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黃昏與新商業文明的曙光|用真相去透視未來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簡介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作者的觀點 :

1、關於變革的意義與緣由

2、到歷史的深處去尋找未來的真相

3、商業文明的新正規化和新的曙光

01  變革的意義

已經逝去的2018年,在人類歷史文明的程序中註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發生了太多   經濟增速驟然下滑、中美

貿易摩擦、反全球化的趨勢陡然盛行、民粹主義開始抬頭,世界大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爭端不斷,自人類進入工商業文明以來,世界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然而,任何的發展都是有其代償性的,到今天,高速發展的背後是一系列矛盾的不斷深化,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階級矛盾越來越尖銳,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式和利益格局越來越不能代表最廣大人群群眾的根本利益,那麼,是否意味著主流的商業和社會文明已經到了需要革命的時候了?

在這裡,特別要強調一下革命的意義,在人類的歷史上,能稱得上是革命的時刻是不多的,革命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革卦·彖傳》中:"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因此所謂革命,代表著人類自文明化以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式發生重大的改變和轉型,以中國為例,真正稱得上是革命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時期,第一個是夏商時期,中原社會從氏族部落邦聯制變革為封建制,第二是以商鞅變法為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社會從封建制轉型為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制度,第三個是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制度,建立了近代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後來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一次成功的變革,再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時期和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代表著中國從農業文明全面向工商業文明轉型,直至今天成為全球GDP第二大國,在工商業文明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2018年9月10日,著名橋水基金創始人、《原則》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在今年釋出了他的新書 (《債務危機》),作為全球最大的巨集觀策略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Ray 憑藉他對巨集觀經濟以及債務危機深入本質的瞭解與研究,帶領橋水看遍了世界經濟舞臺上不斷上演的泡沫與崩潰,瘋狂與絕望。 Ray 在書中說,“很多人認為過去發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經濟危機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我只看到了同樣一些事情一次次的重複上演。”書中羅列了過去一百年間曾發生過的48次經濟危機(GDP增速低至負3%或以下),包括對其中的三次(1921年德國爆發的“超級通脹”;1929年美國的“大蕭條”以及作者親身經歷的2008“次貸危機”)的詳細介紹。Ray看到了危機的真相,這是一個不斷重複上演的故事,但危機的出路在哪裡,這樣的故事還會一直一如往復的迴圈下去嗎?

要想認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歷史的深處,去尋找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和真相。我們知道,自工業革命和以股份公司製為核心的現代資本主義誕生以來,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繁榮至今,而今天的整個人類社會,都是執行在工商業文明的車輪之上,但這種制度真的是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制度嗎?他還會一如既往的繁榮下去嗎?需要回溯其發展歷程,在歷史中去尋找現代資本主義真相。

02 歷史的真相

自西方科學時代和工業革命誕生以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生了指數級的飛躍,同時也和公司和資本主義迅速結合,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使得生產效率飛躍式的提升,資本主義空前繁榮。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到“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界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隨之也帶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資本主義讓財富能夠快速的集聚在少數資本家的手裡,而資本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總是傾向於擴大產能,用越少的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但人們的購買力卻是非常有限的,自資本主義誕生以來,就面臨社會購買力不足的問題,於是,資本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刺激社會的購買力,讓自己的資本有更好的回報,為此他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因為當社會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商品產能過剩,大量商品賣不出去,資本家不得不縮減自己的投資和生產,導致大量生產資料被閒置,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從而導致工人失業,生產下降,但資本家寧願將自己手中的商品銷燬掉也不會願意救濟給普通民眾,這就會導致整個社會陷入混亂,從而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因此,產能過剩和購買力不足是資本主義面臨的最大問題。

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是1825年發生在英國的經濟危機,1825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週期性普遍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當時產能嚴重過剩,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工廠紛紛減產關門,股票猛然下跌,1826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銀行紛紛破產,機器裝置的價格跌到和廢鐵差不多,幾乎所有行業都遭到了非常沉重的打擊。面臨危機,英國的資本家努力尋找危機的出路,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英國的經濟帶來的空前的繁榮,也提高了英國的軍事力量,於是,資本家開始以軍事作為重要的後盾大規模的開展商品的對外傾銷,並將其觸角伸到世界各地,從而導致這一輪的危機逐漸化解。

