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塊鏈趨勢分析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從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可以劃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比特幣,即一套賬本體系和貨幣發行機制,不支援其他應用開發;第二階段是以太坊,以太坊在改進比特幣區塊的基礎上加入了智慧合約機制,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開發應用;第三階段是類似以太坊的擴充套件階段,區塊鏈將完成價值的交換。

一、區塊鏈

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點對點傳輸、透明、可追蹤、不可篡改、資料安全等特點,可以用來解決現有業務的一些痛點,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

區塊鏈本質上市一種健壯和安全的分散式狀態機,典型的技術構成包括共識演算法、P2P通訊、密碼學、資料庫技術和虛擬機器,而其必不可少的5項核心能力分別為儲存資料、共有資料、分散式、防篡改與保護隱私以及數字化合約。

中國區塊鏈專案成立數量從2013年開始逐年走高,2017年受到政策監管等原因數量出現縮減,但獲投數量和平均融合額逐漸走高。

二、區塊鏈的技術趨勢

人們嚮往公鏈開放網路提供的不間斷的全球性服務,但現有的區塊鏈技術架構難以支撐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搭建,根據對區塊鏈行業發展歷史及現狀的綜合分析得出,限制區塊鏈規模化應用的技術掣肘主要在三大塊:可擴充套件性、互操作性www.abitpart.com以及隱私性。可擴充套件性不足限制了單個區塊鏈平臺的實用效能,互操作性不足導致各區塊鏈之間成為價值“孤島”,價值互聯互通難以落到實處,而隱私保護性上的不足又給開放透明的區塊鏈網路投入商用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因此,市場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來突破上述技術瓶頸和應用侷限,構建起真正安全、可靠、實用的區塊鏈價值網路。

1、可擴充套件性

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充套件性是區塊鏈領域由來已久的“三元悖論”。全網廣播、儲存、驗證和競爭記賬的早期設計是出於區塊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考量,但這也使得全網整體效能受限於單一節點的處理效能,且加入的節點越多,通訊複雜程度越高,可擴充套件性嚴重不足。

現有區塊鏈平臺在交易吞吐量及延遲率上都與傳統中心化交易平臺Visa(2.4萬TPS)和支付寶(峰值30+萬TPS)存在天壤之別。而交易吞吐量與延遲率是商業應用落地的關鍵,因此可擴充套件性的提升是區塊鏈技術走向網際網路規模必經的第一道大關,也是當下一大重要研究方向。

圍繞區塊鏈可擴充套件性的難題,區塊鏈開發者們提出了分片、DAG、狀態通道、側鏈等多種解決方案,總體來看,其實是從Layer1和layer2兩個技術層面展開的改良與創新。

1)區塊鏈底層(Layer1)基礎設施的創新

透過改良或革新區塊鏈底層以提升可擴充套件性的技術方案主要包括:革新共識機制,引入分片設計,以及新的分散式賬本底層(如DAG)的開發。

(1)共識機制的創新

由於最初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存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等弊端,區塊鏈開發者先後發展出POS(權益證明)、DPOS(代理權益證明)以及BFT類(拜占庭容錯)等共識機制,試圖提升節點驗證效率。不過就實際效果來看,Bitshares、Steemit、EOS、TRON、NEO等區塊鏈平臺引入新型共識機制後,對區塊鏈整體效能有所提升,但仍然難以滿足大規模商用需求。

(2) 分片設計的引入

區塊鏈專案將“分而治之”的理念引入區塊鏈架構設計,把區塊鏈劃分成多個獨立片區,透過交易的併發執行(交易分片)或儲存資料的分流(儲存分片)設計實現區塊鏈擴容。典型的專案有以太坊2.0正在做的Sharding,Zilliqa、Emotiq、Quarkchain等,也是時下話題熱度較高的擴容技術方案之一。

(3)DAG賬本的探索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分散式賬本技術,但分散式賬本技術並不等同於區塊鏈。由於當前區塊鏈技術面臨著安全、去中心化及可擴充套件性上的三難抉擇,以IOTA、ByteBall、Nano、TrustNote、Hycon等為代表的一批專案,試圖透過區塊鏈以外的技術來搭建分散式賬本底層,以此突破可擴充套件性的瓶頸。

2)區塊鏈上層(Layer2)擴容方案的設計

重建區塊鏈底層架構的擴容方案大多成本高、週期長、技術複雜,且與現有基礎公鏈存在相容性問題,因此不少開發團隊主張直接基於現有公鏈設施做改良,在Layer2上解決擴容問題。正如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所言“隨著區塊鏈變得越來越成熟,基礎層網路必然趨於穩定,而第二層(layer 2)網路將承擔越來越多的持續創新和改變負擔”。

Layer2擴容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主鏈(Layer1)不動,但將大部分鏈上交易轉移到共識範圍更小但效能更好的上層協議中,並保證上層協議的參與者始終能在出現爭議時退回主鏈進行公決,由此來減輕主鏈負擔,同時保證整體安全性。

主要有側鏈和狀態通道兩類解決方案,近期熱度較高的比特幣閃電網路,以太坊Plasma、雷電網路和小蟻的Trinity,以及Loom network等都屬於第二層擴容方案。

2、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是指不同計算機系統、網路以及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一起工作並共享資訊的能力。

區塊鏈的互操作性,則是指各個區塊鏈之間的互通性。單條區塊鏈效能侷限影響區塊鏈規模化落地,而各個鏈之間的互操作性障礙也極大限制了區塊鏈的應用空間。

2018年的主賽道是基礎公鏈,全行業曾對Cardano、AE、Ethereum、Bitshares等公鏈寄予厚望,但這些“區塊鏈3.0”專案要麼進展緩慢,要麼效果沒能達到公眾預期,EOS、TRX等新晉公鏈平臺雖然吸引了不少應用入駐,但終究還是難憑一己之力扮演區塊鏈的“底層高速公路”。

