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金融 炒幣不如炒鞋?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幾天,不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幣,年輕人炒鞋。

在“鞋市”,一雙鞋賣到了一個比特幣的價格。

不僅如此,炒鞋交易軟體上居然開發出了價格走勢圖。目前來看,炒鞋已經具備偽金融屬性。

炒鞋似乎比炒幣還賺錢。在有這種收益率的市場下,大量散戶踴躍進場,用鞋圈本土的動詞,就是“衝呀!”

認真一看,現在炒鞋完全就是在走幣圈那條喊單、拉盤的套路。炒鞋現在已經不滿足於一個討論整個市場的社群了,幾乎每種熱門鞋款,都有一個自己單獨的猛衝群。這與幣圈吸引一批粉絲來喊單的XX 幣沒有任何區別。

幣圈的成員在進群的時候需要提供某種幣的餘額截圖,這樣才能獲得進群的資格。而在炒鞋圈,100萬人民幣是門檻,資產小於這個數字你就直接退群吧。

炒鞋怎麼炒?

一種是透過官方渠道,線上搶購抽籤,線下排隊抽籤,然後在市場售賣賺取利差;另一種是透過大量囤貨、借熱點來提拉價格,比如:今年《中國新說唱》中導師穿過的同款,價格立馬飆升。

炒鞋能有多賺錢?

2017年2月,阿迪達斯新款“YEEZY”釋出,售價不到2000元,1周內便飆漲至1萬元。

2017年9月,Nike旗下一款聯名鞋“OWxAJ1芝加哥”,每雙售價1499元,在官網發售沒多久後就被炒到了12000元。這雙黑白紅配色的AJ1,短短兩年價格飆到70000+元,漲幅超過4500%!

今年,Travis Scott與Air Jordan合作釋出的一款售價1299元的球鞋,不到一個月,直線漲至8000元,而在《中國新說唱》播出後,這雙鞋的價格已經飆升至15000元。

鞋為啥這麼貴?

  1. 品牌飢餓營銷

如果問鞋價飆升的“罪魁禍首”是誰,總是搞飢餓營銷的品牌方絕對當仁不讓。就好比星巴克在今年2月發售的貓爪杯,因其“星巴克”的品牌做背書且杯子的造型獨特、數量有限,不少市民為了購買杯子徹夜排隊。

發售價為199元人民幣的貓爪杯,在某寶開出了近600元的價格。

  • 明星效應、粉絲經濟

2004年,籃球巨星喬丹穿著戰靴來華推廣,當時鞋市並未大火。隨著明星效應被放大,時尚潮流文化普及,加上粉絲經濟助力。近年,鞋市躁動起來,余文樂、吳亦凡、陳冠希、楊冪等眾多明星在公眾場合爭先“秀”球鞋,讓很多年輕人跟風加入。

3、莊家操控

供應量有限,那麼就很好操控,莊家會先預估好某款鞋的暢銷色和黃金鞋碼,然後軟體多號+線下僱人到店排隊的方式,買到大量甚至壟斷這一品種,此後就可以提高該尺碼的價格,從而也帶動其他尺碼的價格上漲,這也是主要因素。

炒幣真的不如炒鞋嗎?

就像挖礦,你真的會覺得挖礦要比直接買更賺錢嗎?親身去試試就知道了,哪哪都是問題,現在估計也就幾個大礦商還能有不錯的盈利。同樣的,炒鞋並不比炒幣的風險要小:

  1. 不管散戶還是莊家風險都不小

不管是散戶還是莊家都需要投入需要大量的本金,一雙就好幾千,而且並不是每雙鞋都有升值空間,如果押錯了注賣不掉,很難像股票或幣能很快止損。

而莊家,同樣需要成本,要僱人排隊、要時常維護搶購軟體,可能還要和各類店鋪渠道打點好關係,時間人力,哪哪都是成本,還保不準每次都能玩好。

2. 鞋市的鐮刀更無情

如今,還有更復雜的因素在攪動著球鞋市場的價格,比如掌握資金和影響力的幕後莊家,會有計劃的炒熱一些鞋款,帶動更多人聞風購買,使得球鞋市場出現大量泡沫。比如莊家會大規模買下一些超限量鞋款,導致該鞋款價格壟斷,隨後引起普通人的恐慌或者跟風,做局人賺得盆滿缽滿,在高點接盤的人就當了韭菜。

3.莆田假鞋湊熱鬧

也正因為球鞋的暴利,加上品牌的控量,莆田鞋廠也開始做起了假限量鞋的生意。據說,每年都有比正品多出幾倍的仿製品混入二級市場。一雙被炒到五六千的球鞋,莆田鞋廠通常會有幾個檔次的仿品,一般的仿貨批發價 150 元,質量好點的 280 元。很多莆田鞋廠每天都能賣出超過一百雙的仿鞋,月入過百萬完全不是夢。

炒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的球鞋市場,更像是“股市”。 球鞋已經變成了一種炒作的工具,一雙鞋很難用原價買到,市場價去買就只能去看跌還是漲,就跟炒股一樣,有些賭博的性質。

所以,你覺得,炒幣真的不如炒鞋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