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由於其虛擬屬性、沉浸式的情景體驗以及各種直指人心的互動玩法,天然就易聚集大批粉絲擁躉,社群基礎夯實,這也造就了遊戲堪稱網際網路時代的變現模式之首,孕育出了騰訊、暴雪、steam等巨頭,隨著商業巨頭的成功運作和遊戲ip的不斷衍生輻射,近年來,全球遊戲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根據 newzoo《2021 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遊戲玩家總數突破30億,遊戲收入總計為 1758 億美元。newzoo 認為,預計到2024 年,遊戲玩家可達33.2 億,全球遊戲收入會達到2187億美元。這是一個足以預見的龐大遊戲宇宙,雖前景向好,但隨之而來卻是越來越深的割裂,弊病日益顯露:(1)遊戲巨頭成為產業鏈頂端的生態角色,壟斷渠道、發行收益,行業壁壘提高。(2)虛擬資產不屬於使用者,玩家只能進行內交易,無法透過參與遊戲創造價值,共享收益。(4)自上而下的遊戲模式,扁平式的生態關係,遊戲重心依賴於開發者和平臺,缺乏ugc激勵機制。因此,傳統的free-to-play遊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玩家更高層次的追求,遊戲的新一輪征程和戰線在區塊鏈世界開啟,具有原生數字化基因的遊戲領域與區塊鏈天然”不謀而合”,因其迅速的使用者裂變性,也被認為是區塊鏈落地最快的領域和重要引爆點。區塊鏈應用於遊戲行業可以改變傳統遊戲中虛擬資產確權、資料黑箱操作等問題,公平可信,讓使用者真實擁有遊戲內資產;同時打破渠道壟斷,產生新的自分銷網路;token激勵讓遊戲社羣化,形成交易、流轉、投資、收藏的閉環。簡單縱覽一下,2017年以cryptokitties為首的第一批區塊鏈遊戲,將區塊鏈的“交易屬性”和“資產唯一私有性”與遊戲玩法相結合,吸引了大批傳統遊戲行業資金流向加密世界,開始邁向了區塊鏈遊戲1.0時代的新紀元。此後,defi、nft跨界浪潮掀起,結合遊戲,衍生出新的play-to-earn經濟模式,即玩家可以透過充值、玩遊戲獲得遊戲內資產或代幣所有權,成功推動區塊鏈遊戲步入2.0時代。新的模式催生出新的市場,以defi、nft、遊戲三者為一體的gamefi在2021年強勢發力。據 dappradar 統計,2021年4月18號,鏈遊板塊交易數量高達4807億美元。鏈遊的玩家使用者也逐漸升高,截至7月31號超過78萬,相比年初增長了超過170倍。鏈遊得以爆發的底層邏輯和價值基礎是什麼?下一個風向在哪裡?針對“區塊鏈+遊戲”賽道,算力智庫研究院釋出《2021區塊鏈遊戲研究報告——鏈遊進化論,價值鏈的突破與重構》。本報告試圖在溯源區塊鏈遊戲發展脈絡的基礎上,透過梳理defi、nft、遊戲三者關係,盤點當下熱門鏈遊,解構其內生的經濟模型,以期為整個區塊鏈遊戲的未來釐清方向,展望趨勢。區塊鏈遊戲發展時代一覽
報告總結了區塊鏈遊戲經歷1.0和2.0時代,鏈遊1.0時代,以dapp遊戲與博彩類遊戲為代表。2017年以cryptokitties為代表的dapp收藏交易類遊戲,將區塊鏈的“交易屬性”和“資產唯一私有特性”與遊戲玩法相結合。2017年12月9日,單日活躍14000+,一度造成以太坊交易堵塞。報告指出cryptokitties成功有三大關鍵因素:區塊鏈、遊戲及藝術。每一隻貓從誕生、成長、繁殖、交易的資料全都記錄在以太坊區塊鏈上,資料無法被篡改。
2. 利用遊戲捕捉玩家心理,開拓新的區塊鏈交易市場。
loom network 創始人 james martin duffy 曾這麼評價:《cryptokitties》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讓大家知道區塊鏈的應用絕不只是金融交易。
