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對話》:區塊鏈的價值是網際網路的十倍

買賣虛擬貨幣

央視攜《對話》欄目走進大眾視野,在思維碰撞間幫助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更好的探尋區塊鏈是什麼、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這項技術具體應該如何應用。

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特普斯科集團主席Don Tapscott、斯坦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迅雷集團執行長陳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等嘉賓參與本期《對話》。

陀螺財經根據《對話》節目整理了部分內容,以下為內容實錄:

主持人:用最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什麼是區塊鏈?

張首晟:網際網路交換的是資訊,區塊鏈交換的是價值。比如,我們要寫一本書,全世界網民一起寫一本書,已經寫N頁之後怎麼做N+1頁,這是區塊鏈所達到的機制,就是我們要解一個數學難題,這個數學難題是很難解,但是一旦解出來是很容易被驗證的,所以誰能先把這個難題解出來,誰就有權把下一頁加進去,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思想。

陳磊:用共識記賬本概括區塊鏈更好。區塊鏈記賬就是每個人花錢時和所有的家庭成員說我要買東西了,並請其他成員們拿出記賬本,將事情寫下來。這樣做有以下好處:第一,這個賬不會錯了。第二,公開透明,家裡所有開支都很清楚。第三,不能篡改。當然,區塊鏈是用演算法更加高效、高效能的做這件事。因此,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是我們科技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突破,不僅能夠在家庭這麼一個小的環境裡面建立信任,也能夠在社會,在很多的產業裡面去建立很好的信任關係。

王志勤:我想試圖從技術角度說一下區塊鏈,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分散式資料庫的技術,應該說叫分散式賬本,構建一個低成本的信任機制,過去可能我們在記賬過程中是透過不同的會計來維護不同的賬本,而在區塊鏈世界裡,是很多會計共同維護同一個賬本。

Don Tapscott:我在《區塊鏈革命》書中提及:以前是資訊網際網路,現在是價值網際網路。在發明了區塊鏈技術之後,密碼學的專家們能解決雙花的問題。現在,人們可以和各種組織做交易,可以進行價值管理,可以與信用公司、社交公司達成合作,這些都可以透過智慧編碼進行,我們將之稱為可信協議。 

元道:區塊鏈翻譯得特別好,與其對應的網際網路也是三個字,區塊鏈就是網際網路的平行世界,網際網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是全世界共建共享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參與的;網際網路之上是網際網路平臺,平臺已經經過20多年的發展,是獨享的。什麼是區塊鏈呢?區塊鏈就是把偉大網際網路公司平臺的核心能力下沉,把它變成共享的基礎設施,所有的這些能力下沉以後,包括所中心化的身份,包括支付等等核心能力,都變成大家共建共享的共有一個能力,有了這樣的新基礎以後,所有人都可以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因此區塊鏈可以創造出一個比網際網路規模還要做大十倍甚至再大一百倍的新藍海。

徐昊:第一,區塊鏈是資訊革命的拐點;第二,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基石;第三,區塊鏈是新一代網際網路的戰略支撐型技術;第四,區塊鏈是用一種自證清白的方式建立一種去中介化的信任機制。

主持人:請元道先生展示一下傳統記賬方式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記賬方式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元道:我用非常簡單的圖示,假設起點是付款人,終點是收款人,整個過程如果在傳統的金融體系和金融世界裡,會涉及到幾個角色。整體的主角是銀行,假設付款人在微信錢包上關聯銀行是招商銀行,收款人在他的支付寶關聯銀行用的是建設銀行,整個支付過程的背後其實有很多的事情發生。整個過程有很多的資訊孤島,這些資訊孤島不斷清算和連線,這就是一個傳統金融完成的支付背後現金流的過程。

陳磊:元道先生講得很清楚,為什麼這種模式會有一個小小的問題,第一個你們看資訊是割裂,每個節點有自己的資訊,雖然整件事情是一件事情,從一個人轉賬給另外一個人,但是要想把這件事情拼起來,要到四個金融機構去查賬才能把這個事情拼起來。

第二,雖然這個圖上畫了四個節點,但其實每個節點裡面都有計算機系統,而且可能是多個計算機系統。每個計算機系統都要做到能夠平賬,我們知道銀行系統的設計有一個原則,叫雙記賬,這邊減這邊加必須同時完成,所以這件事情經過系統數量有可能十幾二十個,到時要想把這個事情還原,在那麼多轉賬資料裡想把這一條鏈路還原,你要查這麼多系統也是很複雜。

Don Tapscott:我想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在多倫多有一個管家,過去20年,他總是要坐公共汽車拿著他的支票去銀行,這個管家就要去到西聯銀行匯款給自己在菲律賓的父親,每月要付300美金,透過西聯匯款進入到其他銀行系統裡面,那麼這個匯款到了馬尼拉已經是7天之後的事情了,而他還要交15%的手續費,但是現在我的管家已經不在做這樣的匯款了,他有手機,所以他要匯款300美金的話,這個錢直接就可以付到他母親的手機上,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的拖延。而且也不需要手續費,也沒有任何和第三方相關的風險,也不需要7天,只需要7分鐘就可以實現。也就是說有一個出納人會跑到他的家門口,給他相當於300美金的比索,然後他的母親就可以直接把這個錢放到自己的錢包裡面,所以實際上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全球的一個匯款,每年都在不同的國家之間穿梭交易。這實際上不僅是建立新的技術,而是徹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每個個體的生活。

主持人:區塊鏈為我們帶來的全新記賬方式與傳統銀行系統轉賬路徑有何不同?

