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NFT火爆還有哪些賽道選擇,關於web3.0的一些分享

買賣虛擬貨幣
去年312是底,今年312好像還不是頂。


大家好,我是佩佩,進3月以來就很多人擔心312,但你看市場並沒受到什麼情緒影響,比特幣這樣看著十萬刀好像也不是難以想象,山寨市場也很活躍,layer2/NFT概念幣被熱炒,還有一個theta,說實在的我都不知道應該把它塞到哪個熱門概念裡,人家從去年今天到現在漲了170多倍,市值離前十也不遠。


在這樣的氛圍下,我看大家也都在選賽道找密碼,作為職業韭菜,我會比較認同一個說法,
熊市才更適合花時間研究挖掘寶藏
,真正優質標的也是要經歷絕望之谷的考驗,牛市裡估值都帶著濾鏡,更多的投機性而非長期選擇的話,可能簡單的思路就夠了,比如上一期我們提到的就跟隨人氣熱點,或者看線走的相對強勢的,可能也都行,
關鍵不是選什麼,而是能不能拿得住



風火輪也是相對更關注加密領域的長期,希望能帶大家看遠一點,這可能也有助於舒緩焦慮和降低盲目投入的概率,所以
今天會從一個長期的角度來聊聊賽道選擇相關的問題。


加密市場變化很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的時候覺得都看得懵懵的,一會兒是defi浪潮,一會兒又掛起二層的風,一會兒辣麼醜的畫也能賣出個幾百萬,不知道這些風從哪兒來,又何時走,其實我也懵,哈哈。


盲人摸象的故事應該都聽過吧,我覺得吧,很多東西看區域性看不清的時候,那咱們就站遠一點總整體來看。


加密世界近幾年有一個對全域性的敘事概念——Web3.0新一代網際網路
,我估計有不少朋友多少聽過一點,它還是挺重要的,最近我看海外又在提了,所以咱們也來提一下。


Web1.0:
靜態html網頁、電子郵件時代,大部分網站只是簡單顯示資訊、圖片,傳遞訊息靠郵件,但對網站來說,它是靜態的,無法和每個瀏覽者互動。


Web2.0: 
也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網際網路,技術上在html語言基礎上增加了JavaScript等動態指令碼語言,實現了網站應用和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比如我們能看影片、能玩遊戲了,還有能發微博寫文章放到網上。

上圖是2.0背後的網路架構(圖有點老舊,暫時看個意思),不管是網站還是APP,使用者看到的是瀏覽器或客戶端,看不到的是伺服器,所有瀏覽和互動資料都會存放在伺服器的資料庫裡,每一次點選都是呼叫資料庫內容再呈現給使用者。




對大部分應用,也形成了賬戶體系,透過輸入手機或郵箱來註冊,你的賬戶名就是一個對你在該應用上所有活動記錄的一個索引,很多情況下不同應用裡的賬戶是不相通的,哪怕這背後是一家,比如QQ音樂上微訊號和Q號是分開兩個賬號登陸。


Web3.0:
還比較早期很多還是概念,也仍然是構建在2.0基礎之上,比如我們還離不開瀏覽器和伺服器,不過目前能看到的改變,一個是賬戶體系多數基於地址,比如你有一個以太坊地址,是可以登入所有在以太鏈上的dapp,不同應用間是開放的,可互動比如我們可以很方便的給在uni上做市的使用者空投,也可進行價值轉移,像現在uni做市的lptoken也可以轉移到別的defi裡挖礦。


另一個是對價值轉移的記錄用區塊鏈來代替之前伺服器的資料庫部分,鏈也算是一種分散式資料庫,所以不用擔心記錄會像傳統的因網站關閉伺服器清除而消失,使用者對賬戶和資產有絕對控制權。


基於以上,Web3相對於現有網際網路,使用者可以自我掌控資料,方面跨越各類應用,解決了網際網路的“無狀態”問題,即留在網上的資訊只取決於服務商的伺服器是否安好,而更方面的網路價值流轉,也可能改變網際網路此前沒有太好的商業模式,只能靠廣告變現的模式。


