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對話DeFi,守望者視角

買賣虛擬貨幣

來源|LLab

DeFi 在 2020 年突然走紅,過高的漲幅,不斷的安全問題,眾多資本的進入會把 DeFi 推向何方?未來又有哪些方向更值得我們關注?日前,比原鏈高階研究員與LLab進行了對話,以DeFi 守望者的視角探討了以上的問題。

LLab:你認為“DeFi”這個概念準確的概括了它在做的事情嗎?你認為它應該是怎樣的?

馬烈:這個問題作為本次交流的第一個問題,我認為非常好,我也覺得我們在討論之前,一定要限定“DeFi”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否則可能在說兩件不同的事情。DeFi 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 的縮寫,我們拆開來看。首先,Finance 金融是囊括了這類協議在做的事情的;而 Decentralized 在我看來是在描述實現這種金融服務的方式。

如果我們把和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限定在基於智慧合約實現的金融服務,那我認為 DeFi 這個概念是準確的,像現在在以太坊、比原網路中囊括交易、借貸、衍生品的金融服務都在此列。

我們可以用一個三維座標系去描述 DeFi 的應用方向:

LLab:我們最近都知道一個很火的專案 COMP。COMP 代幣根據 CMC 的資料顯示目前幣價人民幣1,100 左右,專案市值在29億人民幣,但據瞭解 COMP 代幣只是治理代幣,並沒有任何分紅許可權,它靠什麼支援那麼高的幣價?是否存在暴雷風險?

馬烈:談 DeFi,現在確實避不開 Compound。COMP 前期流通量較低,想要提升幣價是相對容易的。現在隨著 COMP 流通量的增多,我認為它維持目前的市值是比較困難的。

COMP 透過流動性挖礦獲得,它其實和很多礦幣一樣,存在早期高通脹的問題。人們的資本也是有機會成本的,並且很多還是借來的,承擔者直接的利息成本,所以可能多數參與者挖了 COMP 之後是會直接賣掉。我們也可以看到,六月下旬以來,COMP 市值是持續下行的。

COMP 挖礦收益下降,也會導致其挖礦資金的減少,這應該是可以預見的。但 COMP 的挖礦會持續 4 年,所以挖礦的影響並不會消失。在這個過程中,COMP 如果能很好地去掉一些高風險的槓桿,那流動性挖礦本身給協議帶來的應該主要是正面影響。

COMP 不分紅,其實規避了被視為證券風險。同時,我覺得暫時不分紅倒不是很大的問題,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科技公司的股票也都是不分紅的。COMP 既然具備治理權,未來是有可能透過治理獲得分紅的,當然可能採取其他方式,如“回購銷燬”。

LLab:那我想問一下將治理代幣分發給協議使用者,期望以此來鼓勵使用者使用協議,並將所有權分發給活躍涉眾。這樣種激勵性質的模式是否能持續下去?您認為流動性挖礦或「yield farming」會為 DeFi 帶來健康的治理嗎?

馬烈:我覺得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去中心化協議需不需要治理 token;另一個問題是,治理 token 如何分配。

第一個問題:首先我認為去中心化協議最終是應該下放治理許可權的,MakerDAO 就這一點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其次,治理 token 是實施治理權下放的一種選擇。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在這方面的探索非常少。

Compound 其實之前探索過直接用使用者的歷史累積利息作為選票進行過投票。但實 際我認為,這種方式會有一些弊端,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發行 token 是相比之下更好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治理 token 如何分配。關於 token 的分配,我們看到過去有幾種方式——PoW/PoS 等基於共識機制的挖礦、私人銷售、公開銷售,還有就是流動性挖礦這種基於業務激勵的分配。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 MakerDAO MKR 的分配方式是面向特定的組織或個人私人銷售,這對它在早期維持較高的治理水平或許有積極作用;MakerDAO 可用募得的資金間接地推動其業務發展。

