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萬個比特幣丟失後,門頭溝事件仍沒玩沒了

買賣虛擬貨幣

85萬個比特幣被盜

2014年2月24日,比特幣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交易額佔到全球80%,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門頭溝)爆出被盜事件,85萬個比特幣不翼而飛,剛從政策利空中緩過神的玩家們,再一次被推到了絕望的邊緣。

2006 年,P2P傳輸網路“電驢”創始人Jed McCaleb一時興起創辦了Mt.Gox。

創立初,Mt.Gox被設計為一個卡牌遊戲的交易網站,全名為——Magic: The Gathering Online Exchange,英文縮寫:Mt.Gox,國人給了他一個接地氣的稱呼:門頭溝。

2010年7月,Jed McCaleb偶然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比特幣,出於對新事物的好奇,他嘗試去購買比特幣,但發現購買比特幣極其不方便,大多是在場外完成交易。於是,他將4年前創辦的Mt.Gox從卡牌遊戲交易網站轉型為比特幣的交易所。

轉型不到一個月,Mt.Gox便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佔到了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70%。

2011年3月,Mt.Gox以被出售的方式迎來了第二任主人:Mark Karpeles。

Mark Karples是一位長期在日本居住的法國開發商,由於身材微胖,國內比特幣社羣給他取了一個形象的外號——法胖。

在被法胖接盤後,Mt.Gox繼續保持高歌猛進的態勢,到2013年5月中旬,Mt.Gox每天處理的交易量已達到15萬枚比特幣,佔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的80%,每日資金流水過億,風光無限。

賣掉Mt.Gox後,Jed McCaleb也沒有閒著。2012年,他與團隊創立了新的區塊鏈專案——大名鼎鼎的Ripple;2014年,因為團隊意見不和,Jed McCaleb離開Ripple ,又新創立了一個與Ripple類似的專案——Stellar(恆星)。

然而,Mt.Gox的風光還未徹底釋放法胖臉上的笑容,危機便開始伺機而動。

危機始於2013年,從6月開始,Mt.Gox就暫停了客戶提取美元,到了11月,使用者發現提現比特幣也經常遇到拖延,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這引起使用者的強烈不滿,紛紛在各類社交媒體上抱怨。

直到2017年2月24日,Mt.Gox強制暫停了所有交易活動,並將交易所下線。一份被洩露的內部信顯示,該公司被駭客盜取了74.44萬枚比特幣和交易所本身的10萬枚比特幣,累計約85萬枚。

3月20日,Mt.Gox在網站上稱,他們在一箇舊錢包裡找到了20萬枚比特幣,比特幣失竊的數量減少到了65萬枚,Mt.Gox隨後分別在東京和美國申請了破產保護,其所有剩餘資產被凍結,包括重新發現的20萬BTC

受門頭溝事件影響,比特幣的價格從600美元直線跳水至400美元,比特幣加速探底。

除了對幣價的影響,由於Mt.Gox當時的地位與影響力,被盜數量之大,還對玩家的信心造成了極大打擊,此後的兩年時間,比特幣市場愈加低靡,交易量和價格持續走低。

據統計,被盜事件的受害人約有2.4萬人,債權人的償還事宜由東京律師小林申明負責。

小林於2018年春季在交易平臺Bitpoint上出售了大量的BTC和BCH,價值約350億日元(3.185億美元),但Mt.Gox破產信託上仍有約十四萬個比特幣被凍結。

根據小林2018年8月釋出的賠償方案以及延後期限,這十四萬枚比特幣最早將於2019年8月陸續賠償給使用者,這些幣的平均成本不足1000美元,一旦全部還給債權人,大量的砸盤變現將會對整個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

五年前被盜的比特幣,如今已經成為了懸在所有比特幣玩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監守自盜?

誰是盜竊Mt.Gox6.5萬個比特幣的真兇?

這可能是繼“誰是中本聰”之後,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二大懸案。但從已有證據來看,這並不是一起尋常的被盜案。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Mt.Gox的隕落是由於欺詐,而不是外部駭客,日本大都會警察局的訊息人士告訴該報,在65萬個丟失的比特幣中,其實只有7千枚是真正被盜的。憤怒的人群紛紛把矛頭指向了Mt.Gox實際控制人法胖,認為其監守自盜。

2015年8月,法胖被日本警方逮捕,被指控挪用公司資金從事賣淫、商業收購和奢侈品等業務,但與Mt.Gox事件無直接關係,2016年7月法胖被保釋出來,但不能離開日本。

Mt.gox破產後,總部位於東京的比特幣安全公司“WizSec”介入案件,其研究報告揭示,Mt.Gox最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被盜,也就是第二任主人法胖的接手時間。

2019年2月,法胖在接受WhatBitcoinDid採訪時,透露Jed McCaleb交給他的Mt.gox存在嚴重的程式碼漏洞。

法胖稱,在收購交易所的前三個月,他就頻繁遇到技術問題,比如,在交易所註冊使用者達到了一定數量後,就會發生一些基本的錯誤,他補充說,“交易不僅有舍入誤差,而且使用的加密密碼的根本不適合於比特幣交易。”

