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比特幣投資報告:比特幣是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

買賣虛擬貨幣

資產管理巨頭富達旗下富達數字資產(Fidelity Digital Assets)今日釋出了比特幣投資論文系列第一份報告之《比特幣是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系統》。本文是該報告的中文譯文,由巴位元翻譯。

在富達數字資產部門(Fidelity Digital Assets),我們與正處於數字資產旅程的不同階段的投資者進行了對話——那些正在積極研究投資理論的投資者,那些正尋求理論驗證的投資者或尚未著手進行數字資產投資研究的投資者。為了幫助不同階段的投資者範圍,我們正在編寫一系列報告,以研究推動當今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和投資以及未來的潛在發展並獲得吸引力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個全面的基於證據的投資論點和理解,特別是隨著比特幣與傳統市場和投資組合的日益融合。

比特幣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涉及到很多事情的東西——人們為什麼選擇擁有比特幣取決於他們的自身情況和對當今比特幣以及未來比特幣的看法。這些觀點一直是充滿誤解,困惑和爭論的主題。從歷史上看,這樣的爭論圍繞著比特幣是否是價值儲存,是否是交易媒介,是否是替代資產,或者以上都是或以上都不是。此外,尚不確定比特幣的底層區塊鏈技術是否最適合用於促進批發清算,結算,消費者付款或任意資料的錨定和時間戳。

事實是,隨著生態系統的成熟,比特幣可以同時在基礎層上或透過增量層同時發揮許多功能。比特幣的美麗之處之一是,其成功並非以服務於單一目的為前提。

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關注比特幣是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我們將探討使比特幣在將來充當這一角色時所具有的內在特徵,以及考慮今天是否以這種方式使用比特幣,並討論可能推動對這種實用性的更大需求的因素。

在進行本報告的研究時,我們採訪了業內的一些頂級投資者和思想家,並納入了他們的投資觀點。特別感謝Brian Kelly,Brian Estes,John Vincent,Benson Durham,Roberto Perli,Dan Morehead,John Pfeffer和Nic Carter,他們分享了有關此主題的想法。

關鍵要點

許多投資者認為比特幣是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因為它具有價值儲存的屬性,但這種屬性至今仍未被廣泛接受。

至少在早期,比特幣波動性就是黑暗中的曙光,是它吸引注意力,發展和創新的催化劑。

稀缺性是一種良好的價值儲存所的具備的關鍵特徵,因為從長遠來看,稀缺性對於防止實際價值的貶值至關重要。比特幣最新穎的創新之一是其不可偽造的數字稀缺性。

比特幣的稀缺性在建立時被編碼到協議中。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由分散的計算機網路來支援,這些計算機支撐了網路執行和實現工作量證明。

當前創紀錄的銀行低利率,前所未有的全球貨幣和財政刺激水平以及去全球化帶來的未知後果,都為比特幣認知和採用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比特幣的長期驅動因素包括“緩慢而穩定”的通貨膨脹,以及大量財富轉移給對數字資產抱有好感的千禧一代人口。

1

比特幣: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

比特幣可謂是一種理想的價值儲存,它可以隨著價值的成熟而創造價值。打個比方,今天對比特幣的投資類似於對Facebook的投資,當時Facebook擁有5000萬使用者並有可能發展到如今擁有超過20億使用者的潛力。這是由比特幣提供不對稱上行空間的想法驅動的。如果比特幣被零售和機構投資者廣泛地用作價值儲存,那麼相對於最初的前期投資而言,其上漲空間可能很大。如今,與諸如黃金之類的全球財富儲備相比,比特幣還相對新生並且具有狹窄的基本需求。利益相關者對其價值和潛力的認識也在不斷髮展。但是,投資者現在建立比特幣風險敞口的理由是,如果將來將其廣泛用作價值儲存,比特幣將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如今,反對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的主要論據之一是其波動性。比特幣持有者反對這樣一種觀點,即從可忽略的認知和採用到全球價值儲存的新資產軌跡不太可能是線性的。不同的觀點是,由於比特幣的波動性,許多參與者最初瞭解比特幣。隨著新參與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人們的觀念往往轉移到更少地關注短期表現,而更多地關注長期價值主張。

