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研究院DeFi系列第一篇:去中心化借貸

買賣虛擬貨幣
導讀: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為Dapp的一個分支,似乎是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譯了幣安研究院釋出的DeFi報告系列第一篇,其中著重討論DeFi的基石應用型別:去中心化加密資產借貸平臺。深入淺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貸類DeFi專案,市場參與者及參與動機,以及與中心化的金融系統相比這些平臺的優勢和風險。本文翻譯自6月6日由幣安研究院釋出的報告,部分內容略有刪改。核心摘要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稱為開放式金融,或DeFi,已經發展成為以太坊網路應用的核心驅動因素之一。DeFi的核心原則是提供一個全新的、無需許可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沒有任何中心化權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使用者就是自己資產的託管人,對自己的資產擁有完整的控制權、所有權,他們可以自由進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場。借貸協議和平臺給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動機,比如:· 對借貸者:可以做空某個資產或者借來使用權(比如治理權)
· 對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資產來獲取利息· 對以上兩者:存在跨平臺之間的套利機會與傳統金融產品相比,去中心化、無託管方的協議提供了幾個很有前景的優勢,比如:· 透明和價格有效性,因為價格受市場需求影響· 當發生借貸行為時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監管和不變性
不過,鑑於這些金融原型的實驗性質,與中心化的競品相比,他們確實表現出一些特定的缺點,比如:· 技術風險(交易對手的風險被智慧合約的風險代替了)· 低流動性(即,很難大規模的去借貸而不影響當前的利率水平)總體而言,加密貨幣驅動的借貸領域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是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價值主張,即個人和機構可以用過去的信貸模型來提供更廣泛的資金渠道,同時還不需要可信的中間人或第三方。儘管現在很難確定哪些平臺或者協議在長期能夠吸引最多使用者,但各種工具共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來獲取資本,同時形成了更加全面的DeFI工具箱。儘管開放式金融在本質上是相對於平臺而獨立的,但目前DeFi類應用幾乎全部在以太坊上開發和使用。穩定幣Dai是DeFi的基石之一,Dai是一個由加密資產抵押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在Maker的生態系統中產生。截至2019年5月31日,從現有應用數、交易數以及鎖在平臺(如Maker、Compound)裡的金額這幾個維度來看,以太坊占主導地位。因此,基於以太坊的DeFi類Dapp將是本次報告的重點。
長久以來,貸款是建立在雙方之間的信任之上。那麼,與中心化平臺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資產的借貸平臺是如何在沒有信任關係的匿名陌生人之間匹配貸款的呢?1.去中心化借貸概覽1.1 公鏈、平臺、和支援資產概述1.1.1  什麼是DeFi?有哪些相關的公鏈?DeFi可以被定義為:“一個由無需許可的區塊鏈、點對點協議和在去中心化網路構建的應用所組成的生態系統,用於促進借貸行為或者用金融工具來交易。”
現在,大多數的DeFi協議都是基於以太坊構建的。截至6月5日,以以太坊為基礎的DeFi應用累計鎖倉的質押資產總價值超過5億美金(超過150萬ETH)。

圖1 - 按公鏈統計的DeFi應用數量(截至6月5日)

比特幣的閃電網路解決方案可以被視為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執行的DeFi應用程式。截至2019年6月5日,閃電網路的鎖倉價值約為800萬美元。

圖2 - DeFi應用中鎖倉的總金額(百萬美元)(截至6月5日)

關於EOS,EOSRex使使用者能夠借用和借出EOSIO資源(例如CPU、RAM、NET)。儘管它只發布了一個多月,但按照總抵押價值排序,該應用早已傲視群雄,總計超過9000萬個EOS被鎖倉。EOS上的其他平臺還包括一個無需許可的貨幣市場協議- BUCK Protocol,該協議最近剛剛上線。

此外,其他公鏈也在構建去中心化金融類應用。例如,Stellar旨在開發新的全球金融系統,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開發者所開發的金融類dApp。

另一個例子是Ontology,最近與穩定幣發行商Paxos合作,在其公鏈上釋出了多達1億個PAX代幣。在其新聞稿中,Ontology提到“將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DeFi應用場景,預計將在5月份在Ontology上釋出PAX代幣 ”。

由於以太坊在DeFi應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因此本報告將重點關注基於以太坊的DeFi應用。那麼這些平臺和協議支援哪些資產?

