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鏈 MOV:如何從 Defi 發展歷程看前沿創新?

買賣虛擬貨幣

經過黑色一星期,defi流動性挖礦經歷過瘋狂又迴歸清醒,二級市場已從fomo走向恐慌情緒,創始人跑路,代幣歸零,各色讓人忍俊不禁的專案齊上陣,很多人對defi還不甚瞭解就被市場泡沫捲入其中,流動性挖礦絕不僅是defi的全部,暴漲暴跌的defi代幣也不能為defi代言。

本期財路tv邀請比原鏈高階研究員——賀聖君,從defi的發展歷程看比原鏈的mov,作為比原鏈專案的“最強大腦”,他是如何看待defi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比原鏈的defi專案相較於其他defi專案有何區別?未來比原鏈在defi上還有哪些佈局?

作為國內極早佈局defi的公鏈專案——比原鏈從19年初就專案發展方向聚焦在defi領域,並於2019年年中釋出mov白皮書,今年3月份mov平臺正式推出,閃兌、磁兌、超導兌換和理財按節奏上線,在接下來還會按照計劃在穩定幣,衍生品等領域推出相應產品。

以下為採訪整理稿,希望給你啟發。

比特幣是最早的defidefi走到歷史舞臺具有必然性

說到今年夏天defi走到區塊鏈舞臺中央是有其必然性的,數字token是原生的鏈上資產,“近水樓臺先得月”,比原鏈做defi也是對自己的“資產上鍊”的願景和初心的落地和堅持,另一方面,金融需求也是基本需求,比如幣圈礦工需要囤幣但又需要現金流支援,再比如槓桿交易者需要借貸資金。

賀聖君看來,defi從比特幣誕生以來,經歷過一些重要節點

  • 比特幣是最早的defi,從白皮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比特幣最早的定位是一種數字現金不過現在演變為數字黃金;
  • makerdao基於鏈上資產發行去中心化穩定幣的思想2015年就提出了,dai中文貸款的諧音,據說是華人提議的
  • btslend在穩定幣和借貸領域做過早期探索,banker是最早的dex;
  • 2019年初defi概念正式推出,compound、snx等專案開始受到關注,比原正是在同期開始研究defi的
  • 2020年隨著流動性挖礦活動的不斷推出,defi走到區塊鏈舞臺中央

暴漲的價格,應該要對defi有更深的理解

暴漲的價格,極大的市場泡沫,讓defi變得幣圈“家喻戶曉”,但真正理解defi卻不是那麼簡單,defi不只是某個暴漲的幣,也不僅僅侷限於年化逆天的流動性挖礦。

defi全名是去中心化金融,本質上它是金融業務,傳統金融常見的業務型別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包括但不侷限於:貨幣發行、貨幣的存借、貨幣的投資以及基於證券價格或利率開發的衍生品等。

以貨幣發行為例,如果政府採取貨幣寬鬆的政策,那麼我們的現金存款就在不斷貶值,比如我們手上有點閒餘的資金了,可能就會存入銀行或者購買理財產品,比如我們有大額的消費需求了,買車或買房,很可能就要選擇貸款購買,比如你想小額資金投資專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進入股票市場進行證券買賣。

將這些業務和場景以及資產對映到區塊鏈的世界中並用去中心的方式對業務進行重構,就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具體而言,defi包括穩定幣、借貸、dex、衍生品、合成資產等。

穩定幣是貨幣創造的業務,目前主要有基於數字資產發行和基於演算法發行這兩種方式,makerdao和ampl分別是其代表專案。

makerdao基於超額抵押數字資產生成去中心化的穩定幣dai,dai與美元錨定,當抵押資產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後會觸發清算,進而透過拍賣抵押資產來回收對應的dai以保證dai的穩定性。當整個系統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時,makerdao則透過增發專案代幣mkr來彌補債務。ampl則是基於演算法來調節其供應量從而儘量使其價格穩定。

借貸主要採用儲備池的模式根據演算法來調節利率,代表專案compound和aave,無需kyc,借款人直接和合約進行互動就可以完成借款,同時貸款的監控和拍賣都是自動在鏈上完成的。dex主要的代表uniswap以及balancer和curve,最近興起了一系列uni系專案,開放上幣許可權,對中心化交易所形成了巨大挑戰。合成資產以snx為代表,透過snx的抵押可以將股票、黃金等資產對映上鍊並進行交易

總的來說,defi的特點和優勢是去中介化、無需許可、公開透明。缺點是目前侷限在數字資產領域,同時容易受到攻擊。

三大元件,四大布局,mov的下半場

比原鏈在defi領域的佈局其實算比較早的。在2019年初比原就聚焦在defi領域,並在年中釋出關於mov穩定金融體系的白皮書,今年3月份mov就正式推出了。

mov是由magnet(價值交換引擎磁力合約生態系統)、ofmf(去中心跨鏈閘道器)、vapor(layer2高速側鏈)三大元件構成的去中心化跨鏈交換協議。

mov在交易、借貸、合成資產以及衍生品均有佈局。目前mov已經實現閃電兌換,磁力兌換,超導兌換等功能,同時上線bycoin手機app,mov web端,byone外掛錢包。

