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演進與數字貨幣國際化

買賣虛擬貨幣


封面圖片來源 | pixabay

作者丨張揚

來源丨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防止疫情擴散而執行的“封城”與“封國”行為,對經濟全球化造成了直接衝擊。國際貿易發展受阻,各國普遍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美元流動性危機。為了避免美元流動性危機可能引發的全球系統性金融風險,美聯儲從2020年3月起,持續向離岸市場注入美元流動性。

  當前的結構性美元流動性危機,從長期來看會造成美元的貶值壓力,但也因使用深度與廣度得到加強,客觀上將進一步鞏固美元的主權貨幣地位。新冠肺炎疫情也成為繼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促使美元國際地位走強的一個集中力量。50餘年來,包括歐元、日元、英鎊在內的各主權貨幣均未能對美元產生實質性挑戰,說明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框架下,主權貨幣競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經濟總量競爭。


libra對數字貨幣的挑戰

2019年6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社交媒體之一facebook宣佈,將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發行全新數字貨幣libra,引發市場及監管層面的強烈關注。facebook隨後宣稱,libra主要用於支付,不會與主權貨幣競爭。但以儲備資產作為穩定幣值手段、以第三方獨立治理機構進行貨幣治理的設計構想,顯示了libra想要發展成為超主權貨幣的未來發展目標。

  從短期來看,libra將與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市場展開競爭。目前區塊鏈技術在併發量與交易速度上還不能完全滿足本地支付的需求,但在跨境支付場景中,區塊鏈架構完全能夠滿足要求。由於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跨境支付實現去中心化,解決傳統跨境支付中心化賬本複雜、交易時間長、手續費高等痛點,因而一直備受市場期待。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facebook擁有近21億使用者,儲備了海量跨境支付需求,待國際貿易逐漸恢復,libra的去中心化跨境支付服務一旦落地,將有很大機會啟用海量需求,迅速形成網路平臺效應,進而與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市場展開競爭。

  從中期來看,libra存在成為超主權貨幣的可能。能否全面進入本地支付市場是libra成為超主權貨幣的關鍵所在,技術創新、商業競爭與本地監管構成了重要的影響變數。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暫時還不能滿足本地支付的需求,libra應用於本地支付首先面臨技術層面的挑戰。一些國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電子支付體系並佔領了本地市場,客觀上構築了對libra的進入門檻。同時由於擔心libra進入本地支付市場後侵蝕主權貨幣,很多國家可能會透過強力監管禁止或限制libra進入本地市場。儘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libra只要能解決技術障礙,在區塊鏈架構上突破賬本效率約束,同時結合自下而上的消費者參與,極有可能令各國放鬆對其在本地支付領域的監管,從而向超主權貨幣的方向邁進。

  從長期來看,libra可能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如果libra發展成為超主權貨幣,其一籃子貨幣儲備(esdr)的構成將對各國貨幣的競爭力產生直接影響。從目前libra在籃子中賦予美元50%權重的這一制度安排來看,未來libra與美元繼續相互加持的可能性極大,美元的全球地位也會隨著libra的擴張而進一步得到加強。即使libra僅在跨境支付領域成功,也會成為一支重要力量進入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之中。第一,libra涉及與多國貨幣的兌換、清算和流動性支援等,必然會與各央行建立密切的清算機制;第二,基於巨集觀審慎監管的需要,各國會要求介入對libra的發行總量、一籃子貨幣儲備比例等問題的治理;第三,基於微觀審慎監管的需要,各國會要求libra全面配合反洗錢(aml)、反恐融資(ctf)與客戶隱私(kyc)監管。libra與各國監管的相互滲透,一定會改變全球金融監管與治理話語結構。


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程序

       libra的出現,貢獻了一條非常重要的主權貨幣競爭思路,即透過數字貨幣+超主權,繞開經濟總量對於貨幣競爭的約束性影響。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網路購物”與“非接觸式支付”的興起,客觀上加速了各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研發程序,一場全球性的數字貨幣競爭已不可避免。面向未來,加速推進主權數字貨幣國際化是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政府早在2014年就開始佈局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2020年在深圳等地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獲得了數字貨幣發展一定程度的先發優勢。但面對libra的超主權貨幣特徵,央行數字貨幣應該主動應戰,加快國際化步伐。

  首先,為央行數字貨幣營造積極正面的形象。libra白皮書的公佈,塑造了libra致力於普惠金融的公眾利益追求者形象、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技術領先者形象以及有儲備資產的安全數字貨幣形象,提高了消費者好感度及信任度。使用者爭奪是數字貨幣競爭的關鍵所在,央行數字貨幣亟須在國家信用之外,加快多維品牌形象塑造,贏得全球使用者。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主權數字貨幣可以深度介入全球公共衛生管理過程,積極參與疫後金融救助,透過塑造公益形象提高主權數字貨幣的消費者接受度。第二,目前主權數字貨幣並沒有預設技術路線,僅向國內銀行、商業機構發出合作研發的邀約。考慮到數字貨幣的使用者競爭很大程度上也是技術競爭,主權數字貨幣可以借鑑網際網路的技術開發思維,儘快清晰技術路線,構建面向普通使用者開放的技術開發社羣,利用全球科技從業者的力量推動技術進步。第三,未來在跨境支付與境外本地支付中,主權數字貨幣極有可能會內建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中,把主權數字貨幣的技術優勢品牌化,能起到類似intel inside的傳播效果,推動電子支付工具在全球的擴張。第四,穩步加快我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的改革,提升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自由流動水平。同時,逐步將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由m0擴大到m1、m2,增加國家信用對央行數字貨幣的背書;研究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的儲備資產問題,從貨幣價值角度提升安全性。

  其次,藉助協同效應加速人民幣國際化。libra所開啟的全新數字貨幣競爭,其廣度與深度遠超以往。中國主權數字貨幣需要全方位調動各種資源協同應對競爭。

  第一,依託社交媒體平臺(微信),藉助其與其他電子支付工具(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經驗上的優勢,透過植入央行數字貨幣的信用代幣(token),與libra在跨境支付市場展開正面競爭。第二,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在國內支付市場與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工具直接形成競爭關係,為此,要透過產品結構設計,把競爭關係轉化為合作關係,既保證行業數字貨幣安全落地,又鞏固中國電子支付在全球的競爭優勢。第三,針對libra目前在各國本地支付市場並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特點,全面支援中國電子支付企業進軍各國本地支付市場,與跨境支付市場形成呼應。第四,從國家層面推動相關企業參與這場事關未來世界金融格局的競爭,同時藉助“一帶一路”倡議,透過多元渠道在境外佈局中國主權數字貨幣支付系統。

  最後,積極參與全球監管。libra歡迎全球監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能加速推進其國際化程序。中國央行應該抓住契機,透過參與全球監管,使行業數字貨幣積極融入國際化。第一,加強與各國央行及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對libra的監測與監管行動,爭取在國際數字貨幣監管領域的話語權。第二,聯合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等央行數字貨幣研發走在前列的國家,在協同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國際化。第三,積極參與構建國際央行數字貨幣監管機制,支援國際金融組織對跨境支付、客戶身份識別、資料安全等方面的監管,主動擁抱全球監管,以監管促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專案“金融科技監管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研究”(19byj25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