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穩定幣:程式與人性的博弈

買賣虛擬貨幣

basis cash的出現,給了外界關於穩定幣不一樣的定義。透過彈性供應調節機制,basis利用系統中的basis cash(bac)、basis bond(bab)和basis share(bas),依靠市場和演算法的雙重力量,保持bac穩定在1美元左右。

加密行業風投機構 iosg ventures做了一個形象的類比,即將bac、bab、bas分別視為美元、美元國債和美聯儲股票。

理論上,倘若bac高於1美元,系統會透過演算法增發一定的bac來平抑幣資產價格,bas持有者則可以獲得bac分紅;當bac低於1美元時,使用者可用bac低價買入bab(bond債券)獲得套利空間,同時銷燬bac,形成通縮效應促使幣價回升。

相比usdt和dai,basis的模式既保證了去中心化,也無需資產抵押,想要利用人的趨利性,憑藉市場和演算法來鑄造穩定幣。

它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一場貨幣改革,但也另有論調認為,演算法穩定幣中的三種行權通證都沒有足額贖回權和利潤支撐,完全依賴於後來人的資金投入,具有龐氏色彩。

更滑稽的一幕是,謀求用演算法穩定的幣價,往往因人性的貪婪或恐懼,導致穩定幣不穩,要麼高於1美元錨定,要麼跌了就漲不回1美元。而basis爆紅後,演算法穩定幣板塊中快速出現了一系列「仿盤」,已有專案被懷疑開發團隊套現跑路,幣價跌至1美元下方後無人問津。

演算法穩定幣也呈現出硬幣的兩面,被喝彩和質疑裹挾。火爆表象之下,演算法穩定幣能否登堂入室,還需繼續試驗才能得出結果。



basis爆火 演算法穩定幣掀defi新潮


原本被主流加密資產暴漲搶走風頭的defi,近日又隱隱開始起勢,只不過領頭的不再是uniswap、compound等「old defi」,而是名為basis cash的演算法穩定幣專案。 

basis想要透過演算法調節貨幣供應機制來鑄造錨定1美元的穩定幣。這與人們更為熟悉的usdt和dai都不一樣。

usdt由中心化主體tether背書發行,本質是透過在銀行儲備美元等資產,保證1usdt與1美元剛性兌付。它的弊端很明顯,一是tether在銀行的資產儲備情況不透明,可能存在超發;二是usdt一直面臨監管風險,容易暴雷。

dai則是以太坊上透過超額抵押eth等資產生成穩定幣,相比usdt更去中心化,抗審查能力也較強,但超額抵押機制導致了資產利用率偏低。 

basis則採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重新定義」穩定幣。在basis系統中存在三種角色,分別是bac(basis cash現金)、bab (basis bond債券)和bas (basis share股權)。其中,bac是價值錨定1美元的「穩定幣」,bab相當於債券,bas則相當於這個發行主體的股權。無論是bab還是bas,都是為「bac等於1美元」這個目標而設計的。

basis cash頁面

bac(現金)和bas(股權)可透過質押挖礦/流動性挖礦產生,初始挖礦會限制供應量,這導致專案啟動初期bac的價格遠遠超過1美元。而當代幣供應量調整(rebase)後,系統會透過演算法增發一定的bac,以使得bac的價格重新回到1美元。第一代演算法穩定幣ampl就是這樣設計的。 

與ampl不同的是,當bac的價格低於1美元時,使用者可以用bac買入「債券」bab。bab的價格設定為bac的二次方,比如,bac價格為0.9美元,那麼bab的價格為0.9*0.9,即0.81美元,相當於打折買入。作為購買力的bac將會被銷燬,以達到通縮效應。

如果後續bac又漲至1美元上方,使用者手裡的bab(債券)可以1:1的換成bac,這中間就產生了差價,使用者可賺取差價。

另一個代幣bas作為股權,可透過給bac-dai和bas-dai這兩個交易對提供流動性來獲得,這些股權可以等待bac增發後行權。bac每次增發,系統將先償還債券,使用者可以用bab 1:1兌換增發出來bac;剩餘的bac將作為分紅,分配給bas的持有人。 

這個系統就這樣出現了一個迴圈——

使用者想要獲得股權(bas),需要進行流動性挖礦,而挖礦需要買入bac或者bas,這將提升兩個幣種的需求(注:初始的5萬枚bac由質押5種穩定幣生成,完成初始發行bac的質押池目前已經取消)。

bac高於1美元后,會給bas持有者分紅;如果低於1美元,會進行通縮,並透過發行bab債券的方式為使用者帶來套利空間。basis就是用這種方法,來保證bac的價格維持在1美元左右。 