磁力兌換是基於訂單簿的點對點純鏈上撮合 dex,鏈上撮合是其特點之一。超導兌換是基於 amm(自動化做市) 的儲備池兌換協議。其中超導v1主打的是穩定幣兌換,它對標的是curve這個產品。因為最佳化了amm的兌換函式,所以超導v1的滑點更低,也就是兌換產生的損耗更小。另外,超導兌換是搭建在vapor這條側鏈的,所以兌換的速度更快。超導v2是主流幣之間的兌換,目前已經上線,後續可能會進一步最佳化,即引入網格交易的策略,也就是說超導v2儲備池內的流動性提供者不是完全被動的持幣,我們會給它配置一定的事先定好的網格交易的策略,使得流動性提供者在大的波動行情下也能獲得超額收益。

mov借貸產品的原型其實也已經設計完成,之前由於為了瞬時推進超導v2系列的上線,借貸產品推後開發了,借貸產品的基本業務跟aave這些借貸平臺類似,但在清算環節有所創新,也歡迎大家後續關注這個產品。

流動性挖礦點燃市場,機會與市場並存

流動性挖礦最早是snx提出的,即在uni上提供seth-eth的流動性,即可獲得snx代幣獎勵。之後由compound於今年6月份帶入公眾的視野,compound的挖礦更確切地說叫借貸挖礦,即對於存幣者和借幣者都進行專案token的激勵剛推出的時候挖礦收益率短時達到過300%左右,在當時已經算非常高的了,這也導致compound的存借規模短期內提升了5-10倍。此後,balancer、mstable等專案也相繼推出了流動性挖礦的活動。這一階段我稱之為流動性挖礦第一階段。主要特點是定位為一種運營手段和推廣策略、收益率基本在300%以內。

流動性挖礦的第二階段我覺得主要由yfi、yam以及壽司這幾個典型專案引領。yfi的特點是“三無三有即“無私募、無預挖、無預留有產品、有規模、有共識。yamyfi和ampl結合,token的發行採用yfi的模式,幣價的穩定性採用ampl的方式並且透過無中生有的方式來捕獲自身token的價值,百倍的年化收益徹底點燃farmer的熱情。壽司專案則借雞生蛋,揪住unswap一直沒發token的問題試圖透過社羣化的方式將資金和使用者都遷移過來,這一舉動獲得極大的支援,一舉將流動性挖礦推向高潮,出現了三大所同一天搶上壽司的罕見局面

第二階段的流動性挖礦是一種新的token分發模式,可以稱為iyo(initial yield offering),特點是比較扁平化(專案發起人和投資人直接對接),平民化(普通開發者即可發起專案,沒有上幣費這些障礙),社羣化(token公平分發給所有使用者,並且具有治理功能)以及樂高化(透過將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實現各專案間的樂高組合)。

流動性挖礦同時是一種暴力的冷啟動方式,對於專案啟動,尤其是未發幣的專案有比較好的推廣作用,但是同時也存在著token過度分散治理權風險、短炒的投機風險以及缺乏可信機構背書帶來的欺詐風險。

堅定資產上鍊初心,比原鏈defi未來可期

在被問及比原鏈之在defi方面還有哪些佈局,賀聖君表示mov在資產跨鏈(互操作跨鏈)、合成資產(以穩定幣為代表)以及衍生品領域都將會推出相應產品。

從 defi 的創新來講,資產發行與合成是相當有潛力的defi賽道,因為交易與借貸與中心化產品相比,只是多了去中心化,並沒有產品層面的大創新。但是資產發行與合成才是區塊鏈的基礎性應用,因為它意味著資產上鍊,是未來區塊鏈落地的必要方案。

資產發行首先是資產發行ido(initial dex offering)和iyo,可以是目前流行的amm模式和流動性挖礦模式解決了流動性與價格捕獲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會有聯合曲線模式,還有以mesa為代表的拍賣模式,相較於過去的ico有跨越式創新。

其次是合成資產,第一個相對成功的合成資產就是dai,未來會湧現越來越多的合成資產:合成黃金、合成股票等,甚至還會有集amm與合成資產與一體的etf資產,即一方面流動性池為交易提供流動性,另一方面流動性池本身就是一種資產組合etf,用合約實現基金的自動再平衡,而無需基金經理的主動性介入。

另外,目前amm的交易方式主要應用在現貨交易領域,而期貨合約等衍生品的交易規模相對於現貨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基於amm方式的期貨合約交易可能是下一個值得探索並且極具想象空間的方向。

內容略有精簡,更多直播內容請點選直播影片連結:https://www.yizhibo.com/l/rs_gzfbjaelsjvha.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