Compound 和現在很多其他 DeFi 協議的流動性挖礦實際是採用了直接激勵或者說補貼自身業務的方式,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對業務的短期提升是很有效的。我們其實已經有一些觀察的例子表明,此類分配方式帶給參與者的高收益無法持續的,但挖礦激勵依然會在整個挖礦週期內起作用。所以,我覺得這種模式在高收益階段帶來了一些風險作為補償,甚至影響到其他協議,它的可持續性還有待驗證。"流動性挖礦或「yield farming」會為 DeFi 帶來健康的治理嗎?"正如我前面所說,流動性挖礦實際是一個代幣分配和冷啟動問題,而能否健康地治理協議其實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流動性挖礦對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選票的分佈上。

LLab:從資料來看,2020年 DeFi 專案代幣的漲幅已經超過主流代幣 BTC、ETH,而且目前依然有很多機構湧入,面對已經有過高漲幅的 DeFi 專案,普通投資者還有機會能買進嗎?如果想要買進有什麼投資建議嗎?

馬烈:我覺得目前除了 gas 費較高外,一般投資者參與 DeFi 的門檻已經非常低了。現在的 DeFi 並不是像 2017 年 IC0的專案那樣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我建議使用者在考慮買入某 DeFi 的代幣前至少先全面瞭解它,包括親自體驗一下它的整個業務。另外,正如前面所講,流動性挖礦的專案代幣可能面臨早期高通脹的問題,高幣價難以持續,需要注意相關風險。一般投資者可以保持耐心,等通脹降下來來後再參與,這時候很多專案也經過了時間的檢驗。我個人還是從比較長期的角度去投資 DeFi 專案的。

LLab:目前很多 DeFi 專案為了解決流動性問題介入了自動做市商(AMM),目前已知的幾種 AMM 有恆定總和做市商(CSMM)、恆定平均值做市商(CMMM)和混合常數函式做市商(CFMM),想問一下這幾種 AMM 分別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哪一種 AMM 可以更好的解決目前問題?

馬烈:是的,目前 AMM 在 DeFi 中的用例已經非常多,具體而言是混合常數函式做市商(CFMM)。針對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位比我更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我的同事,比原鏈首席研究員劉秋杉,他是 MOV 超導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該問題有很深刻的認識。我在這裡分享他的回答。

CSMM、CMMM、CFMM 這三種包括更為著名的恆定乘積做市商 CPMM(Uniswap)都是 AMM 在 DeFi 上落地的典型代表,實踐也證明了這些基於純數學的做市商機制可以讓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擁有比肩 CeFi 的體驗和剛需場景。

從原理、風險路徑、工程化角度看,CSMM 是最為簡單而直接的,而且可以保持恆定不變的兌換匯率,缺點也很明顯,流動性有枯竭的時刻,一旦其中某種幣被兌換乾淨,將很難再自發建立起流動性池,當然可以透過所謂的流動性保護和人工干預機制來控制,但這也大大降低了體驗,目前很少有專案直接採納 CSMM 做市機制,可能某些半中心化的穩定幣兌換場景會部分引入。

其他三種的綜合複雜度,從低到高依次是 CPMM < CMMM < CFMM,這三種也經常被放到一起進行對比,從應用場景重合度看,CPMM 和 CMMM 存在很大的重合面,而 CFMM(混合常數做市商)一般會針對特定的兌換場景進行設計,比如穩定資產間的兌換,CFMM 的函式構造過程也將遠遠比前兩者要複雜得多,需要用到高等數學領域的知識和計算,但相應帶來的系統和演算法複雜度和風險度也會比 CPMM 和 CMMM 高出一個量級,某些高階的數學分析最佳化方法,比如凸分析/最佳化可以很容易的適配到 CPMM 和 CMMM 所採用的簡單數學公式,但卻很難直觀作用於 CFMM。