而到了1837年,英國又開始爆發新一輪的經濟危機,而這一次的危機比以往來的更加猛烈,因為工業革命的浪潮以及延續到了德國、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以及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英國無法將其商品銷往歐洲其他國家了,反而多了幾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這場危機持續了6年,各國的工業規模都縮減了一半以上,而這一輪危機中,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直接動用軍事手段來開啟新的市場,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就是英國為保護鴉片貿易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1842年強迫中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鑑於英國強大的國力與軍事力量,在這場對外擴張的程序中英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以及英國冶金和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於是這一輪經濟危機逐漸化解,1843年開始,英國又迎來的新一輪的繁榮。

但危機之後的繁榮年代僅持續了4年,1847年歐洲又爆發了新一輪的經濟危機,而這一次危機持續的時間比繁榮年代還要長,導致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的歐洲國家爆發了大規模失業,機械、鋼鐵等新興產業的規模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比以往的經濟危機都更加猛烈。而這一次經濟危機資本家還沒有找到新的出路,一場全面的政治革命開始席捲整個歐洲大陸,1848年爆發歐洲革命,1月,法國爆發了二月革命,起義軍趕走了國王,重建第二共和國,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和普魯士首都柏林在1848年3月爆發了革命。為了反對奧地利的統治,匈牙利和捷克也於3月爆發了起義。同月,羅馬尼亞為反對俄國、奧斯曼帝國、奧地利的統治爆發了起義,剛剛出現的工業城市一時間幾乎都掌握在新興的無產者手中。

在這一輪經濟危機中,政治危機爆發,無產階級佔領了大部分工業城市,而這個事實大大鼓勵了無產階級和年輕的馬克思,也為馬克思寫《資本論》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1847年-1848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綱領性檔案就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認為,既然資本主義容不下新興的工業生產力,就該讓位給新制度,現在工業化已經到來,而購買力卻總是嚴重不足,那麼我建立公有制企業,為大家共同所有,多餘的生產力生產的多餘的商品直接按照工人的需求分掉,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當時的馬克思以及眾多的無產階級覺得,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盡頭了,資本主義制度必須讓位給新的制度。

但1848年的革命因為資產階級政權的強大和瘋狂鎮壓,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次經濟危機也由於一些新興技術的進步而慢慢得到緩解,但危機仍然在不斷的持續,幾乎每10年一次,法、德和美國於1856年和1857年先後爆發金融危機,並迅速發展成為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866年英國爆發了同樣具有世界性質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波動的範圍和影響越來越大,之後的經濟危機幾乎都是世界性的。

而與此同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1848年,聖弗朗西斯科發現金礦,也因此被中國人稱為“舊金山”,1851年,墨爾本也發現金礦,被稱之為 “新金山”,因為這兩個地方在當時都是蠻荒之地,處於無政府的狀態,這些資源不能在短時間內被資本家迅速佔有,從而引發了一輪淘金的狂潮,無數人希望透過淘金翻身,因此這些黃金就被分散到了無數淘金者的身上,在金本位的時代,金礦的發現瞬間給資本主義注入了硬通貨,使無數的淘金者和普通民眾擁有了購買力,從而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

但是我們要知道,黃金本身並不是物質財富,在金本位時代起屬性是貨,同時也不能直接創造任何物質財富,反而要消耗大量的生產力去開採那為什麼黃金可以緩解經濟危機呢?我們現在都知道,金融是經濟的潤滑劑,其本身雖然不直接創造財富,但可以最佳化資源和財富的配置,從而間接的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在那個年代,商品的流動性極其欠缺,資本主義世界也極其需要一種具有世界公信力的硬通貨,從而為資本主義提供流動性,帶來購買力,而黃金正好完美的扮演了這一角色,因此舊金山黃金的發現瞬間給資本主義注入了流動性和潤滑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購買力,從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危機的發生。但因為黃金本身並不是財富,卻能能購緩解經濟危機,帶來繁榮,反應了資本主義的荒謬性,而這一現象則說明了經濟危機的問題根本不是物質,而是某種人類社會運作的方式或制度的問題,而馬克思就是看到這種現象的荒謬性,於是提出要搞共產主義,用一種新的制度替代共產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建設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但經濟危機的緩解讓人們漸漸忘卻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荒謬性,投身到新的經濟生產建設中去,馬克思的思想也被束之高閣。