張首晟:我來補充一下,剛才大家在講匯款的事情,聽起來是一個金融科學的問題,其實背後隱藏著非常深刻的自然科學問題。就是關於時間的定義,今天的支付寶等都是中心機構。區塊鏈是解決科學問題,定義時間先後講因果的關係,這是整個區塊鏈最最核心的關係。

徐昊:用傳統的方式在不同的銀行之間進行資訊流或者資金流的週轉時,都要不斷產生成本,特別是站在銀行機構的角度講,如果錢能在系統中多停留哪怕一個小時,對銀行也是一筆收益。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我們的信任程度,提高了整個經濟系統執行的效率,而效率的提升就是成本的節約,也是整個社會價值的提升。

主持人:區塊鏈是比特幣嗎?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徐昊: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應用,這是大家的共識,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我認為區塊鏈本質是去中介化,中心是不可能去掉的,無論在現實當中還是在虛擬世界當中都不可能去掉,如果真的把全世界的節點全部消滅掉,那我認為一定會產生一個超級節點。這在現實當中是不可能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區塊鏈因為去中介、建立自證清白的信任機制,所以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才能水到渠成,因為金融對信任的需求是最高的。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需要對資料這個詞進行重新定義。因為隨著人類從資訊網際網路進入到價值網際網路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問題,資料本身並不僅僅是生產資料,其實是在新的網際網路技術條件下,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互動,以及相互關係的一個數字化描述,這樣一來,它不僅包含著一種生產要素,還包含著生產規則。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區塊鏈的應用應該說無處不在,只是現在因為比特幣建立了一種比較好的激勵機制,讓大家覺得更好玩,它就成為一種遊戲了。

張首晟: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開端,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時間排序,剛才講了所有銀行對賬之後困難到底在哪兒,為什麼賬對不起來,核心觀點就是不知道哪一筆先發生,哪一筆後發生,排序發生使得我們能夠交換價值,區塊鏈真正能夠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比特幣。今天我們在貴州做數博會,數博會的核心就是:資料是下一個生產資源。但是我們要回答的是在未來的世界中,資料到底是屬於誰的。一旦多中心化之後,所有個人的資料都可以屬於我們個人,一旦有了個人之後就可以有資料交換的市場,可以做點對點非中心的交換市場,我也相信,由此產生的經濟價值將是網際網路的十倍或者是一百倍。

Don Tapscott:我們回到1995年,那個時候資訊網際網路實際上是存在鴻溝的,一開始我們有了電子郵件,之後有了世界性的因特網,而比特幣實際上是價值網際網路的首個應用。也正是它催生了區塊鏈技術,這些實際上都是平臺,我們在平臺上可以建立很多的應用,也許是匯款的系統,也許是供應鏈,也許是提升政務效率的系統,也有可能是解決土地歸屬權的問題,這個應用也有可能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全球經濟活動當中來,所以這應該是我們下一代的網際網路的平臺所在。

陳磊:就像剛才兩位專家講的,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我們看待它的時候就像看待人類第一臺計算機一樣,它有非常強大的歷史價值。但是它不是區塊鏈技術的未來,我們說區塊鏈的2.0是以以太坊為代表,增加了智慧合約的機制,這樣區塊鏈上的交易就可以跟其他系統的一些行為相結合了,但是以太坊速度太慢了,所以我們到今天還很難看到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區塊鏈應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關注點放在炒幣和ICO這樣的亂象上,我們認為區塊鏈3.0時代已經到來,就拿我們來說,我們做了一條能夠同時處理上百萬每秒交易的一條區塊鏈,這個區塊鏈使得我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個有150萬以上家庭同時參與的共享計算的區塊鏈應用,同時也有很多的創業團隊和大型的企業都紛紛在這樣一條主鏈上開發垂直的應用。我們覺得區塊鏈的技術的演進遠遠快於很多專家的預測,2018年、2019年可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區塊鏈應用落地和生根發展的黃金時期。

主持人:比特幣的投資和交易在中國合法嗎?

劉曉蕾:目前是不允許做加密數字貨幣的交易平臺,只是不可以做中心化的交易,但是沒有禁止普通老百姓買賣比特幣。比特幣的區塊鏈上交易是點對點的轉換,首先目前從技術層面也不太好禁止,另外目前監管層面也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姿態或者是態度說是不允許,所以應該說是沒有。但是我覺得可以提醒大家,對區塊鏈、比特幣還不瞭解的普通老百姓不要跟風炒作,因為它的投資風險還是很大的。

主持人:比特幣現在可以當現金花嗎?

劉曉蕾:不能,在絕大多數國家裡都是不能,極少數的國家,像日本有一些地方非常少數的應用是可以,多數場景都是不能,特別是在中國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區塊鏈技術有沒有泡沫?

陳磊:我們看到科技產業發展的時候,泡沫形成可能有兩種不同的原因。2001年的時候網際網路泡沫很大,很多公司或倒閉或陷入困境,形成泡沫是因為對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遠遠超過了當時的發展需求;還有一種泡沫就是,在技術遠遠沒有成熟的時候,資本非常熱情的去投入到應用領域去,2015年時看到一個泡沫,就是VR的泡沫。VR泡沫造成的原因,並不是VR這件事情使用者真的不喜歡,或者是沒有市場,而是VR技術直到今天還未能給大家帶來想象中的美好感受,甚至會帶來很多頭暈等問題。

我們去看區塊鏈的時候,我們覺得今天區塊鏈本身沒有這兩個問題。至少在中國沒有。第一,區塊鏈的應用其實在中國的市場上,我覺得是相對來說比較壓抑的,並沒有超前。第二,區塊鏈技術成熟的速度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還是這句話,我覺得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其實就是主鏈技術在高速成熟,剛才有一位嘉賓講了EOS是美國的一個區塊鏈,可以支援實時區塊鏈應用,今天在中國也有企業做的區塊鏈能夠支援實時的高效能的區塊鏈應用。

元道:一方面看到區塊鏈是新技術的開始,另外市場上存在一批三無的空氣幣,沒有社群的信仰,沒有共識,沒有程式碼,沒有真正的執行團隊,我們把這個叫“三無”,三無空氣幣,三無幣加上快速實時的傳播,這就是整個泡沫的起源,我認為這個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舉手了。

趙何娟:謝謝主持人,我也算是來自行業媒體的代表,我們這些年一直關注和見證區塊鏈、比特幣。區塊鏈發展到現在,我也認為沒有泡沫。我們看待泡沫和區塊鏈技術有沒有用,這兩件事要分兩個層面來看,一個層面是供需泡沫另一個是資本泡沫。就是當這個行業裡面根本沒有任何有價值值得投資的東西,但還是有大量的資本湧進。我們看到在區塊鏈行業裡面,現在根本還沒有到供大於求的程度,而是很多需求還沒有被挖掘,整個生態都還沒有成熟。

第二點來看,我們來看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與其說泡沫不如說問題,剛才元道先生有講到,現在存在著,包括我們在媒體平臺上報道大量空氣幣的現象,報道大量跑路專案的現象,但是這些現象是一個新生事物在發展、崛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在網際網路早年的時候,大家也都看到網際網路應用最早、最快被應用在了黃賭毒等行業。這恰恰是這個行業這個領域不斷成熟的過程。

