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了與“挖礦”和數字貨幣分道揚鑣的時候?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技術將首先在國際清算、交易等方面取得突破,並進一步向具有具體應用場景的實體經濟領域延伸。唯有把區塊鏈應用於真實產業場景,服務於現代化經濟體系,區塊鏈技術才能體現出更高的市場價值。終於下雪了,然而這個冬天並不冷。恰是燃照這一季的熊熊烈火,從A股、港股市場到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場,一直燃燒到阿爾卑斯山下的達沃斯小鎮,達沃斯40年一遇的暴雪亦難抵區塊鏈之火爆。區塊鏈與加密數字貨幣毫無懸念地佔據了達沃斯論壇,而政、學、商屆對這對孿生兄弟的態度分化,或將回答一個縈繞已久的問題:區塊鏈將欲何往。區塊鏈盛宴為誰而擺?新年伊始,一場以區塊鏈為主題的資本盛宴鬨然擺開,從A股市場擺到港股市場,一直襬到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場,一時間寰球同此炎熱。一家家上市公司,粘上區塊鏈的羽毛,便儼然變身為一隻只迎風起舞的火鳳凰。資本市場上從來都不缺少概念,更不缺少“蹭熱點”的主,從上市公司到投資者,其實都在尋找熱點、追逐熱點、在“蹭”熱點的節奏轉換中演繹各自的喜怒哀樂;而此番因區塊鏈引發的瘋狂更是讓市場瞠目結舌,深深激發了市場的區塊“戀”情結。
在A股市場,區塊鏈指數從去年12月29日的3186.42扶搖直上直達1月11日的3796.19高點,上漲近20%。只要粘上區塊鏈概念的,股價大抵扶階而上,A股市場再現典型的“蹭熱點”模式,區塊鏈成為人人想吃的“唐僧肉”。在美股市場,區塊鏈鑄就的神話不斷上演。不少鮮為人知的公司在宣佈介入區塊鏈產業或採用底層分散式總賬區塊鏈技術後,都迎來了股價飛漲。一度被SEC暫停交易的Crypto公司,在簽署協議購買cryptocurrency資料平臺後股價漲幅逾2700%;一家迄今為止未公佈任何營業收入的香港公司UBI10天之內股價翻了10倍;中概股中網載線一天股價暴漲700%。在港股市場,一個賣茶葉的、近三年連續虧損狀態的公司為蹭熱點直接更名為“區塊鏈集團”,立馬迎來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之後又再次大漲23%。洗盡鉛華呈素姿。透過熱鬧非凡的區塊鏈盛宴,我們可以看到,在參與區塊鏈狂歡的概念公司中,鮮有正宗的區塊鏈概念股,很多公司都在“蹭”熱點,而且“蹭”得很尷尬很心虛,一幕幕動人的區塊“戀”背後竟都是虛情假意!一些公司雖涉足區塊鏈,但業務尚處於培育期和探索期,尚未形成相關技術和產品;一些公司的區塊鏈技術尚處於研發階段,尚無具體業務;有的公司僅出資設立了區塊鏈投資基金或在區塊鏈類公司中有少量投資;有的公司甚至並沒有任何區塊鏈業務,僅僅是在官方網站宣佈要進軍區塊鏈行業,或者是參加了某個區塊鏈行業組織。對於上市公司存在的“掛羊頭賣狗肉”,為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票釋出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的行徑,監管部門終於不忍了。
美國證監會(SEC)對更名“蹭”區塊鏈熱點的中國香港區塊鏈諮詢公司UBI公司作出了暫停股票交易的決定。SEC主席克萊頓警告說,一些企業在涉足區塊鏈技術時缺少有意義的追蹤記錄,只是更改了名稱,就立刻向投資者發行債券,卻不對其中涉及的風險進行充分披露,這種做法是不可接受的。A股市場的一些公司也陸續被要求停牌核查。連續漲停的遊久遊戲公司則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被要求就“公司釋出區塊鏈相關內容,是否為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等問題作出說明。儘管上交所嚴厲的問詢函最終被遊久遊久公司以“遊久網釋出區塊鏈相關內容的文章 2 / 3 只是正常的業務推介,並非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之類的說辭輕描淡寫地化解 ,但總體上對上市公司觸動較大。至少傳遞了一個訊息:上市公司“蹭”熱點從此也須掂量。在上交所向部分公司發出質詢函後,區塊鏈板塊應聲而落,持續回撥。至1月25日,區塊鏈指數報收3377.34點,較1月11日的3796.19,跌去了12.4%。與此同時,一些上市公司紛紛發出澄清或風險提示公告,力圖撇清與區塊鏈的瓜葛。高偉達稱沒有區塊鏈相關業務收入,暴風集團稱與暴風新影無控制關係,四方精創稱區塊鏈合作專案對業績貢獻很小,漢王科技、華誼嘉信、浪潮資訊、電連技術等均表示暫未涉足區塊鏈領域。這或是一場尷尬的盛宴!主人擺了一桌盛宴,觥籌交錯、宴席散去之際,宴席之上的饕餮之客卻告訴你,他其實跟主人並不熟悉,這讓主人情何以堪? 如果說散戶蹭熱點是盲目跟風,更多的時候是因為資訊不對稱,那麼上市公司蹭熱點無異於“出老千”!
