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區塊鏈應用場景梳理(一)

買賣虛擬貨幣
高盛在2016年釋出的一份區塊鏈產業報告中指出,區塊鏈獨特的性質使得它不僅有潛力最佳化現有市場,也有能力重構市場和創造新市場,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在創造新市場方面,其代表案例如個體家庭住宿的興起,至2020年,會帶來30億~90億美元的新生市場訂房費用增量,區塊鏈可以安全地儲存和整合使用者的線上交易資訊,並檢查身份驗證和支付認證的歷史記錄,使得各方建立信任更加容易。在創造性地重構市場方面,其代表案例如智慧電網的分散式售電系統,會帶來價值25億~70億美元的美國分散式能源市場,區塊鏈可以連線本地的能源生產者(比如有太陽能板的鄰居)與該地區的消費者,使得分散式的實時能源交易市場成為可能。在應用方面,區塊鏈一方面助力實體產業,另一方面融合傳統金融。在實體產業方面,區塊鏈最佳化傳統產業升級過程中遇到的信任和自動化等問題,極大地增強共享和重構等方式助力傳統產業升級,重塑信任關係,提高產業效率。在金融產業方面,區塊鏈有助於彌補金融和實體產業間的資訊不對稱,建立高效價值傳遞機制,實現傳統產價值在數字世界的流轉,幫助商流、資訊流、資金流達到「三流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針對最佳化現有市場,代表案例如金融結算場景,採用區塊鏈系統可以顯著縮短交易的結算時間,甚至是從幾天縮減到數小時,這也可以幫助減少全流程的資本需求、運營成本和託管費用,實現每年全球110億~120億美元的成本節約。在未來5~10年,區塊鏈有可能觸及很多行業,最可能產生顛覆性的行業包括金融業、共享經濟和社交網路、儲存和內容分發網路等。目前,區塊鏈的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鋪開,從金融、產品溯源、 政務民生、電子存證到數字身份與供應鏈協同,場景的深入化和多元化不斷加深。然而,區塊鏈的應用仍舊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各類應用模式仍在發展中演進,仍需持續探索。
1. 面向可程式設計密碼貨幣的應用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廣泛、最成功的運用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密碼貨幣。自比特幣誕生以後,已經陸續出現了數千種的密碼貨幣,圍繞著密碼貨幣生成、儲存、交易形成了較為龐大的產業鏈生態。一些國家、組織也陸續研發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2019年6月18日下午5時,Facebook釋出密碼貨幣Libra,宣稱其目標是募集100個參與成員,每個成員注入資金1000萬美元作為“初始儲備”,今後每當有人透過Libra系統將普通貨幣轉換為Libra,Libra儲備金將“自動增加”,“天秤機構”將把儲備金存入各國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的賬戶,以確保儲備金的穩定和Libra不至於像現有密碼貨幣般高度不穩定。2019年10月28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中國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做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人民銀行先把DCEP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2. 面向可程式設計金融的應用區塊鏈的優勢:
· 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簡化大量手工金融服務流程· 提升資料安全性支付清算:以個體銀行為中心,時間長,易出錯。2016年8月,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臺,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執行的銀行業聯盟鏈應用場景。

隨後,洛陽銀行、長沙銀行也相繼接入機構間對賬平臺,透過區塊鏈技術,最佳化微粒貸業務中的機構間對賬流程,實現了準實時對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目標。

跨境支付:以第三方支付公司為中心,記賬週期長,交易手續費高。

Ripple支付體系已經開始了實驗性應用,主要為加入聯盟的成員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基於區塊鏈協議的外匯轉賬方案。

國內金融機構中,招商銀行落地首個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民生銀行、中國銀行等也在推進專案。

數字票據:中心化的數字票據面臨真實性難保證,違規交易頻發,信用風險較高等問題。

國際區塊鏈聯盟R3聯合以太坊、微軟研發了一套基於區塊鏈的商業票據交易系統。

2017年1月18日,海航集團下屬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海平線”,宣佈國內首個票據行業區塊鏈應用“海票惠”上線。該產品的上線,將大大提高票據流轉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資產證券化:傳統的資產證券化面臨資料真實性難保證、對賬清算慢、融資成本高等問題。

區塊鏈去中介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的特點,增加資料流轉效率,減少成本,實時監控資產的真實情況,保證交易鏈條各方機構對底層資產的信任問題。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和交易所都在開展區塊鏈技術在證券交易方面的應用研究,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交易和結算效率。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目前已正式上線了FLinq區塊鏈私募證券交易平臺。此外,紐交所、澳洲交易所、韓國交易所也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探索與實踐。

2018年12月20日,交通銀行依託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國內首個資產證券化系統——“鏈交融”正式上線,首批使用者同步上鍊。

國內多家金融機構、百度、京東、螞蟻金服等也在積極推進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證券化業務。

保險業務:傳統的保險業務面臨成本高、理賠難、效率低等問題。

在基於區塊鏈的保險業務系統中,個人的健康狀況、事故記錄等資訊可能會上傳至區塊鏈中,使保險公司在客戶投保時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獲得風險資訊,從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

英國的區塊鏈初創公司Edgelogic正與Aviva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共同探索對珍貴寶石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保險服務。

國內的陽光保險於2016年採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架構,推出了“陽光貝”積分,成為國內第一家落地區塊鏈應用的保險公司。

中國平安、眾安保險、中國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也在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

區塊鏈有關金融向的應用場景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將深入可程式設計社會的應用場景,探尋區塊鏈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何種交集,敬請期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