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號跑路、站臺查處,2021交易所路在何方?

買賣虛擬貨幣

彈指一揮間,世鏈財經已經成立三年多時間。在這三年多里,區塊鏈從寂寂無名到徹底火爆,我們見證了太多優秀專案的誕生,交易所的跑路,DeFi的崛起,礦業的發展,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已經越來越得到外界的認可,這不僅是屬於它們的榮耀,也是我們共同的回憶。為此,世鏈財經特別針對交易所、IPFS、礦業、DeFi、波卡、媒體、專案等各個領域推出一系列盤點文章,深度剖析其中的趨勢與規律,探尋2021年接下來的發展走向。

在幣圈中,交易所是一個非常重要且特別的存在。它就像一個載體,連線專案方和投資使用者。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諸多專案能得以展示,使用者在投資上也才有更多選擇和可能。

在向來以“去中心化”為核心理念的區塊鏈,有組織有體系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就顯得略有那麼一絲“中心化”。它在迅速成長,也在努力壯大,但中間出現問題的也依舊不在少數。

在世鏈財經成立三週年之際,我們特別寫下這篇深度文章,旨在與大家共同回憶那些“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瞬間。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些年來交易所的浮塵往事。

易所現狀一:有些交易所拼盡全力,卻依然無法回來。

2019年11月13日晚間,幣安官方微博突然被封,賬號內容與粉絲也被清零。關於幣安彼時微博被封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但很多業內資深專業人士則認為:幣安微博被封,很可能與其法幣交易有關。

早在2019年7月,何一就表示幣安將開通國內法幣交易,趙長鵬也曾經提過“國內使用者以後可以用微信,支付寶在幣安上買幣”。由此可見,幣安一直在低調蓄力,為回國做著準備(眾所周知,在“9.4”後,幣安一直出走國外)。而幣安官方微博突然被封,顯然說明它的歸國之路走得並不順利,無法實現在國內的合法化。

而前一段時間,幣安官方微博時隔一年多再次被封,世鏈財經發現同期被封的還有火幣、歐易OKEx和眾多幣圈大V的微博賬號,一時間幣圈謠言四起,認為是國家監管前兆,315來臨。而據微部落格服迴應,此次被封是由於微博禁止宣傳虛擬貨幣,其實這從之前對孫宇晨的態度也能看出來,禁止給境外交易所引流的政策一直都沒變。但在具體操作上會有不同把控,比如此前波場創始人孫宇晨和幣安創始人何一微博被封,而火幣和歐易OKEx沒事,這回三大交易所無一倖免,說明監管口子正開始收緊。

而微博賬號陸續被封也恰恰投射出當下很多交易所的現狀,自“9.4”之後,國家相關政策出臺,諸多交易所為了規避監管,紛紛選擇出逃國外。這些交易所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國際化”,但卻變得越來越不懂中國。路已經走過,想要回頭卻實屬太難。

交易所現狀二:圈錢後選擇瘋狂跑路,割起韭菜來毫無底線可言。

相比較某些交易所“回不來”的現狀,更多的交易所則在撈錢後選擇拼命往外跑。

2019年11月18日,科創板日報稱,為躲避監管,抹茶交易所創始人已經出國。要說起在這一年最惹人注目的“新晉黑馬”和“明日之星”,抹茶交易所絕對是當仁不讓的選擇。抹茶交易所在前期營銷上費盡了手段,給自己營造出了無數的光環和“人設”。但是隻要細細挖掘,就會發現它崛起的方式不過是“舊酒裝新瓶”:靠吸納大批資金盤幣種來實現資金收割。

最知名的一個,是“共振幣”VDS,僅用了一個月,VDS就憑藉獨創的“共振模式”募集超過3400個比特幣,幣價漲幅超過50倍。嚐到甜頭的抹茶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相繼上線了LDS、HDS、FDS等一眾傳銷幣,收割大量玩家。當事情變得即將不可控時,抹茶交易所選擇了“溜之大吉”這種不負責的方式。