值得慶幸的是,這也許是一種好的現象。至少,我們在上市公司中看到了對規則的敬畏。但是,這還遠不夠。對於上述具有“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特徵的上市公司,應有實質性的懲戒措施。須知,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無論是IPO環節,還是交易過程,資訊披露的真實、恰當性是最為關鍵的。這就需要監管在認定虛假資訊釋出方面有更細化、更具操作性的鑑別標準和手段。區塊鏈的魅力何在?關於區塊鏈概念,我們聽得最多的、貌似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分散式共享賬本系統”,所謂一筆交易由大家共同記賬,實現資料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等。看似通俗,實則把問題更抽象化了,這裡指的交易是如何產生,大家如何記賬,……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依舊是霧裡看花!或許惟其如此,區塊鏈才如此讓市場迷戀。雖然區塊鏈是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呈現與世人面前的,但區塊鏈並非依附於比特幣,而是相反,即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運用的一個典範。區塊鏈首先是一項技術。它是點對點(P2P)網路上構建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利用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進行加密的每個資料儲存單元構成該系統中的一個個獨立的區塊,這些區塊透過“公鑰+私鑰+時間戳”方法、按照時間順序相連形成的一串鏈條即為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識性、匿名性、自治性和開放性等特性,在諸多領域已顯露或隱現其運用價值,逐漸從比特幣的幕後走向前臺。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區塊鏈建立起了去中心、低信任成本、集體維護的分散式賬務管理新概念,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業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使用者體驗,推動著金融業的發展創新。為破解金融業發展的各種難題提供瞭解決思路與方向。
尤其是在破解金融領域資訊不對稱方面,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不可估量。在區塊鏈的世界裡,只有達成共識的資訊才被寫入,無用的虛假的資訊會被系統自動拒絕,這將有助於金融業規避各種資訊不對稱造成的風險,比如資產重複抵押問題。同時,區塊鏈技術引入了工作量證明機制,建立了無須第三方信用背書的基於區塊鏈的網路系統,能有效解決金融交易中自證其信問題,促進企業徵信、個人徵信、第三方增信,從而降低信任成本,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但是,必須正視的是,區塊鏈技術目前的應用仍集中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與實體產業結合的應用場景落地尚待時日。此輪區塊鏈概念股的暴漲,更多地緣於市場對區塊鏈概念股估值溢價及投資者對數字加密貨幣價格的關注。在這裡,區塊鏈的真正魅力與我們所看到的區塊鏈概念火爆的原因其實存在很大的錯位,而這恰是問題之所在。畢竟,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不是也不應該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最佳場景,也無法充分體現區塊鏈的價值。因此,走對路區塊鏈才能盡顯魅力。區塊鏈何必非要“挖礦”?
