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視角理解分散式賬本技術 | 孫浩、錢友才

買賣虛擬貨幣

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孫浩 錢友才

本文首發:清華金融評論

孫浩,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對於數字貨幣與支付體系創新的理論與技術有深入研究。現供職於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要從事數字貨幣相關理論、技術與業務研發工作。

錢友才,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分散式賬本技術專家,對分散式賬本技術的底層原理與實現、智慧合約、共識演算法等領域有深入研究。現供職於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要從事數字貨幣相關的技術創新研發工作。

從加密貨幣產品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分散式賬本技術正在逐步探索豐富多元的金融業應用場景。本文研究分散式賬本作為一項技術創新在應用過程中的經濟學特徵,以助力務實理解該技術的擴散程序與實施挑戰,破除非理性迷思,為企業戰略決策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參考。


在新的技術和業務特徵之上,分散式賬本呈現出超越技術本身的影響潛力,可能引發金融體系的組織結構、執行結構以及監管治理結構的深入變革。為此,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對分散式賬本技術的演化進行持續關注、研究、試驗和評估。

分散式賬本技術的潛力如何轉化為金融體系的現實影響,歸根到底取決於金融業採用這項技術的深度和廣度,而這一程序不僅是技術研發的供給問題,更遵循於一般性的經濟學規律。

經濟學視角

現代經濟體系正在朝著分散式、點對點、網路化的結構進行演化。分散式賬本技術吸收了現代密碼學、安全通訊、可信計算、對等網路和博弈論的研究成果,嘗試構建一個分散式、防篡改、異構多活和靈活定製的計算架構,以求支撐數字經濟時代的業務需求。

分散式賬本技術還處於它的早期階段,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種“組合式創新”(combinatorial innovation),運用創新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它的應用過程及其動力機制。

資訊科技產業一般會呈現網路外部性特徵(網路效應),也稱需求側規模經濟。從傳統的電信行業、網際網路搜尋產業到電子支付產業,理論和實證研究都觀察到了明顯的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對於企業構建和保持競爭優勢至關重要,具有網路效應的高技術產業也對公共政策提出了更精巧的要求。分散式賬本技術的網路效應當前是一個入時但容易引發混淆的話題,對此進行基本分析有助於破除誤解。

分散式賬本被擁躉認為超越了單純的技術範疇,有望實現類似網際網路的開放性組織形態,因此也被業界稱為“價值網際網路”。當然,記賬技術革新確實對公司治理乃至金融業綜合統計具有重要啟示。

進一步,金融市場關注的是該技術可能對於金融體系的重構效應,比如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領域,透過降低後臺對賬成本,重組證券結算的交易後(post-trade)流程,改變相應的抵押品需求,可能對當前業務鏈條的參與機構造成衝擊。

按照熊彼特的觀點,有一類技術創新可以被稱為技術-經濟正規化的變革(changes of techno-economic paradigm),通常意味著相關產品、過程、技術、組織和管理創新的湧現和重組,使得諸多產業的生產率得到提升,開啟新的產業投資週期,例如歷史上蒸汽機和電機的發明。

有學者提出分散式賬本技術也可能衍生出一個介於市場和企業之間的制度形態,尤其是其上執行的智慧合約,有潛力支撐更加靈活柔性的經濟契約關係,促進位制度創新。

我們認為,分散式賬本技術是否屬於一類技術-經濟正規化變革還有待觀察,但這不妨礙運用相關理論框架進行假設和分析,為產業實踐和政策制定工作提供啟示。

創新擴散與“達爾文之海”

過去幾年,全球金融業對於如何採用分散式賬本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工作,在跨境支付、證券交易結算、貿易融資等領域湧現了諸多專案。

此類專案一般需要經過“ 技術驗證” ( Proof -of-Technology, PoT)和“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 PoC)階段,發現增量收益以後,再在更核心的業務系統上推進小範圍試驗和測試。

創新經濟學將技術創新劃分為若干階段。最前端的是為公眾所熟知的研究與開發(R&D)。實際上,完整的技術創新過程應該包括研究、開發(Development)、示範(Demonstration)、推廣(Deployment)四個階段(稱為R&3D),最後才能得到擴散。