Don Tapscott:我同意趙何娟講的觀點,1995年時人們經常會說唐先生現在噱頭太多,網際網路噱頭太多,炒作太多了。今天說網際網路的時候,就像當年1995年的時候,現在確實有很多的炒作,關於區塊鏈有很多的炒作。但是20年之後,我們會更多的去討論區塊鏈,可能討論的比現在更多。再說到泡沫,我覺得有三種不同的泡沫,一種是關於加密貨幣的,我覺得很多的貨幣他們都是垃圾貨幣。第二個是Token眾籌。三個是關係到整個區塊鏈,這個不是一個泡沫,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種子,這在將來將會成為一個經濟操作和運營的系統。所以從監管的角度來說還是很難做的。因為在某些時候,這個是需要監管的,有時候代幣不是安全的,只是代表一種效用,能夠讓人們可以進行分享,或者是可以代表自然資產,這種就不應該被監管,不應該被禁止,應該被鼓勵,所以說到監管的時候,我們就需要這種微型的手術,而不需要大張旗鼓。我覺得政府也要非常謹慎和小心,他要保護投資者,他要保護消費者,他要保護我們的民眾。同時讓好的技術繁榮發展,同時要創造創新型的經濟。

謝旭輝:我們討論過的場景大部分是與金融,與所謂的比特幣等關聯,應用場景層面,目前國內業界包括國際業界,基本都在關注金融,目前來講對比特幣這樣的公有鏈做過多的瞭解,花很多時間做分析,可能意義不大。

臺下嘉賓:其實我們在泡沫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時還要回到泡沫這個詞的本身意義,我們在談論的所有泡沫,無論是什麼樣的泡沫都可以歸結為金融泡沫,原因在那兒呢?因為現在金融已經強大到可以從實體脫離出來,然後形成一種自我閉環,自我延伸,進行一種新的遊戲,這個我們稱之為泡沫。我認為區塊鏈技術還僅僅處於受精卵的階段,甚至還沒有到胚胎的階段,所以技術發展還處於早期,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的不成熟,造成現實場景中的應用還沒有廣泛的普及,但是資本對這種技術特別感興趣,所以資本大量進入到區塊鏈這個領域,區塊鏈這個行業本身就形成一種虛擬的泡沫。現在談論泡沫是必要或者是有意的,我認為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我們都清楚現在區塊鏈的發展處於資本遊戲的階段,我還是想提醒廣大的區塊鏈愛好者和各位企業家,要冷靜和清醒的認識區塊鏈跟自己會發生什麼樣的關係。 

主持人:接下來用一個短片梳理和ICO亂象相關的情形,我們來看看。(短片播放)

主持人:剛才短片亂象可能只是區域性,在生活中聽到各種各樣和ICO亂象相關的情形,有的平臺跑路,有的消失了,老百姓血汗錢突然沒了,面對這樣的亂象我們常常有一個問號,是騙子騙術太高明,還是老百姓鑑別能力稍微差一點有待提高,我們在網上進行蒐集和整理,我們發現有這樣幾個騙術比較流行,我們展示出來,也請臺上幾位嘉賓包括現場各位幫我們做甄別,我們甄別方式很簡單,借鑑氣象預報方式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我們的預警程度,比如說紅色預警是最高的,接下來下一級可能是橙色預警,再下一級可能是黃色預警。第一個是自詡海外機構代理,我在的一個微信群裡曾經有人發過我們拿到一家日本機構代理牌照,所以群友們有投資有想致富迅速跟我取得聯絡,我想臺上各位誰來給我們標識一下這個說法的預警程度,自詡海外機構代理。張教授您願意標黃色預警、橙色預警還是紅色預警,針對老百姓而言傷害程度。

張首晟:粉色,就是當中。

主持人:黃、橙、紅。

張首晟:中間。

主持人:中級水平。理由是,看來王院長不太同意,覺得級別稍微低一點嗎?

王志勤:我們幾個商量,這些都可以標成紅色,這樣比較簡單。

主持人:王院長說以上統統紅色,除了第一條預警外,其他幾條,要求花錢購買其代幣,第三條宣稱未來其代幣透過區塊鏈完成交易。再下來許諾半個月之內翻倍,告訴你百分之多少的收益是肯定的。再來要求發展下線。你自己在我這兒投資掙到不算多,如果你在拉幾個人進來,我們集體做這檔生意你掙錢就翻了。所以剛才王院長的觀點是以上都為紅色。在紅色的預警機制當中,您覺得殺傷力危害性最大的挑一個闡述一下。

王志勤: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許諾半個月之內翻番,我覺得很多騙術其實都是抓住了使用者的一個心理,很多人還是覺得希望能夠有一個僥倖,也不能叫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一個好機會,實際上在很多人投資的時候需要非常謹慎瞭解投資的物件是什麼樣的,工作機理和可能產生的效果和成果是怎麼樣,在進行這種理性的投資。應該說在很多正常情況下很難達到這種不切實際的這樣一種預期,所以這種情況下應該是特別謹慎的,往往是一個騙術。

主持人:王院長在紅色預警區域當中選擇了一個最紅的,也是最值得大家警惕的,其他幾位呢?張教授您選擇的是什麼?

張首晟:我來評價一下,很多專案,我的確剛才在討論是不是有泡沫的情況,首先大家對區塊鏈的預期和期待,區塊鏈是十倍或者是一百倍,這可能是比較漫長的一個階段。但是所謂的泡沫,現在的確有很多的專案現在完全是泡沫。比較好的投資路線是傳統VC投專案,不要一個專案馬上推出ICO就面向大眾,透過VC或者是著名VC做投資,幾輪之後,他們會有一定判斷能力,對生態有一定的瞭解。比如說在科技界要做ICO也是投幾輪,現在區塊鏈行業中,要把時間縮短,但是整個模式還是非常好的。因為在VC投資時,提供兩個架子,一個是判斷專案好壞,另外也是監督專案方,因為它有很成熟的監督機制,比如說董事會等等。這樣就把我們傳統VC模式用到區塊鏈專案上,整個時間比較短。這樣責任和價值還是可以的,這樣大家投就放心一點。

主持人:陳磊先生你願意哪一條標註預警程度。

陳磊:我跟徐市長和王院長一直在討論,我覺得這五條殺傷程度其實都挺大的。

主持人:選其中一條具體說,其他的留給其他人。

陳磊:或者我從企業的角度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已經多次勸很多的企業,千萬不要ICO。為什麼呢?因為炒作的結果一定是炒家賺錢,使用者受傷害,企業背鍋。因為受傷害的其實是你的使用者,對吧。還有就是你一旦ICO了,特別是前期去拿你專案產生的通證也好,或者說你認為是虛擬貨幣也好,這個專案的命運就不掌握在你手裡了。我真的見過有一些做專案的人,他其實真的想做事,最後他的專案變成了空氣幣,怎麼變成空氣幣的呢?因為投資人套現,投資人套現這個過程只能透過割韭菜完成,只能透過幣過山車完成,最後一地雞毛,使用者對你沒有信任怎麼做專案。所以我們國家禁止ICO是非常明智的,至少在中國投資環境下,ICO不適合。

