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Chain研究報告:安全、高效的DeFi孵化公鏈

買賣虛擬貨幣

撰稿人:張秀秀

指導老師:Elbert XU、Ocean FAN、Jay Meng

目錄: 

一、OKChain介紹

1.1 OKChain簡介

1.2 Cosmos的架構

1.2.1 Tendermint

1.2.1跨鏈機制

1.3OKChain Token情況

1.3.1 OKT的發行機制

1.3.2 OKT的功能

二、OKChain的運轉過程和生態角色

2.1出塊過程

2.2投票設計

2.2.1投票權重

2.2.2代理人

2.3 OKChain節點要求

2.3.1抵押Token要求

2.3.2 硬體要求

2.3.3軟體要求

2.4節點獎勵和懲罰規則

2.4.1節點獎勵和分配規則

2.4.2節點的懲罰規則

2.5鏈上治理

三、OKChain-OpenDEX

3.1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

3.1.1中心化交易所

3.1.2去中心化交易所

3.1.3OKChain和OKEx相輔相成

3.2 OpenDEX

3.2.1鏈上訂單簿模式

3.2.2集合競價撮合模型

3.2.3 OpenDEX的優勢

四、結語

一、OKChain介紹

1.1 OKChain簡介

OKChain是OKEx開發的一組開源區塊鏈應用公鏈,以建立安全、高效的DeFi基礎設施為目標,打造社羣化運營、交易規則透明以及使用者資產由自己控制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

我們知道,跨鏈技術是區塊鏈世界實現資產、資料互動的關鍵環節,它是DeFi的技術基礎。所謂跨鏈,就是要實現不同區塊鏈平臺之間的資產流轉、資訊互通、應用協同,它類似於不同公鏈之間的橋樑,實現不同區塊鏈網路間的資料傳輸,並極大降低傳輸成本。透過跨鏈模組,可以簡單有效地實現區塊鏈的價值互聯,使用者互聯和場景應用互聯,從而共同構建生態系統和增值系統。

因此,OKChain是基於Cosmos的Tendermint機制以及Cosmos SDK進行構建的。Cosmos提出了一種跨鏈互動協議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結合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的即時確定性,可以實現區塊鏈之間的價值傳輸,未來它還將支援異構跨鏈方式以解決價值的多向流通難題。

1.2 Cosmos的架構

Cosmos是由很多獨立、平行執行的區塊鏈所組成的網路,各條區塊鏈之間透過節點來實現連線。其共識層都使用 Tendermint——一個支援拜占庭容錯 (BFT) 的高效共識引擎,具有高效能、一致性等特點。Cosmos網路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Hub (樞紐)和若干個Zone (分割槽)。每個Zone和Hub 都是獨立的區塊鏈,且它們都有自己獨立的狀態共識。Zone 是解決特定應用需求的區塊鏈,Hub專注於處理Zone間的跨鏈交易。Hub(樞紐)起到了一種類似中央銀行結算功能的作用,不同的Zone可以透過跨鏈通訊 IBC 協議與共享的Hub實現互通訊與互操作,完成跨鏈價值轉移。

(Cosmos結構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Cosmos有提出這樣的區塊鏈藍圖:區塊鏈開發簡便,互通互聯。其中實現區塊鏈開發簡便的關鍵在於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而實現區塊鏈間的互通互聯的關鍵則在於它的跨鏈機制。

1.2.1Tendermint

Tendermint 包含了兩個主要的技術元件:一個區塊鏈共識引擎Tendermint Core和一個通用的應用程式介面ABCI。 Tendermint Core,負責節點之間資料傳輸以及拜占庭共識,採用 BFT 與 DPoS 相結合的共識演算法,可以實現出塊的最終確定性(最終確定性指交易已經被寫入區塊並新增到區塊鏈上,不能被逆轉或篡改),保證了每個節點以相同的順序記錄同一筆交易,實現交易的極速確認和高吞吐量。總體來看,Tendermint Core負責區塊鏈的網路和共識層,支援開發者個性化定製自己的區塊鏈,而不需要考慮共識以及網路傳輸的實現。

ABCI是區塊鏈應用程式介面,也是一個協議,支援任何程式語言的交易處理實現。在Cosmos框架的基礎上開發一條區塊鏈,開發人員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編寫符合ABCI介面的應用程式。