隨著黃金逐漸被開採殆盡,但產能過剩和購買力不足的問題始終存在,一輪又一輪新的經濟危機又開始顯現,而資本家又不得不尋找新的購買力和化解危機的新的出路,而在此時,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全球化擴張,尤其是對於東方國家的擴張,東方農業文明的強盛讓東方國家的手工業和組織程度異常發達,在過去幾百年正常的貿易程序中及時有貿易保護政策和較高的關稅壁壘,西方國家對於東方國家仍然貿易仍然有較大的貿易逆差,正常的貿易不行,西方國家就用軍事力量暴力開啟市場,以消化資本主義過剩的產能, 1860年,英、法在俄、美的支援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開始對印度的全面統治,1870年後連非洲也被西方列強一舉瓜分,同時期日本也接受到西方列強的洗禮,開始明治維新和全面脫亞入歐,迅速完成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化而加入西方列強陣營,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本入侵中國和朝鮮,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而當新的購買力被資本主義瓜分殆盡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互相鬥爭,去搶佔對方的購買力,因此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為資本主義陣營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大打出手。因此,資本主義為資本尋找新的購買力同時,透過軍事和暴力手段進行擴張是其尋找的重要出路,而這會導致戰爭,戰爭的出現消滅掉一部分資本主義生產的多餘的物質財富,從而又釋放出新的需求,因此,資本家為資本尋找新的購買力和出路是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戰爭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資本家在為資本尋找出路和最大化增值的道路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維持資本主義制度的延續,那就是技術進步。新技術的產生會讓資本創造物質財富的效率進一步提高或創造新的物質財富,資本家為了追求資本利益的最大化,會爭先將手中的資本投入到技術的研發以及應用上,此時就會僱傭員工和購買原材料,擴大生產能力和提高生產質量,而此時也能創造新的購買力,從而維持了資本主義體系的正常運轉,避免經濟危機的爆發,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幾十年,以內燃機和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就開始萌芽,1900年前後,出現的科技進步越來越多,萊特兄弟1903年試飛飛機,馬可尼1898年第一次發射無線電,同時期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戴姆勒發明了第一輛汽車,技術的飛速進步一定程度上也創造了新的購買力,從而讓資本主義制度得以延續和運轉,但與此同時,技術的進步也會創造出更多的產能,讓資本家不得不又去尋找新的購買力,從而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後移,避免了經濟危機的迅速爆發。


當暴力擴張走到盡頭和科技進步趨於緩慢的時候,經濟危機的苗頭有開始顯現,而此時的俄國卻找到了一條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下臺,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由市民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會議”)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聯合其它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於同年11月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即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以馬克思思想為主導,建立公有制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制度,企業是國家的,是所有人的,產品所有人一起分配,於是過剩的生產力不再是問題,也沒有了因為搶佔購買力而引發的戰爭,於是俄羅斯迎來空前的繁榮,經濟蒸蒸日上,大量的美國失業工人來到蘇聯,蘇聯的工業每五六年就翻一番,直至後來變成了世界第二工業國。

而此時1929年的美國,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10年,新一輪的經濟危機又如約到來,並迅速蔓延至全球,美國的工業水平嚴重倒退,銀行業破產,410億存款去擠兌60億現金,德國失業人口加半失業人口占了總數的2/3,英國面臨黃金的擠兌,不得不廢除金本位制度,新一輪世界經濟危機再次衝擊資本主義制度,1933年,希特勒和羅斯福分別上臺,接手了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國,不約而同地拋棄了自由資本主義的思想,開始效仿蘇聯,讓國家來介入經濟,從而誕生了美國曆史上偉大的羅斯福新政,但美國和德國無法直接切換到公有制經濟,在原始的自由資本主義做出了修補,透過整頓金融業,恢復工業,強化國家對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興辦公共工程,減少失業等手段緩解經濟危機,但資本主義政策要靠企業的剩餘利潤來收稅,如果不能創造新的購買力,國家大舉投資的方法無法長久,因此,他們想出了刺激購買力的新手段—國債,即以政府的信用作為背書發行國債,用未來的利潤承諾向社會募集資金,並把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如羅斯福僱傭工人修總體頭像,希特勒僱傭工人為德國修建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但也藉此造了很多武器),在他們僱傭大量的勞動力的同時也向社會投放了新的購買力,從而充分帶動了就業,緩解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而在此時,政府透過干預經濟創造需求從而緩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這一過程被凱恩斯了下來,1936年寫書闡述這一理論,從而開創了“凱恩斯主義”的經濟理論,即政府透過行政手段把資本家賺到的美元變成了有利息的國債,並代表資本家投資,追求眼前的平衡,把問題往後推,凱恩斯自己就曾說過,“長期是對當前事務的誤導。在長期中,我們都死了”,表達了他對於資本主義制度的無奈,其本質是把眼前的問題後置,但始終沒辦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政府透過把未來的稅收收入變成國債讓企業購買,在沒有外部市場的的情況下,只能借舊債還新債,債務會越來越大,30年代,美國的國債漲了四倍,而國債漲,政府不得不透過貨幣貶值來減輕負債,但貨幣貶值會帶來嚴重的通脹,隨著通脹的越來越大,會加速政府的垮臺,因此隨著政府的債務越來越大,這種政策開始漸漸的失靈,1938年,美國和德國再次陷入全面蕭條,不景氣再次蔓延至全球,隨著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和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得不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

