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能否取代ICO,成為幣圈的新希望?

買賣虛擬貨幣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證券化通證發行,一種幣圈專案融資的ICO替代方案,正在成為當下的一個火熱話題。



不過,STO並非新詞,2017年就已有人提出,但在當時的ICO熱潮之下,這一提議並未激起波瀾。如今,熊市持續, ICO熱潮消退萎靡,STO的議論捲土重來。

一、ICO熱的弊端

2017年冬天,整個數字貨幣市場迎來了一波不斷上漲的行情,大多數幣種在比特幣的帶領之下,都達到了發行以來的價格巔峰。如此向暖的情景,為本就蓄勢待發的一批ICO專案添了一把火,ICO專案開始如同火山噴發一般洶湧不斷。

但在眾多的ICO 專案當中,有很多是空氣專案、騙子專案,還有很多是衝著這一波牛市來碰一碰運氣,本身並無多少亮點的專案,經過剛開始幾輪幣價的上漲,很快就暴斃而亡。真正的優質專案如同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渾水最好摸魚,亂中方能投機,ICO相當混亂無章,但很多所謂投資的人也同樣看準了這一機會,想趁著幣價拉昇的機會賺上一筆,說不定能就此實現財務自由。整個幣圈,被一股狂熱氣氛帶動,顯得焦躁而瘋狂。

年後,市場終於開始慢慢冷靜,所有的幣價格漸漸回落,一直回落了大半年,再無狂漲的勢頭。幣價從此一落到底,在低空徘徊不去。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潮水退去,誰在裸泳一目瞭然,多數毫無作為、混過來的專案此時統統露出了真面目,因承受不起整個市場的蕭條,毫無掙扎之力,相繼破發歸零。

到了此時,ICO的諸多弊端充分暴露:缺乏政府的監管,門檻極低,詐騙圈錢的情況多發。事實上,當時很多ICO專案的真實性都有待考量,隨便提出一個與區塊鏈專案掛鉤的方向,白皮書草草編撰,團隊人員資訊不明甚至造假,技術程式碼不開源等等,其發行的代幣卻仍然能出現在交易所上。

市場漸冷了,ICO的弊端也凸顯了,還想做事的人終於冷靜下來,開始尋找能夠代替ICO的更好的專案融資方式。這時,STO出現在了人們眼前。



二、STO興起:行業“套馬杆”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意為證券化通證發行,和ICO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代幣的發行接受政府和法律的監管,離IPO又近了一步。

STO當中,發行的幣為證券化通證。區塊鏈上的通證,可分為證券型通證和功能型通證,通證代表著在區塊鏈上的權益,功能型通證偏向於區塊鏈組織提供給持有者的服務權益,而證券型通證則具有證券的作用,代表著持有者在區塊鏈上的所有權、收益權、分紅權、投票權等。

那麼,STO究竟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由於通證在區塊鏈上可以跨國交易,STO具有很強的流通性,可以隨時獲得來自全世界範圍內的資本。這種流通性和靈活性可以讓成長型的企業獲得更多、更深層次的投資,以及更加廣泛的知名度。

其次,和傳統的融資方式相比,STO能更方便地向全球招股,但成本卻很低。一般情況下,要跨國吸收資本,需要滿足多方面的條件,比如合乎當地的證券法、克服語言障礙等等。但通證可以支援全球範圍內的服務,用多種語言在全世界進行營銷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然後,STO中的通證,應用範圍要比傳統證券的場景廣闊許多,而且通證代表的資產可以更加細化和複雜。若把功能型通證與證券型通證結合,那麼STO中的通證則能夠提供更多服務。比如,一個公司可以透過客戶持有通證的時間,來為其提供業務範圍內的優惠和福利,或者對長期持有通證的客戶進行經濟上的獎勵。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和ICO相比,STO受到法律的監管。如今大多數國家對通證的態度尚不明朗,是否准入、准入條例、監管方案遲遲未能制定。STO既然發行證券化通證,則依照證券相關法規,受到有關部門的監管。

ICO相比,合格專案的融資門檻並未因此拔高,但對區塊鏈專案的質量有了一定的要求標準,而因為專案必須符合證券法的規定,減少了垃圾專案和騙子專案的數量,降低了投資風險。

總結起來就是:合法合規,接受監管,STO使得區塊鏈專案的融資多了一道約束,而又沒有抬高融資難度。

數字貨幣初期的野蠻生長,透過ICO亂象已經明確了一點:要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必須要得到監管。沒有約束的市場,必然會是一匹脫韁的野馬。所以,STO成為熱點話題有其必然性。



三、STO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有人說,STO是區塊連結受政府的“招安”,在大多數沒有明確支援數字貨幣的國家,STO的“投懷送抱”都顯得有些自作多情。而且,並未有廣泛的STO案例能夠真正地說明這一融資手段的可行性。

STO接受監管,前提必須是國家能夠正視和認可通證經濟,目前並未有專門為STO量身定製的監管法規,故只能依據證券法,但證券化通證與證券終歸有所不同,沿用證券法並非長久之計,兩者必有齟齬。

還有,如何判定通證是否屬於證券,一直以來都是個棘手的問題。美國的SEC(證券交易委員會)曾經將以太坊上最大的專案the DAO確定為證券,但其中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SEC仍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即使監管部門將其納入監管,那麼STO也極有可能面臨苛刻的條件、複雜的程式以及嚴格的稽覈。ICO時期的亂象會因此杜絕,但ICO的自由也因此一去不復返,區塊鏈自由、去中心化的精神也將陷入爭議。

理論上來說,STO若能被國家接納,輔以可靠的證券鑑定手段,的確能夠取代ICO,成為將來區塊鏈專案的主流融資方式。但它接下來的發展,以及具體效果如何,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過這不影響它給幣圈專案融資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文章來源:BB財經bbcaijing.cn,轉載請註明出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