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發展十年,一路走來三起三落,歷經坎坷,受到各種打擊依然存活。區塊鏈也是在經歷著比特幣相同的歷史,從各種質疑到慢慢被一部分人所認可,它的發展過程就好像一部歷史劇。

區塊鏈史前元年

區塊鏈最早的歷史要追溯到1976年,這一年,Bailey W. Diffie和Martin E. Hellman兩位密碼學的大師發表了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正式開啟了密碼學。同年,哈耶克出版了一本經濟學方面的專著《貨幣的非國家化》,為密碼學貨幣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20世紀90年代密碼朋克的“主教”級人物大衛·喬姆,在1990年發明了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Ecash。英國的密碼學家亞當·貝克在1997年發明了雜湊現金,其中用到了工作量證明系統(Proof of Work)。

此後,哈伯和斯托尼塔,在1997年提出了一個用時間戳的方法保證數字檔案安全的協議,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一個虛擬貨幣被交易時,被蓋上時間戳,它就不能被改動。這個協議也成為比特幣區塊鏈協議的原型之一。

1998年,密碼學專家戴偉發明了B-money。B-money強調點對點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網路中的每一個交易者都保持對交易的追蹤。2004年,PGP加密公司的頂級開發人員哈爾芬妮推出了電子貨幣“加密現金”,在其中採用了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RPOW)。

但是他們單一的發明和設想還是不夠成為一種世界型的虛擬貨幣。Ecash於1998年宣佈倒閉,工作量證明系統不能保證數字貨幣是否交易過很多次,時間戳這個技術協議只被政府小範圍應用,B.money系統中,大衛並沒有解決賬本同步的問題,哈爾芬妮的設想也沒有成功。

最後,中本聰出現了。他對大衛喬姆的Ecash進行了最佳化,綜合了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非對稱加密技術、UTSO的結構,最終他發明了比特幣。

比特幣時代

2008年11月,中本聰發表了著名的論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緊接著他用第一版的軟體挖掘出了創始區塊,開啟了比特幣的時代。

2010年9月,第一個礦場Slush發明了多個節點合作挖礦的方式,成為比特幣挖礦這個行業的開端。2011年4月,比特幣官方有正式記載的第一個版本釋出。雖然這個版本非常初級,但是意義重大。

首先,它支援uPNP,實現了我們日常使用的P2P軟體的能力,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交易。其次,在此之前比特幣節點最小單位只支援0.01比特幣,而這個版本真正實現了“聰”。可以說從這個版本之後,比特幣才成為了現在的樣子,真正形成了市場。

2013年,比特幣釋出了0.8的版本,這是比特幣歷史上最重要的版本,它整個完善了比特幣節點本身的內部管理、網路通訊的最佳化。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以後,比特幣才真正支援全網的大規模交易,成為中本聰設想的電子現金,真正產生了全球影響力。

但是比特幣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比特幣區塊鏈的生態系統基礎比較差、指令碼語言並非圖靈完備、比特幣協議的擴充套件性不足等,這些都限制了比特幣的發展,同時也限制了區塊鏈的推廣和應用。

以太坊時代

於是,在2013年年末,一位叫Vitalik Buterin的俄羅斯少年發表了以太坊的白皮書《以太坊:下一代智慧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它解決了比特幣區塊鏈擴充套件性不足,只能記錄交易不能記錄其他東西的問題。並且,它透過其豐富的程式語言和完善的開發工具,解決了對開發者不友好的問題。對於使用者端,它可以讓任何人都能輕鬆的在以太坊之上建立新的協議和智慧合約,開啟了區塊鏈2.0時代。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成功使更多的人開始研究區塊鏈。於是,區塊鏈專案也猶如雨後春筍般大規模出現了。區塊鏈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得到初步嘗試,它正在向著區塊鏈3.0時代前進。

縱觀區塊鏈的發展歷史,它也是歷經曲折才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目前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還處於成長期,區塊鏈主要應用大部分是在金融領域,要想從其他行業應用到區塊鏈技術還需要有一段路程要走。

但是,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積極學習區塊鏈領域並認真研究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因為它將來肯定會像網際網路一樣應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