法胖發現這完全是交易所程式碼的問題,他曾經想要改寫程式碼,無奈損失已經發生了。

這段訪談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眾多圍觀群眾開始將矛頭轉向Jed McCaleb,認為他才是那個“罪魁禍首”。

YouTube上,使用者Coinspeed評論說:“有趣的故事,所以Jed將一個程式碼嚴重錯誤的交易所交給法胖,其中包括存款系統的後門,導致數十萬BTC在幾年內失蹤,同時Jed之後又創造了Ripple。看起來法胖不過只是背鍋俠,Jed才是那個惡棍。“

另一位YouTube使用者Surfer Jim對此表示認同,Jed McCaleb才是幕後黑手。

“法胖似乎比Jed更無辜,法胖說話更誠實,而Jed說話就像騙子一樣,Jed還徹底瞭解了Mt. Gox的組織方式,這足以竊取BTC並輕易轉移。如果有一天他想要移動那些被盜的比特幣,當他真的這麼做時,我希望他會被抓住。“

Jed McCaleb未曾公開回應過這些質疑。

操縱、盜竊、起訴,Mt.Gox丟失85萬個比特幣後的爭議五年

被質疑操縱市場

誰是真正的幕後黑手,現在無從得知,但一項新的研究證明,Mt.Gox此前一直在操縱比特幣的市場價格。

2019年初,中山大學學者陳偉利和他的同事共同發表了揭露Mt.Gox操縱比特幣價格的論文,《比特幣市場操縱:挖掘Mt.Gox交易網路的證據》。

該團隊的研究基於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在Mt.Gox交易所產生的交易網路資料,這些資料於2014年在網上洩露,提供了比區塊鏈記錄更詳細的資訊。

首先,研究小組仔細研究了每一筆交易,以確定交易的發生價格是否與比特幣的換手價格大致相同,令他們驚訝的是,大量的交易以遠高於或遠低於參考價格的價格進行。

例如,2013年8月30日,比特幣當時的價格一般在129美元至143美元之間,但就在同一天,陳和他的同事在Mt.Gox資料中發現了一個交易,其中一個比特幣的售價為49000美元,另一個僅為0.81美元。

該團隊統計了所有價格高於或低於參考價格50%以上的交易,發現一共有近20萬筆,這佔到了大約是交易總數的2.8%。

這些交易的數量表明它們有特定的用途,最有可能是為交易所提供流動性和增加交易量。

“價格操縱也是一個可能的目的,”陳和他的同事說,“我們發現異常交易與比特幣的交易價格有很大的關聯。”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1萬名參與異常高交易的使用者、6000名參與低價交易的使用者和9000名從未參與異常交易的使用者之間的交易模式。

首先,異常賬戶的交易網路比正常賬戶的交易網路更緊密地聚集在一起。“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賬戶是由一個組織控制的,此外,與正常賬戶相比,異常賬戶與價格的相關性更高。”陳偉利說。

這些賬戶也顯示出一些高度可疑的交易模式。例如,2013年2月7日,代號為231的賬戶與自身進行了749筆交易。對於一個普通的交易者來說,這是沒有意義的,陳和他的同事認為:“對自迴圈模式的合理解釋是,該賬戶可能屬於交易所,並可用於增加每日交易量或用來抬升或打壓價格”

“這些發現使我們相信,交易所Mt.Gox存在許多市場操縱行為,”陳偉利表示。

復活Mt.Gox為了發幣?

當所有人都認為Mt.Gox已經死透時,有人卻想要復活Mt.Gox,並企圖重振Mt.Gox。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Brock Pierce,比特幣基金會的主席,同時也是Block.one,Tether,Mastercoin和Blockchain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

2019年初,他高調發起一個名為Gox Rising的專案,旨最大限度地挽回債權人的損失,並計劃重啟交易所。

Pierce稱自己控股的公司Sunlot已經在2014年3月和法胖達成協議,收購了Mt. Gox。這一說法遭到了法胖的否認,法胖表示自己只收到了一份收購Mt. Gox的意向書,然後Pierce也沒有繼續跟進,他也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對於Pierce的Mt. Gox復興計劃,原主人法胖並不看好。

“就算他成功成立了一家全新的Mt. Gox,至少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才能拿到許可證,我不認為有人會用這家交易所,沒有人會再想看到一家名字叫Mt. Gox的交易所。“

Mt.Gox明明是一個爛攤子,為什麼Pierce還千方百計想來接盤?

法胖認為,Pierce試圖讓所有人相信他是Mt. Gox的大股東完全是為了發起下一個lCO專案。事實上,Pierce的確有發幣的計劃。

按照Pierce的規劃,新成立的Gox Rising基金會未來將發行“Gox幣”,其將使債權人在該基金會中持有一定的股份,未來Mt. Gox的剩餘資產將按比例分配給Gox Coin持有者。據TechCrunch的資料顯示,目前Mt. Gox破產信託持有的資產約為12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元、BTC、BCH以及其他分叉幣。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Mt. Gox的遺產爭奪戰仍將繼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