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開始,Mina代幣將在Coinlist平臺進行公募,毫無疑問,這勢必將引燃整個加密貨幣圈的投資熱度。
Mina,這個突破了很多人想象力的公鏈專案到底是什麼?ZK-SNARKs 零知識證明是如何落地的?手機如何參與驗證Mina僅僅22KB的主網區塊?Mina為何是加速推動人類從Web2.0駛向Web3.0的基礎設施?
3月25日,Mina團隊,即O(1) Labs執行長Evan Shapiro和Mina亞洲技術大使沙漏時間親臨鏈節點直播,啟動Mina主網釋出會,講述Mina的願景和路線。此外,包括Hashkey Capital、SNZ Capital、Bixin Group等機構投資人,EthFan研究員、安比實驗室創始人等也都參與其中,一同講述他們眼裡的Mina和區塊鏈未來發展路徑。
這場直播不僅可以讓你全方位瞭解Mina,從中你或許也能一窺區塊鏈未來發展的路徑。
以下為直播內容,經巴位元整理。
第一場主題演講,嘉賓為O(1) Labs執行長Evan Shapiro
Mina,構建安全、民主的計算基礎設施
今天我想告訴你們更多關於Mina的資訊,希望你們也覺得它很有趣。
接下來,Mina即將開啟它的新篇章,因為Mina本週已上線主網,同時,Mina即將在Coinlist平臺開啟代幣銷售。具體時間是4月13日開始。
我想強調一點。我們現在有大約900個活躍節點,因而現在有很多的社羣成員和生態開發者在支援我們。目前,Mina區塊的填充率大概是71%,這意味著它非常接近理論最大值75%,所以系統表現接近最佳。
我們為什麼要做Mina,因為我們想用密碼學和加密貨幣來構建計算機系統,從而使人們重新掌控個人的數字生活。在我們看來,密碼學和加密貨幣可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賦予人們真正的權力,這是我們面前的一個機會。
我們從2017年6月開始,那時我們建立了一種程式語言——Snarky,它可以高效地編寫所有程式碼。2019年7月,我們開啟了測試網階段1。2020年3月,我們建立了Pickles,一種遞迴SNARK構建技術 。2020年8月,我們建立了Snapp,一個完全由SNARK支援的全新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一直到2021年3月,Mina主網啟動。我們走過了很長的發展路程,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Mina到底有什麼特別?我想說它解決了現有加密貨幣專案存在的三個問題。
1、現在的區塊鏈很沉重。使用者必須下載整個鏈的資料才能驗證鏈的正確性,而現狀是很多區塊鏈專案資料量越來越大,這使得普通使用者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很難直接訪問區塊鏈,顯然,這與加密世界的願景南轅北轍。
2、現在的大規模去中心化正在遭遇挑戰。因為節點壁壘越來越高,對節點資源的需求阻止了真正的去中心化參與,而越少的節點參與就降低了鏈的分散性。
3、現在隱私+可驗證性的矛盾使得隱私不再。所有交易和資料都被強制公開上鍊,沒有隱私可言。
Mina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1、Mina很輕。Mina每個節點都是約10kb的全節點,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直接、快速地訪問和驗證Mina,這種高度的去中心化意味著Mina比其它任何鏈都更安全,更平等。
2、無限的共識參與。Mina的驗證者數量沒有上限,這使得Mina可以實現最大化去中心化的概率共識。
3、使用者共享資料證明。基於Mina構建的應用程式Snapp(由SNARK驅動的應用程式),透過零知識證明技術,Mina可以實現使用者在不共享資料的情況下構建鏈上共識。
之所以Mina擁有這些能力,是因為Mina用一個輕量級的遞迴零知識證明替換整個交易歷史,這使得區塊鏈非常小,但是,只要看一下這個證明就能知道區塊鏈的當前狀態是否正確。與檢視整個鏈的資料相比,檢視證明要容易得多。所以,Mina所做的這一切,目標是為未來建立安全、民主的計算基礎設施。 你可以在瀏覽器和手機上執行Mina,安全訪問Mina區塊鏈。
你會發現,其它區塊鏈專案不與網際網路互動,這限制了這些專案的應用範圍和實用性。 但Mina的Snapps可以與任何網際網路網站進行互動,並且,經過驗證的真實世界的資料最終可以被轉移到鏈上使用。而且,使用者可以以隱私的方式訪問任何網際網路網站或服務。從而,Mina可以構建一個通往現實世界的私人門戶 。
我們相信,加密貨幣能夠幫助構建新型社羣。而利用Mina的基礎架構,我們可以進一步建立更多人能參與、更民主的社羣。這個社羣裡會有很多不同的開發這,這會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也會有很多機會。
以下內容來自第一場圓桌,主持人為沙漏時間
Mina遞迴零知識證明是什麼?