二戰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同時中國也開始全方位轉變,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馬克思共產主義的正確性,但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並沒有得到緩解,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開始實行一種利潤倒流制度,美國不僅不壓制盟國搞工業,還給他們貸款,開放市場,鼓勵他們賣東西到美國,尤其是西歐和東南亞、日韓等中蘇鄰國,美元開始全球化,但為了確保美元的信用,美國實行以黃金掛鉤的金本位制度(二戰結束時美國擁有2/3的世界黃金儲備),從而也建立起了以美元為核心的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如此一來,又創造了新的購買力,資本主義再次進入繁榮年代,即所謂戰後“黃金時代”,但因此也導致了美國自己的工業受排擠,隨著購買力的缺口與日俱增,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再次陷入困境,而此時美國的黃金已經不到二戰末期的一半,此時各國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用美元換黃金,導致美國不得不讓美元和黃金脫鉤,佈雷頓森林體系迅速解體,到了1979年,美國通脹率13%,沒有了黃金做保障,美國不敢隨便加印美元,而其他國家也沒有資格和能力擔保自己的通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再次陷入危機,1973年到1982年,西方世界兩次陷入大危機,幾個工業國都至少出現了兩次10%-20%的工業跌幅。而此時里根上臺,為了緩解當前空前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方面要繼續發行國債向全世界投放購買力,另一方面還要避免惡性通脹,里根政府想到的解決方案是先向世界投放美元再收回,於是美國採取了空前的高利率政策,80年代初期,國債利率15.8%,雖然說高利率會讓美國的債務更大,但高利率也意味著海外的美元會因為高利率而回流,讓政府手裡有錢來投放購買力和償還眼前的利息,即用未來的高利率來避免眼前的通脹,以前美元擔保的是實體財富,而國債擔保的是未來的稅收,都與實體財富掛鉤,而現在美元擔保的是國債從而避免通脹,而國債擔保的是未來的美元,從而脫離實體財富形成了一個毫無意義的空迴圈,也為了讓全世界承認美國的金融空迴圈,美國投入大量軍費來強化軍事力量,讓美軍為美元而戰,以武力的方式強迫美元和石油和海運掛鉤,從而也爆發了一系列戰爭,讓美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帝國,用金融手段把資本主義國家綁在了一起,讓全世界來消化美元的通脹,用軍事手段幫助資本主義向世界投放購買力,從而暫時填住了購買力的缺口,80年代,資本主義再次進入空前的繁榮,此輪中的美蘇冷戰也以蘇聯失敗告終,從而導致了蘇聯經濟的崩潰和蘇聯解體,象徵著社會主義的偉大嘗試宣告失敗。

隨著美國國債與美元金融空轉的格局愈演愈烈,為了維持金融體系的運轉,就要求美國的金融資產具有較高的收益率才能吸引資本的迴流,而收益率不高的工業就自然會被排斥,導致了美國工業的空心化,美國的產業人口越來越少,工業規模巨幅縮減,到現在,3億人口只有1000萬出頭的製造業勞動力,其中三分之一在軍工,而金融空轉沒有了實體產業做支撐隨著國債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信用卻越來越低,而美國投放的購買力的能力也逐漸枯竭,於是美國金融精英又想到了一種手段—次貸,即把錢借給沒有償還能力的底層人民,創造新的購買力,但是需要找一個能夠實現增值的物品做抵押,而此時繁榮了幾十年的房地產帶來了增值的預期,於是只要窮人願意買房,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將錢借給窮人買房並用房子來作為抵押,從而又創造了新的購買力,有了購買力,經濟好轉,房價又進一步提升,但這樣的模式卻無法永久迴圈,隨著債務越來越大以及違約事件的爆出,2008年,一場橫跨全球的次貸危機爆發,資本主義再次陷入重大危機,而恰好也是在此時,中本聰釋出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和區塊鏈正式誕生。

