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產業 賦能實體 “區塊鏈+產業”成新風口

買賣虛擬貨幣

有人說,與“炒幣”相比,“區塊鏈+產業”宛若一股清流,但在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看來,區塊鏈技術最終可以成為企業必備技術,成為“時代的洪流”。

從認知轉向實際應用

當前,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從基本認知開始轉向實際應用。據袁煜明介紹,包括技術、電信、醫療保健和政府服務等都開始了多樣化的區塊鏈實踐,但金融科技的區塊鏈應用仍然走在行業前列。例如在跨境支付和貿易領域,目前很多國家和大型金融機構均開始採用區塊鏈技術。2017年IBM與歐洲最大的7家銀行組成的DTC(DigitalTradeChainConsortium)數字商業鏈聯盟合作,建設基於區塊鏈結構HyperledgerFabric的貿易融資平臺,旨在簡化和促進歐洲中小企業進行國內和跨境貿易,幫助企業提高金融交易的整體透明度。

就在不久前,一單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的中小企業無擔保無抵押貸款在機票代理行業完成放貸。在這筆業務中,區塊鏈技術提供方是祺鯤科技,中融天下商業保理基於真實現金流為貸款企業注入金融流動性,在祺鯤科技打造的“中小企業區塊鏈融資平臺”上完成放貸全流程。

祺鯤科技CEO朱紹康介紹,透過區塊鏈、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手段穿透資產,讓投資人能夠看到資產方歸還資金並帶來收益的能力,也就是創造未來現金流的能力,從而幫助擁有強現金流的輕資產公司有了融資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透過多種技術,全程追蹤資產方對於資金的使用、現金流的生成及彙集的全過程行為,而不僅是關鍵節點的合同文字,同時確保該資料的初始來源及真實性,無疑對於資金安全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和支撐。”朱紹康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袁煜明認為,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其本身是一種分散式賬本,其記錄的資料資訊具有可信任、可追溯、不可篡改等顯著優點,可以應用於眾多實體行業,起到提高連線效率、降低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作用。

結合場景更好賦能

當前,科技企業紛紛紮根區塊鏈,如Facebook、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都已經擁有了多項區塊鏈專利,一些知名的公司也在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方面有諸多案例。

據《金融時報》記者瞭解,火幣中國也已探索區塊鏈在多個實體行業的運用。比如,與椰雲網路、海南銀行一起合作研發基於區塊鏈的椰子積分競技平臺,實現積分發行的有效監管並提高多方協作效率;與橫琴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合作研究一站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為原創者及其作品提供嚴謹的法證記錄。此外,還和中國移動、海能達、思銀股份、倚強科技等一起探索了區塊鏈在身份認證、油品溯源、會員權益運營等場景的應用落地。

朱紹康認為,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技術能夠幫助企業還原資產本質。以資產證券化為例,現階段,國內外證券化的標準主要涉及抵押物和擔保方的主體信用,其實,以現金流創造能力作為很多輕資產公司的證券化支援是一個更為公平、透明的標準,只不過在過去技術沒能達到的情況下,產生現金流的真實過程和行為很難被穿透和捕捉。

現存難題有待解決

對於當前區塊鏈產業存在的問題,袁煜明說:“現在行業還處於區塊鏈應用的早期,一是市場對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必要性瞭解不多;二是區塊鏈技術本身也遠沒有發展成熟,還處於不斷迭代改進的時期,可以應用到的領域也比較有限,整個區塊鏈行業還需要勇於突破現狀,逐漸向大眾普及,幫助傳統企業一點點地改善。”

在技術方面,有業內人士提出,區塊鏈在很多領域還沒有形成通用標準。如果市場參與者採用不同的賬本或應用週期,將產生後續的相容性和互聯互通問題,不利於整體效益的提高。在區塊鏈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方面,企業間缺乏合作動力,各個主體在改變業務模式的成本和資料隱私保密方面會有諸多顧慮,增加了區塊鏈技術合作領域的複雜性和協調難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