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圖讓你秒懂Web3.0, 從1.0到3.0你不知道的網際網路的演進史!

買賣虛擬貨幣

來源 | Blockgeeks

編譯 | 賈瑞婷

出品 | Blockchain_camp

Web 3.0可以說是最近最火的詞之一。簡單說,Web 3.0意味著網際網路發展史進入到新階段,把網際網路帶到全新的水平。電腦科學家和網際網路專家認為,Web 3.0會讓網際網路更加智慧,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

所以,為了理解Web 3.0和它所帶來的變化,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網際網路演變都經歷了哪些階段,用3張圖來概括每個階段的大致形態。從網際網路的進化中,更好地去理解Web 3.0

Web 1.0Web 3.0:網際網路演進史

先來看一張圖(注意,這還不是第一張圖):

圖片來源:Research Hubs

正如上圖所示,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伴隨著我們的需求和使用而不斷演進的。

Web 1.0

不管你是否相信,社交網路和線上影片流出現之前,網際網路就已經存在了。Web1.0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谷歌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當時的網際網路是由AltaVista和網景公司主導的。

AltaVista搜尋引擎創立於1995年,2013年被雅虎關閉。網景公司成立於1994年,旗下的網景瀏覽器曾全球聞名,但在2003年被美國線上解散。當時,這些網際網路只為實體公司提供廣告服務。

網頁是“只讀的”,使用者只能搜尋資訊,瀏覽資訊。正如下面第1張圖所展示的:

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從性質上講還是Web 1.0,因為其背後的理念非常簡單,面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從感興趣的消費者那裡收錢。這些網站往往反應迅速,體驗順暢,但使用者的互動程度被降到了最低。

Web 2.0

在Web 1.0之後,網際網路的第二次迭代被稱作Web 2.0,也就是“可讀寫”網路。到了2.0時代,使用者不僅僅侷限於瀏覽,他們還可以自己建立內容並上傳到網頁上。

Web 2.0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由O’Reilly傳媒副總裁Dale Dougherty提出的。自此以後,Web 2.0浪潮席捲全球。僅僅過了10年,Web 2.0就已經徹底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商務運營。

現在,微博上的大V可以透過一張照片成就或毀掉一個品牌。大眾點評上的使用者可以透過一條差評就抹黑一家餐廳,甚至點評已經對使用者的購買決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像本篇文章第2張圖展示的那樣,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站和點評網站,是Web 2.0的代表:

根據一項調研,90%的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會線上閱讀點評,88%的使用者會像信任個人推薦一樣信任網路點評。

Web2.0的初衷就在於讓網際網路更加貼近民主,使使用者更好的互動

Web 3.0

在瞭解什麼是Web 3.0之前,先來看下下面這張圖,是不是起來很熟悉?

上圖是本篇文章的第3張圖。每次在亞馬遜上購物,網站演算法就會看其他人購買了你的這件商品後會繼續買什麼,然後會把推薦結果展示給你。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網站在從其他使用者的購買習慣中學習,推斷你有可能傾向於哪些產品,並把你可能喜歡的商品推薦給你。簡而言之,網站自身有了自主學習能力,變得更加智慧。

這就是Web 3.0背後的哲學了

Web1.0是由內容驅動的,內容來自於商業機構,服務於消費者;

Web 2.0允許使用者自主上傳內容,分享內容;

Web 3.0使得線上應用和網站可以接收到已經在網路上的資訊,並將新的資訊和資料反饋給使用者。

正如相親網站eHarmony研發部門高階總監Gian Gonzaga博士所說,Web 3.0可以反饋給我們之前並不知曉的內容。Web 3.0在學習,在理解你是誰,並試圖給你一些反饋。

Web 3.0的四大屬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與Web 1.0和2.0的細微差別和微妙之處,讓我們看看Web 3.0的四個屬性。

  • 語義網路

  • 人工智慧

  • 三維空間

  • 無處不在

屬性一:語義網路

Web3.0的一個關鍵元素是“語義網路”,“語義網路”由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創造,用於表述可以由機器處理的資料網路。

Tim Berners-Lee最初是這樣表達他對語義網路的看法的:

我有一個夢想,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能夠分析網路中的資料,包括內容、連結、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往來。語義網路會讓這一切成為可能,一旦該網路出現,日常的交易機制、事務以及我們的日常生後都會由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來處理。人們吹噓多年的智慧代理將最終實現。

那麼,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語義指的究竟是什麼?

“我愛比特幣”和“我<3比特幣”之間有什麼區別?