主持人:元道先生選哪一條標註預警程度。

元道:我先說一下不同意陳磊的看法。今天討論全球範圍內區塊鏈不會有中國區塊鏈和美國區塊鏈,就跟網際網路一樣,一旦產生就是全球化產物,如果今天全球有ICO,中國遲早有一天面臨ICO開境的問題。我很同意張教授的說法,遵循基本的規律,成熟到有足夠多共識時就應該ICO。這幾條裡面,今天對於區塊鏈初期階段,最可愛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不確定,所以任何打著確定名義說的都是應該紅色警報,比如說承諾半個月內翻番,類似於這樣確定性,它的可以在於不確定,如果很確定,那麼這就是紅色警報的一個基本標誌。

主持人:其實這種不確定蠱惑性更強一點,比如說第三條,未來其代幣透過區塊鏈完成交易,你根本不明白怎麼完成交易,但是他會告訴你你只要把錢投在你這兒你就別管,未來這個錢全球你都有收益。

元道:剛才張教授講應該有合格的投資者在參與,這個階段不是老百姓參與的,應該是買的人要自己有足夠承擔風險的能力,有足夠強的判斷力。

主持人:現場有沒有一些補充,ICO宣傳中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要繃緊你的神經了。

臺下嘉賓:犯罪活動方面,有時我們把危險過於放大,實際上犯罪分子會利用每個新的技術,而且媒體總是會過分宣傳這些犯罪的事蹟,比如說臉書的這個事情,比如說犯罪分子透過社交媒體來犯罪,但是犯罪分子也開車也打電話,但是沒有人說汽車有問題或者是電話有問題,道理是一樣。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方面,肯定會有犯罪分子去利用這些技術,而且現在也是有人在網上賣一些假貨什麼的,我們已經接受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一定會有犯罪分子的存在。之前我們有很多的討論,人們也會把加密貨幣跟代幣有一個混淆,或者是跟區塊鏈平臺混淆了,我覺得這些都是非常不同的概念,我相信之前唐先生也是做出區別,我就不再贅述了,比特幣是數字貨幣,也是大家廣泛採用的貨幣,主要目的就是要儲存價值,人們能買它,同時也可以持有它。比如說我不能用比特幣買麵條,這肯定是不行的,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概念了。

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加密貨幣,同時我們也有支付寶,同時也有蘋果支付,還有支付寶,還有很多數字的現金,但是我覺得加密貨幣在未來也會成為另外一種數字的現金,而不是數字的黃金。

第三個概念是代幣,代幣就相當於衍生的貨幣,他們其實不會去儲存價值,而是他是一種具有高投機性的貨幣,人們覺得買下來之後價值可以在三週之內翻倍,就會把它賣給另外一個更加愚蠢的人,有時候我們也叫做它愚蠢人的貨幣,另外還有一個概念區塊鏈的平臺,這個還沒有到泡沫的階段,我覺得是在發展的早期。因為這個技術是非常不成熟,所以我的最後一點是說到,我們看到很多的組織他們都在關注區塊鏈,他們覺得是無法篡改了,而且是可以儲存有價值的資料,可以是病歷,也可以是供應鏈的記錄,或者是政府身份識別的記錄,或者是銀行交易記錄,而且現在技術非常有限,而且對技術理解非常有限,所以90%的企業,區塊鏈的專案其實沒有真正進入到落地階段,還是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同時90%的一個專案還不算真正區塊鏈的技術,只是包了一個多中心化的外皮,所以我們要等待技術的成熟。

主持人:剛剛熱烈討論讓我想起很流行的四句話,劉副總理說的,很通俗,做生意要有本錢,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特別想問一問劉教授,如果我們把這四句話放在今天區塊鏈討論現場來理解,當中會有什麼樣的深刻含義。

劉曉蕾:做壞事要付出代價,我覺得這是一個警醒,對想要不做專案,只是刷ICO想圈老百姓錢的,我們國家的監管態度是比較嚴格,也是警醒的作用,希望大家不要短期看泡沫,追尋這個泡沫。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現在的幣市,或者是大家炒作,加密貨幣的交易所非常像29年之前沒有SEC之前的股票市場,那個時候股票市場跟今天的幣市感覺非常像,內幕交易頻繁,操縱市場,有很多假公司,就像今天的空氣幣一樣,沒有任何市值內容,就在發股票就讓大家交易,所以跟今天的幣市亂象非常像。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所以後來美國痛下決心進行監管,成立了SEC。對於我們現在的幣圈或者是鏈圈是期待監管,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就像剛剛唐說的,一方面保護老百姓,保護這些韭菜不受到傷害,另外一方面又可以不傷害這些創新,讓這些新技術有機會發展,我覺得這樣的監管出臺是非常有必要,可以說是勢在必行的。

主持人:謝謝。節目前面討論時大家更多看到ICO亂象背後更多值得我們警醒的內容,任何新生事物需要更加客觀理性看待它,剛才討論中大家有一個共識,對於區塊鏈不是一棍子打死,我們需要兩面看,看到有亂象,當然也需要挖掘背後的價值。如何來理解它的價值呢?我找到三句很有代表性的話提供給各位做參考。來大家看一看。大螢幕上有這樣的三句話,這是人們對於區塊鏈價值的一個理解,第一句話是區塊鏈是網際網路的第二個時代。第二句話是區塊鏈價值是網際網路的十倍。第三句話是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

主持人:為何相信區塊鏈技術就是下一個時代?

Don Tapscott:未來,我們僅用價值網際網路就能完成所有的物流運輸;區塊鏈技術也將提高我們的影片安全程度;我們可以將資料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透過資料規劃我們的生活,然後透過資料變現;智慧合約也將保護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價值網際網路可以為我們帶來繁榮,為社會帶來公平正義。

謝旭輝: 智慧財產權是在除了金融領域之外的,在區塊鏈領域很好的應用場景。但應該有非常重要的前提:第一,是數字的存證;第二,確權以後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在保護基礎上可以實現有效流通和交易,區塊鏈本質性的東西,就是它與交易的天作之合,或者是無縫應用。

主持人:為何認為區塊鏈的價值高於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的十倍?