1.1.2 基於以太坊的DeFi平臺支援哪些資產?

以太坊上DeFi平臺所支援的資產多種多樣。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生區塊鏈資產和非原生區塊鏈資產。

“原生區塊鏈資產被定義為其價值沒有被任何非原生區塊鏈資產(如股票或法定貨幣)所抵押或背書的資產。例子有Basic Attention Token(BAT)或OmiseGo(OMG)等等。“

這些資產通常允許在區塊鏈上來鑄造/或銷燬(即鏈上建立資產)。在DeFi生態系統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時是原生區塊鏈資產的一個例子)便是MakerDao(MKR)及其Dai(DAI)穩定幣。

作為由加密資產抵押產生的穩定幣,Dai的價值之所以能夠和美元掛鉤,是透過一套複雜的抵押機制,以及一個穩定費率來激勵市場參與者用套利來抵消存在的價格錯誤。細節將在下一節中進一步討論。

其他原生資產也能用於這些應用,例如以太坊區塊鏈上的ERC-20代幣,如REP、BAT或ZRP。

這些原生區塊鏈資產可用作:

· 貸款抵押品
· 可出借資產
· 可借入資產
· 治理資產(例如MKR)

有趣的是,沒有流動性的(原生)區塊鏈資產不能用作抵押品,無論它們是同質化資產(ERC20)還是非同質化資產(ERC721如CryptoKitties)。

“非原生區塊鏈資產包括在公鏈上執行的各類資產,但其價值由非區塊鏈資產抵押或背書(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貨幣)。”

一些最受歡迎的非原生區塊鏈資產是由銀行賬戶上法幣抵押來發行的穩定幣,比如USDC或者TUSD。

在DeFi生態系統中,USDC被納入許多借貸協議。值得注意的是,繼2019年2月Coinbase的投資之後,Dharma將USDC加入其支援的資產。

那麼,以太坊上執行的非託管的協議和平臺有哪些?

1.2 協議和平臺

在本節中,僅包括非託管的平臺和協議。因此,BlockFi、Nexo等平臺被排除在外。

表1 - 支援借貸的以太坊非託管協議和平臺

圖3 - 截至2019年6月4日,最大的幾個以太坊上DeFi借貸平臺抵押物價值(百萬美金)

MakerDAO,Dharma和Compound組成的三巨頭佔DeFi平臺鎖定的總ETH的近80%,在下一節中我們將介紹它們。

1.3 貸款流程如何在非託管平臺上運作?

在本節中,將討論上一節中提到的三個最大平臺:Maker,Compound和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這給我們提供了一般貸款流程如何在非託管平臺上運作的有趣見解。

整體來說,這些平臺依託於借款人的超額抵押作為發起貸款的關鍵機制,以及來決定貸款期間是否必須關閉貸款。

Maker

Maker是一個獨特的“發行人”(issuer),其中個人可以直接透過將ETH存入其抵押債倉(CDP)來借用Dai —— 一種與美元掛鉤穩定幣,其掛鉤目標價值為每個代幣1美元。

Maker代幣(MKR)允許持幣個人透過“治理費”(即借貸利率)參與運營收入。這種結構與點對點模型不同,因為它將儲備(抵押物)彙集在一起以主動發行代幣,而不是轉移現有代幣。

與由法幣抵押發行的穩定幣不同,加密資產抵押的穩定幣依賴於不同的機制來維持其與法定貨幣的掛鉤。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其掛鉤機制如何,任何穩定幣的內在價值完全取決於中央銀行(如美聯儲)的集中決策過程,這些中央銀行負責制定貨幣政策,最終影響到法定貨幣對其他貨幣和資產的相對價值。