兩個句子之間的語法不同,但語義相同。語義處理資料所傳達的意義或情感,在我們的例子中,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是相同的情感。

所以,語義網路和人工智慧是Web 3.0的兩大基石。語義網路有助於計算機學習資料的含義,從而演變為人工智慧,分析處理資訊和資料。其核心理念是建立一個知識蛛網,幫助網際網路理解單詞的含義,從而透過搜尋和分析來建立、共享和連線內容。

由於語義後設資料,Web 3.0有助於增強資料之間的連線。因此,使用者體驗會升級到更高層次,所有可用資訊將更好地連線起來,最終更有效地被利用。

屬性二:人工智慧

接下來我們來看人工智慧。目前,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最熱門和最具創新力的技術。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在電腦科學領域,人工智慧,有時被稱為機器智慧,是機器所表現出的智慧,與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自然智慧不同。因此,人工智慧將幫助機器變得更加智慧,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人工智慧允許網站過濾並向使用者提供儘可能最好的資料。目前在Web 2.0中,我們已經開始採納使用者意見,以理解特定產品/資產的質量。想想在豆瓣這樣的網站,使用者可以為電影投票評分,得分較高的電影一般會認為是“好電影”。這樣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獲得“好資料”,避免“壞資料”。

如我們已經提到的,Peer Review(同級評級)是Web 2.0最大的貢獻之一。但是,人無完人,人類的建議也並非完全可靠。一部爛片子,也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得到好評,得分也會上升。人工智慧則可以學習如何區分好壞,給我們提供可靠資料。

屬性三:三維世界

Web 3.0也會改變網際網路的未來,從簡單的二維網路發展為更真實的三維網路世界。三維設計在網路遊戲、電子商務、區塊鏈、房地產等Web 3.0的網站和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維網路的概念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很多人已經開始在三維空間中互動了。例如《第二人生》或《魔獸世界》等線上遊戲,使用者對他們遊戲中的人生比真實生活中的人生更加在意。

《第二人生》的創始人Philip Rosedale相信虛擬身份將像電子郵件地址和手機一樣普遍。雖然現在聽起來虛擬身份似乎還有些遙遠。但別忘了,20多年前的1997年,也僅僅只有少數人有電子郵件地址。這樣來看,擁有3D虛擬身份的人絕對還會增加。

屬性四:無處不在

無所不在是指網路跨越時間與空間,無所不在。Web 2.0時代我們已經獲得這項功能,例如在社交媒體網站例如Instagram,使用者可以拍照,線上上傳或分享,照片可以成為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影象隨處可見,無處不在。

移動裝置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將使Web 3.0體驗隨時隨地可用。網際網路將不再像Web 1.0那樣侷限在桌面上,也不再像Web 2.0那樣僅僅在智慧手機,而是會無所不在。

要實現這一目標,Web 3.0時代,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連線線上的,也就是物聯網。我們正在緩慢但穩定地向物聯網邁進。

Web 3.0應用的挑戰

瞭解了什麼是Web 3.0,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Web 3.0的應用過程中有哪些挑戰。

  • 無邊際網際網路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數十億個頁面,僅Snomed CT醫學術語就包含了370,000個類目,而現有的技術還不能消除所有語義重複的術語。任何能夠讀取資料並理解其功能的推理系統必須要處理海量資料。

  • 模糊使用者查詢往往不是很具體,有時候可能非常模糊,只能用模糊邏輯處理模糊性

  • 不確定網際網路處理大量不確定的價值。例如,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組症狀,對應於許多不同的不同診斷,每個診斷的概率都不同。概率推理技術通常用於解決不確定性。

  • 不一致前後矛盾的資料可能會導致邏輯上的衝突以及不可預期的分析結果。

  • 欺詐雖然人工智慧可以過濾資料,但是如果所有提供的資料都是故意錯誤和誤導的呢?應用加密技術可以有效預防這個問題。

儘管面臨許多挑戰,但營長相信Web 3.0的發展仍然是大勢所趨。

Web 3.0有很多優勢,例如:

  • 增加資訊連線:語義網路將有助於線上資料的連線。             

  • 高效搜尋              

  • 有效營銷             

  • 高效網路瀏覽              

  • 有效溝通          

  • 改變人類互動 

同時,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 對裝置要求較高,落後的裝置難以滿足Web 3.0的要求。

  • 大浪淘沙,3.0時代, 1.0時期網站更過時了。            

  • 相對複雜,新手理解起來很困難。

人類正處於真正的網際網路革命的邊緣,Web 3.0的實現確實存在一些挑戰,但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純粹創新卻是難以置信的。

目前關於Web 3.0雖然有很多炒作,但我們仍然需要一些實際用例來真正理解它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變化。

在這方面,區塊鏈也是一個很好的連線場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