張首晟:人類歷史和網際網路歷史可以用八個字理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分久必合的時代,網路資訊全部散在網際網路上面,大家要挖掘資訊非常不容易,這時會出現像谷歌和臉書等的平臺,它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把我們所有的資訊重新組合了一下。網際網路時代壟斷巨頭們重組的就是資訊,並不是產生自己的資訊,產生的資訊完全是我們個人。一旦資訊重組,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壟斷巨人,所以就到了分久必合的時代。

現在由於區塊鏈技術產生又到了合久必分時代,又是新的多中心化,新的多中心化之後賦能產生新的價值,這些資料會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個人資料產生價值是歸自己所有,這是這個時代最最激動人心的時代。

主持人:請談談對於“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的共鳴。

王志勤:我剛才在講區塊鏈定義的時候,我就覺得區塊鏈的價值可能很多,其中最有價值是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機制,現在我們感覺區塊鏈適用範圍很廣,但是絕不是無所不能的技術。剛才在行業應用,以及觸發進行的試點應用裡可以看到,像一些公證,比如說畢業證書、檔案、病歷,這些檔案本身當時存在的完整性、真實性認證,還有剛才我也特別聽了貴州介紹貴陽建立精準扶貧,實際上我們對扶貧物件本身的身份認證,以及我們精準扶貧的資金怎麼樣能夠精準和被扶貧物件進行銜接,最終實施監管整個資金流的到位程度和實施效果等等。這些案例我們抽取它的特徵值,可以看到它有很多的特徵是和信任有很大的相關性,而且這個是我們目前來看,在區塊鏈本身非常擅長解決,而且能夠低成本解決的一個屬性。

主持人:請徐市長談談區塊鏈的核心價值?

徐昊:這是我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在我說這句話之前我先拿本書出來。這就是剛才主持人在發言時提到的一本書《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這是2016年12月31日出版了一本《區塊鏈白皮書》。

我自己認為區塊鏈最大的價值是確立數權,解決資料的產權。剛才張老師談到在現實世界當中我們接觸網際網路,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產生各種大量的行為資料被運營商,被網際網路的服務商所採集,而這些採集的資料產權是沒有歸屬的,這是一個很大的灰色地帶,所以為什麼最近貴陽市在制定《大資料安全條例》時,我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問題,就是如何確定資料的邊界,如何保護真正屬於公民,或者是企業的隱私和機密,這個邊界很能確定,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就是確立資料的產權,如果物質社會時代《物權法》構成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執行規則的基礎,那麼在資料經濟時代,《數權法》我們認為數字經濟執行的整個一套經濟規則,這是我想談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區塊鏈應用過程中它其實是一個投射器,我們講線上的世界和線下的世界,現在進入數字社會的時代的時候,我們從過去網際網路1.0版進入到網際網路2.0版。

無論說區塊鏈怎麼樣應用,最基礎的一條是因為運用區塊鏈技術把資料進行了確權,所以產生了所有流轉交易基礎,這是區塊鏈最大的價值。

主持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如何,哪些表現更為強勁?

徐昊:我舉一個貴陽案例,現在國家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時候,其實政府一直在擔當一個先頭部隊的角色,這個資料的開放對全社會發展都有極大益處。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問題,部門與部門資料如何實現共享,共享過程如何被記錄,這是困擾很多部門的一個難題。因為按照現行體制和法規的規定,資料誰開放誰負責,這就套上一個緊箍咒,所以在貴陽推動政府資料共享開放過程中我們建立法人基礎庫,電子證照基礎庫等等,這個是全國唯一的,我們在其中加了身份鏈,這個身份鏈其實就是區塊鏈。我們透過把身份鏈庫變成一個基礎庫,就是對所有政府部門的資料,我們全部進行了活化目錄梳理之後,我們用區塊鏈做了標識,而且在這些資料被產生和共享的過程當中,正如剛才張老師所談到的,都會被那條時間鏈條所記錄,這樣一來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這條資料是誰的,這條資料被誰用過。這條資料被用過多少次,到這條資料是哪一個部門開放的,包括開放以後是哪些使用者在使用這個資料。所以我講,它解決了我們推進便民服務過程中,透過讓資料多跑腿,群眾少跑路過程中困擾我們的很大問題,這也是我們在區塊鏈,政務領域當中應用的一個經驗。

主持人:請問陳磊先生,您認為區塊鏈在哪些領域可以大放異彩?

陳磊:這些例子裡確實有很多實實在在的應用,比如說香港智慧財產權交易所在做智慧財產權的確權。其實確權本身的目的還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剛才講到的區塊鏈為什麼能夠帶來更大的價值?能夠做到一些現代技術做不到的事情。香港智慧財產權交易所在做確權的時候想法是這樣,比如說3DX光機的智慧財產權,這個智慧財產權是一個非常先進的一個技術,今天如果要使用這個智慧財產權,你可能要購買一年的使用權,或者是兩年的使用權,這個成本是很高的,代價非常高。能不能購買一千次的使用權呢?如果你購買一千次的使用權時,怎麼能保證這個企業真的只使用一千次而不是使用十萬次。在他們經驗當中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比如說成龍的龍字,賣給一家企業使用十萬次,最後發現使用幾千萬次,沒辦法追溯。當一個智慧財產權能出售的時候,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一些資金實力比較差的診所也可以買,先買一千次看看我掙不掙錢,如果賺了錢我再買一萬次。傳統的方式把他們排除在門檻之外。

我再講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前一段時間我記得有一個爭論,華為手機上面微信的資料到底是微信可以用,還是華為可以用,到底是誰的。微信曾經說過華為你用了我的資料,這個資料是在我的應用中產生。其實我就在想區塊鏈的價值是什麼?區塊鏈的價值是把資料財富還給了資料財富應該的擁有者就是個人。非常認同徐市長剛才講的這個道理。

在我們迅雷鏈上有一個開發者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把人的基因測序,包括把與基因測序相關病歷病史上鍊,這件事情對精準醫療,對生物工程,對製藥行業都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今天資料不但稀少而且高度分散。上鍊的時候,他需要鼓勵使用者做這件事情,怎麼做到這一點呢?他說“如果你把你的基因測序上了鏈,如果有研究機構用了你的資料研究他的治療解決方案,比如說未來它能夠更有效治療糖尿病了,今天在他是你的基因資料時給你一個通證,通證相當於積分,未來研究成功可以拿積分兌換服務,這是非常合理的使用區塊鏈上的加密的數字通證的非常好的案例。

