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計算將成為下一代計算架構

買賣虛擬貨幣

7月 6日,由杭州市餘杭區政府指導,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巴位元主辦的“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進入第二天議程。

當日下午,矩陣元創始人兼 CEO孫立林受邀出席主會場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作為下一代計算架構的隱私計算》。

孫立林表示,

如果只是泛泛地把現有金融業務搬到鏈上,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它無助於現有金融基礎設施綜合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這件事情沒有價值。而只有在徹底的可計算資源交換維度之上,區塊鏈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此外,他還透露稱,本月矩陣元會正式跟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宣佈關於隱私計算方面的合作。他進一步解釋道,下一代銀行轉向數字資產全面運營的趨勢非常明顯,而且從過去這些年的實踐來看,新一代基礎設施必須要服務於新一代的資產或者新一代的流動性,這是矩陣元著力於做隱私計算的原因。

以下為演講全文:

隱私計算,最近這個話題確實比較熱,下面聊一聊我們對隱私計算整件事情的理解。

去年 10-11 月份,國家發改委發文,全國有幾個地區被列為資料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排序為雄安第一、浙江第二、福建第三、廣東第四、重慶/四川並列第五。由此可見,去年起政府已經開始重視資料。只不過當時沒有叫生產要素。

下面是這幾年我們做隱私計算的基本理解,我們從 2016年開始做區塊鏈,深耕密碼學。2017年把我們所做事情定位為隱私計算,並且將隱私計算定義為下一代計算架構。過去幾年中,我們日益覺得隱私計算的方向應該是一個基本面。

和區塊鏈一樣,隱私計算不是單一技術。如果把區塊鏈和隱私計算當技術去做,可能很難往下走,隱私計算應該是作為基礎設施重要的一部分,或者本身就是基礎設施的載體,天生是面向運營的生意和商業,而不是單獨的“技術”。

資料資產泛泛而談沒有意義,因為單一的資料既不可被定價,也不可被交易。在過去幾年各地建的大資料交易所其實都沒有交易,這是非常尷尬的事情。

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叫做資料的可計算性,或者是可計算資源。只有運算元在計算需求加持下得到了計算結果,才能稱為可計算資源,才可以被定價、估值和交易。

泛泛說資料其實也意義不大。所以我們一直在向市場說明,可計算架構是新一代的計算架構,徹底將資料互操作網際網路進化為計算互操作網際網路,是帶運算元跑的。

舉個例子,假定一方有資料,按照目前行業的合規性,資料是不能夠離庫的。而另外一方如果有運算元、有模型,尤其是金融行業,基於合規要求也不能離庫。所以雙方的合作基本為遠端協同計算,在這種場景下,我們認為區塊鏈才有價值。

所以如果只是將現有金融業務搬到區塊鏈上,其實作用不大。因為區塊鏈無助於現有金融基礎設施綜合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只有在徹底可計算資源交換之上,區塊鏈才能發揮作用,體現出智慧路由和清分的價值。

下面我們來看資料要素的全生命週期。我們在資料全生命週期的第一個環節,生產和採集端,佈局了一家物聯網區塊鏈模組公司,來做端側資料採集。

但入口爭奪日益激烈,現在各大運營商和各個物聯網公司這樣的入口,我們基本上都已經達成了合作,可能再往下就是展銳、ARM、高通這些公司,也基本快要簽完了。鑑於今天趨勢來看,我們會更關注國內新崛起的晶片公司,往底層持續發展。

我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資料的交換和共享,而且從優先順序看共享高於交換,隱私計算的優先順序是高於區塊鏈的,其本質是運營商架構,但複雜度還是來自於對交易業務的理解。

最近隱私計算確實火了,很多人都會關注。甚至有些公司聲稱能做通用計算,我都會一一解釋,通用計算目前看是不可能的。單論安全多方計算,前端的運算元需求就有幾十種,甚至更多的變化。

目前為止,全世界也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件事情。即便是美國現在水平最高的圖靈獎得主 Shafi Goldwasser等頂尖專家也做不到。只能做單一運算元共享和交換,所以隱私計算距離平臺化運營時間還非常長,目前還是從 0到1 的時間段內。今年確實湧現出一批做隱私計算的公司,但我相信技術積累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對於 AI 和大資料運算元的支援,目前不可能替代建模,隱私計算只是對建模,或者聯合建模的訓練和預測來做支援和賦能,本身不能替代建模。建模的過程不能線上上完成,還是要靠人。這裡已經不是隱私計算和區塊鏈的問題,AI也做不到這一點,金融機構裡核心的模型都是靠人來做的。