為了進一步方便使用者進行區塊鏈開發,Cosmos在Tendermint Core以及ABCI的基礎上,提供了Cosmos SDK工具,可以把區塊鏈中的一些通用模組標準化。Cosmos SDK可以稱作Cosmos的“造鏈工具”,它允許開發人員使用簡單的模組化方法在網路上設計自己的區塊鏈,如新增治理、staking質押等模組,透過這個協議生成的區塊鏈天然可以互通,區塊鏈專案的開發變得十分簡便。

1.2.1跨鏈機制

根據所跨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的不同可以分為同構鏈跨鏈和異構鏈跨鏈:同構跨鏈指的是底層具有相同結構(加密演算法,地址和賬戶演算法規則相同等特性)的區塊鏈之間的互動,比如交易以太坊系Token。同構跨鏈目前在很多專案中已經執行得比較成熟,但是同構跨鏈解決不了與那些共識最大的主流資產之間互動,例如BTC、ETH和USDT等。

而異構跨鏈指的是具有不同鏈式結構區塊鏈之間的透過跨鏈完成價值鎖定和價值交換,它可以解決價值的多向流通難題。Cosmos採用的是基於中繼鏈的多鏈多層架構,將會支援跨鏈資產互動。

為了支援平行鏈之間的跨鏈互操作,Cosmos提出了一種跨鏈互動協議IBC,並利用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的即時最終確定性實現多個異構鏈之間的價值和資料傳輸。所有的平行鏈都透過IBC連線到Hub,Hub就是中繼鏈,輔助跨鏈交易的驗證和轉移。

具體來看:Hub 幫助 Zone 同步記錄其它每一個 Zone 的狀態,而 Hub 是透過記錄其它 Zone 的區塊頭實現這一功能的。當Zone1向Zone2發出跨鏈訊息時,Zone1會將它的所有資訊打包到它的區塊頭中。Hub等待Zone1就包含該資訊的區塊達成共識後,會將Zone1的區塊頭打包到新的區塊中。 Hub完成區塊共識後,Zone 2會接收到Hub廣播的包含Zone1區塊頭的驗證資訊。在此之後,Zone 2 必須驗證關於 Zone 1 的證明是否真實,如果真實,它就開始執行相關操作,並將執行完成的區塊資訊傳送給Hub。

(IBC跨鏈訊息傳遞,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我們以OKChain到Cosmos轉賬10 OKT為例說明使用IBC的跨鏈互動:

 1. 如果OKChain要和Cosmos進行跨鏈交易,那麼OKChain和Cosmos鏈需要分別執行對方區塊鏈的輕節點服務,這樣可以實時接收到對方的區塊頭資訊,方便後續執行類SPV(簡單支付驗證,SPV節點會透過請求merkle路徑證明以及驗證區塊鏈中的工作量證明,來證實交易的存在性)驗證;

 2. OKChain鏈上初始化IBC協議,凍結相關資產10 OKT, 並生成相應的證明傳送給Cosmos

Hub區塊鏈;

 3. Cosmos Hub連結收到相應的IBC訊息,透過OKChain鏈的區塊頭資訊確定OKChain確實進行相應的資產凍結,然後Cosmos鏈會生成等價值10 OKT的資產;

4. 實現了OKChain到Cosmos轉賬10 OKT。

1.3OKChainToken情況

OKChain主網上線發行基礎通證OKT,並將創世塊Token 100%按照OKB的持倉比例對映給OKB持有者。OKT是OKChain生態的價值載體,其價值支撐是OKChain之上的應用DEX、DeFi等發展的情況。

1.3.1 OKT的發行機制

OKT發行機制為創世塊和每年增發。其中創世塊發行3億枚;增發部分設定為每年增發1%,會按比例平均增發到每個區塊中。

1.3.2 OKT功能

1)使用系統資源

當一個程式需要跑在OKChain網路上時,OKChain需要為它分配足夠的計算、儲存、頻寬等網路資源,OKChain採取了以太坊資源使用計費的模式,網路上的交易需要支付交易費才能進行處理。具體的計價是這樣的,一個交易執行的費用=ceil(Gas x Gas Price)。Gas Price是指執行者願意給每一個Gas付多少錢,以OKT計價。