Don Tapscott:我們在寫了《區塊鏈革命》之後,我們就創立了區塊鏈的研究機構,我們做了80個專案關於使用案例,關於應用場景的。這四個只是80個專案當中的一部分,就像我們有80個孩子,有人會問你到底誰是你最喜歡的孩子,對我來說很難選誰才是我最喜歡的孩子。我就講一個,1994年,我就會說,可能我們的資料會被一小部分公司所掌握,比如說臉書、谷歌等。我們的財富在不斷增長,但是中等階層在不斷縮減,我覺得網際網路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網際網路會把我們團結在一起,但是也會走向另外一個方向,我們可能就會陷入到自己的小圈子裡面,就會形成分崩離析的局面。

對於我來說,如果要我來總結的話,其實區塊鏈最大的一個機遇就是我們可以解決很多之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之前網際網路時代帶給我們的。比如說我們想一想繁榮。我們可以讓20億人進入到全球經濟,這些人是沒有身份的,他們可能沒有銀行賬戶,但有計算機,我們就可以給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了。

區塊鏈也可以讓我們建立很多初創公司,因為這些小型的公司可以享受與大公司一樣的資源,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外部的資產,獲得外部的價值。同時我們也可以解決我們很多身份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能夠打造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里面會有一個政府,對於我們實現繁榮來說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所以技術不能解決問題,人才能真正去解決問題。

中本聰為普通人帶來了另外一個機會,我們可以去打造更加正義,更加繁榮的世界,而且可以使用數字的信用實現代幣,實現更加可持續的世界。

主持人:我們總是把網際網路時代日益成熟的技術和應用跟區塊鏈在做對比,我們是不是要用區塊鏈顛覆我們原有所有已經成熟的做法?

王志勤:區塊鏈技術還是在初始階段,很多應用還是在不斷髮掘過程中。從目前來看,業界大家也在討論關於區塊鏈的定位問題,大家總體認為區塊鏈還沒有出現完全可替代性質,基本上還是說在現有的一些應用場景上,我覺得在網際網路的平臺上增加了可信任的功能的進一步增強,所以可能在現有階段可能還沒有達到完全顛覆性的作用,但是我想也許隨著目前區塊鏈技術不斷髮展,包括現在的單鏈向多鏈發展,而且技術能夠在進一步擴充套件,我想未來還是可能會出現,特別是在交易等方面出現顛覆性的,特別是對現有產業的很多顛覆性的場景。

主持人:請元道先生說說哪一個領域中,區塊鏈技術不應該那麼熱?

元道:區塊鏈的本質是在不可信的網路建立可信的資訊交換。如果應用場景裡面各方本來是可信,企圖透過區塊鏈提高信任,那麼這不是區塊鏈發揮作用的地方。如果傳統銀行不進行變革,那麼在現有銀行的清算系統內引入區塊鏈的技術,沒有新的通證,沒有新的共識,沒有社群,這種情況下這種區塊鏈是起不到作用的。

張首晟:本來比較容易中心化的領域先不要用區塊鏈技術。我想為中國國策提一個建議,一帶一路+一鏈,本來整個世界都圍繞全球化做討論,中國是完全擁抱全球化,但是我們又看到英美在全球化上走了一個退步。要想走全球化,首先在全球範圍內不應該有一箇中心機構,要把國家全部聯絡起來的話,用區塊鏈是最好的辦法。中國已經把一帶一路建成一個國策,怎麼來推行,本來一帶一路上每個國家也是多中心化的。在一帶一路範圍裡面先推區塊鏈,比現在在中國推區塊鏈要來得好,因為中國本身內部很多地方已經相當中心化,而且效率已經很高了。而且在國際範圍裡面,全球化範圍裡面,本來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制度,有自己的金融系統,一帶一路再加一鏈把他們全部連在一起,這是中國對整個全球化的想法。

肖雪:我認為質量是比較適合在區塊鏈領域推行落地場景的。因為質量參與方很多,企業、監管部門、消費者,還有服務機構,本身是存在著共識結構的。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跟中國檢驗檢測協會中檢聯合國投集團做了質量鏈的一個體系,要做什麼呢?是建立一個以企業信用為核心打造一個長效機制來實現整個質量在供應鏈上的閉環。我舉一個實際例子,買一個阿膠產品有很多假貨,老百姓在網上掃阿膠二維碼不是簡單的呈現,是原材料到流通環節到最後質量優劣保證,那只是產品優劣的開始,但也是服務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呢?有政府監管資料,有檢驗檢測資料,有企業質量資料還有流通保障資料。在不同質量主體中轉換,多個質量主體勾勒出整個質量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大家去產生共享,產生共治的結構,本身質量就是共治環境,過程中良幣驅劣幣。

女嘉賓:我最想說三句話,在數字世界以及現實世界中,信任都非常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我不提贊同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並不是說你我都在鏈上,你我之間就可以信任。你我之間信任還是基於物質世界以及物理世界裡的所作所為,就像徐市長所說,我們有大量的人口庫政務資料裡,有地理庫,所有資訊記載了我們活動,經濟社會活動的流動,這些的流動在鏈上登記之後讓我們產生了信任的無損傳遞,其實我認為區塊鏈更大的不是製造信任,而是讓信任產生無損的傳遞,整個降低社會的摩擦成本,從而提高整個效益。我是來自貴州貴陽的一個區塊鏈本土企業,本身剛才徐市長從身後像變寶一樣變出來的紙其實是從我手機上截圖發給徐市長,首先很感謝貴陽給我們這樣的土壤讓我們把身份鏈應用在這裡。我必須說陳偉鴻老師,你有時間驅車兩個小時到貴陽下面的一個小山村鳳山村,你隨便抓一個村民問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好不好,每個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區塊鏈好。

主持人:這是你們規定好的標準答案嗎?區塊鏈解決的信任問題,我們之前就知道有所謂食品安全的追訴機制,從餐桌到農田,以前就可以確保信任,現在當地農民朋友為什麼願意接受區塊鏈,為什麼願意說區塊鏈好,因為以前那個東西就很好了。

臺下嘉賓:時間特別緊,如果有時間我特別想長時間說。鳳山村農民生產的獼猴桃是我吃過最好的獼猴桃,鳳山村銷售價格是5元一斤,貴陽市是15塊錢一斤,到深圳等其他的地區是6塊錢一個,當我們的農民誠信種植給出一個生態的誠信種植價值,他卻沒有分享收益。區塊鏈可以自證清白,每個獼猴桃來自貴州,農民誠信種植生產出來,溢價可以讓更多農民獲得享受,所以農民覺得區塊鏈好。

