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三地監管機構頒發三張STO交易所牌照 數字證券發行正走上正軌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曹元

從6月1日到9月1日,正好3個月,立陶宛、中國香港、瑞士的監管部門相繼頒發或者核准了證券型通證交易所牌照。沉默一段時間的STO在政府機構監管部門的支援下,開始啟程。

這三家交易所分別是立陶宛的探針交易所、香港的OSL交易所和瑞士的Sygnum交易平臺。

三家STO交易所成立

自2018年,美國證監會將ICO納入到證券法監管範圍,推出STO監管框架後,STO概念曾火過一段時間。但美國傳統證券交易所對STO多處於觀望,其底層架構也不適用於STO,通證的監管和流轉依然沿用為證券交易提供的基礎設施,就好像火車發明了,仍跑在馬車道上,因此STO並沒有火起來。

但金融科技較為領先的國家或地區,依然認為STO是符合數字世界發展方向的,因此不斷推動STO的發展。在2020年,它們相繼結出了果實。

立陶宛在今年6月1日率先將探針交易所從沙箱釋放,成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立陶宛已經是歐盟的金融科技中心,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7+1”金融科技合作中心就設在了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2018年1月,立陶宛央行正式宣佈建設金融監管沙箱該LBChain,為立陶宛本土及海外公司進行區塊鏈相關研究和創新應用提供便利。當年3月,立陶宛央行啟動LBChain。

2019年10月,立陶宛央行釋出了《證券型通證發行指南》,該機構也成為全球第一個釋出STO準則的市場監管機構。指南側重於證券型代幣的分類、評估特定案例並提供與證券型代幣問題相關的建議,並闡明適用的法律法規。此外,計劃使用STO方法的企業將需遵守歐盟和國家有關籌資活動的法規。

11月末時,立陶宛探針交易所STO正式成為全球唯一來自中國和亞洲入選LBChain的專案。經過大半年的沙箱演練,立陶宛探針交易所獲得LBCchain的許可,可以出沙箱開展業務。

中國香港也是推動數字資產交易較為積極的地區。2019年11月6日,香港證監會就虛擬貨幣資產交易平臺公佈新框架,包括《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警告》和《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與此同時,香港證監會獲賦權向進行《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受規管活動”的人士批給牌照。

新的框架規則頒佈後,有很多公司都在申請這一牌照。今年8月21日,原本從事廣告傳媒業務的BC科技集團(0863.HK)釋出公告,宣佈旗下OSL平臺向SFC(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提交的在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下的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7類(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申請已原則性獲批。據悉,以港交所有從業經驗的團隊打造的“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也獲批在望。

瑞士的STO監管歸在了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旗下。在瑞士,銀行、保險公司、證券交易所與交易商、外匯交易商等主體統一由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進行監管。

在2017年9月釋出的《首次代幣發行(ICO)監管指南》中,FINMA闡述了其對ICO的立場,並強調了現有金融市場法律可能涵蓋ICO的領域。鑑於法律和監管框架的適用仍不明確,FINMA於2018年2月釋出第二個ICO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加密資產的分類、各部門法律的適用等內容。2018年12月,瑞士頒佈了 《區塊鏈法律框架》,闡明瞭區塊鏈以及加密資產如何適用現有銀行法、證券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法等法律法規,並提出了多方面的法律修改建議。這些規定讓加密資產在瑞士的運營都有法可依。

Sygnum是一家原生性的數字資產管理公司,在新加坡和瑞士設雙總部,在瑞士獲得了第一家數字資產銀行牌照,在新加坡也獲得了數字資產管理牌照。

9月1日, Sygnum 宣佈獲得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的監管批准,允許該公司將其服務擴充套件到數字資產交易機構。新的批准使 Sygnum 能覆蓋從數字證券市場的一級發行、結算、託管到二級交易。使用者可透過 Sygnum 發行的穩定幣數字瑞士法郎(DCHF)進行即時結算。

三家STO交易所基本資料

STO開啟資本進入數字世界的通路

三個月,三個地區,三家受到監管STO交易所牌照相繼獲得數字證券牌照,它這已經不是巧合,而是數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中國境內也有一些地方計劃設立數字資產交易所,可以參考。

三個交易所的共同點就是必須接受監管,包括要滿足認識你的客戶(KYC)、反洗錢(AML)及反恐怖主義資金籌集(CFT)條例的基本監管要求。

但三家交易所也有很多不同。根據三地監管部門的要求,探針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資產必須是證券型通證,而OSL交易所和Sygnum也允許比特幣這樣的支付型通證交易。但OSL的交易所中,監管方強制要求至少要有一個證券型通證的交易。

從實際開展業務來看,探針交易所已經開始營業,OSL和Sygnum剛獲得牌照,還未營業。OSL還需補充一些材料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才能正式營業。

此外,探針交易所和Sygnum都可以面向普通投資者,而OSL的交易所必須面向合格投資者,OSL官網中寫道,使用者必須在賬戶中每月維持100萬美元的最低餘額。這意味著大多數散戶投資者講無法參與。

三家交易所目前存在一些各自的特點。探針交易所因為在沙箱階段就開發了一鍵上鍊系統,並且擁有一家區塊鏈技術關聯公司,可以給企業做鏈改服務,並且擁有數字證券發行和交易的雙牌照。

OSL公司針對機構客戶,因為在錢包處理上格外謹慎,配備了冷熱兩個錢包,還專門給機構投資者設計了SAAS系統進行交易。

Sygnum則因為之前取得的託管、資管牌照,在數字資產的服務上更為多元。而探針交易所和Sygnum都可以授權發行穩定幣,為投資者打通了投資數字資產的通道。

雖然這些原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比起傳統交易所嫁接數字資產交易業務更為方便,比如這類資產的登記時記錄在區塊鏈的,不需要再找登記公司。然而它們也面臨著共同的問題,就是證券型通證哪裡來的問題。相比ICO的通證可以憑空創設,STO的通證必須和實體的權益想掛鉤並且基於區塊鏈進行確權,這就要求專案必須實施鏈改。

但不管怎麼樣,未來正在到來。受監管的數字資產交易所正在為數字世界資產的流動提供基礎設施。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