2)抵押

節點申請成為驗證節點和代理節點時都需要抵押一定量的OKT,避免作惡;大家參與鏈上治理提交提案時需要抵押OKT,以防止惡意發起提議;而在訂單交易中,掛單時也需要抵押OKT。

3)業務手續費

持有一定數量OKT的使用者,可以在OKChain網路中發行新的Token。透過數字資產交易對申請提案和啟用後,新發行的Token就可以在OpenDEX上進行自由交易。發行Token,數字資產交易對的啟用、增發、銷燬操作都需要支付對應的業務手續費。

(業務手續費(資料來自測試網,主網可能會有調整),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4)撮合金

OpenDEX上不斷有交易掛單,但區塊容量有限,如果該區塊週期內的交易筆數超出了區塊的承載量,系統無法區分垃圾幣對和價值幣對,OpenDEX該如何選擇交易放進區塊處理呢?OpenDEX採用了撮合金抵押的形式,運營商可以給他運營的交易對抵押任意數量(也可以為0)的OKT, 充當保證金。撮合系統在撮合時,會根據保證金的金額,優先處理保證金較高的交易對,若交易對保證金金額相同則會按照時間順序優先撮合較早交易。過動態競價拍賣的思想解決這一問題,同時也增加了OKT的使用場景,另一方面是量化DEX運營方實力的一個指標。假設每個區塊可以撮合100筆交易,而在這段出塊週期裡生成了200筆交易,分別是A交易對上的100筆和B交易對上的100筆,那麼就會有100筆交易無法放進這個區塊撮合。若此時運營運營商給A抵押的保證金大於B的,那麼,系統就會優先撮合A交易的100筆交易。若此時運營運營商給A抵押的保證金等於B的,那麼,系統就會按它們掛單的時間順序優先撮合掛單較早的那100筆交易。

5)投票

投票是Token持有者選取驗證節點、參與鏈上治理的主要方式。持幣者透過抵押Token的方式獲得投票權,1個OKT對應1票投票權,而這1票投票權最多可以同時給30個競選節點進行投票。出塊過程中,驗證節點是由持幣人或代理人投票得出的投票權重來決定的,在鏈上治理時,驗證節點也是透過投票來對提案做出決策。

二、OKChain的運轉過程和生態角色

2.1出塊過程

OKChain用的是Tendermint(BFT-DPOS)的共識演算法,創造區塊有6個基本步驟:執行全節點-註冊為競選節點-投票選出驗證節點(礦工)-選出出塊節點-提議區塊-Tendermint共識投票產生新區塊。

(OKChain創造區塊的流程,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成為出塊節點之前,持幣人需要執行節點客戶端,成為一個區塊鏈分散式網路中的全節點。全節點需要抵押Token註冊為驗證人節點才可以成為競選節點接受持幣者投票,其中獲得OKT投票權重top21的節點成為下一週期的驗證節點(即礦工)。之後,系統將根據21個節點的得票分別計算出投票權重,系統會基於投票權重的隨機演算法選出出塊節點。提議節點按照Tendermint共識協議進行出塊。

Tendermint共識中,要想成功完成一次出塊,需要有兩個階段的投票:“預投票”(pre-vote)和“預提交”(pre-commit)。出塊節點被選出後,開始監聽並收集全網的所有交易,在一定時間內組裝一個新塊,並向全網廣播,這個就是提議區塊(proposal block)。所有驗證節點收到這個提議區塊後,開始讀取這個區塊裡的所有交易進行驗證,如果沒有問題,就發出一條預投票訊息。預投票訊息會被廣播給所有驗證節點,當收集到的同意投票數量超過 2/3時,才會進入第二階段的預提交投票。當驗證節點收集到的預提交同意票數超過2/3時,說明這個提議區塊得到了大多數人統同意,這個區塊就會寫入本地的區塊鏈,新區塊出塊完成且具有最終確定性。

(Tendermint共識過程,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出塊完成後系統會進入下一輪,開始提議新的區快。

