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Eric Lee談矽谷區塊鏈創業新方向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谷歌人工智慧專案技術負責人Eric Le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自己眼中矽谷區塊鏈的大方向只有兩個:一個是交換,交換其實就是兩個目標:快和安全。在這個方向中,很多創業公司會做一些技術上的微創新,比如更高效的分片演算法,更高效的路由器演算法等等,這些屬於infra級別的。另一個是共享,共享方面噱頭多一些,比如:共享資料:國內巨頭的無人車資料共享、航空公司之間的資料共享、個人信貸業務的資料共享等等,都是B端痛點;共享算力:這個也比較有意思,往大了說是讓全世界的計算機組成一個超級計算機,概念滿滿,但是這個也是落地難度最高的。

Eric從兩個大方面講述了矽谷區塊鏈創業的“新方向”,這兩大方面目前的確是區塊鏈目前所面臨的行業痛點,但是,這兩大“新方向”的現實問題有哪些呢?

一、“交換"的技術制約

從“交換”角度來看,區塊鏈存在的主要意義之一就是使交易變得更加便捷。拿最貼切我們實際生活的案例來說,銀行存取款業務存在各種各樣的手續費、海外交易費等等,到賬時間甚至長達數日。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則無需中間人收取手續費,同時,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匿名的,去中心化應用不能夠追蹤到使用者行為,因此,使用者無需淪為銀行的“奴隸”。但是,實現“快和便捷”並非易事。

區塊鏈1.0時代的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區塊鏈2.0時代的以太坊每秒只可處理20筆交易;到了區塊鏈3.0時代,號稱每秒可以處理“百萬”交易的EOS,事實上也並沒有達到這一速度。從1.0時代到3.0時代,速度問題可以說是迭代的關鍵原因之一。但是顯然,這樣的速度目前並不能滿意大多數的使用場景。目前,VISA處理交易的速度可達到每秒8千筆,支付寶可達到每秒25萬筆交易的處理速度。此前曾有人舉例:以金融方面的應用為例,如果每秒只能處理70-80筆交易的話,拿一張電子匯票進行交割要等上7、8天。

而採用更高效的分片演算法,也並不是十分安全可靠的。分片演算法類似於並行化“分而治之”。把眾多網路節點劃分成N個不少於600節點的小組,劃分之後,在每一個分片裡,處理不同的交易,之後先在每個分片裡面達成共識,然後會有一個單獨的分片將共識的結果進行彙總,廣播給整個網路。這樣的技術原理便涉及到一個“彙總分片”,而這個“彙總分片”容易引起“中心化”問題,與區塊鏈理念相悖。另外,“分片演算法”的風險在於“雙花”,由於各種交易被分到不同的片裡面,根據地址,必須保證同一個地址去同一個片,如果去了不同的片。就會出現 “雙花”,給系統造成巨大安全隱患。

二、”共享“的利益博弈

“共享”是人與生俱來的需求,談理想、寫文章的過程實際上都是“共享”的過程。網際網路的出現,為“資訊共享”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藩籬,為人類提供了海量的資訊資源,滿足人們在不同地區從事社交活動。當下,除了“資訊共享”,諸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實物共享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共享經濟”的呼聲愈加強烈。凱文·凱利在《必然》提到:“將從未被共享過的東西進行共享或者以一種新的方式來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來30年最大的財富會出現在這一領域。”

然而,“共享”中的資源分配,意味著被分配的群體資訊會彙總在共享伺服器中,這種“中心化”的伺服器便會帶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以共享單車為例,一些地區瀕臨倒閉的共享單車公司頻頻出現“押金無法退回”等問題。另外,資訊的“中心化”面臨的最常見問題就是使用者“隱私洩露”問題,社交巨頭Facebook也頻頻陷入”使用者隱私洩露“醜聞。而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和加密認證的屬性,能夠確保交易方共享必要資訊、保護賬戶資訊保安。

理論如此,從實際情況來講,“共享資訊”真的現實嗎?以銀行的信用卡為例,信用卡積分是銀行用來獎勵和鼓勵本行使用者忠誠度的,從商業上來講,各行可能並不願意跨行使用:大銀行不願意把積分商城開放給小銀行,因為這樣會降低自己客戶的體驗;同時,小銀行可能也不願意自己的客戶流失到大銀行去。因此,“共享”,我們不知道共享的物件將來會是"朋友"還是”敵人“,"共享"也將因“商業模式”的制約而影響應用場景的落地,換句話說,區塊鏈並不適合所有的場景。

我們可以從“資料共享”層面,反觀“區塊鏈”的應用案例:瑞士機場地面處理和貨運公司Swissport啟動區塊鏈試點專案實現機場貨物處理和客運服務;沃爾瑪宣佈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為食品溯源增強透明度......這兩家公司的區塊鏈專案,要麼是兩家不同行業,採用區塊鏈進行“資料共享”實現雙贏;要麼是同一家公司對產品的流透過程進行“資料共享”,資料的流通範圍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

三、結語

目前,受到技術和商業模式等因素的制約,區塊鏈“殺手級”應用還沒有出現,甚至有人預測,下一輪“牛市”的爆發點就在於一款“殺手級”DAPP。和網際網路一樣,區塊鏈的世界也是由一串串複雜程式碼構建起來的。我們可以聯想早期網際網路的情況,由於當時底層系統構建尚不完善,人們只能瀏覽簡單的網頁。但是,隨著整個網際網路生態的發展,底層系統越來越完善,人們不僅能夠透過網際網路獲取海量資源,還能夠透過網際網路實現關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切實便利,筆者認為,從這一層面上講,網際網路已經能夠實現“交換”與“共享”,而區塊鏈則能夠解決當下網際網路在“交換”和“共享”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