向上的動盪也吸引了投資,發展和創新。行業週期始於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價格的上漲,透過新聞和社交媒體的討論引起了新的關注,導致大量人才湧入新產品,新專案和新基礎設施,以及與上一週期相比行業日趨成熟。

相對於傳統資產,比特幣的波動性可能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因為波動性是比特幣完全缺乏彈性的供應以及無國界,相對無干預的市場的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應用的擴充套件,基本需求的增加,機構平臺上的活動的擴大以及複雜的投資交易和投資產品的出現,波動性應相對於當前水平繼續下降。

可以透過將比特幣與投資者用來儲存價值的其他可投資資產進行比較來構築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的潛力,如下表所示。為了獲得可觀的地位,更多的投資者需要對比特幣的固有特性有所瞭解,並確定在比特幣中儲存至少一些價值的好處要優於在不同媒介中儲存價值的機會成本。在以下各節中,我們討論了投資者進行比特幣投資時正在考慮的主要因素。

資料來源:Messari(2020年7月),雅虎財經(2020年7月),視覺資本家(2020年5月)

2

是什麼使比特幣成為潛在的價值儲存

比特幣的數字稀缺性

強大的有價資產儲存可以長期保持購買力。新興的價值儲存區會增加購買力,直到其穩定為止。提及良好的價值儲存所引用的關鍵特徵是稀缺性,便攜性,耐用性和可分割性。這些屬性中最重要的屬性可以說是稀缺性,這對於長期防止實際價值貶值至關重要。稀缺意味資產數量有限,無法輕易建立更多資產,並且無法偽造。

比特幣最新穎的創新之一是其不可偽造的數字稀缺性。投資者認為,這種屬性是理解和欣賞比特幣的基礎。在比特幣出現之前,多位創新者為實現數字稀缺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未能成功實施。電腦資料一直只能短暫儲存和共享,至少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初期Larry Tesler發明的複製,剪下和貼上功能。在更現代的時代,複製和共享檔案已成為網際網路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功能。

儘管已努力限制某些型別檔案的共享(例如,開發了數字版權管理(DRM)技術以跟蹤檔案並使它們難以複製),但直到2009年比特幣上線為止,創造無法偽造的數字稀缺性仍然遙不可及。在發明比特幣時,中本聰借鑑了先前的努力概念,但還使用計算,密碼學,博弈論和激勵機制的巧妙組合來解決以前未解決的問題,例如雙重支出問題,從而建立了一個強制執行固定發行時間表的去中心化協議。

比特幣的供應完全沒有彈性,不易受到供應衝擊的影響。由於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因此供應不響應產能變化(即更大的算力)。甚至幾千年來一直被用作價值儲存的黃金也無法倖免供應衝擊。儘管響應需求增長而增加產量的能力受到限制,但黃金並非完全沒有供應彈性。

不斷上漲的價格既激勵了現有的比特幣挖礦業務變得更高效,又吸引了新的挖礦業務,但是網路算力的提高不會影響供應發生變化。比特幣透過網路難度調整來實現這一目標。隨著礦工加入網路或現有礦工將其挖礦硬體升級到更高效的版本,比特幣的算力將上升。同時,挖礦難度也上升(或下降),以確保平均每十分鐘生產一個區塊。該調整在數學上調節了比特幣的供應。

比特幣大約每十分鐘透過支付給礦工的區塊獎勵被釋放。該區塊獎勵每經過210,000區塊減半一次,直到流通的比特幣達到2100萬。此固定總供應量已硬編碼到協議中,無法更改。第三次減半發生在2020年5月,導致區塊獎勵從12.5個BTC下降到6.25個BTC,下降了50%,年發行率從3.5%以上降低到2%以下——在同期各國央行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前所未有的無限制的貨幣增發情況下,比特幣實在是一個有趣的特例,我們將在下面進行擴充套件討論。

