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緊急降息50個基點,黃金和比特幣到底誰才是“硬核”避險資產?

買賣虛擬貨幣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加劇。作為全球經濟絕對的主力,美國已經著手啟動應對危機,美聯儲並沒有等到本月中旬的議息時間,而是昨日突然緊急降息50個基點。


上週,道指下跌超過12%,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週百分比跌幅。


美國總統特朗普緊急喊話美聯儲,表示美聯儲降息“差不多是時候了”,無論是否關係到新冠帶來的股市暴跌,美聯儲降息都“差不多是時候了”。



降息,可以理解為從之前穩健的政策,開始轉向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意在釋放流動性。


利率降低了,意味著企業的融資成本會降低,有希望重新煥發活力,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同時逐利的資本也會湧入市場,閒錢增加了,肯定會尋找更具盈利能力的金融標的。


一般而言,降息是有利於股票、黃金以及比特幣的,因為降息意味著人們在銀行的存款利息降低,這樣一來,人們就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裡裡,而是拿出來投資或者用於消費。


而昨晚比特幣短時的拉昇和驟然增多的買盤,也印證了這一點:



冥冥之中,比特幣、經濟危機和全球央行貨幣大寬鬆早已糾纏在一起,它們互相成就相輔相成。


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經濟危機,隨後經歷了2010年到2017年的全球大寬鬆,再有比特幣兩次減半加持,2017年達到牛市頂峰。


前幾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紀念4年一次的2月29日,其實四年前的那一天,恰恰也是中國央行降息的一天。



現在來到了一個新的迴圈,2020年是比特幣的第三次減半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全球經濟受到了強烈衝擊,經濟衰退跡象漸現。


為此,全球主要央行們操碎了心,很可能全球央行會集體行動,聯動降息。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大量的貨幣出現在市場,要麼就是物價上漲,存款購買力縮水,相當於你的錢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偷走了”一部分


要麼就是資產價格暴漲,貧富差距拉大,你的錢雖然沒有少,但是股價、房價等大漲,由於你手上沒有這些資產,別人的錢突然間比你多了很多


這對於全球民眾來說,都是一樣的。於是,民眾往往會在貨幣投放量增大的時候,開始持有避險資產。


那麼,民眾對避險資產的需求二十年前是黃金,現在會是什麼呢?


近年來,每當國際局勢不穩時,比特幣也往往迎來表現機會。年初伊朗局勢動盪時,btc曾3小時上漲9%。



當時比特幣在伊朗事件後的短時間內,從6800美金一路拉昇至8000美金,因此比特幣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動盪加劇的時期是否具備避險功能則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頑固的老一輩們總是覺得靠虛擬貨幣避險不如靠黃金避險來的實在,畢竟虛擬貨幣看不見摸不著,黃金好歹是實實在在揣在懷裡的東西。


過去黃金作為擁有三大避險原則“全球性的流通資產、被全球廣泛接受、不受任何單一國家控制”,也算是優質的避險標的。但這幾年黃金在避險方面的表現已不如比特幣。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曾經說過:“黃金已經死了,比特幣比黃金更具實用性,而且有可能在未來更具價值。”


因為長久的歷史和市場,黃金的價格在金融市場很多時候已被操縱,黃金本身在確定價格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就像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以後,黃金作為避險標的價格應該上升,然而黃金的價格沒有上升,反而其他資產一起下跌,從 1011 美金下跌 28%。


反而是作為新興數字資產的比特幣,每一次金融衝擊、政治打壓或經濟不景氣的訊息都使得比特幣的價格暴漲。



當主流資產暴露風險的時候,比特幣表現出異常可貴的品質:


比特幣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屬於任何一個組織。國家或者政客主宰不了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已經是一個全球化的體系。正因為比特幣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因此比特幣也不可能會有主權債務危機。


比特幣已經成為比黃金更明顯和強烈的避險風向標。更重要的是,比特幣還有很多黃金沒有的優勢:


人們可以更便捷的購買比特幣,你可以隨時開啟手機就可以買到比特幣。相比黃金,比特幣更容易儲存和流通並且比特幣不會因為流通而損耗。


政治摩擦、金融摩擦,在這個不太平的年代,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幾乎什麼都掌控不了,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提前做好避險的準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