針對穩定幣兌換場景的 CFMM 的曲線是介於 CSMM 和 CPMM 之間的一種形態,即能擁有 CSMM 保持兌換匯率穩定的優勢,這對穩定幣兌換場景來說是剛需,又能夠像 Uniswap 一樣在流動性快要枯竭的時候不斷自動提升價格,越枯竭價格越大,以此保持無盡的供給和靈活的匯率調整,畢竟穩定幣間也會存在匯率偏差,CFMM 需要能夠自動跟隨市場波動,透過吸引套利者完成場內場外匯率平衡。這種 CFMM 應該是目前在穩定幣兌換場景裡最為高效的機制,即便與 CeFi 相比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缺點也正如我們剛才所講,它的研究以及工程才剛剛起步,對於 DeFi 來講完全是一個從0 到 1 的過程,其中存在非常複雜的原理、工程以及風險三方面的深化和挖掘。

如果團隊沒有足夠的能力,不僅不會用它帶來效益,反而會給自身帶來災難,因為一旦出現故障和漏洞,將是系統級的資金風險,另外的一個缺點是場景和收益上的,只有將這種 CFMM 不斷推向更多的場景和使用者,才能給流動性提供者帶來可觀的年化收益,才能留住 LP,這也是一個難題。

最後,我們講 CPMM 和 CMMM 很相似,不僅在應用場景上,即任何兩種資產間兌換,跟 CeFi 交易對一樣,而且在數學原理和數學公式上也幾乎一致。所謂的 CMMM 只是在 CPMM 的恆定乘積的基礎上對每一項進行了加權,因此嚴格上應該叫恆定加權幾何平均值做市商,加權的作用也往往比較侷限,尤其是在兌換這個場景裡,一般加權的權重都設定為一樣,也就跟 CPMM 是一樣的公式形態。

目前來看 CPMM 和 CMMM 幾乎近似一致,二者也在不斷搶奪彼此的市場份額。它們都保持了最簡潔的數學形態,可以提供無盡的流動性,能夠靈活隨著市場匯率波動而改變場內匯率,非常適合主流幣、山寨幣的兌換場景。而這些兌換也佔據了數字資產交易的絕大份額市場,因此它們可以成為交易量最大的 DEX 平臺。它們完全開放的上幣和手續費調整模式,也極大撼動了 CeFi 的傳統地位。它們的缺點也是很明顯,會存在明顯的無常損失和滑點損失問題,尤其在遭遇極端行情和閃電貸攻擊的時候,不僅給自身帶來系統風險,也會給與之組合的其他 DeFi 產品帶來組合性風險災難。因此在建設這種交易平臺的時候,最為重要的就是風險和保護機制的建設,將遠遠比業務本身更為重要。

LLab:其實這個問題也想聽一下潘超(MakerDAO 經濟研究員&中國社羣負責人)怎麼看?

潘超(嘉賓):AMM(自動做市商)在 DeFi 裡存在不少誤解。AMM 在傳統金融交易中是和高頻交易聯絡在一起的,要求演算法足夠複雜、聰明、快速響應,且非常依賴於計算。而在以太坊內生的 DEX 裡,由於計算成本的限制,AMM 只能採取簡單的模型,但金融市場的複雜性顯然是無法透過一個線性函式可以模擬的。

恆定總和做市商也好,平均值也好,都是簡單地模擬存貨變化的套利結果,無法做到價格發現。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 DeFi 上自動做市的市商文章《自動做市商 DEX 經濟學》。

更好的 AMM 模型需要更加複雜,而複雜的模型需要建立在共識成本更低的網路上。應將結算層留在以太坊,交易撮合放在鏈下或二層。

LLab:很感謝馬烈和潘超的分享。我們瞭解到目前 DeFi 大部分的“應用”仍然停留在透過數字幣抵押的進行借貸來為數字世界製造流動性,我們什麼時候能接入現實世界資產,接入現實資產有什麼難度嗎?