無獨有偶,號稱是“史上最會演戲”的幣圈專案WFee最後也選擇了跑路。這個專案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受到的聲討規模卻實屬不小。據簡介所說,WFee致力於打造一個無邊界的區塊鏈世界,聲稱已經在巴西,墨西哥,沙特,西班牙等都擁有百萬級以上的活躍使用者。可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大專案,卻在某天毫無徵兆的發了微博,宣佈一切WFee專案都要暫停,可謂是相當出其不意。令人窒息的操作,簡直是要了投資者的親命。

而在2018年,號稱是“YouTube+抖音+區塊鏈”綜合體的火牛影片迅速躥紅。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火牛影片就憑藉著“打賞即挖礦”的模式和高額的分紅獲得千萬使用者。使用者透過人民幣來換取火牛影片平臺代幣FB,最瘋狂的時候,投資者甚至只用3天即可回本。可好景不長,就在大家都瘋狂充值的時候,火牛影片的分紅比例越來越低,而且整個團隊的內部也開始發生變化。先是火牛隨意修改白皮書,之後團隊成員開始瘋狂甩鍋,推卸責任,到最後乾脆直接跑路。

如今,時間已經來到了2021年。2021年從開年到現在是公認的大牛市,但是,正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交易所本身就“居心不良”,沒有格局和實力,再好的局面也是接不住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2021年剛過三個月,包括CEO,UBEX等在內的多家交易所都相繼出現了問題。CEO交易所對自家使用者進行欺騙,編造了“暫時被警方調查”“交易所繫統被黑”等多個理由,實際上早就挪用了使用者資產,是名副其實的野雞交易所。再看UBEX交易所則將割韭菜的目標對準海外學生,搞得都是殺豬盤專案,東窗事發後更是千方百計的找理由推脫,拒絕提現。

交易所現狀三:幣圈大佬紛紛為山寨交易所站臺,不惜信用破產也要賺的盆滿缽滿。

最近幾年,經世鏈財經盤點發現,交易所宣傳策略裡有一招頗為常見,那就是請圈內極具名氣,極有地位的大佬為專案站臺,以增加專案的權威感和可信度。奈何假的變不成真的,真的也變不成假的。一個交易所如果本身實力不行,再大的咖也無法為其力挽狂瀾,大佬本身還會落下“為錢瘋狂割韭菜”的罵名,直接導致自己信用破產。

其中有朱潘站臺,賣力吆喝的898交易所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最初或許是為了拉專案,整體運營都比較正常,用自己的話說,就是“沉下心來做交易所”。可沒過多久,898交易所無組織無紀律的一面就突顯出來。幣的漲跌與提現全部成了朱潘的“一言堂”。心情好時給你漲漲,心情不好時乾脆直接關門,甚至連使用者的訊息都不予以回覆,儼然一副要跑路的架勢。

在這裡還要插播一句,朱潘還曾經為了一個爭議極大的ZJLT專案賣力站臺過。ZJLT究竟有何來頭?它是在2018年初,由薛蠻子助理楊釗以及一個叫陳文明的人共同發起的企業信用評級專案。根據簡介內容,ZJLT針對擁有核心客戶的企業搭建去中心化的信用自證和應收賬款保理的生態網路。ZJLT更是將自己類比成是“類似騰訊最新基於供應鏈金融的區塊鏈應用”以及“英國的Populous專案的加強版”。對於這個專案,朱潘真的是在努力宣傳,還加入到了大戶群裡揚言“三毛看盤,十倍打底”。但事實證明,朱潘不過是在口嗨,ZJLT也經不住任何考驗,一上幣就慘遭破發。一切承諾都沒有兌現,到最後朱潘更是直接跑到國外玩起了消失,毫無底線可言。

無獨有偶,披薩狗也是這一型別的專案。眾所周知,幣圈有一副神奇的撲克牌,能夠上榜“撲克牌排行”的都是業內的資深大佬,其中的黑桃4就是號稱“深圳傳奇,沒有之一”的幣圈大佬“大空翼”。大空翼成立了PIEXGO(披薩狗)交易所,發行代幣PXG,沒用多久就憑藉其巨大的影響裡募集到2.3億人民幣。