其中各階段有不同的技術創新特點,蘊含各自的風險。最近的研究發現在此過程中容易發生風險的是兩處關鍵節點:一是從研究到開發的轉化階段,二是從示範到推廣的轉化階段。

從研究到開發是從基礎研究走向產品原型的過程。分散式賬本最初是為解決去中心化支付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夠契合金融的各類業務需求。

在產品開發階段,影響成功的因素更加複雜:除了技術本身在可擴充套件性與效率、隱私保護機制、共識協議等方面的技術升級面臨不確定性,成本控制、需求模糊、專案優先順序安排等諸多因素都可能讓原本具有潛力的專案最終失敗。

積極方面是,分散式賬本技術正在快速演化。從趨勢上看,人類社會的技術創新普及週期一直在縮短,當然分散式賬本技術也具有自己的技術創新特點。

現在開發語言、開發工具和開發環境的日益完善使得“組合式創新”的難度和成本大幅降低,這比蒸汽時代和電力時代的實物創新要更具有時間優勢。

開源軟體系統和開發社羣交流平臺的存在,也讓相關領域的學習交流更加方便,降低了知識傳遞和人才培養的成本。這些都是分散式賬本技術研究開發的有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新技術往往在示範推廣階段蘊含更大的風險。原型產品開發完成之後,一般要經歷較長的示範推廣階段。

示範是“包含特定技術的專案在現實環境中以全規模或接近全規模,透過檢驗和展示以促進創新、影響政策”的特殊階段;推廣則是產品透過示範後已經被一批早期受眾接納,但還需要產業界和公共部門的共同努力,讓產品被大眾使用者接納的過程。

創新經濟學將示範推廣階段稱為“達爾文之海”(Darwinian Sea),創新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就像在平靜的海面之下潛湧的渦流。此時,新技術容易因成本太高、缺乏資金支援、不滿足規模化真實執行需求而失敗。

即使示範成功進入推廣階段,也可能因為成本高昂和綜合效能不夠全面,無法有效應對市場競爭。另外,創新者還要面對既有制度風險和利益競爭風險。比如對於分散式賬本技術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傳統參與機構的利益分配格局。

分散式賬本的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的發現始於電力、通訊等具有網路化特徵的傳統行業,分析起點在於網路的形成是因為節點之間的互補性,互補性引起了網路外部性,或者稱網路效應。

學術研究一般區分直接網路效應和間接網路效應。直接網路效應是指隨著一種產品或服務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種產品或服務對其使用者群體會更有價值,例子比如電話、傳真、微信。

間接網路效應是指產品使用量增加會產生出更有價值的互補產品,從而使原產品的價值增加,比如計算機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之間的關係就是經典例證。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產業組織形態又有了新變化,出現了“平臺經濟”的概念,平臺經濟呈現出的是雙邊網路效應:平臺的兩組不同使用者群體,一組使用者群體的增加會導致另一組使用者群體的增加,反之亦然。比如淘寶、滴滴等平臺都符合雙邊網路效應。

無論是何種網路效應,都是從經濟分析的需求側觀察,因為使用者需求的增加引發新的需求增量,所以網路效應還有一個更理論的名稱叫作需求側規模經濟。

從以上基本概念入手考察分散式賬本技術的網路效應,可以發現目前在這個問題上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誤解。

首先,代幣系統是否呈現網路效應不等同於分散式賬本技術的網路效應。當前的公有賬本往往伴生虛擬代幣。雖然學術研究發現貨幣體系和支付體系都存在明顯的網路效應,但是這不意味著虛擬代幣存在網路效應。

虛擬代幣不是貨幣,而且大部分虛擬代幣也並不是致力於成為通用型支付系統。代幣系統更多被設計為公有賬本的一個使用憑證元件,透過激勵機制來促進分散式賬本的有序執行。

更重要的是,分散式賬本的網路效應不取決於是公有賬本還是許可賬本,而是取決於自身的功能定位與設計。

目標為加密經濟基礎設施的公有賬本系統,對於需求側使用者群體而言是透明的,很難引發直接網路效應。比如,以太坊的定位是“世界計算機”,暗含的意思是成為智慧合約“作業系統”,希望像作業系統一樣呈現間接網路效應。