加密行業風投機構 iosg ventures做了一個形象的類比,即將bac、bab、bas分別視為美元、美元國債和美聯儲股票。將這些概念套入其中,你會發現,bac的鑄造發行與美元發行有所相似。

由於早期流動性挖礦的收益較高,basis一經推出便迅速爆紅。如同uniswap帶動了一大批amm(自動做市商)交易所誕生,很多開發者也仿照basis在不同的區塊鏈網路上出品了「仿盤」,比如以太坊上有basis coin與mith cash,火幣生態鏈heco鏈上有basis gold,eos鏈上有usdx等。



創新背後暗藏資金盤風險


在iosg ventures看來,basis這樣的演算法穩定幣具有去中心化、抗審查的特點。其創造了獨特的穩定幣價的方式,無需抵押其他資產,充分利用人們趨利的特性,全憑市場意願和演算法進行調控,有機會第一次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穩定幣。

如今的加密資產市場上,參與者們已經意識到穩定幣這類資產在交易所和區塊鏈上的強大需求。然而,市場現存的穩定幣各存弊端,比如中心化發行的usdt有不透明及抗審查能力弱的風險,而質押其他資產發行的穩定幣dai,又存在鎖資導致的資金利用率低的缺陷。basis的出現,似乎讓人們看到了穩定幣產生的新方式。

有業內人士認為,演算法穩定幣及演算法類合成資產的潛力無限,在中心化穩定幣遭受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情況下,演算法穩定幣的需求可能會大幅提升,甚至成為主流選擇。

不過,目前basis等演算法穩定幣還是處於試驗階段,調節機制的理想化趕不上市場的現實環境。比如,由於流動性挖礦激勵,市場需求激增,走向了泡沫化階段。很多演算法穩定幣即便經過多輪rebase,價格仍高於1美元,這讓「穩定幣」嚴重脫錨,變得極不穩定。

而當獎勵降低或消失,或者市場沒有新的資金進入,演算法穩定幣可能會出現系統性風險。比如,當某一個演算法穩定幣跌至1美元下方後,市場不願再將其兌換成債券,而是直接拋售,就可能使得穩定幣進入死亡螺旋,快速下跌。

已經有了先例。「仿盤」basis coin的演算法穩定幣bcc已經跌至0.5美元左右。有外界傳言,其創始團隊進行了砸盤並跑路,市場對其喪失信心後,局面自然是資金出逃,其「自平衡系統」遭到破壞。

還有一種論調幹脆將演算法穩定幣的本質指向了「資金盤」。根據這類穩定幣的機制,想要獲得cash(穩定幣),需要持有share(股權);而獲得share,要麼買入cash,要麼買入share去質押挖礦,這更像是憑空創造的「內在需求」。

儘管iosg ventures將演算法穩定幣中的三個通證權益分別視為美元、美元國債和美聯儲股票。但無論是cash、bond還是share,本質上與上述三種資產不同,它們背後都沒有足額贖回權和利潤的支撐,完全依賴於後來人的資金投入。因此,演算法穩定幣雖然考慮了貨幣彈性,但是這種彈性依賴的是零和博弈。

但財經博主「子魚bit」認為,演算法穩定幣是一場數學金融實驗,雖然沒有政府銀行背書很可能會失敗,但不影響這個金融實驗有趣的過程。關於演算法穩定幣的本質,是資金盤還是創新,取決於站在什麼角度去看。「我在basis上看到了一點btc的影子,以及數學的魅力,它可能有資金盤的一面,也有貨幣改革的一面」。 

想將人性用在金融市場裡的演算法穩定幣們,低估了人性的複雜。basis引領的演算法穩定幣風潮,的確帶來了defi的新風向,但這種模式的確還處於試驗階段,存在弊端,此時的資金進入不排除會當了「試驗失敗」的炮灰,而「仿盤」的出現則必然加速泡沫破裂的過程。投資者參與演算法穩定幣時,須詳細瞭解機制,謹慎評估多重風險。


互動時間:

你認為演算法穩定幣是創新還是零和遊戲?


蜂巢財經現已開通影片號,歡迎vx搜尋並關注【區塊鏈情報局】,實時掌握行內最新動態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