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root 已啟用:不是比特幣進化慢,而是我們進化慢

買賣虛擬貨幣

自從區塊鏈(blockchain)這個詞被從比特幣中抽象出來之後,整個業內就瀰漫著一種奇特的意識形態敘事(ideological narrative)。這個敘事是這樣的:比特幣是一架又慢又舊的破馬車,十幾年了沒有什麼改進,什麼炫酷的功能都沒有。當然,從人類“無利不起早”的天然本性而言,給你講這麼一通破爛話的人,絕對不是吃飽了撐的無事生非,而通常都會在看到你對手裡的大餅(BTC)起了半信半疑之心之後,趁機向你推銷他正在兜售的拉風跑車專案。

北京時間11月14號下午13點15分27秒,隨著區塊高度709632的區塊被挖出,比特幣自2017年隔離見證升級之後最重要的升級之一,Taproot升級,宣告成功啟用(今年6月份就已經獲得超90%礦工投票lock-in了,本次啟用屬於明牌)。

該區塊中包含了chainside聯合創始人Federico Tenga的一筆V1_P2TR交易。在該筆交易中,Federico在OP_RETURNDATA中附加了一句話:gm taproot 🥕。據信,這是歷史上第一筆Taproot交易。為了搶到這個名次,Federico支付了2510 sat/vB的礦工費(手續費),這大概是正常礦工費(不到10 sat/vB)的5百多倍。[1]

Taproot升級為我們帶來了區塊擴容、更好的隱私性以及增強的擴充套件性等諸多好處。這些好處主要是由於兩項技術的引入而帶來的。其一就是Schnorr簽名,而另一個就是MAST(默克爾化的抽象語法樹)。

Schnorr簽名能夠壓縮數字簽名的尺寸。單簽名比ECDSA節省約12%的尺寸,也就可以節省轉賬手續費。以及,它能夠把多簽名壓縮成一個簽名,這可以極大壓縮多籤地址的尺寸,並保護多籤參與者的隱私。據說早在2012年Mike Hearn就在bitcointalk論壇提出過類似想法。透過壓縮簽名尺寸,相當於擴大了區塊容量,容納更多交易量。

MAST則可以大大改善P2SH交易的交易尺寸、隱私性和靈活性。最早的BIP-114提案是由Johnson Lau於2016年提出的。早前的P2SH交易可以允許支付時不揭示script(比特幣指令碼程式碼)。但是,當花費UTXO(未花費的交易輸出)時,便需要提供script且記錄到鏈上,從而佔據區塊鏈的容量。如果script比較複雜,則會佔據較多的空間。MAST的引入使得我們可以把包含很多條件的複雜指令碼組織成默克爾樹。在花費UTXO時,也只需要揭示默克爾證明和涉及的script,而不需要揭示整顆樹。這就節省了區塊容量,改善了指令碼的隱私性。同時,由於開啟了script尺寸的限制,這就為比特幣的可程式設計性引入了更大的擴充套件性和靈活性。

應該說,上面幾段話對一些只在中心化交易所炒炒幣,甚至連私鑰都不懂的朋友來說無異於天書。別說Taproot了,便是4年前的segwit(隔離見證),對很多所謂圈內的人來說都不知何物。這沒有什麼可恥的。我頭一次看這些新技術、新名詞也是腦袋爆炸。多學習,多研究,多琢磨琢磨,也就搞明白了。

相比於科技的進步,我們掌握知識的能力進化的實在是太慢了。時至今日,很多人還搞不清楚比特幣究竟是儲存在自己手機上的錢包裡,還是在比特幣網路上。自己手機或者電腦上的錢包軟體又是起什麼作用的。私鑰是什麼,助記詞是什麼,所謂的HD錢包又是什麼。1開頭的地址,3開頭的地址,5開頭的地址,bc1開頭的地址都有啥分別。怎麼把大餅從交易所提出來,放到所謂鏈上。怎麼自己掌控自己的比特幣。怎麼簽名轉賬比特幣。怎麼使用隔離見證地址。以及現在,如何構建Taproot交易呢?

有人於是說,那就不要讓使用者自己掌握私鑰,遠離這些技術細節好了。回到託管式的環境,回到網際網路中心化的使用者體驗。這樣一種使用者體驗的改善,就像中心化交易所一樣,是以犧牲使用者自主掌握資產為代價的。這直接拋棄了去中心化以來全部的價值觀。這又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退化呢?

如果只是為了發明一個噱頭,讓投機者去炒、去賭,那就儘可以不考慮這些。那就不僅不應該限制OP_RETURN的尺寸,甚至應該擴充script使之支援圖靈完備的程式設計。這樣就可以在比特幣上發行各種空氣幣、土狗幣,再搞出來各種為炒而生的應用出來,所謂繁榮的生態。但是比特幣一路走來,似乎是走了相反的道路。不僅從一開始就極大限制了script的功能,而且主動縮短了OP_RETURN的資料尺寸,限制了在比特幣鏈上玩各種花活兒的可能性。

比特幣是審慎的。它清楚自己有更大的使命。Taproot的啟用,可能會有利於二層的發展。但是,並不會給一層帶來自限性的問題。相反的,它會因為壓縮了資料尺寸,而擴大了一層的容量。

比特幣是富有耐心的。它肩負著普及去中心化數字貨幣(而不是在中心化平臺上進行投機)的歷史任務。所以它必須耐心地等待,等待每一個人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

參考資料:

- [1] 最早的Taproot交易 https://mempool.space/tx/777c998695de4b7ecec54c058c73b2cab71184cf1655840935cd9388923dc288

(公眾號:劉教鏈。知識星球:公眾號回覆“星球”)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貨幣為極高風險品種,有隨時歸零的風險,請謹慎參與,自我負責。)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