資料來源:亞歷克斯·索恩(Avon Ventures),2020年5月

Stock-to-flow(存貨除以流量)模型是通常用於量化商品稀缺性或硬度的度量。庫存(stock)是商品的現有供應量減去已消耗或銷燬的供應量的一部分。Flow是新裝置的年度增量生產。總的來說,存貨流量比衡量達到現有存貨水平需要多少年的生產。

歷史上,由於產量相對於現有供應量較低而難以翻倍的庫存商品一直是高階的價值儲備。這些商品主要用於投資目的,偶爾用於工業用途。另一方面,易受供應量大幅增加影響的消費品在儲值方面不太有效。

在比特幣標準(Bitcoin Standard)中,Saifedean Ammous調整了stock-to-flow以比較比特幣與用於投資和消費的商品,此後,該度量標準的使用有所擴充套件,甚至出現了基於比率的模型。黃金是歷來最具彈性的價值儲存,其股票流通比率最高,其次是比特幣(今天)和白銀。在最近一次區塊減半(2020年5月)之後,黃金和比特幣比率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在下一次減半(2024年)之後,比特幣的stock-to-flow將超過黃金。

資料來源:PlanB(2019年3月),Coin Metrics(2020年4月)

注意:高盛(Goldman Sachs)2015年的一份報告估計,已知儲量中的最後一點黃金將在2035年之前被開採,鉑金中的最後一點存量將在2055年之前被開採。最後一個比特幣將在2140左右被開採。

分析師PlanB也基於stock-to-flow開發了一種比特幣估值模型。支援這個估值模型的人認為,以這個模型衡量,比特幣的市場價值與稀缺性之間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而該模型的批評者認為,該模型不能捕獲需求,而需求是市場價值的更重要驅動力。儘管該模型的重要性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但我們探索了為什麼對稀缺數字資產的需求會上升。

去中心化制衡

比特幣的貨幣政策是在建立時已經建立的。它的信譽在一定程度上是透過去中心化和工作量證明挖礦來增強的。比特幣有一個分散的完整節點(執行比特幣軟體的計算機)的無領導者網路,其中每個節點都儲存交易分類帳並獨立執行交易驗證,以檢查交易是否遵守規則。由於存在這種冗餘,因此沒有中心故障點。驗證交易的完整節點不同於那些花費精力來處理交易和鑄造比特幣的礦工。與採礦不同,交易驗證不需要大量的硬體或電力資源。因此,任何計算機都可以加入分散式網路來儲存和驗證比特幣交易。今天,數以萬計的節點執行此功能。

交易的兩種主要型別包括根據供應時間表以程式設計方式發行新比特幣的coinbase交易以及網路使用者之間的點對點支付或結算交易。

去中心化計算機網路將拒絕不遵循共識規則的交易(例如嘗試建立新幣或嘗試重複花費比特幣(雙花)的交易)。

除了防止不遵循共識規則的交易外,比特幣網路中存在的去中心化程度還透過保護虛擬財產(如2100萬固定供應量)幾乎無法改變來保護核心屬性。沒有中央機構能對比特幣的貨幣政策擁有唯一的自由裁量權。而是,這樣的改變將需要利益相關者(例如使用者,礦工和執行完整節點的人)之間的重要社會協調。大多數利益相關者認為,由於其數字稀缺性,比特幣具有價值,因此對這種更改的支援人數微不足道。

工作量證明(PoW)

工作量證明是重要的設計元素,可透過使交易不可逆轉來增強比特幣的固定供應。工作量證明提供了證據,表明已進行了大量計算工作,儘管相對於進行工作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驗證工作的進行是容易和快捷的。為了建立交易區塊,礦工在猜測和檢查流程(稱為工作量證明)中,一遍又一遍地執行雜湊操作,以找到計算密集型密碼問題的解決方案。該過程的計算量很大,因為它需要使用專用硬體(具有較高的固定前期成本)和電力(持續的執行成本)。這些真實的沉沒成本以及礦工因處理交易而獲得的區塊獎勵,激勵了礦工進行交易處理並誠實地進行交易。