SECBIT安比實驗室創始人 郭宇:
Mina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新的信任中心,因為它採用了遞迴的零知識證明。傳統上我們認為零知識證明有兩大用處。1、計算壓縮,也就是擴容。2、隱私保護。但其實還有第3,就是把鏈下廣闊的網際網路世界接納進區塊鏈世界,讓區塊鏈真正成為整個網際網路的中心,而不是分裂。這是Mina可以做到的。
EthFans 研究員 曾汨:
Mina還有一個特點是把區塊生產和驗證給分開了。在比特幣和以太坊裡,節點同時承擔接收交易和對交易進行驗證、執行,然後全網同步共識的工作。
Mina的這種拆分會使網路節點本身的工作量大大減輕。舉個例子,原來的模式中,新節點要加入區塊鏈就要把整個鏈的交易資料同步一遍。但Mina基於零知證明,使得新節點加入時只需驗證當前最終的區塊鏈狀態,以及很少量的資料,它就能對整個網路達成共識,等於不用重複計算了。當然,Mina的驗證者沒有上限,它也大大降低整個網路的參與門檻,這很特別。
Bit Cat合夥人劉志:
Mina 22KB區塊大小的概念深入人心,我們最早真的是被22KB區塊大小的概念吸引了。我們覺得Mina給零知證明技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創新嘗試。這是我們一直跟著Mina從測試網到主網的原因。
以下內容來自第二場圓桌,主持人為君瑤
投資者視角下Mina的前景在哪裡?
HashKey Capital 投資戰略總監 Ryan:
Web1.0是實現資訊展示,Web2.0實現資訊互動,Web3.0現在可能還沒有一個廣泛共識,我們提的比較多的是區塊鏈能給未來網際網路世界帶去包括去中心化,隱私,使用者掌握自己的資料、ID、財產等價值。
Web3.0現在處於發展的第一階段,體驗其實很差。Web3.0真正到來的時候,我想可以在不犧牲應用性和便利性的前提下帶給使用者很多體驗,甚至更側重於降低成本。
Mina可以降低從Web2.0進入Web3.0的成本,比如,在不犧牲易用性、便利性的情況下帶來更多Web3.0的體驗,諸如網路的可擴充套件性,隱私保護,去中心化等。比如,它讓使用者在手機上執行全節點。
VP of Businses Development at Bixin Group Mustafa:
我對Mina未來發展有三個期待。
第一,更國際化的社羣。除了中國以外,比如說東南亞、俄羅斯、土耳其、韓國等不同國家的社羣。
第二,我會對它很長期的願景感到興奮。比如未來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登入個人郵箱的時候不需要提供太多私人資訊,或者在銀行拿貸款的時候不需要提供稅務或交易資訊,我們可以做到在金融交易上面更公開、開放,這是我對Mina在未來落地中非常期待的領域。
第三,Mina本身的Snapps的在DeFi領域的一些交涉。
SNZ Capital投資管理總監 Kai Wu:
我們相信零知識證明和隱私是未來幾年區塊鏈領域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Mina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設計方面都有領先地位,它完全可以在這兩個核心賽道上產生更巨大的作用。我覺得我能看到Mina未來的空間和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從細的角度講,Mina輕量級的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好的理念和應用的出發點。再結合本身原創的零知證明技術,並且上面會有一些原生的應用,我們就可以看到它的結構會更加豐富,這是我們可以期盼,也是希望看到的Mina生態。
關於這場主網上線釋出會,你如果想更好的瞭解嘉賓的發言,那麼可以檢視直播影片:https://www.8btc.com/video/6613173
來源:巴位元(王佳健)
免責宣告:Cointelegraph中文作為區塊鏈新聞資訊平臺,所提供的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ointelegraph中文平臺立場無關,且不構成任何投資理財建議。
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n.com/news/evan-shap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