馬烈:是的,目前 DeFi 依託的資產依然是加密資產,而且由於對鏈上資產的需求,我們看到 BTC 正在跨鏈到達以太坊等鏈上。

鏈上資產的規模,限定了 DeFi 的發展,不引入現實世界資產的話,各協議只能爭奪有限的蛋糕。我認為 DeFi 的潛力遠不止現在所展現的樣子,現實世界資產大規模進入 DeFi,在我看來一定會發生,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

這其中會有些問題,首先是意識形態問題。DeFi 社羣其實是對現實世界資產有牴觸的,不過 USDT、USDC 在某種程度上都算是現實世界資產,目前在 DeFi 中接受越來越廣——我覺得後面“真香定律”或許會起作用。

現實資產進入 DeFi 還會有一些實現上的問題,比如很多現實世界資產和加密資產不同,它們都是有著一定期限的,很多具體問題需處理。另外,現實資產進入 DeFi 還需要處理監管問題等。

真到了現實資產廣泛進入DeFi 協議的時候,DeFi 會擁有更豐富的外延,或許稱之為開放金融更為合適。

LLab:安全是DeFi永遠要面對的問題,您認為DeFi智慧合約的安全在何種情況下可以承載更大的資產呢?更進一步,如果DeFi的安全問題得到某種保障,這是否會為公鏈的大規模商用開啟路徑?

馬烈:安全問題非常重要,但在以太坊DeFi 生態中也異常複雜。在以太坊生態中,除了 DeFi 協議自身智慧合約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外,各協議之間還有複雜的耦合風險。這些耦合風險包括:

閃電貸雙刃劍問題,我們已經看到多起透過閃電貸對 DeFi 協議進行 0 成本攻擊的事件,我認為這個問題將會與以太坊 DeFi 生態共存很久;

相容性問題,我們看到 Uniswap 和 Lendf 這兩個平臺都曾經因為 ERC-777 標準的相容性問題發生過嚴重的丟幣的一些事件;

商業模式間的衝突,比如目前 COMP 挖礦實際就像一個流動性黑洞,影響了其他協議的業務,也帶來安全問題。

而以太坊的耦合風險恐怕只有透過協議間長期的磨合來消除了,但這過程中,新的協議又可能帶來新的風險;可能後期也會逐漸形成某些避免耦合風險的標準。我覺得,由於以太坊生態中的不確定性,恐怕只有當它的 DeFi 協議的安全經歷時間檢驗後,才能夠承擔更多的資產。

“如果 DeFi 的安全問題得到某種保障,這是否會為公鏈的大規模商用開啟路徑?”DeFi 的安全問題只是公鏈大規模商用的一環,公鏈能否大規模商用還取決於公鏈自身的吞吐量和安全性;另外,即便DeFi 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完全保障,公鏈也有可能從其他領域獲得採用。

LLab:馬老師可否聊一下 DeFi 專案的分佈版圖,比如聚合器、預言機以及 DEX、借貸協議之間的關係和目前的分佈情況?

馬烈: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用我前面發的圖來看就比較直觀。我們認為 DEX、借貸、衍生品是 DeFi 應用的三大賽道,而預言機在其中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沒有預言機,我們看到很多 DeFi 協議,如 MakerDAO、Compound 、Sythetix 等都將無法存在;甚至目前的 DEX 也需要預言機的保護。

關於預言機我可以聊一聊我的一些觀點。智慧合約需要去中心化的預言機。在如今的去中心化預言機中,市值最大的是 Chainlink。實際上我認為,市值是預言機非常重要的一個屬性,它代表了該預言機專案的經濟頻寬。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去中心化的世界裡,沒有法律和暴力進行追責,只能透過經濟機制設計來防範作惡。安全問題實際在這裡是一個經濟問題。

市值越大的預言機專案,實際就能夠服務更多有價值的智慧合約,也就是能承載更多的業務,這會進一步推動其市值的增長,完成商業閉環。相對而言,小市值的預言機發展就會比較困難。不過,其實 Chainlink 現在還缺乏 Staking 和 Slash 的機制,從這個角度上還沒有完成商業閉環。

另外,從三個賽道來看。除了底層協議,我覺得複合應用或許會是很重要的發展領域。在目前的網際網路(Web2)中,應用之間幾乎是完全隔離的。無論是使用者與應用互動產生的公共資料還是使用者自身的資料,都由應用提供方所掌握。它們以此來構建自身的護城河。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