此外,工作量證明使惡意行為者重寫或撤消交易變得異常困難且昂貴,實際上使交易變得不可更改。隨著確認數量的增加,換句話說,隨著後續交易數量的增加,交易區塊的不可變性也隨之增加。掩埋在一百個後續區塊之下的區塊比掩埋在十個區塊之下的區塊更不可變,因為要撤消它,將需要反轉一百個交易區塊的交易量,而後者只需要十個。礦工將交易分組在一起以建立區塊。交易類似於資料庫中的條目,而區塊類似於資料庫中的條目頁面。每個區塊都連結都前一個區塊,以使區塊連結在一起以形成鏈。因此,不可能在不重寫每個區塊的情況下重寫埋在一百個後續區塊下面的區塊。

比特幣的貨幣政策一開始就被確立。由於網路是去中心化的,利益相關者對政策抱有信心。沒有任何一箇中央集權者可以更改核心屬性並將這些更改強加給利益相關者。交易是不可變的,因此嘗試取消交易並重寫分類帳在計算和經濟上都是不切實際的。

需求驅動

投資者認為,下一波認知和普及浪潮可能會受到外部因素的推動,例如中央銀行和政府的干預水平達到空前水平,創紀錄的低利率,法定貨幣供應增加,全球化和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所有這些因素都被大流行和經濟停頓所加速。

可能會推動採用的長期動力包括在“緩慢而穩定”的通貨膨脹中使用比特幣來保護財富,以及即將到來的世代財富向千禧一代的轉移,他們認為比特幣比其他人口統計學更有利。

3

短期和中期催化劑

貨幣和財政刺激

為了抵消全球因應對新冠大流行而關閉造成的需求破壞,各國央行和政府已採取前所未有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以應對經濟下滑的影響,刺激經濟並安撫市場。在八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宣佈了多達285項刺激措施,包括零利率或接近零利率,透過空前的量化寬鬆和一系列貸款手段增加了貨幣供應。

甚至在世界進入當前的健康和經濟危機之前,投資者就已經預測,中央銀行和政府將使用更直接的流動性增長形式,以刺激由於各種原因而頑固地維持在較低水平的通貨膨脹。

中央銀行和政府已實施擴張性政策,以應對全球封鎖造成的通縮壓力。時間將證明全球經濟逐步重新開放是否以及將以多快的速度刺激消費者支出,央行和政府將如何做出反應,以及對消費者價格通脹的影響。

如果通貨膨脹或預期通貨膨脹下降,對固定供應資產需求的影響就不太明顯。但是,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可能轉化為風險資產或稀缺資產價格的上升。

如果政策決定的組合成功地抵消了通縮壓力並造成了通貨膨脹,或者通貨膨脹繼續受到抑制,但名義收益率仍然處於低位或走低,則投資者可能會轉向“維持其真實價值的資產——無法列印的資產” ——重新調整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傳統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轉向固定供應資產,例如房地產,產生分紅的股票和貴金屬。這次,投資者可能會轉向一種新型的固定供應資產,以防範潛在的通貨膨脹或低利率,但同時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比特幣。

去全球化

全球化是歷史上面對通貨膨脹壓力使商品和服務價格保持低位的結構性力量之一。儘管全球化在金融危機之後一直在放緩(基於貿易流量,全球化在2008年達到頂峰),但由大流行引起的限制和封鎖暴露了依賴全球供應鏈的風險,並至少為部分去全球化提供了動力。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表示,“這場危機帶來的問題是,我們在全球化方面可能走得太遠了。”世界貿易組織預測,由於大流行,世界貿易將在2020年下降13%至32%。政府和政策制定者為限制貿易和減少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而採取的蓄意行動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去全球化,從而給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和價格帶來上行壓力,減輕了全球化對通貨膨脹的一些下行壓力。

