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及發行數字貨幣,能重新奪回控制權?

買賣虛擬貨幣

央行對數字貨幣的關注並非來自比特幣,比特幣對央行及法幣不構成任何威脅。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或許是央行研究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核心原因。很多人對數字貨幣產生誤解,認為數字貨幣是貨幣數字化。其實大錯特錯,當今法幣基本已經實現了貨幣數字化。更重要的是,正是因為貨幣數字化,才將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控制大權被商業銀行奪走。

如今,央行所關注的是,數字貨幣能否讓其重新奪回貨幣控制權?

最近中國央行去槓桿去得有點疲憊,與財政部“互掐”起來。這裡面反映的問題很多,央行在去槓桿方面確實比較被動,商業銀行在地方政府、地方融資平臺、國有企業面前出現資產錯配、表外業務激增、槓桿率提升。這樣大大削弱了央行的貨幣控制能力和貨幣工具調控效果。

數字貨幣的出現,或許與數字貨幣化類似,改變貨幣市場結構,增強央行的貨幣控制力。在中國人民銀行姚前博士公開的資訊,央行數字貨幣擬採用“雙層架構”,即銀行賬戶加數字貨幣錢包賬戶。

我們可以推測,如果央行按照雙層價格設計發行數字貨幣會給貨幣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私人錢包”裡的數字貨幣像現金一樣重新回到MO(屬於央行的負債)的範疇。使用者掌握了自己的金鑰,將現金存放在私人錢包裡面,不用擔心商業銀行會拿走這筆錢。

其次,數字貨幣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將促進商業銀行“脫媒”,商業銀行的資金可能會再次外流,更多地流向投資銀行和其它新派生的金融機構。這樣,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被壓縮,M2(商業銀行的負債)佔比可能會降低。

第三,中央銀行對貨幣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強。

當前,央行發行的貨幣在社會中自由流通。最後怎麼回籠呢?一個是商業銀行派生貨幣的回籠,一個是央行基礎貨幣的回籠。前者央行可以透過存款準備金、利率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後者是由稅收體系和公開市場操作來完成的。

但是,發行數字貨幣之後,央行控制的基礎貨幣佔比提升,M2可能下降,提高了央行的調控籌碼。不過,日本教授黑田明伸在《貨幣制度的世界史》裡研究發現,大量現金流入市場後,官方几乎無力回收,這些現金就像“沉沒”了一樣。數字貨幣和現金一樣屬於MO,央行容易控制和回收嗎?

有首席構架師Mike Walker認為,可程式設計貨幣可以大大加強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控制權。他認為:“透過程式設計,央行可以控制貨幣的整個生命週期——創造、流通、回籠。”

如果我們未來上升到可程式設計的數字貨幣,央行的控制權就大了很多。甚至在流通環節也可以增加控制。這也是為什麼各國央行都對區塊鏈技術抱有非常大的興趣。

如果央行數字貨幣能夠提高央行對貨幣的控制力,那麼因計算機興起和數字貨幣化帶來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和表外業務過度擴充套件、槓桿率、債務率過高等問題,或許可以得到緩解。央行擁有更強的貨幣控制力,如果對貨幣市場管控科學得當,應該能更好地預防、緩解金融危機。

增強貨幣控制力,應該是央行研究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主要動力。真正的難題是,如何化解央行對貨幣控制權的訴求與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矛盾,如何結合先行的反洗錢、稅收等法律,平衡好各方利益,制定央行數字貨幣的管理機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