03 商業文明的新正規化

回溯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以公司制和私有產權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制度自誕生以來,總是危機不斷,雖然一次又一次的暫時性化解了經濟危機,但資本主義也從未在內部找到過有效的解決方案,一次又一次的將危機後移從而引發更大的經濟危機,甚至還爆發了多次戰爭,而到了今天,資本過去化解危機的方法也逐漸都走向了沒路,而事實也證明,資本主義的危機永無止境,工業革命兩百多年來生產力已經大幅提高,而生產關係至今沒有發生改變,資本主義下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而購買力的缺口也越來越越大,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代表,那麼拯救人類社會的下一個道路在哪裡?

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套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透過加密演算法實現了賬本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點,並透過確定的共識機制對區塊鏈上有貢獻的節點給予及時和公平的獎勵,從而改變了原來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分配製度,而比特幣的共識機制POW,其本質就是按勞分配而非按資本分配,而以以太坊為代表的2.0版本的公有鏈則透過構建智慧合約的方式塑造了一個自動執行和充分可信的區塊鏈網路,因此,區塊鏈的產生可以降低人們組織協作的信任成本,同時能夠以及時Token激勵的方式提高人們的參與動力,恰恰解決了人性中最重要的兩個阻礙人類展開大規模有序協作的特性:信任和及時公平的激勵,如果能解決信任和及時公平激勵的問題,那麼現代人類社會的權利關係,組織關係和分配關係都將發生改變,而這三種關係的組合就是生產關係的本質,因此我們可而已相信的是,隨著區塊鏈的廣泛應用,人類社會生產關係將發生一次非常大的變革和跨越。

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未來我們可以暢想的是,未來我們每個勞動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創造能力發行Token,而不是讓其掌握在資本主義政府手中,而誰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夠被市場所認可而得到激勵,並且每個人創造的價值都可以被精確的記錄而不可被篡改,而且記賬的權利被廣大的公眾所擁有,而並非只是被中心化的機構所擁有,從某種意義上就能開啟一種“生產從屬於消費”的新計劃經濟體系,同時所有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智力、資源)都會被公平的投入到物質財富創造的過程中來同時也得到公平的回報,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資本主義”或“全要素資本主義”,而這樣一來,傳統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基石(複式記賬、公司制、私有產權法律保護)將被區塊鏈世界的三大基石(分散式賬本、分散式自治組織、智慧合約)所代替,因此,區塊鏈網路所構建的是一個去信任中介、按需求配置供給、按價值創造分享收益的充分可信價值網路,促進生產要素與資源的最佳化與配置,從而徹底改變原有的公司制的資本主義制度,也避免了由於資源錯配而形成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透過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公社性質的組織,從而實現一個“分散式自治”的理想社會,進而開啟一場數字世界的文藝復興,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區塊鏈即將帶來人類生產關係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緩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尖銳的矛盾,而這一次變革,所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和全新的社會,就像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原理》所描述的那樣—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國家和政府,集體生產,消費資料按需分配,社會關係高度和諧,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而時間到了今天,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誕生只是一個開始,開啟了潘多拉的盒子,而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文明發展方式,隨著其與AI、雲端計算、大資料、IOT等技術的不斷融合,將帶來一個全新數字商業文明,人類文明迎來了一個開創性的歷史拐點,帶領人民走向未來的一定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新的正規化,將區別於現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型的商業經濟和以國家為單位的治理結構,未來一定是一個個跨國界、跨地域、跨邊界、跨文化的協作體系和利益共同體體系。從而擺脫現有結構下的惡性競爭和階級分化格局,不侷限於相互博弈而是共贏未來,最終走向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格局,共同體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詞彙,未來的新文明一定建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上的文明。

網際網路打破了資訊傳遞的邊界,區塊鏈提供跨地域價值傳遞和協作的網路,在數字空間和數字世界中,將重建一套全新的秩序,超越國家的概念,整個人類共有、共享、共創、共建和共贏,從而在數字世界和數字商業文明的正規化下,真正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鴻篇鉅製電影《2012》展示了這樣的情節:在尋找和前往諾亞方舟基地的過程中,傑克遜一家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他們終於到達方舟基地。然而已經制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湧來的受災人群。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我們同樣期待,一個全新的數字商業文明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諾亞方舟,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美好世界和迎來一個新文明的曙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