當前提議區塊離線、網路緩慢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出塊節點在提交一個塊時失敗。這種情況下協議會選擇下一個驗證節點成為出塊節點,在相同高度上提議一個新塊重新開始投票。此外,Tendermint 引入了鎖定機制,一旦一個驗證節點預提交了一個區塊,它就被“鎖定”在了那個區塊上,它必須也為那個區塊進行預投票。如果前一輪預提議和預投票沒成功提交區塊時,該驗證節點就會被解鎖,然後進行對新塊的下一輪預提交。假設少於三分之一的驗證人是拜占庭節點,Tendermint能夠保證驗證人永遠不會在同一高度重複提交區塊而造成衝突。

2.2投票設計

投票是Token持有者選取驗證節點、參與鏈上治理的主要方式。驗證節點由持幣人或代理節點投票得出,一個投票者最多可以同時對最多30個競選節點進行投票。競選節點按投票權重從高到低排序,系統選取排名前21的節點成為驗證節點。此外,其他驗證節點成為備用節點(也稱候選節點)。驗證節點選舉具有周期性,到新的週期會重新由持幣人投票選出。

而在鏈上治理環節,如果持幣人或代理節點沒有投票,則他們選擇的驗證節點可以直接繼承投票權。這21個驗證節點對提案進行投票,如果投給這21個節點的持幣人或代理節點對這個節點的投票持不同意見,可以親自投票來更正投票選擇。

2.2.1投票權重

(權重係數和投票權重公式,圖片來源於OKChain Github)

l Weight 是投票權重係數,其隨時間變化,投票時間距離起始時間越遠權重係數越大;

l now_timestamp為當前投票時間戳;

l start_timestamp 為起始時間戳,取946684800 (00:00:00 UTC on January 1, 2000);

l seconds_per_day為每天的秒數,為60*60*24;

l weeks_per_year 為每年週數,這裡取52;

l Shares是投票權重;

l delegated_Tokens為抵押OKT的數量;

投標權重係數等於當前投票時間和2000年起始時間的差值,然後除以364天的秒數,投票時間距離起始時間越遠權重係數越大。投票權重為質押金額乘以2的投標權重係數次方。所以,質押金額越大、投票時間越新投票權重係數就越大,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使用者提高抵金額並且不斷參與投票。

2.2.2代理人

驗證節點的權重由OKT持有者質押投票決定,OKT持有者可以直接投票,也可以將投票權委託給代理人代表他們去投票選擇驗證節點。使用者需要在抵押賬戶中存入一定數量的OKT才能註冊成為代理人,之後才能代理其他賬戶進行選舉投票。當代理人選擇退出鎖定投票時,需要等到14天鎖定期結束後才能提出Token。

在資金安全方面,使用者無需交出任何金鑰,代理帳戶獲得的只是Token的投票權。把Token質押給代理人是一個鏈上委託動作,事實上Token的所有權依然在使用者的個人地址中。當使用者更改在代理人處抵押的Token數量時,代理人的所有投票權重也會同時更新。

驗證節點獲得系統的獎勵,需要分潤給給它投票的代理人,當驗證節點觸發懲罰規則時,也會影響到代理人的收益。因此代理人在投票前,可以直接在OKLink或其他OKChain區塊瀏覽器中訪問一系列資訊,對驗證節點進行仔細的調查和篩選。在投票後,也需要持續觀測驗證節點的執行,確保委託的驗證節點行為正確。比如具有良好的正常執行時間、不會雙重簽名或受到損害,參與治理等。一旦發現危險訊號,代理人可以迅速取消繫結投票或將投票切換到另一個驗證節點,這個過程會立即生效。

2.3 OKChain節點要求

OKChain依靠一組驗證節點來維護網路的安全,驗證節點的作用是執行一個全節點並透過廣播投票來參與共識。而想要成為驗證節點需要符合系統的要求,不僅對抵押Token數有要求,也需要一定的硬體配置和軟體門檻。

(驗證節點的責任,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2.3.1抵押Token要求

驗證節點當選的前提條件需成功連結OKChain網路並且抵押10w OKT。

2.3.2 硬體要求

節點一般需要的配置如下:

(硬體配置要求,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OKChain最低系統要求:

(OKChain最低系統要求,圖片來源於OKChainGithub)

