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經濟學,差個挖礦就是比特幣

買賣虛擬貨幣

今天談談一個有趣的事情,小島經濟學和比特幣。

下文是我發在原(TokenCLub)公眾號的文章,因為前段時間的封號潮,文章剛上去就順帶淹沒了。不過內容還是依然值得我們回味一下的。(要是想看原文,或者以前的文章,可以區TokenClubApp,後期或許會恢復進去。


有人說,在黃渤《一出好戲》裡看透了人性的黑暗與折磨,已經無需再多。也有人說在《一出好戲》看到了一群人的高度自治,是政經的最好結合。而要我說,《一出好戲》演繹的就是比特幣的發家史,是我們一同經歷虛擬貨幣歷程最好的闡述作。

電影中登島之後的經濟建立,像極了中本聰對比特幣的創立、價格的上漲與下跌、甚至張藝興在電影中的一句話,也把虛假專案ICO圈錢本質訴說的淋漓盡致:“我們把屎凍起來,只要沒人咬破它,就是冰激凌”。

島上演繹的,正是虛擬貨幣經歷的。島上缺少的,正是比特幣擁有的!

(本文建議觀電影后再閱讀,有少量劇情分析)

一、經濟制度的建立

在經歷海上大風浪之後,黃渤和一行眾人被迫留在了荒島之上,前期大家也從各自行動逐漸發展到了司機小王成為領頭王,可以保證了基本生存。不過也只是基本生存,島上的經濟和個體真正開始發展反而是在公司領導“張總”發行了一套“撲克經濟”開始。

島上只要有文明活動,我們就需要有價值交換媒介,也是價值儲存體。這個時候島上只有2副撲克,全部共2*52張(除去大小王),而數字加起來一共只有:182!。


總量固定的貨幣!和比特幣機制一樣,並且都類似還沒有釋放完,比特幣是依靠挖礦逐漸釋放,撲克經濟需要大家拿手裡的魚等資源換取撲克。只要“撲克”和比特幣一樣流通開始了,那麼所屬權就歸個人,沒有人有權利剝奪自己的財富。

這其中有一點十分值得人回味。當張總最一開始啟動撲克經濟時,當著眾人的面要發給黃渤一對“10”,大家要知道,總量也才182,第一次就直接給了黃渤10%可不小,為什麼?

簡單的從拉攏人心來講也對,從比特幣的發展來講更值得探討。比特幣假如只在一個人手中,那麼它就成了單機遊戲,沒有任何價值。而要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才可以讓比特幣升值。

對於參與越早的人,對於生態來講貢獻也是最大的,這正是全部虛擬貨幣在預設的一個升值邏輯。

早期一晚上就能挖出好幾千比特幣,看似比特幣的早期參與者都拿到了相當多數量的幣不公平,但是卻是因為他們的早期參與才推動的這套體系的運轉。沒有大家的推動,也就不會有繁榮的比特幣世界。

二、價格如何漲跌

一套貨幣的漲跌邏輯是什麼?

回到小島上可能看的更清楚。“撲克”經濟發展起初,由於每天大家產出的資源(魚)和島上現有的資源(好的床鋪、工具)是有限的,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一個兌換比(有人說了一句臺詞):“1”=3、40條魚。


假如沒有任何意外,那麼這套貨幣是不會有太大波動。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的黃渤意外迎來了一場“魚雨”,島上的資源在短期內迅速變多,那麼和資源對應的“撲克”的購買力也就會買到更多的魚。如果撲克有個價,那麼此時就會看到價格在升高。

不過魚是消耗品,這個時候的黃渤就做了一件事情,把不可儲存的魚大量置換了可長期儲存的資源,例如電線、電機等。為什麼不夠入卡牌?若是購入卡牌,那麼價格在經歷過短暫的魚雨之後一定是要跌回去的。

黃渤在電影中就是主宰市場的金融大鱷。整體市場上的永久性資源被他收購之後,導致了與資源掛鉤的卡牌也會相應的價格變低。甚至還發動了司機小王和張總之間的戰爭,爭奪魚的庫存量,進一步導致了卡牌購買力變低。

至此,其實小島經濟裡“卡牌”的價格已經在經歷它的大起大落。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進入市場的資源多少會主宰價格的高低。比特幣的漲跌也正如此。

對於小島來說,魚的多少可以改變短期價格的漲跌。對於比特幣來說,入場的法幣就是“魚”。進入總量恆定貨幣的資金變多了,價格自然上漲。流失的法幣變多了,自然價格會下跌。這正是二幫主一直在說的一點,虛擬貨幣的中期趨勢需要符合金融大潮的趨勢。

而國際上美聯儲在收緊美元,特朗普又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攪動國際貿易局勢,挑動伊朗、土耳其等國家的金融動盪,所作所為正是相當於《一出好戲》中黃渤在收購市場資源、發動戰爭一樣。或許無意針對“卡牌”,但是卻避免不了卡牌經濟受到牽連。

三、空投的意義

虛擬貨幣世界不僅有眾籌,還有空投。甚至不少的專案一分錢沒有籌集,依靠空投就可以保證生態的正常運轉,這又是為什麼?

《一出好戲》後期,張藝興扮演的維修工小興修復了大家的手機,獲取到了所有人的家人照片資源。家人的照片就是此刻所有人都稀缺的東西。不少人甚至拿著所有的卡牌就為了換取看家人照片幾秒鐘。

沒出幾天,小興手中已經拿到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卡牌。而這個時候,小興選擇了把卡牌隨機扔給了所有人。看似無意之舉,卻正和了虛擬貨幣空投的意義。


一套經濟制度如果只有自己玩,“錢”根本不值錢,反而空投給所有人,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促使生態繼續向前。

假如專案方不選擇不空投,只想靠著眾籌的人運轉生態,那就是無稽之談,還會知道小生態死亡。因此我們看到幣圈每一個專案方都選擇在一些渠道空投代幣。扔出去的看似是錢,但是換回的是更多人參與經濟體系帶來的增量。

如果把這個邏輯再放大一圈,要是想要促進虛擬貨幣價格的升高,最好的辦法不是收割圈子裡的韭菜,而是讓主流社會接受數字貨幣,認知數字貨幣。只有更多人參與比特幣經濟,我們才會賺到生態發展的紅利,獲取到應有的投資回報。

看完黃渤的《一出好戲》,二幫主我心中的《幣圈好戲》至此也已經呈現了大家。想起我們常問的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在幣圈獲取到高回報?專案方可以割韭菜、投資人可以賭短期。不過這都是在消耗幣圈的內部資源,都在在虛擬貨幣的小島上一鍬土一鍬土的挖自己腳下的坑。長期以往,不僅所有人都走不出去,外面的人也根本跳不進來,也根本不是長久的辦法。

若是真的想看虛擬貨幣的“一出好戲”,不妨為這個生態添磚加瓦,等它開花結果。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