可就在2020年5月24日,沒有一絲預警,披薩狗突然在微信群宣佈“將關閉現有平臺,並使用第三方雲平臺服務,使用者資產需要在指定時間內提出。但使用者在提幣時,平臺卻以伺服器狀態改變、CTO周水清不配合交接等理由導致使用者無法提現”。說得直白點,就是使用者提現的時間基本可以看作是遙遙無期。

由此可見,打鐵還須自身硬,交易所本身實力不行,再怎麼倚靠大咖背書也依舊不行。

交易所現狀四:國家加強管控,不少劣跡斑斑交易所受到查處。

隨著國家政策的收緊,相關部門也將排查重點放到了幣圈交易所的合規性上。最近幾年,不斷有資金盤專案方被警方立案、調查甚至是抓捕,這樣的行為可謂是大快人心。不僅可以淨化整個幣圈環境,也會給交易所領域的相關人士敲響警鐘。

PlusToken被查處的始末經過,恰恰反映出了有關部門打擊資金盤專案的力度。2019年6月27日晚,有訊息稱PlusToken錢包已經無法提現,隨後權威媒體對其進行了具體報道稱,PlusToken涉案人數超過百萬人次,涉案金額更是超過200億人民幣,這個“幣圈第一資金盤”的錢包被抓早已成為定局。而早在2018年10月,PlusToken錢包的模式便被人質疑和詬病,這款錢包聲稱可以在保本的情況下透過“搬磚”帶來10%-30%的高昂月收益,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傳銷騙局模式。

Plustoken的熱度延續至今,很多使用者和業內人士也都在關注著它後續的審判情況。2020年11月26日,這個震驚全球的傳銷案終審判決書終於公佈。據世鏈財經報道,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釋出刑事裁定書顯示,PlusToken傳銷案一共查獲194775枚BTC、833083枚ETH、140萬枚LTC,2760萬枚EOS、74167枚DASH、4.87億枚XRP、60億枚DOGE、79581枚BCH和213724枚USDT,合計約42億美元,扣押數字貨幣依法處理,所得資金及收益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事實上除了 PlusToken 之外,那些打著“加密貨幣”旗號,實為傳銷資金盤的專案還有很多。經世鏈財經統計發現,自PlusToken 崩盤後,至少還有數十個仿盤專案依然在喊單拉人的路上,包括CloudToken、MGCToken、WoToken、WorldToken、UOBToken、MAX token、BossToken以及眾多共振類專案。

當然,也由於PlusToken崩盤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在其被警方依法查處之後,很多其他資金盤專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比如趣步被長沙警方立案調查,“ICC網紅鏈”被西安警方立案調查…諸如此類種種。

而到了2021年,居然還有投機分子大搞空氣幣,ZT交易所就是如此,甚至裝都懶得裝,在割完韭菜後直接無故下架代幣,吃相極為難看。相關部門受理了投資者的報案,ZT交易所掛名CEO李某也被帶走調查。

由此可見,在監管的震懾下,資金盤的崩盤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企圖“富貴險中求”的投機分子們,也發現這條路行不通,紛紛開始退出盤圈。

以上為大家總結的,就是這幾年來,數字貨幣交易所領域所呈現的浮世百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交易所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交易所為了規避風險遠走海外,有的交易所圈錢收割後選擇跑路;有的交易所則在變成資金盤專案後受到了有關部門的嚴厲制裁。

三年來,看著這一領域的動盪起伏,世鏈財經發現了一個道理:靠投機套路或許能讓你趕上一時的風口和熱度,但想要長久立足,就必須要依靠強勁的實力和強大的信用背書來立足。

潮水退去時,方知誰在裸泳。從某種程度上說,幣圈也很像是一個試煉場,千錘百煉後能夠留下的才是真金。希望每個致力於在這行發展的交易所都可以吸取前車之鑑,做最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