我們看到,專案初期對節點的配置要求不高,但隨著網路使用的增加,後期對節點的配置要求也會變高。與以太坊或比特幣這樣的鏈相比,OKChain網路具有很高的吞吐量,會對頻寬要求稍高一點以保證各個節點之間的通訊保持正常。硬碟需要動態擴充,隨著區塊資料的增多,出塊節點需要儲存完整的區塊資料,所以硬碟容量不足時,需要及時擴充硬碟。

目前伺服器配置主要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

自建伺服器——自己購買硬體伺服器,連線電、網,執行服務。自建伺服器的成本短時間較高,要考慮到硬體成本、場地成本以及經營人力成本。而且需要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對環境要求較高,好處是一些服務支援可以直接調整。

雲伺服器——購買現成的雲伺服器,動態配置引數,執行服務。雲伺服器的優點在於靈活、成本低。目前,大部分節點還是搭在雲伺服器上,如亞馬遜的AWS,Google的雲服務,阿里的雲服務等,具備上述伺服器後按照官方配置教程來就可以執行節點。當然這點也被去中心化社羣詬病許久,因為所有的去中心化網路的節點服務仍然是搭建在世界的IT巨頭手裡。

OKChain驗證節點應該給伺服器資料中心位置配備冗餘電源,連線性和儲存備份。期望有幾個用於光纖,防火牆和交換的冗餘網路盒,然後是具有冗餘硬碟驅動器和故障轉移的小型伺服器。硬體可以放在資料中心裝置的底端。

2.3.3軟體要求

執行OKChain節點時,最好給節點開發監視、警報和管理解決方案,能夠對攻擊、中斷進行響應,維護資料中心的安全性和隔離性。避免意外解除繫結,甚至觸及系統的懲罰規則。

2.4節點獎勵和懲罰規則

2.4.1節點獎勵和分配規則

針對記賬節點所設計的經濟激勵機制是區塊鏈專案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BTC記賬節點(礦工)的獎勵來源是出塊獎勵和交易手續費。OKChain創世塊產生的OKT直接1:1空投給OKB投資者,那麼它的礦工獎勵來源是什麼呢?

它的獎勵來源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每年1%的系統增發,會按比例增發到每個區塊中。增發這一部分的25%作為出塊獎勵,按投票權重分配給21個驗證節點,其餘的75%作為得票率獎勵會按照投票比例分給所有的備選節點。這樣,即使沒有獲得出塊獎勵,也因為有投票獎勵來繼續堅持作為備選節點存在,避免出塊節點不作為的問題。

另一部分的獎勵來源是手續費,手續費按投票權重只分配給21個驗證節點。它包括系統手續費和業務手續費,系統手續費就是gas費,業務手續費則包括運營商發行Token 幣對費用、數字資產交易對啟用費、增發費等。

(節點收益來源及分配比例,圖片來源於OKEx投研)

2.4.2節點的懲罰規則

節點抵押Token也可以看作是驗證活動的保證金,當節點在出塊時主動或因遭到攻擊後被動的什麼都不做、執行不當或惡意操作時,它們可能會因此失去出塊資格。

具體如下:

1.不參與區塊驗證簽名,節點將被封禁10分鐘,即其10分鐘內不能參與出塊。

2.節點雙籤,也就是在同一高度對兩條不同鏈的區塊簽名時,節點將被永久廢除出塊資格。

2.5鏈上治理

驗證節點除了要創造新的區塊外,還要參與到鏈上治理中來。創造新區塊是來保護區塊鏈的延續性,而鏈上治理決定的是整個區塊鏈系統的引數設定,這些引數決定著整個網路的執行方向,驗證節點可謂肩負重任。

OKChain鏈上治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獲取大家對給定主題的意見、更改系統引數、在DEX中刪除交易對、支援全網升級。為防止惡意發起提議浪費大家時間精力,所有的治理提案需要提交至少100OKT的抵押金,且該提案權重取決於這份抵押金的金額大小。滿足這個要求後提案會進入兩週的投票期。在投票結束時,如果贊成票(不包括棄權票)佔50%以上,並且反對票(不包括棄權票)少於33.33%的,則該提案被透過。

(提案流程圖)

三、OKChain-OpenDEX

OpenDEX是基於OKChain生態系統的開放式去中心化交易所。在瞭解OpenDEX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點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短板。