在MakerDAO的例子中,Dai是一個加密資產抵押穩定幣,與建立在以太坊上的Maker生態系統一起使用。Maker生態系統目前允許ETH持有人將ETH放入智慧合約中,以換取鑄造DAI穩定幣的能力,從而用波動率較高的抵押資產ETH換取穩定的貸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平臺將很快允許借款人放入多種資產抵押品,以減輕單一資產的波動性,從而在抵押品層面更加多元化。隨著整體市場價格的反彈,這可能會進一步推動Dai的流通供應量達到新高,目前Dai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資產抵押發行的穩定幣。

在Maker裡,貸款是超額抵押的,貸款開始時要求的抵押比率高於150%。

點對點的借貸池可以分為兩種型別:

1. 直接配對(例如Dharma,Ethlend等)
2. 流動資金池(例如Compound,dydx)

我們下面來看看兩個最大的點對點平臺:Compound和Dharma。

在大多數這些平臺中,平臺直接匹配貸方和借方,利率之間存在利差,平臺或者協議開發者透過利差作為收入維持運營。

Compound

Compound是一種協議,為以太坊上執行的各種代幣創造貨幣市場。

每個市場都連結到一個cToken(比如cBAT),它充當了在協議上借出資產的中介。透過cToken,出借方可以獲得隨時間而累加的利息。具體而言,利息的金額是在區塊維度進行累加。在貸款的週期內,每隔15秒出來一個新的區塊,cTokens都會持續增加。

在Compound中,還有一個撤銷功能,允許使用者將cTokens轉換為原始資產(例如從cBAT轉換為BAT)。

每種資產的利率都基於實時的市場供需關係。當借款人的需求過剩時,利率會增加,而可借貸金額的過剩則會導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總是低於借款利率,以在平臺上產生流動性。

Dharma

Dharma是一個允許使用者以90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種資產的平臺。支援的資產包括ETH、USDC和Dai。

簡而言之,該平臺可以手動處理和匹配交易,而無需在任何時間點擔任託管人。使用者可以請求借出資產,然後只需等待他們的請求被匹配。

Dharma上的利率目前由團隊在黑箱流程中手動確定。有趣的是,Dharma的借貸利率設定是相等的,這與其他平臺如Compound形成鮮明地對比。

如果借款人決定在到期日之前償還貸款,他必須支付90天週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還貸)的唯一動機是拿回抵押資產。

1.4一些額外的指標

表2 - 傳統美元計價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年5月31日)

這些傳統金融工具(見表2)基本上提供了美國經濟中“無風險利率”的參考。目前,利率介於2%至3%之間。

與抵押穩定幣的借款利率(即表3中的USDC)相比,數字資產借貸平臺提供的借款利率高於這些基準利率,儘管他們有一些核心優勢,比如資金流動和基礎智慧合約的透明性、更大的平臺實用性和靈活性、使用者使用的便利性。

表3 - 截至2019年6月4日,託管和非託管平臺及數字資產協議的借貸費率

Dai的利率高於USDC的利率,因為USDC對美元沒有潛在的價格風險,並且總是可以兌換成一美元。不過將其視為一個Dai的借貸利率對標物其實很有趣。由於現在穩定幣的借貸利率遠低於被投票出來的17.50%穩定費率,Maker的投票者將來可能會決定進一步降低其治理費用以縮小與其他平臺利率之間的差距,保持平臺的競爭力。

關於以太坊借貸利率,當以太坊從PoW過渡到PoS時,它們與未來的PoS質押回報一致。PoS質押回報與網路的通脹率相似,因此,借貸利率與預期的以太坊PoS收益範圍2-3%一致。

由於Maker是以太坊上DeFi的最大組成部分,在整個借貸生態系統中佔據近80%的主導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託管平臺的總抵押資產價值的演變。