當我們將區塊鏈視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孿生兄弟的時候,可能犯了一個本末倒置的錯誤;而這一錯誤勢必將區塊鏈發展引向一條狹窄的通道——“挖礦”,即:“礦工”運用計算機算力,透過大量嘗試性計算求得一個“隨機數”,使其與上一區塊雜湊值匹配,獲得記賬權,將找到的隨機數及運算時間等工作量證明資訊儲存為新區塊並連結到區塊鏈中。區塊鏈網路對每次成功加入新區塊的礦工獎勵一定數量的代幣。在這過程中,礦工為獲取所謂的工作量證明,需耗費巨量的電力(比特幣網路每秒執行600千億次)等資源,實際上是一種無效消耗,除了解決工作量證明外並無實際意義;而圍繞區塊鏈專案的行為最終往往異化為金融,這是人人慾摘的“仙桃”!但是,仙桃往往是毒果。ICO恰是區塊鏈這顆桃樹上結出的毒果。實際上,“挖礦”僅僅是區塊鏈技術諸多應用中的一個領域。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散式的資料庫,由全網參與者共同管理和維護,譬如整個網路上產生的所有合約的倉庫。一旦一份合約被上傳到該倉庫,任何人都無法再對其進行修改。區塊鏈應用在“挖礦”方面,儲存的就是數字貨幣交易合約;如果區塊鏈的應用拓展到其他領域,則儲存的就是其他型別交易的合約。如:在健康醫療領域,區塊鏈能夠提供一種去中心化的健康資料儲存方式,更好地保護個人的隱私,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在區塊鏈上,個人醫療健康資料轉化成為數字健康資產。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的個人醫療健康資料能被安全地統一記錄、儲存和共享,並提供了對個人隱私和資料所有權的保護機制,讓醫療機構、跨地區的個人醫療健康資料共享協作成為可能。由於區塊鏈上記錄和儲存的重要醫療健康資料並不屬於某個中心化的機構,這些資料是被加密的、不可篡改的、匿名的,並且是可程式設計的。這些特徵保證了醫療健康資料的隱私和所有權是受保護的。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將首先在國際清算、交易等方面取得突破,並進一步向具有具體應用場景的實體經濟領域延伸。唯有把區塊鏈應用於真實產業場景,服務於現代化經濟體系,區塊鏈技術才能體現出更高的市場價值。
區塊鏈終需迴歸實體毋庸置疑,促進區塊鏈發展已成為各國政府部門的共識。繼G20杭州峰會首次將區塊鏈和普惠金融列入重要議題之後,工信部於當年10月份牽頭髮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提出了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路線和標準化路線圖;隨後,國務院在《“十三五”國家資訊規劃》中正式將區塊鏈、量子通訊、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資料、無人駕駛等新技術共同列入我國“十三五”時期的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可以說,區塊鏈恰似襁褓中的“小公主”,正備受各方之呵護。區塊鏈成為此次冬季達沃斯論壇的熱點其實也盡在意料之中。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對區塊鏈技術推崇備至,把區塊鏈視為為繼蒸汽機、電氣化、計算機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但是,對區塊鏈的呵護不應變成“溺愛”,不能讓區塊鏈在恃寵而驕的心態中成長。政府部門在推動區塊鏈發展中既需要有呵護,更需要理性的引導。在此次冬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釋出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報告2018》。報告建議,為了區塊鏈技術更好地應用,期待從業者與監管層良好對話,討論建立全球監管的框架規則。在當下言必服務實體、脫虛向實的大語境下,區塊鏈同樣也存在一個脫虛向實的問題。任何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技術創新都沒有任何意義,都是不可持續的,只有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技術才能彰顯出價值。
區塊鏈的天地其實很寬闊,可是做區塊鏈專案的企業卻偏愛往金融這條窄道上擠。而且,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只會越來越窄,一不小心可能淪為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地下錢莊等的工具,觸及監管的底線;而投資人可能在擊鼓傳花的遊戲中蒙受財產損失。做區塊鏈與做任何行業一樣,都需明白一個道理:試圖做無本生意或一本萬利的生意,絕非經營之道,也遲早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的。沒有任何本錢,卻整天想著賺大錢,這或許就是當下許多企業特別是初創型企業嚮往做金融的通病。在達沃斯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明確表示,加密貨幣是非法的,認為它主要用於非法目的,如洗錢和逃稅。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監管層對於金融可能出現的風險保持警覺,如果有正在出現的資產泡沫,監管層就會介入進行管制。他特別指出,“現在對於中國來說,比特幣交易是一個需要加強管制的事情,因為現在交易的非常頻繁。”在此次達沃斯論壇上各方對與加密數字貨幣所呈現的冰火兩重天的態度,實際或將為區塊鏈的何去何從指明方向,那就是迴歸實體、迴歸真實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是否到了與“挖礦”、與數字貨幣分道揚鑣的時候?我們或可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區塊鏈迴歸實體、落地真實的應用場景,不僅是政府部門需要積極引導和關注的,也應是所有從事或將從事區塊鏈的企業的理性、自覺的選擇,因為這是避免“踩雷”的明智之舉。
某種程度上,區塊鏈技術恰如目前很火的分享經濟一樣,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鼓勵的同時,尤其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以防其走向歧路,走火入魔。當然,前提是政府部門(包括監管部門)自己得研究區塊鏈、得懂區塊鏈!正如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達沃斯區塊鏈論壇上的自問自答,“你們覺得中國發展區塊鏈,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大家的回答其實都是“如何讓監管理解區塊鏈並適度監管是最大挑戰”。所以,政府監管部門亟需加強自身對區塊鏈的研究,不能在似懂非懂中出招。作者李庚南簡介:先後供職於工商銀行、人民銀行,現為銀行監管部門人士,長期負責小企業金融服務推進工作,潛心研究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

本文來源:http://www.gelonghui.com/p/164346.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