3.1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

3.1.1中心化交易所

交易所關鍵作用是交易,中心化交易所的優勢是流動性好,法幣出入金很方便;但缺點也很明顯,我們需要把自己的Token轉給交易所託管,風險巨大。“不能掌握私鑰,幣就不屬於你”這是區塊鏈世界裡的一句箴言。

中心化交易所的痛點:

資訊洩漏風險

使用者使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前需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較為繁瑣。我們儲存在伺服器上的交易資料掌握在交易所手中,資訊不透明和中心化管理的現狀,讓使用者存在資訊洩露風險。

當下網際網路身份系統存在諸多問題,使用者的身份資料分散儲存於不同的服務提供商,沒有統一管理,使用者需要重複註冊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使用網站服務需要重複登入,使用者在不同網站使用相同密碼還會導致嚴重的安全問題。

資金挪用風險

使用者的Token都存放在中心化交易所中,使用者資產由平臺管理,無法排除交易所挪用使用者資產或篡改使用者資訊的可能性。

資金被盜風險

任何DEX都會面臨安全性問題的困擾,涉及到的資金越多,駭客攻擊的動機也就越大,能夠使用的攻擊方案也就越多。如果一箇中心化交易所的錢包被駭客攻擊,錢包內的Token就會全部丟失。過去10年,已經發生過30多起中心化交易所被盜事件,比如Mt.Gox和Coincheck。直到現在,這種情況仍無法得到遏制,每天都有無數駭客在尋找中心化系統的漏洞。

網路宕機風險

網路宕機狀態包括伺服器宕機、停用、關閉等一些原因而導致出現的不能夠正常執行的狀態。

它會會導致使用者無法正常交易,往往給使用者或者服務商造成不良使用體驗和資金損失。

交易對上線需要稽覈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對上線需要稽覈,數量有限,使用者為交易不同的Token往往需要註冊多個交易所,我們的身份資料分散儲存於不同的服務提供商,使用網站服務需要重複登入。除BTC和ETH外,每種Token通常只有一到兩對高市值資產的交易對,即使在同一交易所有所需要的兩種Token,我們在交易兩個市值較低的數字資產時也沒有直接對應的幣對,步驟會複雜很多。

3.1.2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資金在使用者錢包地址或者交易智慧合約中,完全由使用者控制。發起交易時,交易所執行智慧合約來完成交易,資產劃轉在鏈上完成。交易記錄鏈上可查,公開透明。但因為底層公鏈的可擴充套件性侷限,許多人在面對資產的交易屬性時,由自己掌控私鑰的理想不得不向中心化交易所更高的流動性妥協。

1)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優點:

資金更安全

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簡單,主要是撮合交易,並不託管使用者的資產,資金在使用者錢包地址或者交易智慧合約中,由使用者完全控制,任何人都挪用不了。杜絕了駭客攻擊、平臺道德問題帶來的風險,透過程式碼規則來保障使用者的資金安全。

匿名性

使用DEX只需要一個公鑰。與此同時,一些DEX建立者聲稱他們只發布開源軟體,對社羣如何使用該軟體概不負責,從而避免了KYC和AML問題。

不會宕機

由於DEX是建立在底層公鏈之上,而底層公鏈採用分散式節點記賬,即使單點故障也不影響整體效率,使得DEX的安全性呈指數級提高,沒有宕機風險。

2)去中心化交易所痛點:

公鏈安全風險

去中心化交易所建立在公鏈的基礎之上,這意味著如果公鏈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旦被篡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資訊也變得不可信,使用者資產安全更是空中泡影。

流動性不足

流動性是衡量一個交易所的重要指標。流動性越好,成交就越便捷。許多去中心化交易所面臨著由於流動性差,導致交易的滑點(滑點是指下單的點位和最後成交的點位有差距)較大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知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EtherDelta、0x Project等,皆基於以太坊或EOS等公鏈搭建,使用者少、交易深度不足等客觀條件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3.1.3OKChain和OKEx相輔相成

我們看到,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各有利弊,二者當前的目標人群並不相同。

交易所本質是交易,中心化交易所能提供較好的使用者體驗,絕大多數使用者往往會選擇交易流動性更好且出入金更便捷的中心化交易所。主流交易所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多次危機事件的優秀戰績也讓許多使用者願意相信他們的背書。當然,還有一部分群體,相對於交易的流暢便捷度,他們更看中資金的安全性和匿名性,於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就成為他們的更優選擇。