臺下嘉賓:我是做美髮行業,過去的時候講網際網路+,現在開始講區塊鏈+,我想問問元老師,區塊鏈能不能+美髮行業,謝謝。

元道:區塊鏈在與實體經濟結合,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是區塊鏈技術的最大藍海。實體經濟裡既有透過網際網路得到的服務,網際網路服務。也有一些大型實體行業,電力、環保、協同製造,這些也是可以和區塊鏈有深度結合。像美髮,具體到美髮一個小微經濟,小微經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品牌沒法傳承。如果一個美髮業主,一個小微業者能夠發行美髮通證,是代表了說他用心來做這個行業。區塊鏈本身是信任、信用、信仰,三個信互動的。所以我覺得只要在信用體系裡面,原來在信任、信用和信仰這方面沒有作為,都有機會結合。

主持人:請問徐市長,你們選擇這樣的一條道路究竟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徐昊:我想反過來回答陳偉鴻老師的問題,最近大夥說區塊鏈熱,開始說ICO,現在這股熱潮已經傳遞到很多地方了。很多地方都在提我們要打造區塊鏈產業基地,我們要打造區塊鏈產業園,甚至打造區塊鏈小鎮等等,這個是區塊鏈虛熱的一種傳遞和延伸。是我們認為現在區塊鏈還處於早期,很多技術還不成熟。特別是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和共識機制這當中,這樣的一些技術,現在我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講現在從貴陽來說,我們想更多去接地氣,區塊鏈跟現實技術和需求結合能更好推動區塊鏈的發展。

這裡我想談到一個問題,剛才元道老師提及網際網路時談到一個情況,當網際網路出現時,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要用網際網路,我認為網際網路也是有主權的。因為沒有主權的網際網路已經暴露出很大的弊病,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共同去治理網路空間,就是這個道理。

我想同樣在我們區塊鏈發展當中也面臨這樣一些問題,特別是我們剛才談到,我們透過區塊鏈技術會把現實世界當中各種行為,各種生產關係,各種相互之間的邏輯全息投射到虛擬世界,投射到網路世界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運用主權區塊鏈來歸置在網際網路當中的很多價值規範和資料傳遞的過程,所以我就說主權的網際網路需要配套主權的區塊鏈來共同進行歸置。所以基於這個觀點,我們也提出了主權區塊鏈,由此我們進一步提出基於區塊鏈的技術,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發展出治理科技。也就是說從過去的金融科技,我們在談論時,現在已經談論治理科技,治理科技更多的是一種網路的治理,這種網路的治理是因為人類進入數字社會之後,必然會要求我們對於各種價值進行更加規範的管理。

主持人:請王院長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區塊鏈這麼熱的概念背後到底有沒有什麼樣的風險是需要大家來警惕的?

王志勤:剛才幾位嘉賓也都談到了,實際上現在區塊鏈本身還是初始階段,所以包括區塊鏈的資訊傳遞、加密,這個過程中出現量子加密和其他加密,實際上對區塊鏈本身所採用的加密演算法攻擊現象也時有發生。包括剛才也提到區塊鏈也是作為一種資產的認定,數字資產的一個認定,但是現在我們很多都是用密碼演算法,或者是作為我們來解密的鑰匙,但是如果密碼忘記了,很可能你現在的資產就丟掉了,你不能夠在得到你原來的這些資產,所以在資產管理,包括資訊傳遞和一些安全這些方面,應該說都還是存在著一些隱患。當然那麼從技術角度,現在我們區塊鏈本身處理的速度,或者說本身的擴充套件性,因為從工作機理的角度來看,是要把整個賬本要複製給所有的參與人員,所以在區塊鏈本身的運作效率和擴充套件性方面還是比較受限的。這些我們覺得都還是需要進一步在技術方面有進一步的發展。

主持人:請劉教授談談能不能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監管,監管度如何把握?有些人會擔心,之前其他領域不管就亂,一管就死,這樣的現象會出現在我們的監管過程當中,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劉曉蕾:我覺得監管也是摸索的過程,不僅中國,包括美國等很多其他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新興事物,如何監管也是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是我覺得總要開始,不是管死不讓它搞就好,我們要在開放監管過程中尋求最優的方法。現在我個人觀點,監管完全應該考慮我們自己搞一個數字資產的交易所,因為如果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資產作為核心資產,數字經濟大家都認同,數字資產作為核心資產,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無論是爭奪資產定價權還是有話語權也好,我覺得去開發一個,或者是我們自己去搞一個自己的數字資產交易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搞的過程中我們就會摸索出來比較好的監管經驗。

主持人:請你們來幫我們解答,怎麼才能讓區塊鏈更好放大它的價值,防範他可能隱藏的風險?

Don Tapscott: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宮廷故事,就是一個皇帝邀請圍棋發明人來到宮廷,他告訴發明者說我非常喜歡圍棋這個遊戲,你可以許一個願望,任何願望都可以,發明者說我希望在棋盤上有一道米,第二盤裡有兩個米,第三盤有四個米,然後就是不斷的增加。其實這個皇帝對數學並不太在行,在三天之後象棋發明人做了計算,他無法實現這個願望,因為很多都是已經有了這個米。象棋每個棋盤上都放一釐米,下一個企盼上放的米是頭一個米的兩倍,最後全世界米加起來也沒辦法滿足象棋發明者的願望。

透過區塊鏈,透過其他的一些技術,不管是AI還是說物聯網,還是說是無人駕駛的汽車,還是說機器學習,我們現在這種變化的速率是非常快的,而且我們現在也很難去理解所有的技術變化,更不要說進行一些合適的監管,或者是在我們公司裡面運用一種有效的方式進行監管。所以我們現在比較害怕我們不瞭解的東西,到底什麼是我心中的風險呢?一百年前倫敦時,當時有一個汽車新興,當時英國政府有一個新的法律叫做《紅旗法》,如果你現在要有汽車的話,你就必須要有一個司機,有一個導航儀器,同時你也必須要有人走在你的車前邊之前,拿著紅色的旗子,這樣就不會嚇到其他的馬,這就要紅旗法,這樣的監管當時傷害英國汽車的發展,英國汽車行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騰飛。我們現在就處於這樣的時期,我們可以稱為非常理性的監管者,我們會有審慎的監管,我們會有非常嚴格的監管。有人有一個代幣,不知道代幣價值是否會增長,就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現在有人要我的公司,我能夠拿到10%的回報,這屬於證券式的產品,證券產品就要得到證券法的管理,如果有人有詐騙或者是佈下龐氏騙局,我們也有法律可以懲處這些騙子,我們今天也有法律可以覆蓋到我們現有的所有技術,讓我們更好的進行數字經濟的發展。