Web3.0的實現可能不會完全依賴於區塊鏈或是數字貨幣,不過它們也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之前有一個基於crypto的Web3.0堆疊架構,可能未來還會有變化,但我覺得可以仔細看下:

這個架構由上到下分為7層
,最上面從技術上是代表最底層的東西,我想這裡這樣劃分可能是因為在加密世界越底層的東西估值越高。




最上面的三層狀態、計算和元件層,基本組成了我們所說的公鏈或者智慧合約平臺主體:鏈,上面有虛擬機器來執行各種合約協議,這些鏈的網路裡又有各種幣,像以太上原生代幣eth,還有erc20標準代幣等。


compound,sushi這樣的defi平臺都屬於協議層,然後對鏈上效能痛點還存在側鏈、跨鏈、二層網路等擴充套件層,在往下就是連結使用者端的,像小狐狸錢包。


以上就是一個整體的結構,
應該說現在以及可能以後很多年加密特別是山寨市場都圍繞這個框架進行,所以對於選擇上來說:


1. 每個專案,每個賽道,不論新舊都可以按這幾層來劃分下,在哪一層主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甚至是不是可以考慮考慮持倉按照層次分開來配置下,我看炒作題材貌似也有點輪迴,比如之前的defi要,找創新模式的協議,到現在是擴充套件層,NFT又偏應用了。


2. 圖上有兩個領域沒有反映到,估計在Web3裡還是很有前景的這裡提一下:
一個是跨鏈
,web3.0未來真正應用起來,可能。。我們打個比方,像uniswap這樣的交易所,它可以打通多條鏈上的使用者,甚至也能共享流動性,對獨角獸應用,跨鏈能加強護城河提升市場份額,而不是像現在,會在其他鏈出現仿品,甚至仿品的資料還更好看的情況。這裡不僅是指有跨鏈概念的公鏈,也包括在協議層來實現跨鏈功能的專案。


另一個是資料工具類,
它們應該也可以歸於協議層,Web3.0資料在鏈上,但日積月累資料量很大,還有像NFT這樣的應用層面也還是需要伺服器儲存,那可能又涉及到將底層的區塊鏈與伺服器以及各類協議應用相連線的工具,比如之前有個thegraph(grt),它相當於把鏈上資料做成索引,方便dex來查詢,他家把這個功能做成一個去中心小網路,所有人都可以來提供服務或者消費,也自然形成了一個幣。


還有這幾天挖的很兇的bdp大資料協議,他家文件我沒細看,大致上也算是這類,我想以後應該也會出很多這型別的專案。


3. 從概念到落地


回看defi,其實借貸那些東西,在2017年的大牛就開始炒作了,屬於概念階段,這裡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千倍幣aave2018年從最高點跌去近百倍:

這裡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場走熊,也還有一方面是產品最初版本並沒能被市場接受。
很多老defi專案也都有同樣的問題,直到無論借貸還是交易都開始走流動池模式,吸引到了資金和流量一切才開始反轉。




可以說即便是有前景的概念,等它落地會冒出很多實際問題,也有很多會陷入困境走向歸零,而如果能解決問題,就能跨越到更高的市值和更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人總覺得幣圈是炒作,我們也會跟風一些概念,但其實當它們走向應用才會有更美的風景。


現在的二層網路和NFT,在我看來,還是炒概念階段偏多,不一定非要去fomo,等等看他們誰能產生真正的市場,像NFT又是不是能帶一些圈外流量也不遲。


結語


這期差不多就這些,對web3看最近老外那邊在講,考慮到目前海外主導的因素覺得有必要了解下,至於後面的思考不一定對,市場總在變化,defi的邏輯未必最終能套到別的協議上,就像今天和去年的312也完全不一樣。


不過我希望從上面能看到的是,web3裡每一層從概念到落地再到市場發展,加密世界還有很多故事,也很長的路要走,多看長期,多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吧,騷年們!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勿直接作為投資依據,數字貨幣市場風險較大,還請謹慎參與!

作者:佩佩,來源:風火輪社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