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資料說話:礦機挖比特幣就是虧損黑洞!

買賣虛擬貨幣


市場一片火熱的時候,誰也不會想著要加入礦工這個行業,正所謂能做生意的不會想著去親自挖煤,能買幣的不會想著去倒騰礦機!

不過這段時間到是個機會,二級市場休養生息,價格疲軟無力,二幫主終於開始想起了挖礦事業。其實內心裡一直都對挖礦好奇,奈何幣價飛漲,看了幾篇大佬的苦口婆心:“挖幣不如屯幣”,看了寶二爺講述的挖礦行業內幕,便草草決定做一名屯幣黨了!

現在當市場無聊時,賺些挖礦的汗水錢可否?作為一名堅定的持幣發家信仰者,我從不懷疑“挖幣不如屯幣”的正確性,但是卻想幻想者普通人也能在挖礦裡插一腳的可能性。

從中本聰創立之初,POW挖礦被公眾評價最多的一句話是“最天才的創意”,《中本聰的區塊鏈白皮書》,其中第6章節寫道:

  “按照慣例,在一個塊的第一筆交易是一筆特殊的交易,使得這個塊的創造者擁有了新的幣。這為節點新增了一種激勵來支援網路,並提供了一種讓幣進入流通環節的最初分配製度,因為沒有中心化的權威機構發行它們。”以上強調了兩個挖礦的目的。初始分配方式是網路財富分配的關鍵因素。

但是沒想到在經過短短几年之後,卻被媒體評價為“大量資源浪費的行為”。POW挖礦模式被用來抨擊之後再抨擊,在暴漲成為比特幣的標籤之後,媒體終於又給比特幣貼上了新標籤。不只是媒體,不少區塊鏈團隊也陷入了苦大仇深的思考,每一個分叉比特幣的團隊,都要對挖礦模式變了又變,恨不能都自己慧光閃現,中本聰再現!

不過目前比特幣POW挖礦模式一直都生存良好,並且成為了部分國家戰略投資的一部分。(沒錯,說的就是俄羅斯、日本等一大批國家)。起碼在挖礦上,你已經在和國家元首思考同一個問題了:我們要不要再買點礦機呢?

挖礦目前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購買礦機,自行組建挖礦,第二種是購買礦機交由礦場統一管理挖礦,第三種是購買雲算力。

在你能獲得免費電力的情況下,第一種方法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在你始終都見不著你礦機的情況下,剩下的第二種和第三種已經大同小異,都要靠資料說話,靠大礦場統一管理。

根據btc.com挖礦公式計算:

單臺礦機按照10900元,

礦機算力:13.5TH/s

礦機功耗1300W

每T功耗:96.30W/T

每T價格:¥807.41/T

電費0.3KWh

幣價:56670元計算

起始難度:3290605988755

難度增幅:2

總利潤:13130.15元

總利潤:16546元

總電費:3416元

總礦機成本10900元

當前每日收入58.46元

當前每日電費9.36元

當前每日利潤49.10元

回本天數:293

挖礦天數365

最多可挖天數:801天

如果要是按照上面的計算,一臺礦機,每天產生利潤49.10元是無論如何都划算的。但是在考慮到真實情況風險成本的話,那麼就划不來了。礦機執行需要丟擲掉人工運營費,場地費、日常開銷,甚至還有機器損壞的概率,礦場通常都會建在深山處。那麼所有的費用加下來,是否值得自己去挖就得商榷了。

最重要的是,當你買礦機投入時,就需要做好一直投入的準備。


資料來自btc.com

在2009年1月27日時,你只需要4.21MH/s

在2010年2月24日時,一年後,較上一次翻了5倍,需要21.40MH/s

在2010年5月29日時,三個多月後,翻了5倍,需要110.36MH/s

在2010年7月17日時,3個多月後,又翻了5倍,需要1.35GH/s

在同一年的12月22日,而這次還不到半年,就翻了100倍,需要103.67GH/s

在2011年5月10日,就較上一次又翻了100倍算力,需要1.13TH/S

在2013年6月5日,又比上一次翻了100倍的算力,需要111.64TH/S

在2013年9月25日,比上一次翻了10倍的算力,需要1.06PH/S

在2014年6月18日,還不到一年,算力又翻了100倍,需要96.37PH/S

在2016年2月26日,較上次翻了10倍,需要1.03EH/S

在2018年3月5日,較上次翻了23倍,需要23.48ETH/S


在我沒有計算出全網算力增幅時,我以為300多天回本,日賺50是多美的事情啊。但是真實情況是:為了維持今日50元的收益,你必須在3個月後,投入5倍、10倍乃至更多的算力。

我是不打算深耕挖礦行業的,原本只是打算簡單買幾臺礦機、買幾T算力來掙零花錢的想法或許該改一改了,大佬們的血與淚或許不是白流的:“挖幣不如屯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