的價值呢?長鋏認為,目前不存在一個合理的比特幣估值或價格模型,因為價格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需求(外界因素),而不是成本(內在因素),尤其是把比特幣視作一種避險資產的話。他分享一些指標引數可供參考,它們都有指示意義,但也都有其侷限性:

(1)VWAP,反映比特幣的市場平均成本,從交易的角度,跟股票一樣,反映持倉成本。 (2)MVRV,從使用的角度,考慮了網路中每個幣在網路中最後一次出現時所代表的金額,反映其真實價值,當然真實二字也要打上引號。 (3)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標CBECI,從生產成本的角度。 (4)還有很多人喜歡分析的S2F,從稀缺的角度。但有一句話說的好,比特幣因昂貴而稀缺,而不是因稀缺而昂貴,也是說明需求決定成本,進而影響價格。

談交易:合約是莊家聯合收割機,鏈下交易無法避免被操控

加密貨幣市場的劇烈波動,既歸因於無限制的合約槓桿,也飽受莊家操縱的質疑。長鋏直言不諱的指出:“合約的另一個詞是莊家聯合收割機。只要比特幣仍在鏈外交易,就會一直存在莊家操縱的問題。因為你不知道交易的是真的鏈上比特幣,還是一堆資料庫中的資料。”

就像一個段子說的:比特幣是有M0、M1和M2的,M0是鏈上的比特幣,M1是交易所中的幣,M2是各種借貸、槓桿合約中的幣。所以,它的安全邊際其實在每個使用者的心裡,只要每個使用者都逐漸習慣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並接受‘交易即轉賬、私鑰即賬戶’的概念,市場操縱行為就會大大消減,因為做市的成本加倍提升了。

至於鏈上交易,閃電網路是一種過渡方案,但最終我們將以跨鏈的方式來解決交易容量問題。就像一條路堵了後,就會有許多小三輪載客,跑出無數條分支小路,這些小三輪就是閃電網路的中繼節點。但最終需要我們修建更寬的高速公路Layer 2,透過跨鏈的方式分流。

另一個方案是DeFi,但目前來看,大部分DEFI存在先天缺陷,數個應用被駭客利用閃電貨套利,造成投資者巨大損失。它們有的是金融模型的設計有問題,有的是受以太坊效能、跨鏈架構上的瓶頸限制,導致應用做不起來。

談MOV:社羣會因MOV在DeFi的成功,而認識比原鏈

提及DeFi當前的痛點,單一抵押品價格波動大導致諸多DeFi平臺被迫清算。長鋏表示:(1)單一資產抵押肯定風險大,多元資產抵押會相對好些;(2)即使是多元資產抵押,也應對不同資產估算不同的流動性風險與市場風險,獨立抵押,風險隔離,即A資產抵押池的清算不影響B資產;(3)要有一個科學的風險模型,來量化抵押率、穩定費率等引數。

“前幾年由於一直在研發,銜枚疾進,憋著一口氣。現在產品、平臺準備得差不多了,相信以後比原會更多的吸引大家的眼球。技術是最好的營銷,社羣可能會因為MOV在DeFi的成功而認識比原鏈。”長鋏表示。
比原即將推出的MOV穩定金融體系將支援四種抵押資產: BTC、ETH、 USDT 和 BTM。四種數字資產存在不一樣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彼此的關聯度風險不會太高,使用者可自主選擇抵押品類,四種資產獨立抵押,風險隔離,分別計算折扣率(Haircut Rate),從高到低依次是 BTM、 ETH、 BTC、 USDT。估值折扣率是減少系統風險損失的重要工具,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折扣率計算公式上,MOV 沿用傳統的受險價值模型 VaR(Value at risk)計演算法,採用較為靈活的風險矩陣,可實現清算抵押倍數和基準抵押倍數的實時調整(分每 6 小時、每小時、每 15 分鐘幾檔度量)。相對於市面上基於拍腦袋決策與投票決策機制的DEFI產品,MOV的引數調節會更科學,更靈敏。

AMA全程回顧:https://www.chainnode.com/ama/415020-3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