當前對比特幣價值儲存屬性的興趣

全球投資巨頭都鐸投資公司(Tudor Investment Corporation)決定在Tudor BVI基金中分配投資比特幣的決定,證明了前所未有的貨幣增長水平正在推動機構對比特幣的價值儲存屬性產生興趣。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華爾街知名操盤手Paul Tudor Jones和全球研究負責人Lorenzo Giorgianni在2020年5月的投資者來函《大貨幣通貨膨脹》中闡明瞭投資比特幣的理由。Tudor Investments團隊根據定義價值資產儲存的四個特徵對金融資產,法定現金,黃金和比特幣進行了評分——購買力,可信賴性,流動性,可移植性。比特幣的得分是金融資產得分的60%,是金融資產市值的1/1200,它是黃金得分的66%,是黃金市值的1/60,結論是:“似乎這裡面有些錯誤,我的猜測是比特幣的價格。”儘管許多人表達了相同的推理,但這被視為一個分水嶺,因為論據和投資均來自傳統的對沖基金經理/傳奇巨集觀投資人(Paul Tudor Jones)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策略,政策與審查部副主任(洛倫佐·喬治亞尼)。

4

長期催化劑

長期保值

僅在高通脹環境中,有價資產的儲存並不重要。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即使是“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也會侵蝕最穩定的法定貨幣的購買力。這驅使人們投資於金融資產,以在更長的時間內儲存或增長他們的財富。支援比特幣是潛在價值儲存的說法的支持者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比特幣是一種長期的財富儲存工具,比特幣的基本需求將會增長。

資料來源:聖路易斯聯儲,2020年4月

巨大的財富轉移

Coldwell Banker在2019年10月釋出的一份報告分享了68萬億美元的財富正轉移給千禧一代的資料,據估計這是歷史上最重大的財富轉移之一。該研究還發現,美國有近62萬個千禧一代百萬富翁,約佔美國百萬富翁的2%。千禧一代人口(1981年至1996年之間出生的人)更傾向於新穎,數字化的本地替代品而不是傳統產品和服務,更傾向於更輕鬆地進行新型投資。

這種開放的態度部分是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所致。在如此不合時宜的時間進入勞動力市場,對傳統的銀行體系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根據WEF的2017年《全球塑造者調查》,在接受調查的30,000名千禧一代中,有45%表示不同意他們相信銀行公平和誠實的說法。Edelman在2018年10月對富裕的千禧一代(24-38歲,可投資5萬美元的人,或個人或共同收入達到10萬美元的人)發現,有77%的富裕千禧一代認為“整個金融體系旨在支援富人和有錢人”,而且“金融業的不良行為讓我們陷入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證據表明,相對於黃金等傳統價值儲存,千禧一代持有比特幣的意願很高。ETF Store投資顧問總裁Nate Geraci有趣地說,大約90%的千禧一代客戶表示,他們更喜歡比特幣而不是黃金——“這是滑坡。” 根據Edelman在2019年11月釋出的《千禧一代和貨幣未來》報告,在動盪的經濟中,有63%的“加密使用者”表示,加密貨幣是比黃金更好的投資。

5

結論

比特幣的固有屬性讓人們相信比特幣有可能成為價值的儲存,具有互補和相互依存的組成部分——這個去中心化結算網路(Bitcoin)及其數字稀缺的本地資產(BCT)。同樣重要的是,考慮對比特幣獨特功能的需求——如果對這些屬性沒有持續的需求,那麼就沒有長期的價值創造或儲存。

加速對比特幣的興趣和投資的外部力量包括全球範圍內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以及奇特形式(後果不明)。這加劇了很多問題(比特幣旨在解決的),並正在引導更多的投資者和使用者轉向比特幣,比特幣是一種“保險策略”,可以為未知後果提供保護。同時,隨著年輕人對比特幣的青睞,財富從老年人到年輕人口的大量轉移是一個漸進但重要的長期利好。隨著他們繼承和增長財富,這是比特幣採用的重要催化劑。

雖然不能保證比特幣能夠成功地作為價值儲存,但如果對用例的可持續長期需求無法實現,則上述不利因素將推動對具有獨特屬性的新型資產的增量需求。此外,正如我們將在比特幣投資論點系列的後續部分中探討的那樣,比特幣的優勢在於其具有使其能夠發揮多種功能的特性,從而進一步鞏固了透過價值增長衡量其成功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