圖4 - 鎖定在Maker裡總抵押資產價值(百萬美金)的趨勢

Dai作為以太坊上執行的DeFi生態系統的核心元件之一,目前大約1.5%的以太坊總供應量鎖定在Maker上。下面是一些關鍵指標:

圖5 - 自2018年1月以來Maker治理費率(CDP利率)的演變

2019年5月31日,Maker持有者決定首次將CDP利率下調2%至17.5%。CDP利率在2019年前五個月裡從0.50%一直上升至19.50%的歷史高位。

圖6 - 自2018年1月以來Dai的流通供應量(以百萬美元計)

截至今日,Dai的流通供應約為8,200萬,在2019年上半年略有下降,這與期間穩定費用連續大幅上漲相關。
按市值計算,Dai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穩定幣,僅次於美元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經超過GUSD。

圖7 - 截至2019年6月5日,大型穩定幣(不包括USDT)流通市值(百萬美元)

由於Dai目前抵押比率(480%+)遠高於其最低門檻,因此只要MKR治理決定取消目前設定為1億美金Dai的最高發行限制,那麼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這一點,以及未來對多種資產抵押品的支援可能進一步推動Dai的流通供應量達到新高。

2. 市場參與者

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DeFi市場參與者的視角,包括哪些型別的個人/機構可能希望參與這些協議,以及他們這樣做的潛在動機,比如套利。

2.1貸款人案例

從貸方的角度來看,核心的好處是能夠將現有資本投入使用併產生收益,而不是長期持有資產(“基本是HODL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可能會看到的兩個關鍵回報是:

長期投資的“獎勵”。長期頭寸持有人(也就是價值投資者)可以透過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貨幣計價)獲得獎勵,為他們帶來新的收入來源(除了資本增值或“HODL策略” )。例如,長期投資於以太坊的投資者可以從這些貸款平臺中受益並獲得額外的收益率。

美元對穩定幣的收益率。與銀行的大多數常規銀行賬戶不同,穩定幣不會產生任何收益率。將美元計價的穩定幣儲存在數字錢包上類似於將美元紙幣儲存在皮革錢包中:沒有一個能夠帶來收益。考慮通貨膨脹的風險,這將轉化成穩定幣有效價值的貶值。對於穩定幣發行人,為了競爭市場份額,有動力將其從銀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透過這些去中心化平臺分配給支援流通供應的使用者們。

2.2 借款人案例

從借款人的角度來看,有幾個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協議借用資產。

能夠做空資產。借款人可以透過借入資產來做空某一種資產,並立即在任何交易所賣出它獲得其他加密貨幣(通常是穩定幣)。這與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證金交易具有類似的功能。同樣,它還提供了在不支援此功能的平臺上進行保證金交易的能力。
例如,交易者可以在Coinbase上做空資產(因為它不允許保證金交易)。隨著可借入資產的列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這種應用場景也將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借用代幣的使用價值(例如借用治理權)。借款人可以決定(暫時)借入資產,以獲得區塊鏈的更多權力或治理權。例如,有人可以借用REP(Augur幣)來參與鏈上的決議機制。

2.3 套利機會

假設沒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則存在套利機會:

貸款利率(%)<借款利率(%)

但是,由於所有貸款在今天的現有協議中都是超額抵押的,借款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實際上永遠不會為零。可以用一個更全面的等式來包括額外費用,例如交易成本或Gas fee:

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 貸款利率(%) -  總費用(%)> 0

總費用(%)> 0是任何額外費用的總和,例如Gas fee或貸款/借款平臺的任何交易費。

從理論上,最小抵押率(%)和貸款利率(%)的乘積其實就是可借出所有資本的100%有效利率。然而在實踐中,平臺上的使用者傾向於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進行超額抵押,為抵押率過低提供緩衝空間。

表4  - 跨平臺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年6月4日)

目前,貸款/借款平臺存在兩大主要套利機會:

去中心化平臺和中心化平臺之間的套利。截至撰寫本文時,Dharma以USDC的8%年利率提供90天的貸款。對於能夠以美元獲得信貸的消費者(基於對KYC賬戶的現有訪問的監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機會。套利者可以以低於8%的利率借入美元,將這些美元轉移到Coinbase上以購買USDC,然後將USDC借給Dharma。然而,這種套利受特定風險的影響。例如,如果平臺定義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貸款可能永遠不會與Dharma上的相匹配。此外,這些機會也存在潛在風險(交易對手,平臺特定風險),將在下一節中詳細討論。最終,套利可能存在於訪問受限(或需要更嚴格的KYC)的平臺上,並且這些機會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去中心化平臺之間的套利:由於去中心化平臺目前在借貸利率之間存在較大差價,因此預計這種情況會更為罕見。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這個行業的參與率較低,畢竟仍在早期階段。不僅如此,由於這些開放的去中心化平臺的性質,消除套利機會的參與者數量更多。在此之上,這些套利機會通常會稍縱即逝,因為許多平臺整合了其他平臺上的借貸資訊(例如Zerion)。此外,為了純粹套利,兩筆貸款必須具有相似的引數。特別是貸款的期限(期限長度)和到期日必須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執行此類套利,不然潛在的風險可能包括網路環境因素,(代幣發行的)原生通貨膨脹率,價格變化風險和提前還款/流動性(不論利率和期限長度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如果不同平臺對借款人在貸款到期前如何關閉頭寸有不同的政策,則可能存在提前還款的風險。

3. 去中心化協議的風險和優勢

在本節中,我們將比較這些去中心化協議與傳統金融行業以及中心化加密資產託管平臺的風險和優勢。

3.1 這些平臺和協議的優點和好處

3.1.1 加密資產行業的好處

以下是使用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託管平臺對加密資產行業的一些好處:

· 提高價格效率:由於貸款和借款協議允許任何人對資產進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場中實現更高的價格發現和效率。
· 不可變性和抗審查性:單一交易無法逆轉,任何第三方都無法阻止借款流程。這樣就形成了無需審查的有效市場,不會對使用者造成歧視。

3.1.2 去中心化系統對於中心化銀行平臺的優勢

具體而言,這些平臺和協議提供了相對於中心化銀行業務平臺的若干優勢,

更廣泛的資本准入:居住在資本控制國家的參與者可以獲得基於其他法幣的穩定幣,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幣計價的穩定幣(例如英鎊,歐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純粹的P2P借貸平臺上,利率僅由市場參與者決定,貸款透過超額抵押來確保。而且可以容易、無成本地公開獲取有關貸款的資訊。

靈活性和貸款隔離:使用一個錢包可以同時借入多種加密貨幣。不同的風險也可以是完全獨立的。例如,可以透過一個錢包用ETH借入USDC,而另一個錢包用ETH借用BAT。如果一筆貸款違約(即抵押品價值低於其清算門檻),則只會影響該抵押品,因為風險是隔離的。但是,對於允許多邊抵押的平臺,可以透過將不同資產彙總為一組抵押品來降低風險。

降低流程成本/週轉時間:與傳統金融行業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間信用稽覈,任何使用者都可以以市場價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資金。

3.1.3 去中心化系統對於託管借貸平臺的優勢(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託管借貸平臺是指加密行業中的中心化平臺,例如託管借貸平臺(如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Bitfinex,Gate.io),他們允許使用者在其上進行保證金借貸。

能夠跨平臺和交易場所轉移借入資金:與中心化貸款交易場所不同,個人可以借入資金並將其自由轉移到其他場所,只有抵押品會被鎖定在智慧合約中。

完全託管資金:想進行保證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捨棄代幣的情況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資產

能夠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轄區內進行保證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貸款協議上, 整個過程在鏈上發生,不需要KYC。因此,任何市場參與者 - 無論其國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觸資產(無論是多頭還是空頭),然後進入保證金交易。

3.2.缺點和固有風險

3.2.1普遍性缺點

以下是針對以太坊區塊鏈上執行的現有協議/平臺的中心化借貸解決方案和託管平臺的一些普遍缺點:

缺乏保險機制:與傳統金融業不同,鏈上貸款沒有保險機制。因此,存在違約風險,雖然某些平臺可能會在交易對手違約的情況下為使用者提供保險,這仍然是這些去中心化平臺的一般缺陷。

難以贖回法定貨幣:由於貸款以加密貨幣方式計價,通常很難將這些貸款變現成法定貨幣。那麼似乎很難在實體經濟中利用這些借入的資金,但這其實是一個更寬泛的問題,它涉及到實體經濟中如何能更廣泛的使用區塊鏈資產。此外,抵押穩定幣(特別是USDC)的支援可能進一步激勵使用者用原生區塊鏈資產(如以太幣)借出資金並贖回法幣。

超額抵押無助於”未開戶“使用者(即沒有加密資產的使用者):由於目前沒有可用的信用評分,貸款必須超額抵押。對於沒有加密資產的使用者,就沒有了借貸的機會。所以這些貸款和借貸平臺並不服務於經濟增長,因為貸款的先決條件之一是超額抵押(有時高達150%)。另一種基於信用評分的系統也在開發中,但並不清楚在沒有明確的KYC政策下如何設計這樣的區塊鏈借貸系統,反而有可能進一步“歧視”部分市場參與者。

超額抵押對槓桿交易效果不大:雖然可以借入資金並將其轉到其他平臺,但由於需要超額抵押,炒幣交易者並不那麼感興趣在去中心化的平臺和協議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證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們依靠自動去保證金系統,複雜的清算演算法和保險基金,允許交易者建立高槓杆倉位。

這些缺點的確十分關鍵,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多數缺點的存在都是由於開放金融行業尚處於早期階段,諸多應用程式和協議仍是一片試驗田。我們期待隨著行業逐步成熟,一些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夠浮出水面。比如透過建立保險協議,研究新的行業法規和智慧合約機制,來避免必須過度抵押的設計。

3.2.2 區塊鏈特定風險

由於我們在本報告中主要討論基於以太坊的應用程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問題可能會為DeFi借貸解決方案帶來一些難題:

網路擁塞:以太坊可能因為像加密貓這樣的應用產生堵塞;FCoin的鏈上投票上幣政策也造成了Sybil Attack(女巫攻擊)。如果發生網路擁塞,交易可能會保持在等待狀態,最終導致市場效率低下和資訊延遲。

交易成本,如Gas fee:由於交易是基於Gas fee的競爭,低Gas fee的交易可能會在較低優先順序下等待確認。相反,有些產品有時沒有明確或固定的Gas fee,導致使用者可能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這些以太坊上的問題,在其他區塊鏈上都有可能出現。網路效能問題之所以在以太坊上顯得格外突出,是因為以太坊的受歡迎程度和使用頻次較高。相比之下,其他區塊鏈目前沒有擴容問題,往往是因為沒有足夠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設計上更加中心化,從而擁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效能。

3.2.3 特定於平臺的風險

雖然本報告側重於非託管平臺,但借貸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於平臺的風險可分為兩大類:半中心化平臺風險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臺風險。

半中心化平臺風險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是第三大DeFi應用程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種資產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義的,因為它不受市場環境(供應和報價動態)的影響。此外,貸款匹配過程不透明。沒有關於有多少貸款待處理的實時資訊,也沒有辦法來審計貸款的匹配是否基於一些公平的規則,比如“FIFO(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臺可以隨時改變利率,給貸方和借方帶來不確定性。

交易對手風險:如果平臺是半中心化的(資金透過中間人轉移而直接傳送到智慧合約), 平臺本身可以控制資產並可能惡意使用資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臺風險

價格機制失敗:一些預言機,也就是資料提供商來給抵押資產估價時,會存在操作風險,例如資料操縱或由於價格來源問題而無法檢索正確的市場資料。這可能會導致抵押資產估價錯誤的問題。