此外,當前這些新老公鏈專案技術架構各異,生態各自發展,大多隻能和自己生態內部應用低成本互動,無法實現和其他區塊鏈生態的高效溝通,公鏈與大量的聯盟鏈、私有鏈中的資產也都無法自由轉移,價值孤島問題凸顯。

從技術上看,區塊鏈是去中心化資料庫和分散式賬本,而從商業層面看,區塊鏈是價值網路,該網路接入的有效節點越多、分佈越廣,可能產生的價值疊加會越大。而區塊鏈要想真正實現價值互聯,並被大規模應用,就必須像網際網路那樣容納多樣性,在不同區塊鏈之間進行銜接和拓展,因此,跨鏈技術發展成為當下區塊鏈討論的風口。

以Polkadot、Cosmos、ArcBlock、Wanchain、Aion、Zipper等為代表的區塊鏈專案紛紛嘗試解決跨鏈資產轉換、原子交換、資訊協同、跨鏈讀取和驗證等難題。

3、資料隱私性

區塊鏈系統中,所有互動資訊和過程上鍊,全網資料公開、透明、可追蹤,各個節點皆能獲取系統賬本,這無疑給使用者隱私或商業資訊洩露帶來極大風險隱患,若不在前期做好保護方案,將帶來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因此,隱私保護也是區塊鏈落地推廣過程中首當其衝要考慮的問題。

早期的數字賬本非常容易追蹤,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也很難實現像現金一樣的匿名性,個人或實體之間的金錢交換過程變得透明和易被掌控。

因此,如何在保障使用者隱私(隱匿交易資訊)的情況下實現區塊鏈的可追溯、可驗證等特性,成為密碼學研究的熱門領域,區塊鏈開發者們提出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環簽名(Ring Signature)、隱匿地址(Stealth Address)以及混幣等多種技術方案試圖提升區塊鏈的隱私性。

其實,區塊鏈領域對資料隱私的需求及追捧熱度似乎由來已久,影響力較大的有Monero、ZCash、Komodo、Dash、Verge等早期老牌專案,而2019年新興的基於Mimblewimble協議的隱私幣專案Grin和Beam的入局又為隱私幣專案的爆發加了一把火。無論哪個數字貨幣想要真正實現的互通和普及,隱私保護和匿名特性都是其繞不開的技術難點。

三、區塊鏈的發展趨勢

1、零知識證明的使用會增長

區塊鏈中的一個強大的用途將是作為企業之間的交易平臺。這個交易平臺會採取一些什麼形式呢?有專家預測,一些大型企業將建立自己的區塊鏈網路,供應商和其他商業夥伴將加入其中。

布羅迪認為這是不對的。供應商和客戶不能,也不會為他們的每一個商業夥伴加入區塊鏈。區塊鏈的長遠未來取決於公司在公共、共享基礎設施上開展私人業務的能力。

這就是零知識證明的來源。布羅迪將零知識證明描述為一種數學運算和一種加密工具,允許一方向另一方證明某件事是經過驗證的,而不需要另一方需要任何附加資訊(例如私鑰,在公鑰加密的情況下)。

在2018年,零知識證明才剛剛開始展示工作模式,他們將允許區塊鏈擁有安全和隱私的關鍵要素,而不會放棄透過網路同步整個交易資訊的冗餘和不變性。布羅迪預計,未來一年,許多公司將在業務模式上進行規模擴張。

2、區塊鏈將成為一個資產跟蹤工具

目前仍有太多區塊鏈系統將這種令人驚訝的新技術視為一種極好的數字公證書或分散式資料庫服務。只看到區塊鏈的人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標記化——使用區塊鏈令牌(或“coin”)來表示特定的資產——是這項技術的一種改變遊戲規則的用途。

你可以使用一個令牌來表示一個專案,因為它在整個供應鏈中移動,從而確保它不會同時出現在兩個位置。同樣,你可以使用令牌來表示傳統貨幣中的流動資產。這種方法提供了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的所有好處,而無需交換風險。

3、區塊鏈網路將學習如何實施法治

智慧合約是自動化業務流程操作的強大工具,它們將成為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的關鍵生產力促進器。但這樣會產生一個問題,合同當事人如果產生糾紛,會發生什麼?

這些問題通常由法院來解決,但是他們對區塊鏈網路沒有任何權威,這些網路是分散的,沒有單一的仲裁者或強制執行者,而且通常跨越地理邊界。透過網路投票可能是解決爭端的一種方式,但如果一方擁有更好的法律主張,另一方更受歡迎,這可能會帶來麻煩。

區塊鏈網路的參與者在加入某些規則之前通常會同意,但在有爭議的時候如何實施和執行這些規則並不總是很清楚。這將是一個新的挑戰,應該在2018年解決。

太多區塊鏈系統把這一驚人的新技術視為一種極好的數字公證或分散式資料庫服務。

4、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會有一場崩潰

新興技術的興起,會伴隨著一波炒作,炒作往往會推動投資和刺激,但最終會出現早期泡沫。也許這是件好事。我們應該歡迎重新設定市場成熟的跡象,並希望它來得更早,而不是更晚。它不會放緩基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行業的長期轉型。它將清除一些愚蠢的想法,這些想法正在吞噬著這個行業的人才和思想。

5、從演示轉向生產的區塊鏈

區塊鏈正在許多企業的試點專案中出現。隨著這些試點和概念驗證的成熟,一部分人會走向生產系統,另一部分人會被拋棄。這一過程將是一個必要的調整的一部分,以幫助企業技術領導者確定哪些區塊鏈使用了真正的增值,而這只是炒作。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