這是我們一直在說的事情,要肢解和分拆現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尤其網際網路巨頭要按照這個邏輯被肢解掉,否則他們已經嚴重觸犯了所有的合規性,這一關是跑不了的。

今年 4月份,國家開始重視資料的合規性,我們和各地政府交流後,這個模型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確保公民或者個人資訊保安,確保機構間交易安全的情況下,不得不把這個模型分拆成三件事情,就是身份認證、可計算資源的存託、可計算資源的交易。所有網際網路公司應該按照這個邏輯被拆解掉,網際網路公司不應該同時擁有這三項能力。

目前看金融機構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會透徹和緊迫一些,因為一家大中型銀行每年資料購買成本在幾個億到十幾個億左右,所以自然會想到如何來控制資料風險。

每個行裡負責分管風險的領導,第一反應就是買的所有資料都必須是可認證、可追溯,在合規性上是安全的,並且我自己的模型和運算元堅決不能披露。在這方面過去只能大量依靠人、機構、核心企業的背書。

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大資料公司多多少少都徘徊在灰色產業邊緣,是非常不安全的,因為他們擁有所有資料,即使號稱所謂資料不落地,不進記憶體,不進硬碟,這本身也存在著可信問題,所以目前這種方式也會馬上被徹底淘汰掉。

基礎沒有打好,無法做業務運營。大家可以看到在這張圖最下面的隱私計算。

今天廣義上的隱私計算技術中包括三個流派:

第一個流派是密碼學,包括MPC、HE等,通常把密碼學這個流派叫隱私計算。

第二個流派是 AI 領域的聯邦學習。

第三個流派是傳統安全界出身,主做 TEE。

矩陣元研發了一套全新的開源架構會支援所有的方案。但為什麼在過去 5年裡堅定選了密碼學方向?只有密碼學主導的隱私計算,可以給系統提供一個可驗證的安全性。聯邦學習不可以,TEE也不可以,完全做不到。

作為一個運營要素級別資產的網路運營服務,如果不能做到可驗證的安全性,它就不可以成為運營商,只能做專案。目前很多機構在提供聯邦學習伺服器,第一它存在第三方資料會聚點,這是不安全的。第二可逆推也不安全。TEE的問題更多,在商業環境裡必須把資料交給第三方,哪怕是交給可信執行人也難免會有安全隱患,並且 TEE已經被連續爆出漏洞。

這兩個方案並不是不可用,如果只是對部分敏感資料進行處理的話沒問題。但如果要給整個系統提供可驗證的安全性,目前只有密碼學可以,但這條路很艱難。

區塊鏈體現的價值也很簡單,在計算過程都保密的情況下,只有在鏈上才可以對資料貢獻度做智慧的清分和路由,這是巨大的價值,也是區塊鏈唯一的價值。

區塊鏈不是萬能的,比如單一地做存證溯源,對於這種量級的金融基礎設施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能保障綜合性、制度性交易成本得到控制,就沒有辦法說服現有金融機構向區塊鏈遷移。

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下,本月,矩陣元會正式跟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宣佈基於隱私計算的全面合作。當然業務很複雜,本質是把銀行整體從櫃面到離櫃,從前臺到後臺,所有的交易系統,所有的服務從前置到核心系統全部數字化。銀行其實是有運營資金風險的,其資產負債表管理的是資金風險。而下一代銀行一定會轉向全面運營數字資產,這種趨勢非常明顯,我們正在配合很多銀行做數字資產轉型。這是我們做的初步架構,這個架構邏輯上大家理解並不複雜,技術當然很難,技術有它本身的難度。

我們在境外也做了很多面向金融機構的服務。從華爾街來看,會將隱私計算與區塊鏈能力的基礎設施全面定義成下一代分散式基礎設施,幾乎全球性商業銀行總行都成立了相關的部門和團隊,不僅僅做投資,而且在轉變業務架構。

今年 9月份-10月份,可能美國會宣佈隱私計算與區塊鏈領域非常重量級的併購,它引發的效果會與去年 Facebook計劃推出 Libra之後,中國開始主推區塊鏈很相似。這個訊息如果正式宣佈,相信大家會重新審視區塊鏈和區塊鏈的用途,以及什麼是隱私計算。

最後說一下我的理解,從業務實踐來看,新一代基礎設施必須要服務於新一代的資產或者新一代流動性,這是我們著力於做隱私計算的原因。因為只有透過隱私計算可以幫助資料要素成為可管控資產,因此需要新的交易對手方機制,這就是隱私計算與區塊鏈帶來的價值。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