波動風險:如果價格波動太快,一些使用者可能會被強制清算其抵押資產。

智慧合約缺陷:由於交易無法在區塊鏈上逆轉,智慧合約中的任何問題所導致的駭客攻擊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協議的使用者產生巨大損失。隨著以太坊的開發和持續快速迭代,平臺需要不斷保持智慧合約的開發和版本遷移,以防止資金損失。

時間缺陷:當平臺的出塊時間平穩時,利率在區塊級別計算。否則,如果區塊鏈停滯或減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會有所不同,智慧合約計算利息的邏輯與每塊的利率掛鉤。

3.2.4 監管和稅收風險

如果任何個人使用或依靠託管或中心化平臺,即使執行跨平臺套利,監管風險和稅務成本也要考慮。以下概述了使用這些平臺帶來的一些監管和稅收風險。

證券分類:對於穩定幣是否可歸類為證券,存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儘管CFCT可將其視為“Swap(掉期交易)”,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會將這些視為“demand notes(即期票據)”。

託管:非託管平臺帶來的不確定性是:誰是借出資產的實際託管人? 許多專業投資者被要求依託第三方託管人,使用這些平臺可能會產生潛在的監管漏洞,因為部分監管要求可能無法滿足。

牌照/許可證:無論終端使用者位於何處,去中心化平臺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都無需牌照即可運營。從中期來看,最近許多對USDC支援的平臺可能會產生潛在的“許可證風險”,最終會影響操作者的成本,從而導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費用增加。

稅收不確定性:對這些平臺來說,辦公地點以及在當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個灰色地帶。

4. 結論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程式設計區塊鏈。因此,毫無疑問,它是許多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標準預設平臺,其中包括借貸協議,如Compound,Dharma等。很快,其他可程式設計區塊鏈(如EOS)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落地許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由於其尚處於早期,借貸行業仍有一些風險,隨著行業的成熟(特別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這些風險有望得到緩解。在更成熟的行業中,更多的產品應該為參與者提供更多選擇,使使用者能夠更加完整地獲得金融服務。

此外,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臺可能是中心化機構做出進場決策的基礎或資料點,希望透過加強對傳統金融機構(當今金融界的守門人)的競爭,從而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

雖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Quorum正在與JPM Coin等計劃一起開發,但從去中心化應用的角度來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區塊鏈的標兵。

如這些借貸平臺所示,DeFi似乎是區塊鏈技術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蓋全球數十億使用者,並讓使用者更高效地獲取基本金融服務。

原文參考資料
1.Circle Research (Ria Bhutoria). A closer look  -  Dharma-larm (2019). 
https://medium.com/circle-research/a-closer-look-dharma-larm-8088e51c0886
2.Delphi Digital. 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 - Thematic Insights (2019). 
https://www.delphidigital.io/defi
3.Kyle J Kistner. How Decentralized is DeFi? A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Lending Protocols (2019). 
https://hackernoon.com/how-decentralized-is-defi-a-framework-for-classifying-lending-protocols-90981f2c007f
4.Macro Narratives in Blockchain (Andrew Wong). The next FinTech: Global “Open Finance” Infrastructure (2019). 
https://medium.com/macro-narratives-in-blockchain/the-next-fintech-global-open-finance-infrastructure-90ac093a411b
5.Maker Team. The Dai Stablecoin System (2017). 
https://makerdao.com/whitepaper/DaiDec17WP.pdf
6.Multicoin Capital. Investment Thesis (2019). 
https://multicoin.capital/2019/04/24/multicoin-investment-thesis/
7.The Block (Ryan Todd). Block by Block: Crypto Lending (2019). 
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2019/01/18/block-by-block-crypto-lending/
8.The Block (Contributor Network). The benefits of trustless lending (2019). 
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2019/01/31/the-benefits-of-trustless-lending/
9.Wave Financial (Roy Learner). Crypto lending: too good to be true? (2019) 
https://medium.com/wave-financial/crypto-lending-too-good-to-be-true-fc010e7fc86c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