現在做監管者可以說是最難的時候了,我覺得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樣能夠把這個平衡做好。一方面要保護消費者,要讓創新得到繁榮發展,另外一方面又能保證壞人得到懲罰。

王志勤:對區塊鏈這樣的新生事物,從政府的角度,在監管層面應該給予適度謹慎,一方面是謹慎,另外也是寬鬆的發展環境。從區塊鏈發展開始,1.0時代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現在我們覺得進入到區塊鏈的2.0,也就是說幣和鏈同步發展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鼓勵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當然了從監管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對幣的發放還是起到非常謹慎的態度。在具體的監管方面,也是要針對目前區塊鏈難於監管的複雜情況,確實要實現以幣治幣,以鏈治鏈的方式,我們構建這樣的監管鏈,剛才徐市長提到對區塊鏈實施有效的監管,同時積極促進它的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

主持人:提到監管我們就覺得像徐市長這樣的人應該會覺得責任重大,政府的職能部門到底應該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徐昊:在開篇的時候我談了四句,陳偉鴻老師讓結尾我談兩句,加起來六句。

第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回歸本原,要踏踏實實沉下心來,認真從事創新,特別是技術的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的創新,因為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競爭,區塊鏈未來一定是核心競爭。

第二句,腳踏實地讓子彈飛一會兒。因為區塊鏈現在還是新興的技術,新興的技術,新興技術要不斷調整不斷競爭,所以要和具體場景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剛才王院長所談到的我們要保持寬容的心態,讓子彈飛一會兒,在這個過程中,明確從監管部門角度講,應該旗幟鮮明的把紅線和邊界劃清楚,任何以新技術為噱頭的資本遊戲應該是被禁止的。這種遊戲不利於社會,也不利於我們技術的發展,反而會出現髒水和孩子一起被潑掉的情況。

陳磊:我覺得我們國家其實可以從網際網路方面汲取監管和政策層面的經驗的。我們今天不但有主權網際網路還有民族網際網路,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誕生千億市值網際網路公司的國家,這與我們對公司的政策和監管是分不開的。剛才嘉賓們也都談到,中國和美國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區塊鏈基礎技術的競爭主要是在主鏈這個層面,不是任何一個去開發區塊鏈應用的企業,或者是創業者都要去很懂區塊鏈最底層的技術,去做這條主鏈。今天全球範圍內大部分主鏈都是在美國誕生,也是在美國運營。我們不能像錯過晶片、作業系統這樣的機會一樣去錯過主鏈這樣的機會。我希望並呼籲全世界包括政府大力扶植做區塊鏈底層基礎研究和基礎如的企業,甚至我認為有可能像我們建設網際網路一樣,國家直接投入建立三大運營商,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建立區塊鏈時代的三大運營商。

迅雷作為做區塊鏈基礎底層研究,致力於做世界上最快主鏈的公司,特別希望能夠看到政府的支援和國家的關懷。

主持人:元道先生這回還會一如既往持否定觀點嗎?你們倆從開始到現在關鍵相左。

元道:我非常贊同陳磊的觀點,我也說三句話,第一句話:人類生存有三個基本方式,生活、生產和生命,網際網路已經把生活完全數字化了,今天區塊鏈與生產,從數字生活走向數字生產,從數字生產走向數字生命,意味著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的結合,區塊鏈和生命科學的結合是真正的藍海,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呼應陳磊談的區塊鏈的基石是公鏈,只有縱橫交錯多姿多彩的公鏈才能建立新一代的數字經濟,主題是更加自由,更加繁榮,更加強大。

第三句話:自由是有前提的,這種更高程度的自由不能都依賴於傳統的政府監管,除了監管之外,還會增加很多的自律,社群的自理,信仰,這些內容都不是中心化可以解決,更高程度的自由絕對不是無政府主義。

主持人:謝謝元道。最後有請張教授對放大價值防範風險給我們做一個總結,劃一個句號。

張首晟:放大價值我已經提過,區塊鏈是網際網路的十倍或者一百倍,監管上能不能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我們所謂的監管就是一個法規,在區塊鏈時代有一個新的概念,就是智慧合約,法規就是法規,智慧合約本身就是法規,或者程式就是法規。能不能在區塊鏈時代,監管區塊鏈的法規本身就是一個智慧合約。智慧合約裡面包括哪些呢?本來就是數學程式,比如包含人工智慧的功能,就能讀你的白皮書,看你白皮書是不是抄來了,如果發現全是抄來的白皮書透過人工智慧馬上就能發現。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奇妙的數學形式,在座各位真正聽說過的非常少,我認為這將會成為整個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叫形式證明,區塊鏈上都是一個個智慧合約,智慧合約和白皮書是不是一樣,一般人也不一定看得懂,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看是不是跟白皮書一樣。就是看你每一步的邏輯是不是跟白皮書講的一樣。白皮書用人工智慧來讀也變成數學形式,把每個智慧合約也變成數學形式,兩個比較當中真正做到自動化的監管,這是區塊鏈時代全新的一個想法。

主持人:謝謝。今天我們《對話》節目關注的區塊鏈,對於今天這個時代來說毫無疑問是新生事物,其實在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序當中很多新生事物,無論是新技術,新應用,或者是新產品,在它誕生的初期總會迎接來自人們完全不一樣的目光,比如說欣喜或者是抱怨,相信或者是質疑,也許今天區塊鏈也正在經歷著這樣的一切,歷史告訴我們未來總會給今天一個更好的答案。比如說當機器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工人們失業,他們滿腹牢騷,但是最後人們發現日漸現代化的機器和裝置,其實已經把人類生產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天中國看到隨著VC、PE大舉進入,或者看到BAT大力佈局,你會發現區塊鏈成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寵兒,這種熱度在我們心中,這樣的熱並不陌生,回想P2P、O2O、共享經濟等等,也依然可以觸控當年他們的火熱,如果說區塊鏈技術的火熱不會讓我們懼怕,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更多的理性更多的冷靜,我們呼喚區塊鏈越來越成熟的未來,我們有更多的理性和冷靜面對它,期待它。

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陀螺財經APP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