但是因為賬本節點之間的互補性不強,更多是一種生產協作關係,體現的是供給側規模經濟。

產業界希望分散式賬本能夠呈現網路效應,是想謀求網路效應支配下的超線性增長,高市場份額和使用者黏性的強鎖定。

但是我們的分析發現,分散式賬本系統本身似乎並不具有明顯的網路效應,可能還得依靠更上一層的應用平臺來挖掘,這可以解釋公有賬本系統對於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生態建設為何高度重視。

當然,類似於跨鏈技術的創新,將會在底層打通不同分散式賬本系統的連結渠道,這能為應用層的網路效應打下很好的基礎。

分散式賬本與正規化變革

如果一項技術創新僅僅是代表一組影響範圍、應用行業範圍有限的技術,那麼它的擴散和成長並不是最難的。當技術創新代表了新技術—經濟正規化到來的時候,它的成長難度更大。分散式賬本技術正在試圖成為一類技術—經濟正規化變革,意味著這項技術的應用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和挑戰。

在技術發展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此類情況。在電機被引進工廠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被管理者和工程師掌握用途,從而有效提升了製造生產率,在此之前電機更多是一種顯示高科技感的展品,並沒有融入生產流程再造過程中。

分散式賬本目前的狀況有些類似,很多試驗專案是在區域性功能上進行試驗和替代性測試,並沒有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分散式賬本的應用經常是“揣著答案找問題”。

加拿大央行透過進行Jasper專案就觀察到了這個問題。Jasper專案的目標是對基於分散式賬本的大額支付系統進行概念驗證,並在系統中採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支付結算。

Jasper的實驗發現目前基於分散式賬本的大額支付系統還無法做到像中心化支付系統一樣有效,但提請注意的是分散式賬本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如果可以與其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進行更廣泛的整合,則能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執行效率。

因為這種潛力,分散式賬本已經喚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和資本的非理性亢奮,但是推廣落地仍然需要較長時間。這種期望與時間的錯配通常會引發類似Gartner(一家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定期公佈技術成熟度曲線)技術炒作曲線描繪的從高昂到泡沫破滅的過程,然後才能走向平穩發展。

創新經濟學者Perez在其《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中描述道,人類社會的週期變化實際上是一輪輪技術革命推動的技術-經濟正規化轉變。

每一輪週期的匯入期內,金融資本成為新一代技術創新的催生劑,但是過於興奮的金融資本並不會見好就收,逐漸地把新技術從投資物件變為投機物件,引發了高估實際的泡沫經濟,直到泡沫破裂才會安穩下來,金融資本與實業協同發展。這樣看來,Gartner曲線是Perez理論預言的一個規律總結。

理論啟示

創新經濟學理論與技術史的經驗都表明,分散式賬本技術的應用擴散是一個多因素影響下的複雜動態程序,期間將會充斥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性。對此,產業界需要做好充足的認識與準備。

考慮到分散式賬本技術從研發到推廣面臨的“達爾文之海”,可以理解相關公共部門及早進行產業政策制定與干預的意願。

尤其涉及改造基礎設施層面的變革,因為存在很強的外部性-私人資本很難獨佔技術創新溢位的效用,從而導致產業界缺乏動力進行投資。

公共部門透過示範專案和產業扶持進行協調和助推,有望克服低水平的“納什均衡”狀態,有效實行帕累託改進。

由於網路效應和競爭優勢的考慮,產業界往往難以自發達成標準的共識。因此,標準制定協調也被視為一種公共服務供給。

分散式賬本技術的標準形成,有利於技術本身形成更強的網路效應,加快應用擴散程序,但公共部門需要把握好標準制定的時機與節奏,以防止過早干預引發擾亂市場訊號、妨礙競爭和創新的副作用。

應加以說明的是,本文的分析重點是分散式賬本技術作為一項技術創新在擴散過程中的經濟學特徵,以及由此帶來的啟示。

但分散式技術由於具備技術-經濟正規化變革的潛力,可能會廣泛改造上層建築,帶來業務上的深刻變革。以金融業舉例,分散式賬本技術逐漸探索切入金融業務鏈條的重要環節,被視為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表現。

對此,金融監管部門需要謀求在鼓勵技術創新和防範金融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