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以太坊期貨:下一個衝擊市場的大型衍生品?

買賣虛擬貨幣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無意埋葬以太坊(ETH),而是願意監管它。這10月10日在紐約舉行的雅虎金融(Yahoo Finance)全球市場峰會(All Markets Summit)所傳達的重要資訊!

CFTC主席希思的這番講話可能對加密和區塊鏈行業產生重要影響。他說道:“作為CFTC主席,我認為ETH是一種大宗商品,因此它將受到CEA法案的監管。我的猜測是,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與ETH有關的期貨合約和其他可能進行交易的衍生品。”

ETH是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原生加密貨幣, 以太坊是一個公開的、基於區塊鏈的平臺,以智慧合約為特色。作為一種商品,ETH將在美國受到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監管;相反,如果它被認為是一種證券,它將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

因此,定義至關重要。在美國監管機構看來,比特幣(BTC)也是一種商品,其期貨合約自2017年12月開始交易。美國數字商務協會的執行長佩裡安·普寧說,CFTC主席的宣告“非常重要”,並補充道:

“希思主席的宣告暗示ETH衍生品可能很快就會推出,這是市場成熟的訊號,也是美國在認識到數字資產的好處方面邁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

現在判斷第一款ETH期貨產品何時上市可能還為時過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一位發言人說:“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沒有推出更多加密貨幣期貨的計劃。目前,我們專注於在2020年一季度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比特幣期權推向市場。” CME是比特幣期貨市場最大的參與者。

更多機構投資者?

更多的期貨交易工具可以幫助加密行業吸引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這類基金通常有投資限制,允許他們只投資於特定資產,這限制了他們投資於數字資產。但當加密期貨合約結算時,投資者得到的是美元,而不是比特幣或ETH時,這可能會產生影響。

主流投資者也因為儲存問題而回避比特幣和以太。如果投資者失去了他們的私鑰,他們就失去了比特幣。此外,託管人和經紀人現在可以負責投資和儲存,但這類服務的費用往往很高。透過投資期貨合約,參與者可以對加密貨幣的價格進行押注或做空,而不必真正擁有或儲存它。

行業專家Lanre Sarumi說:“傳統投資機構對加密貨幣的興趣仍然不是很大。”他說,一些交易所認為,如果他們推出一款比特幣期貨產品,這些機構就會來,但市場反響平平。例如,今年3月,美國首家推出比特幣期貨的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宣佈,將停止該產品的上市。

Sarumi補充道: 機構投資者似乎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更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以太期貨的表現也不太可能更好。我們談論的是加密貨幣以太(Ether),而不是區塊鏈平臺, 後者將繼續吸引著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與此同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表示,2019年第三季度比特幣期貨合約日均交易量為5534份,較2018年同期增長10%,但低於2019年第二季度。該公司指出,機構投資者對第三季度比特幣期貨合約的興趣正在增加。最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還通知CFTC,將把現貨合約限額從1000份提高到2000份。

與此同時,10月9日,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旗下Bakkt平臺的比特幣期貨合約交易量達到創紀錄的224份,價值192萬美元。然而,過去兩週的大部分時間(9月24日至10月24日)。15)日成交量不足100萬美元。

期貨是在一個指定日期,以指定的價格和數量買賣資產的一種合同,當基礎資產價格波動巨大的時候,期貨有助於穩定市場, 對比特幣來說如此,對ETH也是如此。

紐約大學斯特恩教授指出, 這些受監管的期貨合約可以幫助穩定加密市場。 他說,“我看不出ETH與比特幣在經濟原理上有多少不同。然而,以太期貨的投機性交易量要少得多,因此,對以太期貨的需求有多大,仍有待觀察。”

然而,問題仍然存在:期貨交易會導致金融操縱?

印第安納大學教授Margaret Ryznar寫道,一些人擔心政府依賴於盈利性交易所(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而不是政府監管機構CFTC來自行認證新的期貨產品。

自我認證要求交易所證明新合約不容易受到操縱,Ryznar補充說,“期貨通常會導致系統性風險,但比特幣期貨的獨特特點加劇了人們的擔憂。”

儘管美國證交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似乎已接受比特幣和ETH都是大宗商品——而非證券的觀點,但這在未來並不能得到保證。

區塊鏈Capital的研究主管斯賓塞·博加特(Spencer Bogart)指出,做空比特幣“風險極高”,因為沒有像市盈率這樣的評估點可以讓人們判斷這種加密貨幣是否估值過高。ETH大概也是如此。

的確,美國期貨業協會(FIA)認為,技術上比比特幣更復雜的 ETH可能更難管理。美國期貨業協會敦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徹底審查任何ETH衍生品合約。

公平地說,監管機構和交易所一直在努力開發既安全又對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有吸引力的比特幣衍生品。對技術複雜的ETH做同樣的事情可能更具挑戰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