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去中心化金融DeFi

買賣虛擬貨幣

從2019年年初起,DeFi 成為區塊鏈領域裡的長線熱點話題。提供DeFi服務的平臺和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縱觀加密貨幣的發展,加密貨幣的進化過程伴隨著混亂和希望,彷彿要在淤泥裡孕育出纖塵不染的蓮花,現在其中一朵叫做DeFi,被認為是目前區塊鏈的發展前景之一。可以說,2019年是DeFi的風口年。

在談到DeFi時,常常有人將FinTech與其混為一談。先來看看DeFi和FinTech的區別。

DeFi是英文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簡寫,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金融。而FinTech是Finance Technology的合成詞,叫做金融科技。今年3月底由日立主辦,SCRY.INFO作為技術提供方的“金融科技駭客馬拉松”在上海XNode張江空間順利舉行。

對於很多非金融專業出身的人來說,第一次看到這兩個詞時,會不明覺厲,僅僅從字面上人們很難分辨其中的區別,但其實DeFi和FinTech完全是兩回事。

下面先試著向大家闡明DeFi和Fintech在本質上的差別。

如今,DeFi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正在成為金融技術搭建者的聚焦點(Schelling point,又被稱為“謝林點”)。

首先,從信任維度來看。先看下面這張圖。

Fintech 紮根於體制和信任,DeFi 不受體制約束而且對信任的依賴性極低。

一、以信任為新的維度

Fintech 指的是搭建專用程度很高的軟體,而這軟體和它的執行是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並且還會受到限制和審查,FinTech交易的最終結算層是實體,而非程式碼,實體是什麼呢?指的是某個體制。沒有使用加密方式確保交易的不變性,整個系統存在很高的政治風險,而且系統中的應用程式始終面臨下架的風險。

因此,可以將 Fintech 產品定義為一種記名證券(Registered instrume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gistered_instrument)的數字版本。

再看DeFi,它指的是用開源軟體進行搭建。關鍵邏輯的執行非常安全,因為是發生在對信任依賴性極低且不受管轄的加密網路上的。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DeFi的搭建者不會受到體制或是技術上的限制。原生DeFi資產實際上都是不記名證券(Bearer instrume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arer_instrument)。

如果技術上可行的話,任何想法都可以搭建在 DeFi 上。猜猜哪些人是真的喜歡自由搭建的?毫無疑問這個答案是技術搭建者。技術搭建者更偏向於DeFi,因為天然的信任對其他技術搭建者來說,顯而易見的,這是一個首選——因此成為了一個聚焦點(https://zh.wikipedia.org/wiki/謝林點)。

二、什麼是聚焦點呢?

這是博弈論中人們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的選擇傾向,做出這一選擇可能因為它看起來自然、特別、或者與選擇者有關。

(這一概念是由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於1960年在《衝突的策略》一書中提出的。在該書中,謝林描述“每個人期望的聚焦點是他人期望他本人期望被期望做出的選擇。”)

也就是利用某個突出的選擇吸引參與者,從而實現納什均衡(非合作博弈均衡https://wiki.mbalib.com/wiki/納什均衡

Game Theory 101: Focal Point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MY923XLtY

對於DeFi來說,毫無疑問人們會選擇紅色方塊,其系統中的應用程式也不會有下架風險的。

三、DeFi是什麼?

說了這麼多,突然發現還沒有認認真真的跟大家說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什麼?最前面說到了,DeFi是英文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金融,和傳統的中心化金融系統相對。

在傳統的金融系統中,金融服務包括融資投資、儲蓄、信貸、結算、證券買賣、商業保險和金融資訊諮詢等業務,都是由中心化的金融機構為使用者提供的。

使用者想使用這些服務就必須經過金融機構,而且要接受金融機構各種複雜的條款。至於服務能不能完成、什麼時候完成就要看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和安全程度了,這也是中心化金融系統的主要弊端。

比如跨國匯款,通常要透過銀行或者匯款公司進行轉賬,這一過程一般要經過 3-15 天,甚至更長。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像距離、所在地區有沒有銀行服務、貨幣環境是否穩定、外匯結算是否複雜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那麼多“中間商賺差價”,這樣下來,手續費是很高昂的。雖不想接受,但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忍耐。

辦法總比困難多,所以就有人開始研究如何擺脫中心化金融系統提供金融服務。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給了使用者新的希望。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屬性讓財富自由流通成為可能,因此也重新啟用了人們對去中心化金融系統的設想:

我們的財富現在能夠自由支配,如果沒有中心化的金融機構參與,能不能也自由的開展各項金融服務呢?答案是可以的。

四、DeFi生態現狀

那麼,DeFi的生態現狀(不完全,有建議可留言哦)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來源:Block Genesis  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2019/03/14/mapping-out-ethereums-defi/

DeFi 的概念之所以逐漸流行開來,是因為它有了真實的應用。這幅圖就是以太坊生態中,致力於去中心化金融的公司和應用程式,而且還在不斷豐富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企業的市值據稱已經超過了百億美金。

這些僅僅是基於以太坊的專案,基於其他公鏈的 DeFi 企業還沒有統計,根據 DApp Total 上的資料,基於 EOS 公鏈的 DeFi 應用REX在五一期間剛上線幾天就位於 DeFi 排行榜的第二名。

這些企業和專案的出現向人們證實了DeFi設想的可行性,有一種觀點認為 DeFi 應該獲得更廣泛的應用,為那些追求自由金融環境的人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就像存在許多不同的去中心化應用一樣,也存在許多不同的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包括:

· 支付

· 借貸

· 穩定幣

· 資產Token化

· 去中心化交易所

……

看三個例子吧。

1、支付

簡單地說,加密貨幣轉賬支付就是最簡單的應用,這個過程不受任何企業或中間機構的干涉,而且最快只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分鐘,手續費也很低。

2、借貸

傳統貸款,使用者需要向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交申請和抵押,是否獲得批准,以及放款的額度都要由銀行機構來審批決定。

而在 DeFi 貸款中,使用者面向的就不限於是銀行或金融機構這樣的物件,而是直接面向更廣泛的自願放款人來進行申請。有些人可能會說傳統金融中不是也可以這樣嗎?但是效率不高就是一個問題;還有很難保障雙方安全。而DeFi運用了區塊鏈和智慧合約,解決了傳統貸款中,成本最高的“信任”問題。

3、穩定幣

相對於其他價格波動大的加密貨幣,穩定幣的波動要小得多。它可以為使用者提供諸如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等服務,也可以作為其他加密貨幣的價值標識。比如USDT,除此之外,還有MakerDAO、GUSD、USDC等,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五、總結

DeFi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和核心思想發展出來的新型金融系統。由於不再需要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許許可,讓人們支配自身財富的方式更加自由、更加豐富。

透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DeFi提供了眾多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務。除了剛剛提到的支付、借貸、穩定幣等,相信隨著日益廣泛的應用,未來還會催生出更多的DeFi服務,甚至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形式。

最後是一位網友總結的,DeFi 專案不完全列表https://github.com/ong/awesome-decentralized-finance#decentralized-exchange-protocols有興趣可以看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