OKChain就是在OKEx滿足了絕大部分使用者的交易便利需求之後,填補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這部分小眾需求。兩者相輔相成,透過不同的技術形式發揮各自的優勢,覆蓋到更廣更全的人群,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3.2OpenDEX

OpenDEX是OKChain生態系統的DeFi專案,將為OKChain生態內使用者提供安全穩定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OKChain主網的底層架構會為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底層支援。從用途上來講,它是一種可以自由發行DEX的中介軟體,就像以太坊透過智慧合約技術使數字資產發行變得容易一樣,OKChain提供了操作DEX所需的各種基本功能,每個人都可以建立DEX。

與傳統的DEX相比,OpenDEX把撮合引擎和訂單簿都放在鏈上了,完整的鏈上匹配和鏈上訂單簿管理使匹配資訊更加透明和安全;它的撮合系統採用的是集合競價模型,可以弱化交易在區塊內的排序對最終撮合結果的影響,保證交易的公平性。與基於以太坊的專案相比,基於OKChain的集合競價撮合可以在較快的時間內完成匹配。

3.2.1鏈上訂單簿模式

OpenDEX是採用鏈上訂單簿的模式構造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這種DEX架構完全是基於區塊鏈的,每個交易訂單、每個狀態變化都會作為一筆交易記錄在區塊鏈網路上。所有未完成的掛盤訂單都會記錄在區塊鏈上的訂單集中,訂單集中的訂單成交與否取決於買賣方的掛盤及交易時設定的成交策略。在買賣盤進行資產匹配時,跨資產型別的交易可以透過掛盤直接成交方式完成。

OpenDEX的技術方案中,充值、提現、掛單、結算全部由智慧合約完成。基本思路是:maker(掛單)用私鑰簽名下一筆訂單,提交到鏈上,maker 掛單時可以選擇在多少個區塊後若訂單未成交則自動取消。隨後,taker(吃單)從訂單簿中選擇想成交的訂單,生成對應交易,交易簽名後提交至鏈上智慧合約。智慧合約驗證完成訂單中的交易者簽名和訂單有效時間等資訊後進行雙方資金結算。

3.2.2集合競價撮合模型

OpenDEX的撮合系統採用的是集合競價模型。由於在區塊鏈系統中,訂單不是連續產生的,而是按出塊時間間隔離散地產生,因而DEX不像大多數中心化交易所對訂單採用連續競價演算法,而是按照出塊時間間隔,週期性地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對訂單進行撮合。每個區塊採用集合競價的方式,保證一個數字資產交易對在一個區塊內只會有一個成交價,成交時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順序成交,可以大大弱化交易在區塊內的排序對最終撮合結果的影響,從而保證交易的公平性。

3.2.3 OpenDEX的優勢

1)資金安全性

按託管型別,DEX大致可被分為託管型(custodial)和自主託管型(self-custodial)。託管型DEX是把資金轉到由他人控制的合約當中,為了降低作惡風險,託管型Layer 2 DEX 運用多重簽名或門限簽名等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金鑰多方管理。自主託管型Layer 2 DEX有以下幾個特點:沒有使用者的明確簽名,資金就不能轉移;在簽名的時候,使用者可(透過錢包的使用者體驗設計)獲得所有的資訊;資金隨時可退出;程式碼升級機制即使被濫用也不能破壞這個機制。因此資金實際上還是由使用者控制,運營商無論如何,都無法凍結甚至動用屬於使用者的資產。OpenDEX採用的就是自主託管型,Token安全性更有保障。

2)公鏈安全性

OKChain採用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新區塊具有最終確定性。像比特幣的區塊的“概率確定性”是按最長鏈原則,鏈越長該交易被篡改的可能性越低,但無法消除被篡改的可能性。在最終確定性邏輯中,一旦交易被包含在區塊中並新增到區塊鏈上,該交易就會被立即視為最終確定,這意味著一旦在區塊中達成協議,區塊就會最終確定,其中的交易也不能被逆轉。OpenDEX 可以藉助 Tendermint 的優秀特性實現交易的高吞吐量和極速確認,同時避免“雙花”等作惡行為,保障資金安全,提供跨鏈清結算服務。