資料來源:newzoo
cryptokitties中每一隻小貓都是獨一無二,擁有了藝術品的稀缺性,對於玩家來講這是一種真實擁有的資產,cryptokitties的出現意味著區塊鏈已不單單是與遊戲相結合,而區塊鏈、遊戲、藝術三者連線關係越來越清晰明朗。進入區塊鏈遊戲2.0時代後,以“play-to-earn”新經濟模型為核心的鏈遊業態迅速出圈,玩家可以透過充值、玩遊戲獲得遊戲內資產或貨幣所有權。相較free-to-play模式,play-to-earn遊戲中的大部分收入不再歸屬於大型的中心化遊戲公司,而是給到了優秀的玩家,play-to-earn模式有一些明顯的優勢:defi的流動性挖礦,為遊戲前期發展引入了大量的流量。
遊戲不是純粹的金融賭博,nft使得整個體制不會產生流動性氾濫的問題。
流動性挖礦產生的收益有助於提高遊戲的玩家留存率。
play-to-earn模式的終極目標是實現dao治理。
推動鏈遊時代進步的三大馬車
報告指出推動鏈遊進化的三駕馬車:
1、defi+遊戲促進“去中心化”發展,defi提供了一種契合遊戲自由共享特徵的開放式金融,能夠提供包括交易、借貸和保險等在內的金融服務,以幫助降低遊戲玩家的創作成本和作品變現成本。2、nft+遊戲探索深層價值文明,nft為遊戲帶來了基於去中心化的不可分割、具有唯一性的流通規範,這意味著基於獨一無二的nft遊戲資產可以有效承載其相應的共識與市場價值,同時屬於玩家的遊戲商品永遠不可被篡改或複製或替換或隨意增發。3、gamefi其實是defi和nft發展的必然結果。透過遊戲,defi成功地從tradefi(貿易金融)進入到gamefi,進而透過金融方式賦予nft商品化價值。而nft也透過遊戲為defi引入了以稀缺性為標準的差異化資產。遊戲支撐著defi的應用價值,也賦予nft資產意義。因此,一切以遊戲化和稀缺度管理為目的的情況下,defi與nft的結合就順理成章,三者互相借力,協同發展。區塊鏈遊戲3.0時代:未來發展路徑的思考
報告對區塊鏈遊戲3.0時代的未來發展路徑提出了思考方向:
1、區塊鏈遊戲是促進遊戲資產交易的最優解
隨著各行業都在實現區塊鏈化,區塊鏈的發展日益加快。遊戲+資產的模式代表著加密市場的應用機會與時代機遇。在區塊鏈上,玩家可以擁有遊戲內的資產,而這些資產則有更廣泛意義上的流通性。相較傳統遊戲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鏈上游戲使得遊戲資產可在內外部市場流通交易,從技術層面賦予了更多應用場景。2、投資大於遊戲是最大侷限
儘管區塊鏈遊戲2.0時代使得遊戲交易更加靈活,玩家不止限於遊戲,更是在投資加密市場。但目前似乎是defi大於game。kantan games inc. 的執行長兼創始人 serkan toto 曾表示,許多這些區塊鏈遊戲似乎是被迫練習,基本上試圖使用區塊鏈將數字所有權貨幣化。此前大部分的玩家是為了獲利,開發商也透過“被薅羊毛”的機制將資金盤玩大,但當開發商減少讓利空間時,玩家也就離場了。3、技術轉變尤為關鍵
區塊鏈技術與遊戲行業融合離不開對行業現狀的認知。區塊鏈遊戲3.0時代的發展需要從技術、角色轉變角度入手。就目前區塊鏈技術發展水平而言,無論是pos還是dpos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區塊鏈遊戲的運營需要更高的公鏈承載能力。此外,區塊鏈遊戲中虛擬資產變現過程的根本就是玩家由消費者身份向投資者身份的轉化。因此,如何保證區塊鏈遊戲中資產資料的安全,解決後端開發限制,打破頭部壟斷,為遊戲產業及加密市場雙向賦能,在未來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