3)交易對數量不受限

針對交易所交易對數量有限的尷尬情況,OpenDEX引進了DEX運營方這一角色,它們可以發行任何的Token和Token交易對。對比交易對都由交易所設立的傳統去中心化交易所,OpenDEX是一個開放型的趨同化交易所,DEX運營商就是運營Token交易對的實體。想成為OKChain網路中的DEX運營商,我們需要用花費一定數量OKT。具體是:支付OKT發行Token並列出交易對,透過數字資產交易對的申請提案並啟用後,新發行的Token就可以在OKChain網路上進行自由交易了。DEX運營商可以發行任何的Token和Token交易對,但由於系統不允許重複交易對存在,對於熱門的交易對,DEX運營商往往需要需要競時獲得它的運營資格。

4)流動性支援

在訂單簿式交易所中,需要做市商透過掛單來提供流動性。在交易方面,傳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過分強調平臺,忽略了為交易提供流動性的主要運營實體。如同我們所接觸的電子商務模式一樣,淘寶是一個平臺,為賣家提供建立信任的服務,真正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是淘寶賣家。OKChain引入DEX運營商的角色,提升激勵方式,可以解決傳統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不足的尷尬情況。

5)手續費減免

使用者在DEX交易時,需要支付gas費和交易手續費。GAS費由記賬的驗證節點賺取,它必須不小於最低gas費的限額,且節點會優先打包較高gas費的交易。交易手續費由DEX運營商賺取,這部分會按交易金額的0.1%比例收取。當然,為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DEX交易進而推進生態發展,未來會開放gas費和交易手續費方面的減免許可權,如DEX運營商可以給其使用者做某些幣對撮合手續費的減免,超級節點也可以給透過提案投票對DEX運營方的某些幣對做GAS費的減免。

對比市面上的中心化交易所,在OpenDEX中,資金的控制權屬於使用者,能從根本上避免由於中心化問題導致的資金安全事件;此外,DEX提供了更好的匿名性、透明度和耐審查性;底層公鏈採用分散式節點記賬,即使單點故障也不影響整體效率;允許使用者用無限制的交易對進行交易。

而對比市面上其他的DEX交易所,OpenDEX建立支援跨鏈的OKChain生態之上,在利用跨鏈方案,交易者可以在任意兩種上市的加密貨幣資產之間進行跨鏈交易;採用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使新區塊具有最終確定性,可以實現交易的高吞吐量和極速確認;面對流動性不足的缺點,OpenDEX引進DEX運營方這一角色,以激勵機制解決傳統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不足的尷尬情況;未來OpenDEX會開放gas費和交易手續費方面的減免許可權,給予使用者實在的交易優惠。

我們看到,基於OKChain生態系統建立的OpenDEX解決了中心化交易所和市面上其他的DEX交易所的幾大痛點。

四、結語

OKChain是OKEx開發的一組開源區塊鏈應用公鏈,以建立安全、高效的DeFi基礎設施為目標,打造社羣化運營、交易規則透明以及使用者資產由自己控制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它基於Cosmos的Tendermint機制以及Cosmos SDK進行構建,透過跨鏈互動協議IBC,結合Tendermint共識演算法的即時確定性,可以實現區塊鏈之間的價值傳輸,未來它還將支援異構跨鏈方式以解決價值的多向流通難題。基於OKChain生態系統的建立的開放式去中心化交易所OpenDEX,解決了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資訊洩漏、資金挪用、資金被盜、網路宕機和交易對不足的痛點,更引入DEX運營方這一角色解決了市面上其他的DEX交易所存在的流動性不足的痛點。

參考資料

1.OKChain Github

https://OKChain-docs.readthedocs.io/en/latest/OKChain/overview.html

2.Tendermint介紹及實戰分析

https://www.jianshu.com/p/c82a020f90fb

3.OKEx Research報告:Staking Economy,基於PoS共識的新礦業生態

https://xueqiu.com/7023230380/151537031

4.跨鏈技術的分析和思考

https://blog.csdn.net/xilibi2003/article/details/88809051

5.深度解析Tendermint,快速融入Cosmos生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252058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